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楼主: 横窗瘦影

[原创]漫话西单商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0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堂行者在2008-12-17 16:35:00的发言:
# u! s4 A2 Q+ P; S9 ~; `; |

我在马连道

- d, r! ~! R8 ~4 ?

白云观的行者,问个好~~~~~~~~:))

发表于 2008-12-18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横窗瘦影)说几个八中小名人

焦锛儿,姓焦,外号锛头儿,足球明星。

" m D7 `9 g4 N d

张征,足球领导张路的弟弟。一个路,一个征,万里长征路,有学问。

% c# P; p, e- [5 X8 e+ m; }% K

刘骊,刘白羽的女儿,因为说了《红楼梦》是宝书,犯了忌讳,打倒。

1 }4 _ }/ r7 g d

金小光,乐队指挥,演奏《中和韶乐》《升平之章》。

8 v2 [( B1 N3 C c4 ?6 f! t

李勇,李富春外孙,有俄罗斯血统。

$ X; J" \; [7 ?

陈某某,陈大帅之子。

/ z, A( l( T. H: ~7 o a

陈建华,反动学生。

; a* E$ T2 r0 U9 W: \" k/ h

王洛宾,初期曾任八中音乐教师,因为是从新疆军队擅自脱离,被捉将官里去了。

3 z% @% L3 a0 g, ?2 T8 @) G

翟建军,好像就是初一六班的,我也是。北楼一层东头。

; ?( L0 }/ t8 Q2 {) G

红领巾路?不知道。就是通往西大门的路吧?木槿花,知道。还有一株蓖麻,高达二层楼。

% D" O" t# ]0 g$ j; r

还记得礼堂前方的大院,满地都是城砖。

/ ^7 h% l$ H& `3 q1 w+ ? T+ j

东北小院,知道。劳动车间里还有机床,看着新鲜。

* C2 m' L2 e2 {$ Y2 ], g

可惜新鲜没有多久,一切乱套,记忆此次中断。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0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8年春天来得早了一些。

0 D! S& l; s: ~

北京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在校学生们来说,进入了复课闹革命阶段。

: s4 f0 q e9 u1 v/ }

4月3日下午,那本应是革命造反派四三派的好日子,可惜我只隶属于让人诟病的逍遥派,上面既说了得复课也总要紧跟形式,只是老师们也无心讲什么课,下午自习。说是自习,不过就是大家侃山而已。

* M, G" B. Z9 A6 W+ e- j* Z

傍晚时分,我和一位姓张的同学偕伴回家,他住在辟才胡同内,好像不是二条就是三条。而我住在石驸马桥,从西单回家虽然稍微绕点儿,但能一块儿走一段儿。那天我们俩都没有骑车,在走过郑王府未到大木仓小学的位置,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响,我们还没琢磨过发生什么事儿时,便看到从东口慌慌张张跑过来一些人,接着跑过来的人越来越多,然后就看到了伤员,有几个人抬着的,有被人架着的,有流血的,也有光闭着眼的,耳边更有人喊“爆炸了”!“西单商场爆炸了”!

4 G+ R1 b7 L# d/ }5 F' [5 Y

这时,情况也就更乱了,有向西跑的,也有向东跑的,还有站在家门口听信儿,看热闹的。尽管文革了,乱了套了,什么情况大家都能承受,可那响动太大,再听说是爆炸,人们也不得不吃惊了。在北京内城的地界儿里,自打解放后,恐怕还没听过这么大的响儿呢!

) k/ r4 {7 O7 x& }

伤员都是从大木仓东口进来赶往邮电医院的,于是我们也就飞快地跑过去。

) B7 Z: K8 {3 @

才出了大木仓,看到了西单商场,我们就发现,这次的事儿整得“大发”了,街面全是人,周边一片狼籍,甚至旁边的楼上,红光电影院的大广告牌子上也站了人,被崩到马路中间的,街道两边的尽是碎玻璃碴子,血迹,鞋子,甚至还有破布烂衣服。

- x3 o; `' H( ?! Y1 Z0 G

接着远远地,又能听到了救护车撕心裂肺的鸣叫声。习惯于看热闹的我们清楚,此刻如果不挤进商场现场看看,过会儿就没希望了。于是我们仗着身体灵便,从人群里钻上了食品商场的高台阶。

: \4 D6 p2 K1 g( @

估计爆炸就发生在食品商场进门处的第一道门和二道门间,地上流洒着不少血迹,而那个盛放垃圾的垃圾箱已经扭曲变形,几乎看不出模样了。

4 i! f. e/ K+ B9 R* s# M

据先到的人七嘴八舌地“白活”,说是爆炸地点就在这儿,死了好几个人,有说的布包袱包的炸药的,有说是旅行袋装的炸药的。

2 l( z) X0 M$ E6 A/ k; y

但究竟是为什么,是什么人干的,始终也听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 R6 w" Z% l/ c1 t$ Q3 n3 g

随着警察和救护人员越来越多,我们这些先期看热闹的人便散去了,可是外面的街上却依旧人潮如涌。

. U N2 k6 q, f! Z

这次爆炸,几天后有了结果,说是顽固的阶级敌人因对文化大革命极端仇视搞的破坏。也有传言说是美蒋特务干的,也有说是苏修指使人干的。

' s( ?8 Y: }& D. ^* t9 M. b: f$ _

多年后,我们才能在公安局的记录中确定,这个“阶级敌人”(或许时下叫人体炸弹吧)歹徒名叫董世侯,是辽宁人,做案目的是对社会的不满和仇视,所使用的炸药是在当地进行水利建设时偷来的,而他自己是悬空提着炸药包引燃了棉花导火索,将自己也炸得面目全非。

+ H) r c1 d) i7 L# @+ ?" M- X

西单商场爆炸中有包括做案人在内的5人殒命,100多人受伤,爆炸冲击波将食品商场向东60米范围内的东西全部震碎,也使得食品商场不得不停业进行修缮。

5 `5 _2 Y3 c. y W* ]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当时西城分局投入了大量警力维护治安和破案,可许多民警还处在被审查批斗反省期间。

发表于 2008-12-18 0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2-17 20:09:00的发言:
0 M3 {& Y; v7 y# K9 X5 b

就像那个滥用成语作文说的:“一网打尽、水落石出”啦。高楼村者,金中都故址也。六里桥者,距离广宁门6里也。马连道者,由高楼村去广宁门之间的田间捷径也,路旁长着马蔺,就是开着蓝花,卖鱼、栓肉、捆蒲包的韭菜叶子,日久讹为马连道。

: v; c) y# V) P; o, ]7 N7 q

网络者,用网络住也。这回全都络住啦。我是自由人,时刻听宣,随机候旨。只是邻近马连道,从不饮茶,远离酒仙桥,从不饮酒。除去这两样,36计都不怕。

7 E$ ~* I, ~+ B' P

瞧瞧,不学习就是不成,我把高楼村与岳家楼给弄混了,食烟火斋老师一直强调金中都故址,应该说高楼村离骆驼弯儿不远才对,是不是,老师们?!?

