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大奖赛”共有入围作者14人,入围作品20幅。汇总如下: f3 |1 n) v. ^: u4 z1 F8 {7 z0 ^
7 s: W" D5 g+ o/ o, z. e9 Z: u
1,《秋雨的缠绵》作者:广顺园主 2008年10月5日摄于前门珠宝市街
B B4 T' ]# F$ K, |点评: ' U. U2 H1 d% L. j
好题目,够缠绵,瞅那个花花太岁的摧花辣手已经缠到人家绵软的杨柳小蛮腰啦。虽然不用西风落叶之类常见的符号点题“秋”,但是谁能说这不是秋呢?画面里的两把伞已告诉我这是个雨天。
( n) [- g) `* ^8 U脚下潇潇雨初歇,行人秋装皆上身。
1 W" g! B7 ?; v2 U" {百花蓄芳待来年,珠宝市里我为春。妙。说时迟,那时快,快门快,手更快。忙里偷闲的还能构图,瞅那二人专注甜蜜忘我的神态。视点中心是那个吻,正好处于黄金分割零点六的位置(咱用尺子量过了),两个人还是亦步亦趋,二人同步自然也同心。前景的倒影使人联想到鸳鸯戏水。背景人物行色匆匆,各忙各的,各有所思。有明:女子的脸和泛光的地面,有暗:深色的衣服和前景的积水,前景暗色有助于画面沉稳。我这一票已经是您的啦。
( ^2 H+ K1 h& O4 ^ y李商隐认为: % q7 a% J6 M/ G5 E/ @5 }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3 A6 z6 \# J$ y$ x/ \) ?; @! Z5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4 w0 Y0 D4 f: V. l( O% `
我认为:
* V6 ?+ E/ g! ~5 S; K) b# [" N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2 a; m Z1 Z! e2 _秋雨连绵寒露过,好片共赏开奖时。 4 q, _0 r. }. W( _$ W0 z

! M& [- b0 [* {) R3 S2 f/ e " V+ k2 P) B* l, i0 b+ I
2,《日坛秋影》作者:文秀武兵2008年10月13日摄于日坛公园 3 a( j U- ^6 Z
点评:
7 b7 T1 ^) z% F3 E6 {1 Q3 I: @1:日坛是老北京知名景观,尽人皆知,有地域代表性。2:褪色红墙和斜阳疏影有秋意。3:也许是压缩缘故,画面有些虚。4:愚意以为将大殿的山尖拍摄完整,并且再偏左一些更佳,不过此条属审美观点各异,不能强求划一。5:个人意见推荐入围。6:凡是能够触动斋主心弦的作品,愿意奉送诗文一篇以助雅兴。 ' o7 C, u' l: R: \9 G
夸父逐归日,弃杖化邓林。鲁阳奋长戈,金乌退三辰。 / {( r2 p% f9 J4 V5 V
嘉靖兴土木,红墙绕坛门。而今烟火冷,秋树印疏痕。
6 o# w9 @% D" P# x* l4 B $ M2 p r2 k$ l8 ]% u, Y& T
/ ~' P: L+ B! [' c8 I4 j, X3,《天丁》作者:蝎子2008年10月11日摄于朝阳公园
* y( h7 j8 m) j) z3 Q" O点评: 7 j$ h4 R, i$ Q7 m; r
(蝎子原片附带说明“很神奇的事情,划船的时候看到天上的云组成了一个“丁”字(蝎子的姓),连竖勾的勾都有,当时我就惊了,注定俺要发大财”) ( Y+ D0 {% d; J! e0 A
秦观认为: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D- x2 }, L0 Y& W( \/ [我认为: ; A2 B2 D- e: N$ A/ z" ]
纤云弄巧手,长空书我姓。谁持素练舞?六甲共六丁。
. ^& X+ X$ R, C% p辞旧硕鼠送,开春金牛迎。西河祠正乙,请拜赵公明。
8 z- f" G6 o$ n- S1,宋词有云“纤云弄巧”,“纤云”可以代表秋季。2,六甲六丁,天将也,此景为天意。3,“硕鼠”,饱食的鼠,想发财当然是吃饱的鼠,今年鼠年,“金牛”,明年牛年。4,西河沿正乙祠供奉财神赵公明,想发财必拜。5,此片与作者有神奇的联系,可遇而不可求。 0 E2 G+ ], F- q7 ^7 w+ B8 f

