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204|回复: 120

[原创]漫话西单商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2-14 1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有些冷,暖气烧得不好,守着电脑码字也就是个乐儿了。惦记着那位热心的朋友让说说老西单商场,也只好是尽力而为了。说起西单商场,许多人都太熟悉了,所以还是那个请求,说错了大家别笑话,没说到的地界儿,欢迎补充,用眼下的时髦词儿-----叫互动吧。

% r9 j# `9 Q! J7 W {. G3 y) i

     在老北京的商业区里,西单商场形成的较晚,据说它是在上世纪初形成的,这儿原是王府的一处养马的地儿,大概是王爷没落了,没那么多马可养,土地也就没人管了,于是一些小商小贩便乘虚而入,就如同眼下街边儿、空场儿的自由市场,那会儿,兵荒马乱的,大清朝风雨飘摇,军阀们混战不休,国民党又腐败,于是就成了气候了。起先不过是小百货摊,小商品,小饭馆,估衣铺,旧书摊连成了片,后来就冒出来了“组织”,据《北京经济史料》载,到了1913年,由6家私人小店组成了商场,而在由王岫雯主编的《旧日西单商场》里说,它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8 F) L' ]1 ]: m

      可惜的是我手里没有《旧日西单商场》这本书,无法进一步考证,而做为王爷府马厩的说法,也更是查不到是哪位王爷。

' g7 h- C; y% p- @' C

     清末时期,在这附近还真有好几处显贵的府邸,做过王爷的也有几位,照理说,王爷的马厩绝不会离家太远,那么我想,它最有可能是归属于贝勒爷载洵,因为这位贝勒爷原住址就住在现今的组织部大院。要说是王爷府呢也对得上号儿。

& Z) x& c- J5 d# B! X$ `

     说起这位贝勒爷也算在晚清的历史上有那么一号,他是光绪皇上的弟弟,1889年袭为辅国公,次年晋封为镇国公,1902年加封为贝勒,1908年加郡王衔。1909年任筹办海军大臣,并赴欧美考察海军,次年授海军部大臣。一看履历可以表明载洵的的确确当过王爷,但大概因习惯吧,老百姓还是称呼其洵贝勒,他的府邸也称为贝勒府了。生于乱世之秋,这位贝勒爷的能力如何,不敢枉加评价,但从汪精卫的刺杀名单上有他,也可见其对维护封建主义帝制政权有着相当突出的作用。只是后来出于种种原因,汪精卫刺杀的不是他而换成摄政王了。

; G1 _/ G. |7 |% h1 \3 f6 T

     不管怎么说,这也就是老西单商场的前身儿了,再后来到了上世纪20年代末,一位爱国归侨黄树滉先生拿出自己的多年积蓄,在这儿建起了厚德商场,到1930年开业后,不久就热闹起来,随后的1931年,原国民党东北军的53军军长万福麟又出资,挨着厚德商场盖起了福寿商场。1937年1月西单商场着了一把大火,将厚德与福寿烧了个精光。后经黄树滉和各商户筹资重建,门店规模又较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1941年,从南到北,相继建成福德、益德、惠德、厚德、福寿和临时商场,统称为西单商场。

# n. a% r3 `7 r6 ~4 z9 [

     上面就是有关记载了。都是有据可查的,并非本人臆造。

7 A4 A, |# p* S' H. p8 O

     下次再说说我记忆中的老西单商场吧,那可就是眼见为实了:)

/ O1 L0 j5 B8 x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4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西城追忆里有西单商场的文章,据说当年为修它还开展了义务劳动和捐款。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哥好:)谢谢关心,我还没有到西城追忆中去看,稍后我会去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0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晚了,再继续码几行吧~~~

5 D/ f, m6 {: c: n, l

从我记事,懂得逛西单到商场大规模翻建,总有近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里,它只做了些小的改造和拆建,因而应该说这段记忆还是比较清晰的,从有关资料看,有说是西单商场分为六个商场的,也有说分为五个商场的,我所能够记忆的应该是五个商场,西单商场的大规模翻建在1972年,那时我已经插队去了农村,有些具体情况就不甚了了了。

