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44|回复: 14

[转帖]燃灯,玩兔爷儿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3-19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过中秋的风俗很多
赏月吃月饼只是最普通的一种
还有很多都蛮有意思呢:


*玩兔爷儿泥玩“兔爷儿”是老北京中秋节俗的标志之一,是一种人身兔面的泥玩具,
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站袍的,也有背插纸旗伞,或坐或立的,或捣杵或骑兽......
三叉形的兔唇,竖着两只大耳朵,亦庄亦谐。       

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百姓们称它为兔爷儿,显得更为亲切。








*燃灯:又叫一点红,放水灯,早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游就有将“一点红”
放入江中玩耍的活动。
          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
“树中秋”或“竖中秋”。
         古人通过这样的形式藉此向天神许愿,求平安。




以上图片拍摄于200六十月初的桂林公园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4-8 0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玩兔爷呢?[em01]
发表于 2009-7-25 0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兔儿爷后来成玩具了,以前过节家里头供兔儿爷,泥塑的。
发表于 2009-8-5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佛在2009-8-2 20:46:00的发言:
那现在这东西在哪能买到呢??
) v) [1 X$ e- B: Q& a& B! S

“兔儿爷可有来历。”留着长髯,仙风道骨的泥塑大师双起翔眯起眼睛说,“嫦娥不是有一只玉兔吗,这小兔平时就在月宫里捣药,有一年北京闹瘟疫,玉兔下凡给大家治病,可是它一身白,谁都不让进,它只好去庙里借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人的样子。所以后来兔儿爷大都是一身戎装。”

- _, F3 A; E9 G" E5 t8 u

    提起双老爷子,那可是北京城里屈指可数的兔爷传人,今年77岁,自己住在朝阳区豆各庄的小院里,家里种着葫芦、柿子,一间北房墙上全挂着京剧脸谱,最有意思的当然还是屋里各式各样的兔儿爷:它们有的还没安上耳朵,但乖巧的小模样让人怜惜;它们出没在小屋的各个角落,聪明调皮,这情景把人带回童年时光;它们衣冠毕具,披着甲胄,骑着黄虎和黑虎。 * i7 B: b0 ?4 T

    “咱北京的兔儿爷特点是骑着坐骑,透着一股威武劲儿,特别是骑虎的。这兔儿爷做好后要先上一层白底色,然后开眉眼儿,你看这眉毛,小动物都是只有几根长眉,所以兔儿爷的眉是挑尖的。”双老爷子如是说。 W* {& Q3 I }* ?1 Q- \+ {

    一块普通的胶泥,在古稀老人干枯的手里出落得如此灵秀,难怪当年有人提议把兔儿爷当作奥运吉祥物,它是咱老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啊。 ; B' S# M$ K O& V" I8 }# b

    温馨提示: 9 }8 d3 s1 P2 N7 @- J& X2 G

    1、双起翔为民间工艺美术一级大师,擅长脸谱、兔儿爷等彩塑制作,人称“脸谱双”。2、双起翔的作品在位于东城区国子街的盛唐轩有售。

发表于 2009-8-5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直门街道胡家园社区也有个大爷会做,只是爱好,不以此为生。《家园报》上登过。
发表于 2009-8-2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现在这东西在哪能买到呢??
发表于 2009-9-16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子监上有个铺面,门口塑了个兔爷像,里面有不少传统手工艺品。
发表于 2009-8-27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兔爷 好像是八月十五的生日

% X& r. v. `* M7 J" a( M

 

6 b5 B" r, t, n) }% y

封神里好像叫千里定光仙吧

发表于 2009-10-17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个兔爷镇宅不错。
发表于 2009-10-14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耳定光仙
发表于 2009-10-15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兔儿爷还有个兔儿奶奶

?5 u. G, D- R3 h. M! ~* N/ G

 

发表于 2009-10-16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9-10-11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现在在卖这个东西。。。

& [! F# D* C3 @3 a& N) a

虽然不便宜,但是东西很纯正。

5 p" G: |% b$ n0 m2 t5 W

有兴趣可以去我的淘宝店铺看看。

+ V# I+ A7 }7 |$ a$ O! n

全网最低价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asker=wangwang&shop_nick=%C4%FE%BC%D1

