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门当户墩

承德之行—【普陀宗乘之庙】[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8-20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7-8-20 15:39:27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碑周围建筑已经复建了,晚上可以整理照片发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7-8-20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门当户墩在2007-8-20 20:13:20的发言:
上面的两座琉璃塔可能是同一个呢!

很有可能!实地一看便可确定

还是你看的仔细,我还真没注意那大象的耳朵。呵呵~~

发表于 2007-8-20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找了一张角度相近的,还能依稀看到晒起的大佛


8 |# K" B9 k& q, ^0 e$ X!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0 22:59:23编辑过]
发表于 2007-8-20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建的千佛阁倒是漂亮了!

第三幅是拍的整个建筑的上面,从什么位置拍的呢?

油油发的对比照片角度基本一致,只是距离不同,估计旧的在矮墙南拍摄,新的在矮墙北拍摄,相差也就十几米吧。

两幅照片,时空跨越了七十多年!

v( Y6 O* A% ]2 d) V/ Z9 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0 23:15:32编辑过]
发表于 2007-8-20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山深处在2007-8-20 23:02:20的发言:

复建的千佛阁倒是漂亮了!

第三幅是拍的整个建筑的上面,从什么位置拍的呢?

要进红台的位置,对面是天葬台,不过我拍的天葬台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群房南面的两座方亭子是后建的.

千佛阁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去,我说一点印象也没有呢,当时好象是被导游领着拿小旗子,然后捐钱呢,就没有注意到西边的千佛阁.导游就知道钱了,真真地害人呀!

那碑座,老照片里好象没看见呀!

发表于 2007-8-20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就是碑

写于乾隆三十五年

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

发表于 2007-8-20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山深处在2007-8-20 23:02:20的发言:

复建的千佛阁倒是漂亮了!

第三幅是拍的整个建筑的上面,从什么位置拍的呢?

油油发的对比照片角度基本一致,只是距离不同,估计旧的在矮墙南拍摄,新的在矮墙北拍摄,相差也就十几米吧。

两幅照片,时空跨越了七十多年!


我的照片是在台阶上拍的,当时第二次晒佛,我已经下来了,对面的人说他们有佛缘,我立即回身拍的,确实应该远大概10米左右

发表于 2007-8-21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偷懒,没有写游记,是想起中方老师说的,要用照片说话,就象建筑师的语言是图纸一样,摄影语汇的诠释应该交给观看者,我正试着拍得多,说的少。

其实,就像好多事情一样.总是一个轮回,螺旋式的增长变化,而无论是文字和图片,都不是绝对的多与少的关系,尤其在这种题材(纪实摄影)这个版块(评论文字甚少)的具体环境之下,好的文字记录和表述,都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作为摄影艺术的探索,那就另当别论了.

发表于 2007-8-21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门当户墩在2007-8-20 23:39:02的发言:

看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群房南面的两座方亭子是后建的.

千佛阁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去,我说一点印象也没有呢,当时好象是被导游领着拿小旗子,然后捐钱呢,就没有注意到西边的千佛阁.导游就知道钱了,真真地害人呀!

那碑座,老照片里好象没看见呀!

是的,新照片的大红台上多出两亭,两亭的下面是两座塔,塔与群楼齐高。这些都是复建的

沿台阶上白台时,因矮墙所挡,看不到千佛阁。上到白台时,若不向左回头看,也是注意不到的。

老照片里的碑座是看不到,估计是被群楼拆毁的砖石、灰土掩埋,并且上面长了杂草。那时也没人去清理收拾它的。

发表于 2007-8-21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逆光,碑文非常清晰,四种不同的文字,碑头也是,我都拍了

几乎是躺在地上拍的碑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07-8-21 8:57:13的发言:

这次偷懒,没有写游记,是想起中方老师说的,要用照片说话,就象建筑师的语言是图纸一样,摄影语汇的诠释应该交给观看者,我正试着拍得多,说的少。

其实,就像好多事情一样.总是一个轮回,螺旋式的增长变化,而无论是文字和图片,都不是绝对的多与少的关系,尤其在这种题材(纪实摄影)这个版块(评论文字甚少)的具体环境之下,好的文字记录和表述,都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作为摄影艺术的探索,那就另当别论了.

老朱终于留言了!是呀,其实是应该写点什么的,可我的感受也就是和90年去的时候的前后对比,也幸亏没有写呢,看!老照片更能说明问题呀,在对比了新旧变化,发掘一点历史后再写,岂不是来的更深刻点?