7 D+ W1 M! n! |' a

西单商场南起堂子胡同,北到东槐里胡同,由经营内容和功能划分为五部分,各个商场的正门都是朝向西面的西单北大街,只有一个后门是开在向东的小胡同里。

( H9 i) f6 O4 @ Z2 q+ s; O

先说说第一商场,在当初第一商场是经过装修的方方正正比较规整的商场,主要经营的是食品糕点糖果和一部分熟食干果水果,因此也称为食品商场,它共有五个门,正门矗立在堂子胡同和西单北大街的交汇处,两个旁门分别开在西单北大街和堂子胡同内,还有二道门可由内联接至第二商场。

4 e; ^1 U1 q" B) \/ i+ D

开在堂子胡同里的这道旁门位于最东端,紧接着的就是红光电影院的售票处。售票处是个高高的小窗口,窗口顶上有块小黑板,将当日放映的影片名称时间票价标明,有时窗口也会排队,印象里记得当时的票价好像是成人两角,学生一角,寒暑假学生票五分。我在这儿很小时看过一场《夜半歌声》,当时真得被宋丹平吓了个半死。红光电影院对面是个很深的长条状的院子,门口有解放军警卫植守,这里曾经住过一位在文革期间极为轰动的大人物,他就是谭甫仁,他的死也可以称做是解放后首位高级军队首长被坏人枪杀。

发表于 2008-12-15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原创,大冷天的不容易啊~
发表于 2008-12-15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lz还记得呢!十分感动~~~~~~

8 W# v3 R" D7 B- U* n4 d6 h+ H9 d+ l

继续期待下文

u# g; W7 } v6 f2 p* T9 `

打断一下,您说的是西单什么时候?五六十年代?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ICBA2008在2008-12-15 21:22:00的发言:
支持楼主原创,大冷天的不容易啊~
3 E* ]! ]% [8 S4 j* s

谢谢理解~~~~~~~~更要谢谢关心:)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ushroom127在2008-12-15 23:05:00的发言:
+ I: f1 s; C$ X9 ~

原来lz还记得呢!十分感动~~~~~~

# q* N# G3 ]- e; D8 S) U

继续期待下文

4 |2 B5 b7 b0 Z1 P/ k' f0 V8 i

打断一下,您说的是西单什么时候?五六十年代?

, N( X1 z4 c- E6 p3 G+ O+ D6 [, X0 ^

应该的-------“为人民服务”哟!:))

) _6 ^0 {2 k/ p

我只想说说西单商场73年首次大改造前,以后的变化太大太多了,今天这样儿,谁说得准明天又是啥样子了?

9 s* I( k) D6 i; w p2 r2 L i

所以艰苦的工作就留给以后想续的朋友们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0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谭甫仁将军的事情就在这儿一并啰嗦几句吧。

4 ^3 i0 `' @/ _ [, {# Q0 y' K

在1970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不同寻常的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政委、兼云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55年被授衔中将的开国元勋谭甫仁,于1970年12月18日在昆明不幸逝世,终年60岁。讣告没有像通常那样披露谭甫仁的死亡原因,也没有提及“医治无效”之类的文字。

4 F* {# c2 H: A8 X9 I$ W

在文革那个年代,人们对于《人民日报》的消息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哪位领导的名字在一段时间消失,或者排名靠后了,就会猜测他出了问题,而且这些猜测通常都很靠谱。这则如此反常的报道自然也引起大众的疑惑。

/ b* y. y% p$ o: ` z

而随后又有各种小道消息从方方面面传来,甚至越传越玄了。也有人能够明确证明,谭甫仁的确是在昆明遭枪击身亡。

' w% D* x8 l- x7 y/ Z* r

谭甫仁是广东仁化人,在1927年他还只有17岁时便参加农民运动,加入农民自卫军,1928年加入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并参加了一至五次反围剿,参加了长征。其后又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普通一兵直做到了将军。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文革中他被中央派往云南,担任昆明军区政委和云南省革委会主任。

5 X% d( h: v9 \5 a

当时人们都在猜想,这样一位戎马一生的共和国战将,又受着严密保卫的高级领导,怎么就会让人谋杀了呢?于是坊间又盛传谭甫仁是因为没能执行林彪让他暗杀周总理任务而被林彪派人将他暗杀的版本。