发表于 2008-12-18 0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2-17 16:00:00的发言:
/ {: S2 N8 f" S$ h4 p/ r! q# n! R

 

- U7 k1 J8 ]: j1 R* F- T

混到1969年1月,大军西征,修理地球,补上了朝拜延安圣地的功课,派发西安将军麾下、延安正红旗统领、李家渠公社参领、第三牛录佐领下,给披甲人为奴,职司屯田。

- x+ F5 `0 T8 r2 T2 E3 E

 

# u, ~# Z" B" e+ j1 c1 b6 f

 

) e+ R6 k2 S# X$ R8 s

 

: q* U' C9 V- Y0 X) H

这几句话颇得老舍真味,让我乐翻了!!

发表于 2008-12-18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窗瘦影在2008-12-18 0:33:00的发言:
! q0 A2 w" y# ?6 r3 {$ ^' M: F

白云观的行者,问个好~~~~~~~~:))

4 ?) ?# C( I1 T w; A$ F+ l0 B

哈哈,不敢当,我家老太太是女四中66届老高三的,您各位都是我的前辈。

发表于 2008-12-18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草长鹰飞:干脆说说高楼村吧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08-12-18 7:32:00的发言:
9 `7 T7 O B( l- V# _, G

瞧瞧,不学习就是不成,我把高楼村与岳家楼给弄混了,食烟火斋老师一直强调金中都故址,应该说高楼村离骆驼弯儿不远才对,是不是,老师们?!?

$ O- a9 T" R: N8 a6 I/ _* r

  燕京八景始于金代,我现在住的这个小区,名为“丽泽雅园”,得名于金中都丽泽门,花园的草坪里,地面镶嵌着许多条石,条石上镌刻着“燕京八景”的名称,怀古气氛颇为浓郁。这也是我在此买房的诱因之一,尽管售楼小姐忽悠我说这里紧邻金融街。但是距离西客站仅有3公里倒是不假,可那又有什么用处呢?自从西征屯田遇赦还朝,我是再也不想坐火车了。当年,从北京至乌鲁木齐,一连乘坐75个小时,能够想象个中滋味吗?后来飞到美国,也不过11个小时。

% h$ @2 U/ x4 [0 S! z; q

 

( F# W9 j& c5 q& g

古城墙被铲除运到仓库填坑垫地

. U' E( w3 A) @% n

为猪圈留下的残墙成为市级文物

$ u0 K! G8 I. V( F- O/ ~6 }+ e


5 V- U& {1 P9 _& {

  高楼村小土堆大有来历

1 n# c; x" r& T; R% p" M


3 t W8 @1 r# N0 I

高楼村,在46路公交车南端终点站,位于马连道茶叶街西南,西三环路丽泽桥东北。在高楼村路旁,有一座高度不足2米,长度不足10米的小土堆,却环绕着铁护栏,遮盖着大屋顶。原来,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中都古城墙遗址,是北京市级文保单位。

! u" B* b- ?) z


2 S7 m5 ?' f$ k1 o

一、金国皇帝要到燕京来种莲花

3 t% W6 {; k; {2 t' J


8 a1 J0 ~% v: J

1115年女真族创建的金国,国都原在哈尔滨市东南,称为“上京会宁府”。1149年,金国丞相完颜亮杀死了堂兄金熙宗,篡夺了皇位。为了摆脱心怀不满的贵族们的牵制,也为了就近统治从宋朝夺来的中原地区,完颜亮准备迁都到燕京,即今北京。完颜亮为迁都制造舆论说,我在上京栽了200棵莲花,都未成活,是何道理?他的亲信逢迎道:“自古江南为桔,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栽,盖地势也。上京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莲。”1153年,新国都在辽代燕京城的旧址上扩建而成,完颜亮宣布迁都,并命名为“中都大兴府”。

+ e' F+ ]- b, w, v

金中都的城墙,相对北京现在的地段而言,其东南角在洋桥以北的四路通,东北角在西绒线胡同以南的翠花街,西北角在羊坊店的黄亭子,西南角在高楼村以南的凤凰嘴村,共开有13座城门。高楼村附近的丽泽桥和丽泽路,即得名于金中都西南角的城门丽泽门。

/ H. v6 y1 R4 M9 k

西客站侧畔的莲花池,当年有泉水涌出,是金中都的水源。莲花池下游的莲花河,经现在广安门外的湾子向南折,沿皇宫西侧穿城而过,从南城墙下面的水关流出城外。如今右安门外玉林小区中的辽金城垣博物馆中尚保留着这处水关的遗址。完颜亮迁都之后,果然在莲花池中栽种了许多莲花,莲花池也由此而得名。

# I0 X) ~6 T/ @$ O6 G


2 r O. o; H% [6 l! p

二、金中都城墙历经变迁,只留下三处土堆

! z) x: |: t, a: U3 d3 z9 n* Y0 P! _


( N i* w* y6 x; l8 F2 [

1215年,金中都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攻破,遭到严重破坏。1264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曾计划在金中都故城建都,终因故城残破,且水源不足,遂将新都建在故城东北方向的积水潭周边,即元大都。元大都建成之后,为防遇到战争时故城被敌军利用,忽必烈下令破坏了故城城墙。在元代,金中都故城被称为“旧城”或“南城”,城中仍有不少居民。至今,前门外大栅栏地区有不少由东北至西南走向的斜街,据说就是当年沿着连接元大都和旧城之间的斜道形成的。

1 q/ M, u5 R3 i( d+ P, M2 ?