这次我确实是想突出照片,因为自我感觉拍的比原来有进步,老朱要就摄影和文化上都给我点评呀!我很期待!

发表于 2007-8-21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7-8-21 11:58:00的发言:

当时逆光,碑文非常清晰,四种不同的文字,碑头也是,我都拍了

几乎是躺在地上拍的碑

那碑的石质真不错,风吹雨打几百年,居然没有一点风化,字迹还非常清晰!

我说那碑显得那么高呢,原来几乎是躺在地上拍的[em01]

发表于 2007-8-21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山深处在2007-8-21 15:54:45的发言:

那碑的石质真不错,风吹雨打几百年,居然没有一点风化,字迹还非常清晰!

我说那碑显得那么高呢,原来几乎是躺在地上拍的[em01]

呵呵,要不拍不全啊

发表于 2007-8-21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墩姐姐的咚咚真是好啊,,片片好,学习ing
发表于 2007-8-21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查了一下石象的资料,这两尊跪象体高2.45米,象征佛教的大乘派,能承担重任,普度众生.大象被佛教做尊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佛经说,释迦牟尼的母亲在梦中梦见一头白象进入了自己的腹中,10个月后从胁下生出了释迦牟尼(白象入胎的故事).

参考资料为王舜编著的<承德名胜大观>

发表于 2007-8-22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站在山庄的城墙头拍摄的就是好

发表于 2007-8-24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07-8-21 8:57:13的发言:

这次偷懒,没有写游记,是想起中方老师说的,要用照片说话,就象建筑师的语言是图纸一样,摄影语汇的诠释应该交给观看者,我正试着拍得多,说的少。

其实,就像好多事情一样.总是一个轮回,螺旋式的增长变化,而无论是文字和图片,都不是绝对的多与少的关系,尤其在这种题材(纪实摄影)这个版块(评论文字甚少)的具体环境之下,好的文字记录和表述,都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作为摄影艺术的探索,那就另当别论了.

由于自己的无能,无意的意见又一次使朋友们误会,在此诚请朋友们原谅。

我极赞成版主的观点。

近几日又翻阅了墩儿老师的《黄米.....》,《杭州.....》组作。图片、文字相得益彰。图片有文字而彰显;文字有图片而升华。

就《承德行...》而言,照片本身就很有份量,附以墩儿老师妙笔,花儿会更加绚丽。

如央台著名主持,徐璐、倪平、白岩松....作品,多为此种形式,很走俏。

.......。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用笔记本电脑看了一遍我的这些照片,感觉图面比在台式电脑的液晶屏上看的灰,颜色也不饱满,都是液晶屏,差距怎么就那么的大呢?我用哪个电脑调图合适呢?很郁闷!

台式电脑的液晶屏颜色和亮度都比我原来的普通屏要浓郁和对比度大,这么看来,我觉得好的颜色,如果大家是用自己的屏幕看,并没有我要达到的效果呀!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帖子开始我才用的新液晶屏,大家觉得我以前的照片和现在的比有什么差别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2020022在2007-8-24 10:33:41的发言:

由于自己的无能,无意的意见又一次使朋友们误会,在此诚请朋友们原谅。

如央台著名主持,徐璐、倪平、白岩松....作品,多为此种形式,很走俏。

中方老师和斑竹说的都没有错!也没有误导我,我是随心所欲地写和拍摄,有兴趣有感受的才会发上来,不会因为没有心得就不发照片,那要看是哪方面吸引我和让我感动了.

坛子里朋友发帖的形式多样化、风格化,才是吸引更多的朋友参加的动因呀!我觉得只要是能触动自己的图片和文章就能够找到知音,谢谢网友对我的关注!

中央台的名人自转我都没有看过,所以不能就中方老师的感受做出什么评论.

发表于 2007-8-25 0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墩。这礼拜出差,这里的琐事多费心。
发表于 2007-8-27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怪不得人都说,帖子一置顶准死.大家一般都以为是旧贴,不留意.这不,墩儿大侠这么好的照片,居然忽略了.

个人感觉,墩儿大侠的片子现在真是突飞猛进.以前赞扬,还有客气的成分,这次真是由衷佩服.

给您鞠躬了,大侠.以后少发片子,给我们留口饭吃.