V8 E3 K3 o6 g1 d8 V3 ~

对此,上层并没有任何更正说明的声音,直到多年以后,谭甫仁遭暗杀的情况才大白于天下。

, f9 V2 s6 b; v \' Y

案件的过程比较复杂,简断截说,凶手叫王自正,是昆明军区政治部保卫科副科长,动机是因为当时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搞得越来越大,王自正因为自身的问题将要被清理审查,杀人是他进行鱼死网破的最后一搏。在此情况下,他于12月17日凌晨潜入位于军区大院的谭甫仁的家中,先是杀死了谭甫仁的夫人,然后又将谭甫仁枪杀。然后自己也饮弹身亡。

7 ]/ ^! p% k8 D, \) F. i

最令人无法容忍的是谭将军的两名警卫员在事件中表现得极为可恥,于是也有了“建国以来最糟糕的警卫人员”的评价。
谭甫仁在北京的家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红光电视院对面,距西单食品商场不过咫尺间,他有两个儿子与我们的年龄相仿,在北京西城的普通中学读书。

; b6 ^$ V: ~4 u, _& T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0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西单食品商场的首次大修我已经记不清是在哪一年了,凭记忆可以佐证的是,在我插队回京的一个冬天,发现食品商场临街的位置竟然添加了二层,通过拐角楼梯上去,那是个食品冷饮店,虽然说不上很大,在当时却很是新颖,座位是那种“火车座”,人造革的,可供顾客相对私密些的进食和聊天。

+ i5 Q, |7 e' R0 [

或许这可以称为当时的冷饮餐厅吧,供应的食品是相对单调的各类糕点,同时餐厅还供应汽水冰激凌和啤酒。这样的冷饮餐厅在当时的西单左近没有几家,一是西单菜市场南面的“公义号”,但那里相对简陋了许多,只有三四个圆桌,似乎也只在夏季天热时供应;再有一家就是向北路西紧邻“辽阳春”和“公安局招领处”的那家小店了。而西单口上的大地餐厅只是供应西式正餐的,不设冷饮小吃。

7 n/ z" D: i/ [& P J* Q

那一年我因为在插队的大山里挣了点儿小钱儿,所以经常去尝尝鲜儿,平常这个小二楼是少有人问津的,但我却在这儿认识了一个点头儿之交的朋友,他比我要大出不少,约有七八岁的样子吧,穿着十分朴素,头发长长的,一脸落漠的神情。那时人们的穿著非常同类化,左不过是中山装或中式外罩,制服棉袄,时髦些的穿件国防绿,军大衣,而此时那种老兵儿的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已经落伍,几乎没有人留恋了。他每天大约是傍晚六点多钟天黑了之后到来,只要一杯啤酒,在座位上望着窗外,沉思着,旁若无人地呷完啤酒后,便起身离去。

7 ~( X2 D* ~' z: @, _. g# t

顺便说一下,那会子的啤酒可不像时下这样普及,且全部是大罐装的生啤酒,瓶啤根本就看不到。在我插队的那个县城里,据说有位供销总社的一把手,脑子一热进了几瓶,到了儿在货架子放了三四年也没人搭理,最后直到变质发泡了才撤下来,这也成为了我们那儿的一大笑话。而在北京则不同,就是文革前也有些老一辈儿的人喜欢这口儿,我的一位发小儿他的老爸就到了夏天会偶尔想喝点儿啤酒,他也总会叫上我,拿着他家的竹辟儿暖壶去东口儿打上一升,好像当时是一升两毛八,七几年长到四毛,然后便坚持了好长时间。

$ A$ ]( g+ H* g

我和这位老兄就这样奇怪地经常碰面,心情好了或者视线相交,实在抹不开了,也会打声招呼。我总在猜想,他家肯定是倒了楣的,只剩一人了,直到有一天,他到来的稍晚了些,一副想找人说说话的样子,我们打了招呼,可终究什么也没说,他就走了。从这天之后,我也再没有见过他,他就这样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奇怪的是,我们就这样萍水相逢擦肩而过,可我却好像不会再忘记他的样子,就是此刻在我敲字的时候,他也像是活灵活现地在我旁边。

