|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树人treeman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北京产的木耳

9 T. B7 I) D/ M2 i3 t

 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

f o1 R5 _9 v


   一种食用菌。木耳科木耳属。又称黑木耳。中国常见的除黑木耳外,还有褐黄木耳、毛木耳和皱木耳 3 个种。中国是木耳的主要生产国,产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黑龙江等地。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也有生产。
  木耳指木耳属(学名:Auricularia)的食用菌,是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 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
   木耳的营养器官菌丝体无色透明。繁殖器官子实体可供食用,为富弹性的胶质,单生、聚生或簇生,耳状或贝壳状;新鲜时黄褐到红褐色,干时黄褐色、橄榄色到近黑色;木耳是腐生性真菌。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故亦名树鸡、木机(古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人们经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称毛木耳(通称野木耳);另一种是两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称为光木耳。毛木耳朵较大,但质地粗韧,不易嚼碎,味不佳,价格低廉。光木耳质软味鲜,滑而带爽,营养丰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种。
1.木耳
  子实体丛生,常覆瓦状叠生。耳状。叶状或近林状,边缘波状,薄,宽2-6cm,最大者可达12cm,厚2mm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基地栽黑木耳质上。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而富弹性,以后稍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黑色硬而脆的角质至近革质。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绒毛基部褐色,向上渐尖,尖端几无色,(115-135)μm×(5-6)μm。里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脉状皱纹,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锁状联合的菌丝组成,粗约2-3.5μm。子实层生于里面,由担子、担孢子及侧丝组成。担子长60-70μm,粗约6μm,横隔明显。孢子肾   形,无色,(9-15)μm×(4-7)μ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μm×(4-7)μm,无色,常生于子实层表面。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2.毛木耳
  子实体初期杯状,渐变为耳状至叶状,胶质、韧,干后软骨质,大部平滑,基部常有皱褶,直径10-15cm,干后强烈收缩。不孕面灰褐色至红褐色,有绒毛,(500-600)μm×(4.5-6.5)μm,无色,仅基部带褐色。子实层面紫褐色至近黑色,平滑并稍有皱纹,成熟时上面有白色粉状物即孢子。孢子无色,肾形,(13-18)μm×(5-6)μm。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3.皱木耳
  子实体群生,胶质,干后软骨质。幼时杯状,后期盘状至叶状,(2-7)cm ×(1-4)cm,厚5-10mm,边缘平坦或波状。子实层面凹陷,厚85-100μm,有明显的皱褶并形成网格。不孕面乳黄色至红褐色,平滑,疏生无色绒毛;绒毛(35-185)μm×(4.5-9)μm。孢子圆柱形,稍弯曲,无色,光滑,(10-13)μm×(5-5.5)μm。
 
   木耳的营养器官菌丝体无色透明。繁殖器官子实体可供食用,为富弹性的胶质,单生、聚生或簇生,耳状或贝壳状;新鲜时黄褐到红褐色,干时黄褐色、橄榄色到近黑色;木耳是腐生性真菌。人工栽培时靠培养基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碳源,蛋白质等各种含氮物质为氮源生长。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为 22~28℃。子实体发生的温度范围为16~32℃,适温为20~28℃。经常保持耳场空气流通,可促进木耳的生长发育和避免霉菌、嫌气性杂菌蔓延。菌丝体的生长完全不需光线;但光线对子实体的发生却必不可少。木耳喜湿润环境。木耳除作蔬菜食用外,中国医药学认为具有益气强身、补血镇静等功效。木耳所含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有清洁肠胃的作用,是纺织及矿山工人的保健食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 P5 |! _+ v( E8 W: ]; G) z% P

 

. v3 \6 d4 C" H% O

注意下面的菇类可食不过容易和毒搞混一定要小心呀!我不主张大家去采只是先了解就行!

. q' z$ h# R( v" j( e

        中文名称:红菇   拉丁学名:Russula sp. (正红菇是个新种)   俗名别名:正红菇、真红菇、大红菇、红椎菌、大红菌、大朱菇   分类:真菌植物门、弹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   型态特征:菌盖宽4—9厘米,扁半球形,后平展至中下凹,幼时粘,无光泽或绒状,中部色深红至暗(黑)红,边缘较淡呈深红色,盖缘常见细横纹。菌肉白色,厚,常被虫吃。味道及气味好。菌褶白色,老后变为乳黄色,近盖缘处可带红色,稍密至稍稀,常有分叉,褶间具横脉。菌柄长 3.5—5厘米,粗0.5—2厘米,白色,一侧或基部带浅珊瑚红色,圆柱形或向下渐细,中实或松软。孢子印白色或极淡的灰白色。孢子无色,近球形,有小疣,7.5—9×7.3—8.1微米。囊状体近梭形,51—85×8—13微米。   生态习性:夏秋季林中地上群生或单生。是一种和楮、栲等树木的根系共生的菌根真菌。   产地:辽宁、江苏、福建、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北京按理也有分布