金中都是北京历史上第一座国都,可是历经852年岁月变迁(指1153年至2005年,此文系2005年发表于《法制晚报?风物志栏目》),这座周长36里的古城,如今只剩下了3座夯土堆。其中2处在丽泽路南侧,分别在凤凰嘴村旁的万泉公园和东边的万泉寺水产冷冻厂院内,均属当年的南城墙西段。第3处就在高楼村,属当年的西城墙南段。

9 W; j: A: T# d7 i% r


' H' ]7 U @! j. F6 r: F

三、高楼村古城墙遗址就在马大妈家门前

3 G+ g/ ^2 ^2 v- A% p% a


/ c: |; f9 u/ W7 H

马大妈今年69岁(今年亦指2005年),1954年18岁时嫁到高楼村,她家门口就对着城墙。马大妈回忆说,那时的古城墙从家门口到现在的路边,厚度约有20多米,高度足有3层楼高。高大的城墙上原有一座年代不明的二层砖楼,高楼村的名称即由此而来。那时古城墙向北延伸有2里多长,直至马连道南口附近。

/ C+ S" `# I; }) v! n( Z1 F% v# A

当年的马连道是一条乡间土道,道旁长着许多开蓝花的马蔺草,有不少长满芦苇的低洼地,高楼村的人们都叫它“王八坑”。1958年,在马连道粮库旁边相继建造了物资库和纸库,需要用古城墙的夯土填坑垫地,上百辆驴车马车川流不息地运土,高楼村的古城墙就这样消失了。

|" a( o5 y4 l5 y/ v$ H F1 U- j

当时马大妈养了5头猪,猪圈建在家门口,紧靠着城根。马大妈和拆城墙的人们商量,挖土时留下一小段,以防她养的猪跑掉,就这样,城墙被留下曲尺状的一个小拐角,用以充当猪圈的东墙和北墙。

* {; }/ w& C/ X1 V6 n4 @


# ] V) {2 Q) P% ~/ T4 A

四、史料说金中都筑城用的黄土是从涿州运来的。

. a; T5 i1 x/ k9 b+ j g( y# K


/ ~, T; W/ |' P' N) |; l

68岁的牛振达和63岁的牛振东老兄弟俩,自小在高楼村长大,他们的宅院就在古城墙西侧,距城墙只有3米。他们回忆说,古城墙的夯土特别坚硬,不用担心会塌落下来砸到住宅。当年挖土时十分费劲,要用镐头使劲刨。他们说,高楼村一带都是沙土地,而古城墙的夯土是黄土,相传是建城时从远处运来的。他们还说,从前马连道的煤厂都用古城墙的黄土做煤球,又好烧又不易破碎。

5 `" z5 E( a7 X1 N9 ` s( @4 B% d/ H

牛家老兄弟俩的话令人想起《光绪顺天府志?金故城考》中的一段记载,说是建造金中都城墙时,“人置一筐,左右手排定,自涿州至燕京传递,空筐出,实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原来,夯筑古城墙时用的黄土,是用人力从百里之外的涿州一筐筐传过来的。当时营建金中都城池宫殿,征集了40万军队,80万民工,使用“人海战术”,不日成之也是有可能的。

4 j7 C6 |6 V. J, Z3 H6 u


% _; A7 ~& m x

五、马大妈被聘为文物安全巡视员

1 v& {+ Q/ z5 G$ r7 m3 b3 d5 I


( u3 E4 S* \% B0 m/ k

1984年,北京市将高楼村古城墙遗址列为市级文保单位,在夯土堆周边砌筑了护坡石墙,2001年又建造了铁护栏和玻璃钢屋顶加以保护。今年夏天(亦指2005年),丰台区文物管理所聘请马大妈为文物安全巡视员,每月都要报告遗址保护状况。马大妈管着遗址保护棚的钥匙,每天都要围着遗址转上几圈。

. ^; r- R3 E, d. U

有道是“盛世兴收藏”。高楼村这座小土堆虽然不起眼,但它是我们北京自1153年金代建都至今852周年的历史见证,是我们城市不可多得的珍稀“藏品”。


发表于 2008-12-18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草长鹰飞:怪哉

我贴的文字,原来都是正规的格式,不知为何贴出来以后,全都变成了“长短句”?怪哉。也许是这个论坛在鼓励我恢复祖业,当个词人吧?
发表于 2008-12-18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草长鹰飞:所谓“正红旗”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2-17 16:00:00的发言:
4 @# _6 S# Q8 i- H

 

& E- v& w' k% V& M

混到1969年1月,大军西征,修理地球,补上了朝拜延安圣地的功课,派发西安将军麾下、延安正红旗统领、李家渠公社参领、第三牛录佐领下,给披甲人为奴,职司屯田。

) B# C8 E7 P- r+ Z% q' T2 {

 

2 `8 _" F* q$ C( C! m# H( i6 \

 

) I# O2 `2 m* r

 

! n, a7 o; L1 W, ~

这几句话颇得老舍真味,让我乐翻了!!

D2 q8 }4 w4 B! U0 ^7 s' c

 

) k4 ]$ _0 O/ ~7 y$ ~

“正红旗统领”,应该写成“都统”,这样才能符合律令格式,一时笔误。在那个年代,当然全都是“正红旗”啦,黑旗军、桃色事件、黄色污染,全都不许可的。蓝旗也有嫌疑。举白旗,更不可能。所以,我也蒙恩抬旗入籍啦。

发表于 2008-12-18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统领  就挺好!!

' K, F' f" |1 W) D3 [" S# {8 ] a

您说的那个土疙瘩我知道,另外您所说的牛家三兄弟我认识两位,老二和老三。老二是电工,好养鸽子,老三大概也住您的那个小区。

( Z8 p+ s6 x" }# M6 Z/ h$ F$ e

 

8 X7 I5 y+ F9 T/ U5 M% r

距离您住的地方不远,丽泽路对面,有一家面馆儿,炸酱面能在北京排上头三号,您定时间,我面您,您酒我!!