: c1 p' N3 Z9 c2 w( @, K

我对食品商场印象极为深刻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1968年春夏之交的那次大爆炸。听说爆炸造成了5 人死亡,100多人受伤,它给我造成的心理影响要远比爆炸本身大得多。

发表于 2008-12-17 0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谭甫仁之死并不象官方版本说的那么简单,幕后涉及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这事只要国朝一天,就不可能公布真相。好在都是过去的事了。有真相也没意思。

* K: _( i0 w3 O0 Q4 o' ?# H- K1 t

 

' q3 b9 n% k2 U* f2 ~ z

 

1 ^% k( L! m) e. ? i) |

 

发表于 2008-12-17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期待着您下面的文字呢!!

3 { v3 ?- d& Y6 ?0 g: g

您辛苦!!

发表于 2008-12-17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横窗瘦影)可否告知在哪

您好:爱看您的文章。可否告知当年在哪插队?大山里居然还能挣到钱?我在延安县插队21个月,分文未见。还没有改造好世界观,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遇上头批大赦就逃出来了,当上了领导阶级,就是工人一个。

1 c/ w( U4 @$ E

    那时我住在西城区南礼士路,现在住在丰台区高楼村,金中都古城遗址旁边。亲友都说这里不算北京,顶多算是北京近郊。确实是这个样子,买房子时候,促销小姐忽悠我,说是高楼村紧邻金融街,就在西客站鼻子底下,丽泽桥长途汽车站旁边。我心说,您是外省小姐,我可是在北京八中上了4年学,我能不知道金融街离这里还有10公里哪?打个的都要20多元呢。报户口时,他们居然问我是否农业户口?我说原来还真是,延安县的,秦国人氏。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8-12-17 6:04:00的发言:
s5 C! V+ C6 U. R9 X" a6 C

谭甫仁之死并不象官方版本说的那么简单,幕后涉及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这事只要国朝一天,就不可能公布真相。好在都是过去的事了。有真相也没意思。

5 C( d: n$ Z6 R* \

 

- J- c: k' ` U4 Q7 x2 i

 

4 Y3 B* k: z3 i

 

. E' D/ y' P% N$ z

向盘子朋友问好~~~~~~~~~谢谢关注:)

2 t( R8 N0 z% I- P$ C5 @) g% }( X

我之所以提到谭甫仁,是因为他的小儿子是我过去的一位朋友,他是86中的学生,从谭甫仁出事后,就再没见过,不管政治斗争多么复杂,总有当时的背景,起码将军的妻子,儿女是无辜的。背景复杂而过程却是没法儿改变的,当只是叙述事件和过程,少加评论,肯定应该相对简单些。

7 d7 j& V" K! {

您说对吗?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08-12-17 8:48:00的发言:
/ J1 r. J" K4 O1 L. n) O

我期待着您下面的文字呢!!

" \+ V# O! _9 _. ]

您辛苦!!

0 t1 U- R! Q4 d! R

飞版您忒客气了~~~~~~

发表于 2008-12-17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看了你的文章很亲切~我对西单商场记忆最深的是两件事:一个是你说过的食品商场大爆炸,那时住在兵马司胡同也能感到很强烈的震动和响声,一个是忘了是那年,文革期间去西单商场的新华书店买<<毛主席诗词>>酒瓶从天而落,原来是食品商场和帽店武斗支持他们的两派好象是地铁东方红和地铁红旗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2-17 12:53:00的发言:
. _8 E: q& i' z) J% c

您好:爱看您的文章。可否告知当年在哪插队?大山里居然还能挣到钱?我在延安县插队21个月,分文未见。还没有改造好世界观,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遇上头批大赦就逃出来了,当上了领导阶级,就是工人一个。

; T$ r! g1 R0 C' a- M; F

    那时我住在西城区南礼士路,现在住在丰台区高楼村,金中都古城遗址旁边。亲友都说这里不算北京,顶多算是北京近郊。确实是这个样子,买房子时候,促销小姐忽悠我,说是高楼村紧邻金融街,就在西客站鼻子底下,丽泽桥长途汽车站旁边。我心说,您是外省小姐,我可是在北京八中上了4年学,我能不知道金融街离这里还有10公里哪?打个的都要20多元呢。报户口时,他们居然问我是否农业户口?我说原来还真是,延安县的,秦国人氏。