/ U# g( i, `# f. B4 J9 [

 红菇身含有5种多糖、16种氨基酸和28种脂肪酸。多糖含量约为2.47%,其中单糖和寡糖占总糖的33.9%,氨基酸含量14.7%,其中人体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问题的54.4%。红菇干品每百克含蛋白质15.7克,碳水化合物63.3克,钙23毫克,磷500毫克,维生素b23.54毫克,尼克酸42.3毫克。   有“菇中之王”的美称,系天然营养佳品。其风味独特,香馥爽口。其味较之任何菇类无法伦比的鲜甜可口;并含有人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有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同时它含有多糖类抗癌物质,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抑制癌细胞转移,对治疗疗急性脊髓视神经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具有治疗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和补血、滋阴、清凉解毒及治疗贫血、水肿、营养不良和产妇出血过多等疾病,还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经常食用,可使人皮肤细润,精力旺盛,益寿延年,明、清两朝,每逢中秋节前,当地官府必派人护送一批红菇到京都进贡,因而小北斗红菇驰名遐迩。   红菇的菌丝不能分离,故至今无法进行人工栽培,日见珍贵。的杆同其它菇不一样,不但不脆,而且质硬带有韧性。采摘时要用削菇的竹签或其他工具插入底层,才能把它撬起来。红菇一般群集而生,山中蛇虫常有毒涎染菇上,为免中毒,鲜菇煮食时应同时置以米粒,倘米粒呈蓝色,则菇有毒,弃之勿食。(我对这个表示质疑?毒蛇爬过就有毒胡说!米饭验毒毫无根据,我只知道碘酒验淀粉变蓝实验是对的)   在福建闽南地区,妇女分娩时必食红菇补充营养;在广州、香港及东南亚国家很受欢迎。据《本草纲目》所载:“红菇味清、性温、开胃、止泻、解毒、滋补、常服之益寿也”。可见,红菇早在明代就被前人所食用。红菇有脾肝补血、健胃强肾之功效。当地人口味不佳时,常用红菇调和胃口;小孩泄泻用红菇蕾炖汤可止泻;妇女坐月子吃些红菇滋补健身。所以红菇又有“南方红参”之称。当地炖鸡、炖鸭、炖蛋、炖猪肚、炖猪排之类配些红菇不仅使其色彩夺目、更能使汤水增甜、味道鲜美。由于红菇既是古往今来的天然味精又是得天独厚的天然色素,因此成为请客宴会、迎宾送礼的名贵上菜和馈赠佳品,畅销于海内外。红菇具有独特的生长环境,当地谚语云:“从来无种,四季无花,越嫩越好食,越老越有渣。”形象地概括了红菇的这一特征。它自古以来既无花又无种,一年一度自然生长,在高温高湿的气候下生长。它生长的地域更为独特,只生长在茂密椴木树下的沃土上。它虽然无花无种,但却有传宗接代的始祖地,每年均在这块故土上茁壮生长。采菇者年复一年依旧回老菇穴采菇。   真的红菇,菌盖正面深红,中心暗红,并有横皱纹,菌盖腹面菌褶细密均匀,呈浅灰蓝色,菇脚矮圆不空心。叶盖全开并有破裂的红菇,则是将要过时的菇,但汤味好,未开伞的菌食来无渣。叶盖半开型如单车摇铃的红菇,属上等红菇,清香美味,一盆菜调上几个就独到好处。未开的红菇蕾,虽然未过到成熟期,却甜嫩可口。红菇便于保存,晒干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不仅久不变质还会放出阵阵芳香,使人心旷神怡

( p* w* y# Q! h

 

|& V* V. C% ]' s

不过这个好友大家也应看看

# j2 \1 U O ?6 |) }9 w

红菇科
Russulaceae

. \; d5 N/ p; t

   无隔担子菌纲伞菌目的一科。子实体肉质,脆,易腐烂,色泽鲜艳。菌盖、菌柄或菌褶的菌肉组织具球状胞。菌褶离生至延生。孢子印白色至深赭色,在显微镜下无色至淡黄色,通常球形至宽椭圆形。菌柄通常中生,菌丝无锁状联合,常具有囊状体,有些种具油囊体或乳管和乳汁。本科真菌生在林中地上,很少生在腐木上,通常与高等植物形成菌根。几乎全世界分布。本科下分红菇属和乳菇属2属。美味可食的有松乳菇、大红菇等;亚稀褶黑菇(剧毒)已在中国的福建、湖南等地发现;也有一些种可供药用,用于抑制肿瘤试验方面效果明显。
   

QvAZEOEZ.jpg
cdLJkr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野外拍下菌类的照片欣赏就挺好的,干嘛一定要摘下吃了?这样就是最完美的感觉吗,赠给好友们一张香菇的野外照片欣赏吧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紧急通知,关于真菌类,我要转一篇文章警示好友留神中毒!公示17种常见毒蘑菇(组图)

发表于 2010-5-24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苞子的好心与善意!还普及了这么多常识,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白哥鼓励,我一定加吧劲尽量对的起好友们的期望

发表于 2010-5-25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树人先生对工作 生命负责,谢谢您了!
发表于 2010-5-25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早市上会卖些没见过的食品。树人的帖子给我们提了个醒,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5 18:37 , Processed in 1.13253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