发表于 2008-12-18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草长鹰飞)先研究,再烟火

   您说的老牛哥俩,是这二位吧,他们说,当年土城就在这里,比这个电线杆子还要高呢。这张照片上过《法制晚报》。高楼村拆迁,这二位如今和我住一个院子。马大妈的男人也是老牛家媳妇儿。可能是牛老大家的。

2 V, I. X$ P# Y% S6 h8 N: X

   这附近的饭馆,我一直没敢吃过,因为不算北京城嘛。既然面馆是会试一甲及第,吃吃不妨。是咱们二人,还是再约几位写家,听您的。我和圣祖学习,用稿费埋单即可。或者内部短信联络亦可。宴后,来我斋里烟火一番也很好,但是要在一至五的白天。六、七全天皆不可,大福晋不让呼风唤雨的。

1 w5 R8 I9 b" v4 G1 W

   要是还有别的高朋,顺便看看金中都遗址也好。咱们看过了。

* u _. ^9 e0 Y6 g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2-18 12:29:00的发言:
' l+ e0 O* l( e2 Q) U) R: c

  燕京八景始于金代,我现在住的这个小区,名为“丽泽雅园”,得名于金中都丽泽门,花园的草坪里,地面镶嵌着许多条石,条石上镌刻着“燕京八景”的名称,怀古气氛颇为浓郁。这也是我在此买房的诱因之一,尽管售楼小姐忽悠我说这里紧邻金融街。但是距离西客站仅有3公里倒是不假,可那又有什么用处呢?自从西征屯田遇赦还朝,我是再也不想坐火车了。当年,从北京至乌鲁木齐,一连乘坐75个小时,能够想象个中滋味吗?后来飞到美国,也不过11个小时。

$ f; M* o3 a- V: Z3 a' U6 L. A

 

2 W9 d1 }: O1 U( i5 s& |

古城墙被铲除运到仓库填坑垫地

$ Z8 j! J% _" w" J# G9 R+ k

为猪圈留下的残墙成为市级文物

' x4 ]) l* a- N2 N3 H


8 S+ h# u, z f# C

  高楼村小土堆大有来历

% f( Z4 y8 |" a8 E


; `8 U3 Y6 }7 L) L+ D

高楼村,在46路公交车南端终点站,位于马连道茶叶街西南,西三环路丽泽桥东北。在高楼村路旁,有一座高度不足2米,长度不足10米的小土堆,却环绕着铁护栏,遮盖着大屋顶。原来,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中都古城墙遗址,是北京市级文保单位。

4 R3 t+ D# e; O+ m0 f( P6 T6 [


2 A- y( h& Y% b6 ?1 N: N

一、金国皇帝要到燕京来种莲花

- c' G9 f1 h- z


) \% c/ d/ q' d/ z

1115年女真族创建的金国,国都原在哈尔滨市东南,称为“上京会宁府”。1149年,金国丞相完颜亮杀死了堂兄金熙宗,篡夺了皇位。为了摆脱心怀不满的贵族们的牵制,也为了就近统治从宋朝夺来的中原地区,完颜亮准备迁都到燕京,即今北京。完颜亮为迁都制造舆论说,我在上京栽了200棵莲花,都未成活,是何道理?他的亲信逢迎道:“自古江南为桔,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栽,盖地势也。上京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莲。”1153年,新国都在辽代燕京城的旧址上扩建而成,完颜亮宣布迁都,并命名为“中都大兴府”。

$ r9 _) M8 S8 x! I5 A

金中都的城墙,相对北京现在的地段而言,其东南角在洋桥以北的四路通,东北角在西绒线胡同以南的翠花街,西北角在羊坊店的黄亭子,西南角在高楼村以南的凤凰嘴村,共开有13座城门。高楼村附近的丽泽桥和丽泽路,即得名于金中都西南角的城门丽泽门。

- @9 a& p. C( j9 s/ N4 Q% p

西客站侧畔的莲花池,当年有泉水涌出,是金中都的水源。莲花池下游的莲花河,经现在广安门外的湾子向南折,沿皇宫西侧穿城而过,从南城墙下面的水关流出城外。如今右安门外玉林小区中的辽金城垣博物馆中尚保留着这处水关的遗址。完颜亮迁都之后,果然在莲花池中栽种了许多莲花,莲花池也由此而得名。

7 t1 R i9 s2 v; v9 I


9 ^/ C; y7 e( |: D# P

二、金中都城墙历经变迁,只留下三处土堆

, r- I9 D$ l; z3 F


r9 `0 a3 w3 S1 {/ F2 r

1215年,金中都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攻破,遭到严重破坏。1264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曾计划在金中都故城建都,终因故城残破,且水源不足,遂将新都建在故城东北方向的积水潭周边,即元大都。元大都建成之后,为防遇到战争时故城被敌军利用,忽必烈下令破坏了故城城墙。在元代,金中都故城被称为“旧城”或“南城”,城中仍有不少居民。至今,前门外大栅栏地区有不少由东北至西南走向的斜街,据说就是当年沿着连接元大都和旧城之间的斜道形成的。

1 o3 R# f. I1 \: ~6 p. }

金中都是北京历史上第一座国都,可是历经852年岁月变迁(指1153年至2005年,此文系2005年发表于《法制晚报?风物志栏目》),这座周长36里的古城,如今只剩下了3座夯土堆。其中2处在丽泽路南侧,分别在凤凰嘴村旁的万泉公园和东边的万泉寺水产冷冻厂院内,均属当年的南城墙西段。第3处就在高楼村,属当年的西城墙南段。

0 y/ F. M' ^& e& c, w0 U5 a% J


- n) f' m: m! B. J) @5 ?) D

三、高楼村古城墙遗址就在马大妈家门前

' [; I( |0 b. ?# a


4 \7 M' E4 c1 H% f

马大妈今年69岁(今年亦指2005年),1954年18岁时嫁到高楼村,她家门口就对着城墙。马大妈回忆说,那时的古城墙从家门口到现在的路边,厚度约有20多米,高度足有3层楼高。高大的城墙上原有一座年代不明的二层砖楼,高楼村的名称即由此而来。那时古城墙向北延伸有2里多长,直至马连道南口附近。