0 S8 v! d' \ V+ }

呵呵,您好:)咱还是校友呢,如果您比我大,就是老高中的了,如果您比我小,该是68届的了,还可能是实验二小实验班端上来的。

" n& }' J$ b2 C! |+ @

我在山西插队,您大概能知道我在哪个县了,那年我们村出民工修公路,那段路叫华山沟儿,是我们那儿的小地名,可不是真华山,日子苦得没法说,住的是土打窑,每天炸石头,除荒草,砍灌木,平地面,靠人工往前推着走,所以在大队给记一等工分外,还有按天的工钱,具体每天多少已经记不清了,但日子长了也就有点儿小钱儿了。

5 Y; H$ P( m' ]& c. I

谢谢您了,秦国延安的老校友:))

发表于 2008-12-17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横窗瘦影)地球有的时侯是不大

校友学兄您好:我是68届初中的。1965年考入八中,入学以后才知道,那一届招收六个班,其中有四个班从实验二小坐直升机上来,对外只招收两个班,还要一半女生。因为此前是男八中,女生不踊跃考,只进来半个班,所以实际招收男生60余名,早知道如此我还不敢考这个中学了。就是因为按院胡同距离南礼士路比较近的原因。

7 v1 |% V i+ k+ h* W6 ~, m a

入学一看,不得了,人家叫大操场,八中叫体育场,还有新的游泳池,那时全北京能有几个百姓可进的游泳池呢?好家伙,体育场单独一个大院,有一个足球场,篮球场多达4个,还有举重的杠铃,学校还有各种实验室,还有电影教学室,上课还能宰蛤蟆解剖,对啦,7月报到,人家问我要不要参加鼓号队,暑假练习,国庆节游行天安门演奏中和韶乐,我想,大傻子才不要呢。先当小鼓手,后当大镲手(打镲的),还发白色队服,开学以后可以不上课,到太和门广场去,800人各学校合练,每天3餐都在学校招呼。哎呀,这哪里是上学,简直是西天极乐世界嘛。成佛也不过如此吧。

0 Z* L; d: a( {( [4 V! d; E

教导主任训话,这里是实验班,3年初中,2年高中,5年毕业,比别人早上大学,早出来,早工作,早挣钱,早娶媳妇,早成精,早早早。。。还说本校高考成功率不低于四中,因为一个八中等于两个四中(要不怎么叫高等数学呢?)。还强迫我进俄语班,说是返修,不对,是反修的需要。

" y3 K; t$ v$ [0 ~ t7 X

记得十分清晰,1966年5月,初中才读了一个半学期,一切乱套啦。痛打温寒江校长,猛批韩玖芳书记(当时就想,这个校长果然反动,江,到底是温的?还是寒的?)咱们不算世袭罔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5类人,因此没有资格造反,还好,也没有把柄和带把儿的烧饼值得被别人造反。还公然以革命串联的名义周游列国,公费旅游,四处朝拜圣地,朝拜韶山、井冈山、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上海万吨水压机,等等。

$ |/ P, S1 x* T! H& U

混到1969年1月,大军西征,修理地球,补上了朝拜延安圣地的功课,派发西安将军麾下、延安正红旗统领、李家渠公社参领、第三牛录佐领下,给披甲人为奴,职司屯田。还好,21个月之后,首批特赦战犯,天恩浩荡,咱们由南人升格为色目人的待遇,进了领导阶级,而且当时发配,不是,是分配,有国级、省级、县级、公社级的档次,我走运,进了国级,就是部属企业,1970年10月,18岁的工人,您猜工资多少?103元,相当于现在10000元吧?皆因公路修到无人区,环境是非人待遇,工资是天人待遇。105元的海鸥4b双反相机,一个月工资就敢来一个,而且冬季封山,放假3个月,回北京大搞腐败。