3 U6 v" S+ k0 {! k / O3 I' i8 l) N6 `3 `0 L. F- e
4,组图《秋韵》《烟光凝而暮山紫》作者:驴友2008年10月摄于颐和园 0 F9 ]5 q5 R( J! H
点评:
4 W- a8 T9 ~# B8 c. J第一幅《秋韵》,构图较为繁密,上下有对称感,左密,右疏,赖有右边的垂柳和倒影压住了平衡,感觉是在一处较为封闭的环境里,别有洞天佳境。而船头的指向,告诉人们水域另有源头:“曲径通幽处”。画面右下方那片明亮的水面最为紧要,它与斜阳返照的树梢和林上的天空呼应,并且提示着虽然画面满眼都是树木,但主题是秋水。此图给我第一眼的印象,就是立刻联想到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名篇《滕王阁序》,也是在水边题写的吟秋之作:“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U V( |$ z; R/ q" N ! _! t9 X" s& A6 T1 P4 p5 M( N
& J* y# G) A4 V; Z2 Q
第二幅《烟光凝而暮山紫》,意境宁寂疏阔,水波潋滟,塔影依稀,与唐朝王勃赣江岸边吟秋大作《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文意暗合。
4 c: y( b8 u+ b
3 t, a: Y8 X6 m8 c. P
Q, z& r6 ]. y/ X5,组图《金叶捧寿》《金穗映秋阳》作者:无花果2008年10月摄于海淀公园
( u) Y# o: ~9 S6 o2 F- c点评 - @- D) r( B. e
第一幅《金叶捧寿》,其中的银杏金叶形状,酷似我所见过的一个字。昨晚遍搜电脑储存图片未能寻到,今日苦思终日,最终在几十册故宫博物院《紫禁城》月刊里寻到,原来是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所制插屏上的玉雕“寿”字。乾隆皇帝在位有两个纪录:寿高八十九岁,做了60年皇帝。传位给儿子嘉庆皇帝后,又做了4年太上皇帝,总共在位64年。虽然最后一年只有几天,但是按照阴历传统算法,有一天也算一个年头。
8 n: g* v$ { J9 I乾隆皇帝登极后有一个心愿,他最崇拜的祖父康熙皇帝做了61年皇帝,他说自己不敢超越祖父,如果也能做60年皇帝,到时就要传位给儿子。要知道康熙虽然在位61年,但是他八岁登极,六十九岁去世。而乾隆登极时已经二十五岁了,难度太大。但是他的心愿实现了。故宫宁寿宫就是他为了传位之后养老预建的“干休所”,里边有殿堂名为“遂初堂”、“符望阁”、“倦勤斋”等,就是表达了乾隆希望当初心愿得遂,符合了愿望,于是就倦于勤政,离职休养的意思。
' r: m2 c4 Y% r3 E" P% A乾隆皇帝八十岁那年,自觉身体强健,精神旺盛,认为愿望即将实现,他刻了一方“八徵髦念之宝”的玉玺,又题写了一篇《八徵髦念之宝记》的文章,将文章制成紫檀插屏,插屏另一面是玉雕的“寿”字,地子是“万字不到头”锦纹,还有120只蝙蝠,寓意万福万寿。文章里说,古代寿高70岁的皇帝只有6人,其中过了80岁的皇帝只有3人,梁武帝和宋高宗两个是亡国之君,没劲,只有元世祖忽必烈有作为,但是他登极晚,在位仅35年。因此乾隆堪称两个纪录第一名,他很自豪。
$ e4 D5 E4 m2 ]% F7 M* W( E虽然上述都是前人和别人的事情,但是大寿毕竟是个吉利话头。值此我们老北京网即将寿诞8周年之际,出现了和乾隆皇帝80大寿相关的图片,总是有些意趣的。 : s5 B4 K* `$ U0 w

6 W* l! x& b k( b8 r# ?% l3 N0 K 2 p" {9 v9 G4 z
第二幅《金穗映秋阳》。海淀公园和隔壁的海淀展览馆均由北京海淀鑫泰世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管理。2005年,鑫泰公司送我一本画册,其中“海淀公园简介”说,公园地跨畅春园、西花园、泉宗庙等皇家园林遗址,保留了西花园历经百年的湖岸山石,为了纪念清代六郎庄一带出产的“京西稻”,还在公园开辟了稻田,营建了水车、“听蛙庐”茅亭、柳林、田埂等等景观,取法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词意。“京西稻”归皇家“稻田厂”管理,曾有“一家煮饭百家香”之誉,当年是御用贡品。乾隆皇帝有诗吟咏“垂柳依依村舍隐,新苗漠漠水田稠”。《日下旧闻考》记述西花园“在畅春园西,南垣为进水闸,水北流,注于马厂诸渠”。建有“讨源书屋”,“临清溪,面层山,树木蓊蔚,既静以深”。康熙太子胤礽和乾隆少年时均曾在此读书。乾隆皇帝许多诗句都提到这一带的稻田:“片时西北旋开朗,宜麦宜禾总惬情”;“两岸绿杨蝉嘒嘒,轻舟满领稻风香”;“两岸溪田一水通,维舟不断稻花风”;“斋旁仍有余闲地,可作稻田命垦治”等等。
& B) j7 ^$ j- q u# t. f9 A" G从玉泉山的老照片可以看到,昔日玉泉山以东,曾有大片的稻田。
( f* D! F" [8 o' i2 f1 s人们常用“金秋”称呼秋季。北方的植物,特别是禾本一年生的庄稼,到了秋季,秸秆变黄,籽粒成熟,贡献给人类收获的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旧时启蒙读物《千字文》第三句就说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豳风。七月》也说道“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可见自古人们对于秋季是深怀敬意的。 1 i( A2 t( J" Z; W, ?
香山有景观曰“绚秋林”,秋季色彩是绚烂的,不拘于金黄色,但是金黄色可以算秋季的主调。无花果的作品《金穗映秋阳》,色彩绚丽明亮,构图工稳平衡,是难得的田园风光,也是都市里的村庄。色调明暗层次有左边的绿树,下方的金穗,中部的衰柳,高天的淡云,有几位摄友已在帖子里称赞其“秋意浓浓”了。 / X! _( q5 e6 r$ j( O( {5 n+ F
 " K, }1 E; O9 l8 \% K2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