4 m: j2 r; M; G+ N

当年的马连道是一条乡间土道,道旁长着许多开蓝花的马蔺草,有不少长满芦苇的低洼地,高楼村的人们都叫它“王八坑”。1958年,在马连道粮库旁边相继建造了物资库和纸库,需要用古城墙的夯土填坑垫地,上百辆驴车马车川流不息地运土,高楼村的古城墙就这样消失了。

3 \2 a: \7 X5 `( x2 y

当时马大妈养了5头猪,猪圈建在家门口,紧靠着城根。马大妈和拆城墙的人们商量,挖土时留下一小段,以防她养的猪跑掉,就这样,城墙被留下曲尺状的一个小拐角,用以充当猪圈的东墙和北墙。

0 I. y' `. t4 _0 O' ]8 v


7 g; r8 L' Z# s5 s

四、史料说金中都筑城用的黄土是从涿州运来的。

0 \" \" t! s6 F [ h% Y) H


) A/ [" }: h" J7 z6 ]) o- V" E

68岁的牛振达和63岁的牛振东老兄弟俩,自小在高楼村长大,他们的宅院就在古城墙西侧,距城墙只有3米。他们回忆说,古城墙的夯土特别坚硬,不用担心会塌落下来砸到住宅。当年挖土时十分费劲,要用镐头使劲刨。他们说,高楼村一带都是沙土地,而古城墙的夯土是黄土,相传是建城时从远处运来的。他们还说,从前马连道的煤厂都用古城墙的黄土做煤球,又好烧又不易破碎。

; N/ u% u J; I. U

牛家老兄弟俩的话令人想起《光绪顺天府志?金故城考》中的一段记载,说是建造金中都城墙时,“人置一筐,左右手排定,自涿州至燕京传递,空筐出,实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原来,夯筑古城墙时用的黄土,是用人力从百里之外的涿州一筐筐传过来的。当时营建金中都城池宫殿,征集了40万军队,80万民工,使用“人海战术”,不日成之也是有可能的。

6 Z( x+ }2 u; P% ^: ~* O- R


6 U6 t4 j& T* ] h- Y: L* O

五、马大妈被聘为文物安全巡视员

' Z1 p, w( s! q) j3 P


1 L6 f; q* Q# f$ E

1984年,北京市将高楼村古城墙遗址列为市级文保单位,在夯土堆周边砌筑了护坡石墙,2001年又建造了铁护栏和玻璃钢屋顶加以保护。今年夏天(亦指2005年),丰台区文物管理所聘请马大妈为文物安全巡视员,每月都要报告遗址保护状况。马大妈管着遗址保护棚的钥匙,每天都要围着遗址转上几圈。

6 y6 G- _5 l2 ?3 `

有道是“盛世兴收藏”。高楼村这座小土堆虽然不起眼,但它是我们北京自1153年金代建都至今852周年的历史见证,是我们城市不可多得的珍稀“藏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7, 金中都和莲花池位置示意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 ?# A1 A9 S3 Q( W' C# f* ^( ^

真不错,俺又长知识了------------

3 ^9 b8 N6 W% J/ B- I

有这图就能更直观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2-18 0:37:00的发言:
) T, E2 s1 I( U9 e

焦锛儿,姓焦,外号锛头儿,足球明星。

3 _+ w' z+ |9 D8 g3 h i

张征,足球领导张路的弟弟。一个路,一个征,万里长征路,有学问。

9 ^* Q* F! X- z+ `# @2 [

刘骊,刘白羽的女儿,因为说了《红楼梦》是宝书,犯了忌讳,打倒。

- H/ k" Q; k: m5 H

金小光,乐队指挥,演奏《中和韶乐》《升平之章》。

1 T4 L* c# j5 U2 G; r

李勇,李富春外孙,有俄罗斯血统。

. p' u: n# j# j# D

陈某某,陈大帅之子。

7 ~2 k( ]4 Z, K

陈建华,反动学生。

: Q8 H& W7 ]; D

王洛宾,初期曾任八中音乐教师,因为是从新疆军队擅自脱离,被捉将官里去了。

9 ]$ C3 y( R2 m- [9 g" v

翟建军,好像就是初一六班的,我也是。北楼一层东头。

" P1 l; k! p7 J$ V) ^6 N

红领巾路?不知道。就是通往西大门的路吧?木槿花,知道。还有一株蓖麻,高达二层楼。

1 O, ]; |1 M# k- ~

还记得礼堂前方的大院,满地都是城砖。

" f z, l7 W4 i) G S

东北小院,知道。劳动车间里还有机床,看着新鲜。

4 u9 [( T @& F+ u; W: K7 m

可惜新鲜没有多久,一切乱套,记忆此次中断。

* d0 J# H: u8 y5 X# n G( N; [1 O8 [5 N

那会儿是,八中的足球踢得好,35中的篮球打得好---------

. D z, G6 G" u. x2 |5 w

从八中球场滾出来的最后成名的应该是沈祥福了,只不过他晚了好几届,那会儿花园宫附近的小球癖也是成帮打伙的,碰到大伙心情好,也会与学生军分别组队踢上一场。

1 ^" e2 [* U& F# X

如今总说足球现眼,可让孩子们上哪儿踢去呀~~~~~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堂行者在2008-12-18 8:59:00的发言:
- W6 j" A2 C: b

哈哈,不敢当,我家老太太是女四中66届老高三的,您各位都是我的前辈。

$ S" l* n6 a5 K* @0 m

在论坛转悠的都是朋友,没必要太客气,您说是不?