" ]0 D9 }! p7 T' v! w

要问那是什么仙境?不敢乱来,那是“我国又成功地实验了一颗二踢脚”附近的地方。告诉您,可不是“一炮双响”那么简单,一炮能轰隆隆20分钟,顿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一川乱石大如斗,金风四起满山走”的感觉。

! ~0 [ D( I/ l( N, \+ k/ P

古人说,运起发际,印堂发亮,运到鼻尖,滚滚自来。这辈子的辛苦,头10年全都熬过了,后来就一路顺风直到今天和谐社会了。

( |, A6 G5 S' N$ S- s X

我猜,您是67届初中的,跟您提几个人名:程晓融、马最良、金小光,也许您认识。

7 r% x5 K$ y' q4 f4 ]8 F

对不住版主,我跑题太远了吧?

- X+ b' m& M; r7 x4 J$ z7 e

 

: _+ s/ ^# l, Z7 q5 y! x w

 

" O3 @9 d' ^0 `) W3 b( \

 

发表于 2008-12-17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窗瘦影在2008-12-17 13:10:00的发言:
/ |+ I4 b0 y& @; D

向盘子朋友问好~~~~~~~~~谢谢关注:)

# N& \5 m# u+ {

我之所以提到谭甫仁,是因为他的小儿子是我过去的一位朋友,他是86中的学生,从谭甫仁出事后,就再没见过,不管政治斗争多么复杂,总有当时的背景,起码将军的妻子,儿女是无辜的。背景复杂而过程却是没法儿改变的,当只是叙述事件和过程,少加评论,肯定应该相对简单些。

* {+ c( c: J- L( L3 {+ n

您说对吗?

# Y: V. S+ E2 J% A

 

J' M5 G& `9 Z" @0 p

您说的对,还是多说前朝故事!

发表于 2008-12-17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2-17 12:53:00的发言:
' B* q* B; Y5 G+ J) _

您好:爱看您的文章。可否告知当年在哪插队?大山里居然还能挣到钱?我在延安县插队21个月,分文未见。还没有改造好世界观,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遇上头批大赦就逃出来了,当上了领导阶级,就是工人一个。

/ i" G8 @% T; W, F" b& a8 [

    那时我住在西城区南礼士路,现在住在丰台区高楼村,金中都古城遗址旁边。亲友都说这里不算北京,顶多算是北京近郊。确实是这个样子,买房子时候,促销小姐忽悠我,说是高楼村紧邻金融街,就在西客站鼻子底下,丽泽桥长途汽车站旁边。我心说,您是外省小姐,我可是在北京八中上了4年学,我能不知道金融街离这里还有10公里哪?打个的都要20多元呢。报户口时,他们居然问我是否农业户口?我说原来还真是,延安县的,秦国人氏。

: S' J0 x1 q5 t3 ? B: l6 X

烟火斋老是原来是邻居啊

发表于 2008-12-17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西堂行者)您在?

您在北礼士路?

发表于 2008-12-17 1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2-17 16:25:00的发言:
) g# l! h; P8 W* g2 W; Q/ q$ W. u

您在北礼士路?

- y4 h% g8 |/ \ T1 ~1 `0 |2 \

我在马连道

发表于 2008-12-17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西堂行者)果然

很近
发表于 2008-12-17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住高楼村,挨着岳各庄;有人住马连道,买茶叶方便;我呢,取中,偶住六里桥。

6 S5 ^; A O- t

看来我要组织组织,找个清静地方,不知楼主是否有意见,也不知食烟火斋老师是否有意项?

( {# |$ \# m: A" [: Y1 X

当然,谁年岁大谁买单,要是大家都觉得年轻不愿意去,没事儿,可以带街坊小孩儿!!

( b$ R8 h0 q- b$ G2 q

我的发言完了!!

发表于 2008-12-17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草长莺飞:这回可是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的发言:
% ]; ^8 R7 |; M3 O, x

有人住高楼村,挨着岳各庄;有人住马连道,买茶叶方便;我呢,取中,偶住六里桥。

2 }- B5 E! s! O) m6 }8 ]& v2 E0 P

看来我要组织组织,找个清静地方,不知楼主是否有意见,也不知食烟火斋老师是否有意项?

