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69|回复: 49

[贴图][原创]游关外三清陵之福陵-油油笔记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6-27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末有幸到了盛京,此前胡胡美女也发过昭陵的帖子,今天油油就来写一篇福陵游记.

福陵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福陵后倚天柱山,前临浑河,万松耸翠,大殿凌云,占地19.48万平方米。1629年(后金天聪三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福陵建成。1929年,奉天政府将福陵开辟成公园,因位于市区东部,故得此名。福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具有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传统和满族文化风格。道路两侧耸立着成对的华表、骆驼、狮子、马、虎等石雕。蹬上一百零八级台阶,有一座形似城堡的“方城”,这是陵园的主体,方城后面为月牙形宝城,宝城正中是突起的宝顶,下面是埋葬努尔哈赤和叶赫那拉氏的地宫。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清幽肃穆,令东陵依山傍水人流连忘返。

掩映在树丛当中的下马石碑,上有独特的满文符号,油油找了半天才找到它的,呵呵,咬了一腿包.

 

东西各一座石牌坊,不知道是什么石料的,黑黑的,是黑石头吗,磨砂感很强

 

门口一对石狮子,不知道什么材料的,感觉没有关内的精美,但造型独特

园坐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南面中央为单檐歇山式正红门三楹,拱门三道。门内参道两侧成对排列着石狮、石马、石驼、石虎等石雕。平地尽头,利用天然山势修筑了一百零八蹬石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单檐歇山式正红门三楹,拱门三道。

华表

骆驼



狮子




108级台阶

过了石桥,正中为碑楼,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门,下为须弥座式台基,内立清圣祖玄烨亲撰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刻,记载着努尔哈赤的功绩。

 

碑楼

再北的城堡式建筑叫方城,四角建有角楼。方城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门,门楣上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刻成“隆恩门”三字。进门迎面为隆恩殿,是祭祀用的享殿,殿后洞门之上设明楼,内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后为圆形宝城,两城间呈月牙状,因而也叫月牙城。宝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宝顶,下为埋置灵柩的地宫。

方城

隆恩门匾额

隆恩殿广场

隆恩殿

燎炉

独特的二道门和石五供

琉璃影壁,下面就是地宫了

月牙城

郁郁葱葱的宝顶

明楼

东南西北各有角楼一座

福陵建筑群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与满族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异于关内各陵的独特风格。

4 W! E+ v1 G4 C% D6 u; ?,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7 0:13:23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6-27 0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福陵的两座石牌坊是所有清皇家陵寝中独有的,只是建筑年代不祥。沈阳清故宫门外也是两座牌坊。您的照片很好,文章很好,有重游故地的感觉。
发表于 2007-6-27 0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福陵石牌坊、华表、石像生所用黑色石材据说采自海城山区,材质不好,都是太宗时代的遗物。

雕刻风格也很有趣,尤其是那对虎,我叫它“佳菲猫”。

还出现了错误,驼石碑的贔屭雕成了大乌龟,这是早期满族人不太了解中原文化的缘故。后来康熙皇帝东巡发现这个问题,就立即将乌龟换掉,被换下的乌龟现在还在西红门外面。

108蹬有趣,数过几次都不是108个。

发表于 2007-6-27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保护吧!不要打搅老汗王的长眠!这点上,他比他的很多后世子孙幸运得多

% K. I. P: E& v*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7 18:03:2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88694748在2007-6-27 7:15:49的发言:
清福陵的两座石牌坊是所有清皇家陵寝中独有的,只是建筑年代不祥。沈阳清故宫门外也是两座牌坊。您的照片很好,文章很好,有重游故地的感觉。

沈阳故宫的牌坊我也拍了,今天整理一下发上来,可能不全,那天不知道是不是触及了神灵有点不舒服,可从故宫出来后利马就好了,上次去北京的故宫,回来后低烧了一个星期,我看我不能去这种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7-6-27 8:13:33的发言:

福陵石牌坊、华表、石像生所用黑色石材据说采自海城山区,材质不好,都是太宗时代的遗物。

雕刻风格也很有趣,尤其是那对虎,我叫它“佳菲猫”。

还出现了错误,驼石碑的贔屭雕成了大乌龟,这是早期满族人不太了解中原文化的缘故。后来康熙皇帝东巡发现这个问题,就立即将乌龟换掉,被换下的乌龟现在还在西红门外面。

108蹬有趣,数过几次都不是108个。

材质确实略显粗糙,不过沧桑感和磨砂立体感极强,也是一大特色吧.

那个虎太可爱了,根本就是卡通片里的形象,没想到古人也很前卫呢

好象建筑有藏传佛教的风格,窗户很低,虽然没有后期的壮丽气势磅礴,但精致,小巧,雕刻彩绘也很精美.

台阶可能确实不是108,那天有个男孩子一直在台阶上跑来跑去的的,还对他妈妈说,不是108呢.