. j' w5 {- X; x0 v! h. F* D

令堂想必也上过山下过乡了:)和我们学校一块插队的是女六中和110,要说政府也挺会琢磨的,一个男校搭配一个女校,再加上一个混校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0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几个聊痛快了,我可就接着侃西单商场了。

! P7 Z) M, H6 @& Y4 i* [5 }

朋友给我发了张老照片,是六几年的,一看,老食品商场顶上也有二层,所以还得更正下,以照片为准,但改造前食品商场楼上不卖货是可以认定的,

8 H9 P/ U1 N2 L9 s. B) i5 q7 U6 \

挨着食品商场的是第二商场,这就算是我的说法吧,真的回忆不起来这五个商场是如何安排和称呼的了,所以我姑妄言之,大家也就姑妄听之吧。

$ ]0 }4 j& B8 A4 r6 K+ H, z9 q

这个商场全部都是书店,分成四五个组合,临街面的第一个厅堂是新华书店的营业部,那时绝大部分图书都在柜台内的书架上,而不像眼下的开架售书,要购买得由售货员取下来,因此,很少有人在这儿读“蹭”书,但也有一些通俗书是摆在柜台上出售的。

, e8 i* H( A7 K- V6 z- n4 u/ l# m, Z7 M

向内而去,是个很深很大的货场,天井很高,为了采光,上面的四围是玻璃窗,南北和西面还各隔出了独立的商店。记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南面那家书店,就是可通往食品商场的通道旁的商店是出售图画字帖类的书刊,墙壁上高高地张挂着一些国家领导人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伟人的巨幅画像,到了过年前后,也会应景地张挂些年画,到那时,驻足观看的人就会多起来。

0 U& n+ Y$ U" w& G

北面的商店里,记得是政治类的书刊多一些,好像购买红旗,红领巾和少先队队长佩戴的符号也在这里,在那个时代尽管我们很小心谨慎,但做为孩子,弄丢红领巾,弄丢符号也是会发生的,真丢了挨骂挨打还在其次,可再要买可是挺麻烦的,必须要开证明介绍信才能卖,而开个证明要经过班主任辅导员的审批,才能由学校的大队委员会或总务给出具证明。所幸的是那会儿每家都好几个孩子,而且绝大部分小学是半日制,串换着暂时借用下还是能行得通。

! G6 A# L1 N6 I4 z" ]6 {5 g

最东头的那家书店是出售古旧书籍的,而唯有这里是开架售书,这也就难免会召来许多“书虫儿”,我便是其中的一分子,从五六年级到中学,我在这里偷偷读完了不少的书。在那个年代里,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大人买书都必须得合计合计,孩子买课外书更是基本上提不到家庭经济开支的议事日程上。

. H5 {$ K3 f$ Q

我还清楚记得这家书店的那个老店员,他个子不高,四十多岁的年纪,有些圆乎的脸上总挂着笑,他好像不管其他事情,只是负责店内巡视和整理书籍,对了,天气冷的时候他还管往那个半人多高的大炉子里添煤。我从没在这书店里买过书,只是蹭书看,他也从没有轰过我。他是个老北京人,在偶尔的交谈中,他称呼我也用“您”,这让我曾特别惊慌和难为情。在这家书店里我硬是生生地将那套线装的《封神演义》全部读完,而在家中,父亲是绝不会允许我看这类书的,记得书店的《封神演义》只有唯一的这一套,偶尔这位老先生在知道我可能来的日子也会偷偷地给我将书留在柜台下面,免得我来看时排不上号儿。多少年以后,我甚至会想,假如所有的售货员和营业员都能这样拉近与顾客的距离,大家的心情是不是都会好些?商家的生意是不是会更兴旺些呢?

发表于 2008-12-20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窗瘦影在2008-12-14 18:55:00的发言:
, D) Y# d& k8 }/ I; D- j. N

     天有些冷,暖气烧得不好,守着电脑码字也就是个乐儿了。惦记着那位热心的朋友让说说老西单商场,也只好是尽力而为了。说起西单商场,许多人都太熟悉了,所以还是那个请求,说错了大家别笑话,没说到的地界儿,欢迎补充,用眼下的时髦词儿-----叫互动吧。

" b6 y7 h0 l" W L$ Z5 E3 Z

 

1 z0 T2 d, [9 ^" A5 X

! m! [" g, A/ U7 I

楼主描述得太好啦!我也试着回忆一下吧,让大家见笑了!

7 _ {3 y/ q) `; _0 e4 Y- }7 d

记得老年间(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西单商场,有二楼得除了靠西北侧的西餐cafe(以高背椅子为特征)座外,还有就是毗邻峨眉酒家附近的曲艺厅了,说是厅也是勉为其难,里面也就坐上百十号人,上二楼的观众大都是听相声、快板、河南坠子、京东大鼓的,据说当时李金斗等就在此地发迹,后来他分到西单照相,经常到我们单位去表演,那是后话了。这里值得我难以忘怀的是,我第一次参加工作竟是在在这里举行的。1970年的12月25号,在迎接新员工的大会上,新单位的领导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雄壮乐曲里,笑盈盈得为我们——新参加工作的财贸尖兵,每人颁布了一套《毛选四卷》等,……更令人笑喷的是,到新单位报到时,迎接我的人,竟是中国封建主义的最大统治者皇帝的亲MM——五GG,这真是对我是人生最大的挑战呀!人家反帝反修,我还要反封(建)呀!当然,金大姐后来是我们学习工作的楷模。

5 V. N) a. A) @# h" l6 ^

再说这峨眉酒家,难以忘怀是,酒家向西的门口上常年掉着一排吹得鼓鼓的、外表油光锃亮发着金黄色的小眼白鸭子,让当时刚才参加工作,月工资17.08的我们,只能望“鸭”兴叹,让口水在后槽牙上横溢罢了,后来迁到月坛公园北门外,我经常在此请客,已是后话了。

1 m: L9 S7 Z* V' Y# b* N

再说说位于西单商场地下一楼的侨汇部,当时有海外的亲属的大陆同胞,(俗称有“海外关系”的人),接受到海外的汇款的同时,也会得到所谓的“侨汇劵”,这也算是是我国商品供应制度的一种“西洋景”了。

% R# G5 e( w$ a q. k

凭劵可以在这里可以买到许多国外生产的紧俏商品,我曾经在这里买了不少我喜欢的商品,如玩具狗,电动玩具船(后掉在北海里了),雪花呢作大衣,日本丽声的钟等,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在这里遇见了的我终身的“拉飞客”,呵呵,……不好意思了,可惜这“拉飞客”不是进口的。嗨!又扯远了,还是听楼主有计划有系统的精彩描述吧!

发表于 2008-12-20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80年代相当我一个月的奖金呀!