[em02][em17]
发表于 2007-8-27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门当户墩在2007-8-24 19:53:34的发言:

我今天用笔记本电脑看了一遍我的这些照片,感觉图面比在台式电脑的液晶屏上看的灰,颜色也不饱满,都是液晶屏,差距怎么就那么的大呢?我用哪个电脑调图合适呢?很郁闷!

台式电脑的液晶屏颜色和亮度都比我原来的普通屏要浓郁和对比度大,这么看来,我觉得好的颜色,如果大家是用自己的屏幕看,并没有我要达到的效果呀!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帖子开始我才用的新液晶屏,大家觉得我以前的照片和现在的比有什么差别吗?

我用的是台式机,CRT显示器,看着您的片一直很好,没有啥不一样。

我也想添个适合作平面的笔记本,外出方便一些,墩儿老师能介绍些经验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根人生在2007-8-27 17:24:25的发言:

怪不得人都说,帖子一置顶准死.大家一般都以为是旧贴,不留意.这不,墩儿大侠这么好的照片,居然忽略了.

个人感觉,墩儿大侠的片子现在真是突飞猛进.以前赞扬,还有客气的成分,这次真是由衷佩服.

给您鞠躬了,大侠.以后少发片子,给我们留口饭吃.

原来我以前都是在半空中呆着呢!那我现在得着地了,请大家提出中肯的意见,我能禁得住!
 

帖子被置顶的好处就是能给这个版提供一个指导思想,让大家大致知道版块建设的目标,可我的帖子这么长期被放在上面实在是使我汗颜!我的水平有限,初学的网友可不要觉得拍成这样就成了,那摄影技艺老到的老师们,就一定要给我提出改进意见,不然我就更不知所措了!
 

"在此给草根人生老师提出口头批评,限制我发贴,剥夺我喝粥的权利,我给您鞠躬了!呵呵!"[em01][em01][em01][em01]

8 R- {! R, r% d% f: J0 ~&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8 14:17:32编辑过]
发表于 2007-8-30 0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补"天葬台","晒大佛"的两副照片

"天葬台"

"晒大佛"

) ~. O0 t5 F, O" |/ X/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0 2:16:39编辑过]
发表于 2007-8-30 0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万法归一"殿匾额及殿内藻井

"万法归一"殿匾额

藻井中心为金漆盘龙

( q0 h3 X1 Y3 j6 W!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0 2:20:12编辑过]
发表于 2007-8-30 0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

正南乾隆题名"秘密胜境"匾额,意为"这里是传授密法的道场".


"秘密胜境"匾额

正北乾隆题名"极乐世界"匾额,意为"阿弥陀佛所居的世界".

"极乐世界"匾额

正东乾隆题名"庋经之阁"匾额,意为"收藏经文之处".

"庋经之阁"匾额

正西乾隆题名"大乘妙峰"匾额,意为"佛居圣地".

"大乘妙峰"匾额

8 F2 ]7 r3 J9 W2 N/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0 2:40:06编辑过]
发表于 2007-8-30 0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中罡子"殿

"中罡子"殿

位于牌坊北,由南面拱门而入,院内西北角高高的台顶上有小殿一座,即"中罡子"殿.

"中罡子"殿

殿内北面供三尊护法神(吉祥天母,四面护法神,大梵天),东面陈列一座小巧精致的"曼佗罗"坛城.院内建有5间灰瓦顶僧房,现辟为"十殿阎罗"展.过去这里是喇嘛的诵经堂.

吉祥天母

四面护法神

大梵天

"曼佗罗"坛城

"十殿阎罗"即佛教里讲的"阴间".佛教传说,人在"阳间"所做的一切事情在"阴间"都有记载,人死后其亡灵要进入'阴间",根据在"阳间"所犯的罪过分别经受十殿阎罗的"刑罚"后才能"轮回转世".


; K2 F/ A5 D! ^) A1 k*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0 3:18:18编辑过]
发表于 2007-8-30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灰瓦房忘记拍了,里面办展览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8-30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7-8-30 3:11:52的发言:


"曼佗罗"坛城

谢谢油油补充得那么的详细,你还真拍了不少室内的照片呀!我可是很老实,一张也没有拍摄.

这张曼佗罗的立体模型和普乐寺的还真象,就是没有那顶上的亭子,我现在在琢磨曼佗罗,可是总不得要领,谁能就这个曼佗罗做出什么解释呢?

怎么把这个曼佗罗和我理解的须弥山、四大部洲、八小部洲等联系起来呢?

是有很多种曼陀罗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8 22:27 , Processed in 1.212315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