发表于 2007-6-27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沈阳的孩子都反复数过108蹬。

那个窗户,有些东北民族的建筑特色。北京的明清建筑完全是根据官式营造则例制作的,而福陵因为建筑的历史背景就呈现在这个特点。福陵建筑的木作还兼受中原与朝鲜建筑风格的影响。

石虎就特别惹人喜欢,尤其是右边的一只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拍的就是右边的,拍了两张呢,哈哈,特可爱

小孩数台阶的我也拍了

窗户低好象是满族的一大特色吧,东北三怪不是有个窗户纸糊在外,是不是也因这个而起的呢.

脊中间的佛珠似的东西叫什么,特别像藏传佛教的建筑

发表于 2007-6-27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族早期“官式建筑”的槛窗都是长度很大,这是考虑了采光的因素。而满族民居建筑都是支摘窗,见不到这个情况。东北风雪大,窗户纸糊在外面是为了使窗户格子支撑窗户纸,又可以防止格子里面存雪融化时损毁窗户纸。

满族早期特色建筑有昙花一现的感觉。入关后,中原官式建筑因为具有先进性成了主流,雍正朝颁布《工程做法则例》后,早期民族特色建筑就彻底不见了。此前北京故宫皇后寝宫虽然是仿造沈阳故宫清宁宫建造的,但也只是一个特例,是代表皇帝不忘祖先的举措,而不能看作满族建筑风格对中原传统建筑的影响。

油油说像佛珠的东西,是不是方城角楼脊上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今年去了藏区,那边的建筑脊上都有.
发表于 2007-6-27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7-6-27 10:51:19的发言:

满族早期“官式建筑”的槛窗都是长度很大,这是考虑了采光的因素。而满族民居建筑都是支摘窗,见不到这个情况。东北风雪大,窗户纸糊在外面是为了使窗户格子支撑窗户纸,又可以防止格子里面存雪融化时损毁窗户纸。

满族早期特色建筑有昙花一现的感觉。入关后,中原官式建筑因为具有先进性成了主流,雍正朝颁布《工程做法则例》后,早期民族特色建筑就彻底不见了。此前北京故宫皇后寝宫虽然是仿造沈阳故宫清宁宫建造的,但也只是一个特例,是代表皇帝不忘祖先的举措,而不能看作满族建筑风格对中原传统建筑的影响。

油油说像佛珠的东西,是不是方城角楼脊上的??

 北京城区除故宫个别殿宇外,也就只有普度寺还依稀保留有关外风格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藏区的佛教建筑如出一辙.

发表于 2007-6-27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犹如亲身游了一圈~~谢谢油油,发这么好得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
发表于 2007-6-27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叫做宝葫芦,是保佑陵寝平安的吉祥物。

油油这个帖子真是特别好,照片拍得好、还全面,文字也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藏区建筑上也有类似的东东

有的还带他们特有的吉祥物-鹿

可能意义都差不多

吉祥,平安

哈哈,我的这个帖子的文字部分多是网上的相关资料,加上自己的照片和语言,东拼西凑出来的.实在称不上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7-6-27 8:35:47的发言:

好好保护吧!不要打搅老汗王的长眠!

让老汗王永远安静的长眠......

发表于 2007-6-27 1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红门那麽窄小,梓宫是怎样进入的?是从两侧的侧红门进入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骨灰坛子吧,没棺材

应该挺好进的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康熙皇帝开始才不火化的,之前都是骨灰坛子,顶多就是坛子大小有区别,应该没梓宫的问题
发表于 2007-6-2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赞一个

貌似保存得很好,油油说明写得很详细,谢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0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好象还没被盗,愿汗王可以长眠于此.
发表于 2007-6-28 0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欣赏了!赞!!一代枭雄,最终即便再盖多么豪华的陵墓,不过也是土馒头一个啊!日月穿梭催人老,带走世上多少的人!

每次游览陵寝,总会生出这种感慨

[em08]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0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听风楼主在2007-6-28 0:24:24的发言:

[em05]欣赏了!赞!!一代枭雄,最终即便再盖多么豪华的陵墓,不过也是土馒头一个啊!日月穿梭催人老,带走世上多少的人!

每次游览陵寝,总会生出这种感慨

[em08]

土馒头

你想象力真丰富

忽然想起鲁迅先生的文章了,就是拿血馒头治肺结核的那篇,叫什么来的???

发表于 2007-6-28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天没上来,老油跑盛京去了!!不错啊!羡慕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07-6-28 19:57:25的发言:
几天没上来,老油跑盛京去了!!不错啊!羡慕

我是上周末两天去的,谁说我没上来,我天天上来,是你不看我的帖子

哼!!!!!!!!!!!!!!!!

盛京确实不错!!!!!!!!!!!!!!!

发表于 2007-7-3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真的超棒~~[em02][em02]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07-8-8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油油:

福陵的台阶更显皇权的威重,为什么昭陵不采用这种形式,而是一个水平面?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建筑的台阶并没研究过

但是清朝的各位皇帝都极尽孝道,福陵是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陵寝,我想皇太极在建造自己陵寝的时候一定有所避讳,不能让自己的陵寝规制高于父汗,就像乾隆皇帝发誓在位时间不能超过皇爷爷康熙的60年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5 05:59 , Processed in 1.20905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