上篇提到的西单商场地下侨汇部买的香港生产的玩具狗,上满发条后会,会“翻饼”呀!买的时候,要两个劵和五元钱,80年代相当我一个月的奖金呀!雪花呢做得大衣,早就给灾区捐走了,也就穿出去两次,……太腐化了!呵呵!

! A/ }% f4 M. T0 _ p

 


发表于 2008-12-20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认识的同学朋友和街坊四邻,原来叫什么还叫什么

那会儿是,八中的足球踢得好,35中的篮球打得好---------

4 k% M3 d1 u" u' `

从八中球场滾出来的最后成名的应该是沈祥福了,只不过他晚了好几届,那会儿花园宫附近的小球癖也是成帮打伙的,碰到大伙心情好,也会与学生军分别组队踢上一场。

6 a) |! W B8 k5 W7 ^

如今总说足球现眼,可让孩子们上哪儿踢去呀~~~~~

" e! _; F8 q4 j4 R; Y) Y0 V8 p

 

1 x; T: S" R1 G3 b) j% ?7 x

   从八中球场滾出来的最后成名的沈祥福,家住现在叫万明寺,按我们当时学生时代时统称叫:“河沿儿的(阜成门)”,上中学时按当时的分配政策,一般属“就近分配”。他和住我楼的京生都在8中上初中,是一个班,沈指人品厚道,做人较低调,是我们当地的名人,但是可贵的是,人成了“腕儿”后,见面对大家还非常客气,(这和后来我见到的冯小刚一样,),凡是认识的同学朋友和街坊四邻,原来叫什么还叫什么,这就是让人较为敬佩的,不像有的人,没有什么道行,咳!……不多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文秀武兵在2008-12-20 11:19:00的发言:
" y4 A6 p/ t$ p3 |7 x7 M

上篇提到的西单商场地下侨汇部买的香港生产的玩具狗,上满发条后会,会“翻饼”呀!买的时候,要两个劵和五元钱,80年代相当我一个月的奖金呀!雪花呢做得大衣,早就给灾区捐走了,也就穿出去两次,……太腐化了!呵呵!

9 R0 W! u4 H& @8 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文博会 004_缩小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 Z+ W$ R1 w1 V

呵呵,悄悄问一声,这是原档儿的吗?真亏您还能保留到今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2-17 16:00:00的发言:
8 P" v' `1 h2 y; I v7 D6 |

校友学兄您好:我是68届初中的。1965年考入八中,入学以后才知道,那一届招收六个班,其中有四个班从实验二小坐直升机上来,对外只招收两个班,还要一半女生。因为此前是男八中,女生不踊跃考,只进来半个班,所以实际招收男生60余名,早知道如此我还不敢考这个中学了。就是因为按院胡同距离南礼士路比较近的原因。

$ \5 h5 c$ \; F7 n

入学一看,不得了,人家叫大操场,八中叫体育场,还有新的游泳池,那时全北京能有几个百姓可进的游泳池呢?好家伙,体育场单独一个大院,有一个足球场,篮球场多达4个,还有举重的杠铃,学校还有各种实验室,还有电影教学室,上课还能宰蛤蟆解剖,对啦,7月报到,人家问我要不要参加鼓号队,暑假练习,国庆节游行天安门演奏中和韶乐,我想,大傻子才不要呢。先当小鼓手,后当大镲手(打镲的),还发白色队服,开学以后可以不上课,到太和门广场去,800人各学校合练,每天3餐都在学校招呼。哎呀,这哪里是上学,简直是西天极乐世界嘛。成佛也不过如此吧。

0 x2 X0 b* {0 G) i9 \1 G0 }

教导主任训话,这里是实验班,3年初中,2年高中,5年毕业,比别人早上大学,早出来,早工作,早挣钱,早娶媳妇,早成精,早早早。。。还说本校高考成功率不低于四中,因为一个八中等于两个四中(要不怎么叫高等数学呢?)。还强迫我进俄语班,说是返修,不对,是反修的需要。

$ ]/ m0 `% F# j. N5 P. |6 f8 j4 n* L

记得十分清晰,1966年5月,初中才读了一个半学期,一切乱套啦。痛打温寒江校长,猛批韩玖芳书记(当时就想,这个校长果然反动,江,到底是温的?还是寒的?)咱们不算世袭罔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5类人,因此没有资格造反,还好,也没有把柄和带把儿的烧饼值得被别人造反。还公然以革命串联的名义周游列国,公费旅游,四处朝拜圣地,朝拜韶山、井冈山、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上海万吨水压机,等等。

3 g+ V' @1 u( c: }& |& T9 _5 U

混到1969年1月,大军西征,修理地球,补上了朝拜延安圣地的功课,派发西安将军麾下、延安正红旗统领、李家渠公社参领、第三牛录佐领下,给披甲人为奴,职司屯田。还好,21个月之后,首批特赦战犯,天恩浩荡,咱们由南人升格为色目人的待遇,进了领导阶级,而且当时发配,不是,是分配,有国级、省级、县级、公社级的档次,我走运,进了国级,就是部属企业,1970年10月,18岁的工人,您猜工资多少?103元,相当于现在10000元吧?皆因公路修到无人区,环境是非人待遇,工资是天人待遇。105元的海鸥4b双反相机,一个月工资就敢来一个,而且冬季封山,放假3个月,回北京大搞腐败。

& f4 j L4 U; G

要问那是什么仙境?不敢乱来,那是“我国又成功地实验了一颗二踢脚”附近的地方。告诉您,可不是“一炮双响”那么简单,一炮能轰隆隆20分钟,顿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一川乱石大如斗,金风四起满山走”的感觉。

" R8 g+ B& L5 b+ I

古人说,运起发际,印堂发亮,运到鼻尖,滚滚自来。这辈子的辛苦,头10年全都熬过了,后来就一路顺风直到今天和谐社会了。

$ \( F6 Y$ K: ?4 [

我猜,您是67届初中的,跟您提几个人名:程晓融、马最良、金小光,也许您认识。

$ [) g! U1 W6 }5 ~5 F0 I

对不住版主,我跑题太远了吧?