7 i8 T4 D3 J M( K0 P

当然,谁年岁大谁买单,要是大家都觉得年轻不愿意去,没事儿,可以带街坊小孩儿!!

" M9 Q- v+ H( |# B6 g' }8 E

我的发言完了!!

. E& R) u: p8 _& ]

就像那个滥用成语作文说的:“一网打尽、水落石出”啦。高楼村者,金中都故址也。六里桥者,距离广宁门6里也。马连道者,由高楼村去广宁门之间的田间捷径也,路旁长着马蔺,就是开着蓝花,卖鱼、栓肉、捆蒲包的韭菜叶子,日久讹为马连道。

9 _; I" f5 }# s( u$ Y6 G3 O

网络者,用网络住也。这回全都络住啦。我是自由人,时刻听宣,随机候旨。只是邻近马连道,从不饮茶,远离酒仙桥,从不饮酒。除去这两样,36计都不怕。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2-17 16:00:00的发言:
7 s$ ^; m1 _: x" \+ v

校友学兄您好:我是68届初中的。1965年考入八中,入学以后才知道,那一届招收六个班,其中有四个班从实验二小坐直升机上来,对外只招收两个班,还要一半女生。因为此前是男八中,女生不踊跃考,只进来半个班,所以实际招收男生60余名,早知道如此我还不敢考这个中学了。就是因为按院胡同距离南礼士路比较近的原因。

4 r+ R3 V$ L# O: R

入学一看,不得了,人家叫大操场,八中叫体育场,还有新的游泳池,那时全北京能有几个百姓可进的游泳池呢?好家伙,体育场单独一个大院,有一个足球场,篮球场多达4个,还有举重的杠铃,学校还有各种实验室,还有电影教学室,上课还能宰蛤蟆解剖,对啦,7月报到,人家问我要不要参加鼓号队,暑假练习,国庆节游行天安门演奏中和韶乐,我想,大傻子才不要呢。先当小鼓手,后当大镲手(打镲的),还发白色队服,开学以后可以不上课,到太和门广场去,800人各学校合练,每天3餐都在学校招呼。哎呀,这哪里是上学,简直是西天极乐世界嘛。成佛也不过如此吧。

4 g4 f/ _9 M+ ?$ {' o

教导主任训话,这里是实验班,3年初中,2年高中,5年毕业,比别人早上大学,早出来,早工作,早挣钱,早娶媳妇,早成精,早早早。。。还说本校高考成功率不低于四中,因为一个八中等于两个四中(要不怎么叫高等数学呢?)。还强迫我进俄语班,说是返修,不对,是反修的需要。

* f2 P" }7 J% q! |$ T: l) I) F6 e

记得十分清晰,1966年5月,初中才读了一个半学期,一切乱套啦。痛打温寒江校长,猛批韩玖芳书记(当时就想,这个校长果然反动,江,到底是温的?还是寒的?)咱们不算世袭罔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5类人,因此没有资格造反,还好,也没有把柄和带把儿的烧饼值得被别人造反。还公然以革命串联的名义周游列国,公费旅游,四处朝拜圣地,朝拜韶山、井冈山、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上海万吨水压机,等等。

4 R& ^) n: k; q* M, V, T( l

混到1969年1月,大军西征,修理地球,补上了朝拜延安圣地的功课,派发西安将军麾下、延安正红旗统领、李家渠公社参领、第三牛录佐领下,给披甲人为奴,职司屯田。还好,21个月之后,首批特赦战犯,天恩浩荡,咱们由南人升格为色目人的待遇,进了领导阶级,而且当时发配,不是,是分配,有国级、省级、县级、公社级的档次,我走运,进了国级,就是部属企业,1970年10月,18岁的工人,您猜工资多少?103元,相当于现在10000元吧?皆因公路修到无人区,环境是非人待遇,工资是天人待遇。105元的海鸥4b双反相机,一个月工资就敢来一个,而且冬季封山,放假3个月,回北京大搞腐败。

( C" y* {1 S: [0 ?: ?; ^& J

要问那是什么仙境?不敢乱来,那是“我国又成功地实验了一颗二踢脚”附近的地方。告诉您,可不是“一炮双响”那么简单,一炮能轰隆隆20分钟,顿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一川乱石大如斗,金风四起满山走”的感觉。

# r- `/ @: ~; p6 D. D( T/ T* L

古人说,运起发际,印堂发亮,运到鼻尖,滚滚自来。这辈子的辛苦,头10年全都熬过了,后来就一路顺风直到今天和谐社会了。

6 K+ Y; s' ]0 t( ^7 X. u9 s0 b

我猜,您是67届初中的,跟您提几个人名:程晓融、马最良、金小光,也许您认识。

2 ~: M+ f3 `/ j( C

对不住版主,我跑题太远了吧?