: D/ k6 h3 z/ n7 i- |

 

# s7 p9 y0 E* e, y2 o- K

 

/ m4 N$ @* V& e* ~

 

$ C- ?: S# v9 k! x$ w

回想起来,八中的游泳池就是我上初一时开始修建的,原来那儿也是个篮球场,劳动课就要在那儿挖土运土,等到游泳池建成放水的那天,别提多兴奋了,当时北京市的中学里只有31中有个游泳池,差不多比八中的小了一半儿,私心里还是觉得将人家比下去了,那一阵子,凡是体育课大部分变成游泳课了。

6 j8 \* ?/ g5 M" ?

其实温寒江和韩玖芳相比就算幸运了,书记华锦是不堪殴打和凌辱自杀了。当时八中有位教数学(化学)的权威,叫赵树凱,特一级,据说工资比校长高,就住在西石驸马,石一小东边的那个门儿。

发表于 2008-12-21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窗瘦影在2008-12-19 23:27:00的发言:
/ W6 Y: k) B% j0 u, V# y

在论坛转悠的都是朋友,没必要太客气,您说是不?

( `/ }9 Z( B' w$ G. `

令堂想必也上过山下过乡了:)和我们学校一块插队的是女六中和110,要说政府也挺会琢磨的,一个男校搭配一个女校,再加上一个混校的~~~~~~

0 K. x) Q0 R5 z9 }, Z

怹老人家和几个同学去的东北兵团,怹们学校的人大部分去了山西插队。

发表于 2008-12-21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洵贝勒府。

0 c# z4 ^- T x8 ]# N6 w

您插队回京得是哪年了?是大修以后了么?

- }1 D- s( m/ N! V# ^# N

您印象里最早看见西单商场里头是什么样儿啊?还有小摊子么?还是都正儿八经国营了?那时候去逛的人多么?

( ~$ I9 N# W+ b7 t" {

楼主辛苦,,期待下文。。。=^^=

发表于 2008-12-23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中国现代版的“葛朗苔”和“阿笆恭”呢

 

$ S& Z/ ?0 p* g4 R& V+ U$ L

呵呵,悄悄问一声,这是原档儿的吗?真亏您还能保留到今天:

& L- t1 j- y9 L B# T1 V* \

回您的话:

: T2 A! ]! n9 _* M- L

这狗厨师确实原装进口香港产高档玩具了,当时属玩具精品了,而在同时期的我国生产的,孩子一周时朋友送的是以下这种价值一元的上弦的玩具狗。到现在了,25年过去了,搬了4次家,我都没有舍得扔了,它是我对过去的时代的一个“念想”,时髦的话:纪念品。难怪俺爱人说我是个中国现代版的“葛朗苔”和“阿笆恭”呢!呵呵!俺不是吹,恢复高考的准考证和天安门的组字卡,我还都留着呢,还有j出席邓大人的追悼会的请柬等,……“整个~一个杂啊家”不为过是也。

7 ~0 Y+ F8 S. d1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溯溪在2008-12-21 16:19:00的发言:
8 d" n2 U2 t t9 z* C

确实是洵贝勒府。

' h& ]$ X0 [/ \0 c

您插队回京得是哪年了?是大修以后了么?

" I7 o0 R4 q1 j: I" _+ a5 l

您印象里最早看见西单商场里头是什么样儿啊?还有小摊子么?还是都正儿八经国营了?那时候去逛的人多么?

$ g, C) N) r- l7 l

楼主辛苦,,期待下文。。。=^^=

- P$ X5 |* p% I2 V

谢谢关注,我是74年办回京的,75年上的班~~~~~~~我记得的时候就已经是公私合营了,就算是小业主也变成股份了,只是红利大概少得可怜,走个形式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文秀武兵在2008-12-23 16:52:00的发言:
! x8 K5 x" s" I) W& h

 

! q0 U. x" H$ K k

呵呵,悄悄问一声,这是原档儿的吗?真亏您还能保留到今天:

, P# _6 T7 q1 r6 _- d8 U @

回您的话:

: M! o% T" f; E' k0 ]

这狗厨师确实原装进口香港产高档玩具了,当时属玩具精品了,而在同时期的我国生产的,孩子一周时朋友送的是以下这种价值一元的上弦的玩具狗。到现在了,25年过去了,搬了4次家,我都没有舍得扔了,它是我对过去的时代的一个“念想”,时髦的话:纪念品。难怪俺爱人说我是个中国现代版的“葛朗苔”和“阿笆恭”呢!呵呵!俺不是吹,恢复高考的准考证和天安门的组字卡,我还都留着呢,还有j出席邓大人的追悼会的请柬等,……“整个~一个杂啊家”不为过是也。

% F! r6 F3 a- X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晒晒 079_缩小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i9 p" L* I0 ~& b) J

真好--------不简单:)

3 d& n/ f( n3 X5 Z2 \

君实为有心人,有爱好有追求生活就是快乐充实的,不管是贫是富。

发表于 2008-12-29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当时的图书都是闭架的呀,我还以为都和旧书摊似的随便看呢

9 L7 i; {# a" Q* q

lz当时见天儿在那儿看《封神》,这种情况书店老板不轰人么?老看不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会儿的经济都不富裕,一个孩子就更没钱买书了,更何况那类书家长根本不允许小孩子看的。

1 o, i' M) t8 g$ p: u4 p

新华书店的书基本都是闭架出售,大多数售货员怕看脏了卖不出去,脸色会很难看,用话挤兑人更是常事。

2 ^0 V7 Y+ X9 H, ^

古旧书店大都开架售书,售货员态度温和得多,有些公私合营过来骨子里还信奉“和气生财”的观念。要不那会儿包括大学者教授都以逛旧书市、旧书摊为一乐趣呢。

发表于 2008-12-31 2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公私合营过来骨子里还信奉“和气生财”的观念

8 R( H( V- d- G+ {$ s

 

+ R# j; Y% l- d1 F2 Q

唉,现在的人都不会做买卖,只认钱不认人情

' o# R+ F V8 C. t) s

那时候西单商场算什么档次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朋友的话~~~~~一直在捯腾笃志女中的事儿,没答复。请原谅,过两天有功夫了再续:)

发表于 2009-1-10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笃志女中[em5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7:23 , Processed in 0.154319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