6 _0 S5 N6 s6 `1 M% R7 b

 

+ |7 f9 B) i: G4 S

 

1 i# a, C) ?; U5 p/ c/ _

 

1 i) N! p5 [7 [- ^. \

哈哈~~~~~

1 z5 S% Q( f# a( J

您这贴子真得先回,难得碰上老学友。

: V% m" ]! G! V9 x

您肯定是初一五或初一六班的,我另篇里提到的苏联大院里就住着一位叫翟建军的,或许就和您一班哪。

+ e) U; a: X4 v" }, a

记得你们那年入校时,全校都列队欢迎,因为男八中有了女生了。

4 {* R% v3 q1 m2 I5 X

说起早先那会儿,光我们一个班就组织两足球队,时常还会搞个年级足球友谊赛。那会儿我们班的一半以上同学都喜欢下围棋,就在东北角那个幽静的教工之家里,可以和老师们安静地纹枰论道:)

+ W7 D, J- f* o

还有那条长长的砖铺的红领巾甬道,旁边经常盛开的木槿花儿,也有我们付出的劳动。

5 s6 l) d# l/ T4 n" g1 i4 l

有功夫了咱们单写个忆八中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08-12-17 18:32:00的发言:
# R! W+ i& X" q0 O

有人住高楼村,挨着岳各庄;有人住马连道,买茶叶方便;我呢,取中,偶住六里桥。

6 ~8 `+ K( H, e- V* U

看来我要组织组织,找个清静地方,不知楼主是否有意见,也不知食烟火斋老师是否有意项?

; q/ B c2 d$ D9 q1 \8 M8 d# d

当然,谁年岁大谁买单,要是大家都觉得年轻不愿意去,没事儿,可以带街坊小孩儿!!

% y& W& U" I& x3 I: y+ [+ f- \

我的发言完了!!

! y' l2 {$ R2 @" @' M

嘻嘻------------

4 c: a! k( Z/ X) t( ?

飞版这明摆着是吃“小户”呀,俺们跟庄家跟得容易吗?:))

* G! \ ^- O! j

不过时下里该割肉就得有点儿壮士断腕的气概来,不就是大碗吃酒大块儿吃肉吗?俺先应承下!

# X/ `( T4 D; c

莫滴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8-12-17 16:09:00的发言:
! b& }; ^9 a& |" S/ I/ f

 

$ S1 ]1 W9 g# A4 K: D

您说的对,还是多说前朝故事!

" P0 q9 e9 f( [% k

谢谢理解:))再问个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0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笑歌在2008-12-17 13:22:00的发言:
楼主好!看了你的文章很亲切~我对西单商场记忆最深的是两件事:一个是你说过的食品商场大爆炸,那时住在兵马司胡同也能感到很强烈的震动和响声,一个是忘了是那年,文革期间去西单商场的新华书店买<<毛主席诗词>>酒瓶从天而落,原来是食品商场和帽店武斗支持他们的两派好象是地铁东方红和地铁红旗
/ v$ x a5 }; E% y* x4 d

您说的是西单商场武斗吧,那是“财贸尖兵”干的,是个大仗:)打了一天,有3000多人参加,商品也被哄抢,最后连吴德都到了现场,好不容易压了下去,“财贸尖兵”的洪振海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呢,可从武斗后就被抓起来了,“坏头头”当时就这么叫他的,也有叫他洪司令的,随后“财贸尖兵”就完蛋了,并开始抓“财贸尖兵”的人了。

: y9 Z0 s5 h d" Q. q

那是在1967年的夏天,我还真有幸正好在现场看热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02:50 , Processed in 1.197027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