发表于 2009-10-11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兔爷

/ z+ \! X+ ~. s7 ]/ }
0 [7 d) X% B8 Z j; Y+ s! N) z6 O; [
  兔爷是北京老传统玩具,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这样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 \) Y: A' i) y& n
  而它最早出现在明末,用来祭月的,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明《北京岁华记》载:“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
/ S' {9 i5 F" D: Q2 ]
  兔爷形象来源于月中的玉兔却又不同,有这么一个传说:
* T) q) E3 Q9 N( w: z* A8 G, V
  当时北京流行瘟疫,玉兔下来治病,可是因为一身白,谁都不让进,她只好去庙里借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子去挨家挨户治病,为了赶时间,她换乘了好多种动物,狮子老虎什么的,当最后人们看到她返回月宫,才恍然大悟,为了感谢玉兔,就在每年中秋以兔爷像来祭祀。
' e: X1 ~7 N) R4 X8 ~
  清末徐柯在《清稗类钞?时令类》中说:“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
7 V* ]1 }( i, S! W
  但由于“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风俗,小孩子经常在傍边模仿母亲祭祀的样子,兔爷就慢慢交给小孩子祭祀了,再后来就演变成儿童玩具,并产生了好多能活动的形象。
7 C3 J! s2 D0 ]3 Q
  例如在《春明采风志》就曾记载记载:“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线。下扯其线,则唇乱捣。”
" Q/ N! F0 F1 E" Z) e
  在北京还有一种俗称“叭哒嘴”的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
2 q6 @( q1 o# Z: g9 Z" R7 Q7 Z, a
  在清朝年间,上至北京东安市场的高级货店,下至各大庙会集市及繁华地区街摊都会有摆卖的“兔爷儿”。那时的兔爷儿,多是用泥模子扣出来的,也有手工捏的。除了头顶上那对长耳朵和画上的三瓣儿嘴巴露出兔子模样外,“兔爷儿”的身体、脸形、姿态都是人的样子。除源于清光绪年的一种金甲红袍、端坐于莲花塘上的正统型兔儿爷外,常见的兔爷儿大致分为戏曲角色型和生活型两类。前者脸谱穿戴、身段神气。后者更加人化,也更趋社会时尚,如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钝、卖茶汤的……社会群相应有尽有。
P. r" y8 W! {% k: } M$ k) U
  现如今,兔爷儿已成了稀罕物。在厂甸、后海、以及少数商场的工艺店里还能偶见。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中保存了一些各种造型的兔爷儿玩具。虽然这种民间工艺品的人气大不如前,不过还是有一些年轻人、外国游客对这种民间味道很感兴趣。
7 ^0 Z- x) a) A/ s- i
  在民间,对兔爷儿还有个说法,指的是被女人包养的小白脸。
发表于 2009-10-13 1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伯恒利之星在2009-8-5 14:02:00的发言:
+ T, U( _# A# q# G0 |; i

“兔儿爷可有来历。”留着长髯,仙风道骨的泥塑大师双起翔眯起眼睛说,“嫦娥不是有一只玉兔吗,这小兔平时就在月宫里捣药,有一年北京闹瘟疫,玉兔下凡给大家治病,可是它一身白,谁都不让进,它只好去庙里借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人的样子。所以后来兔儿爷大都是一身戎装。”

! o) k- f; g' j; P: k# q( s

    提起双老爷子,那可是北京城里屈指可数的兔爷传人,今年77岁,自己住在朝阳区豆各庄的小院里,家里种着葫芦、柿子,一间北房墙上全挂着京剧脸谱,最有意思的当然还是屋里各式各样的兔儿爷:它们有的还没安上耳朵,但乖巧的小模样让人怜惜;它们出没在小屋的各个角落,聪明调皮,这情景把人带回童年时光;它们衣冠毕具,披着甲胄,骑着黄虎和黑虎。 & o1 ]- l( U- k% O

    “咱北京的兔儿爷特点是骑着坐骑,透着一股威武劲儿,特别是骑虎的。这兔儿爷做好后要先上一层白底色,然后开眉眼儿,你看这眉毛,小动物都是只有几根长眉,所以兔儿爷的眉是挑尖的。”双老爷子如是说。 ! _! u$ r( R- u( b* ]' I( v

    一块普通的胶泥,在古稀老人干枯的手里出落得如此灵秀,难怪当年有人提议把兔儿爷当作奥运吉祥物,它是咱老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啊。 ! ~; K. b% o) _

    温馨提示: ) k; }# E7 Y' Z, z* \9 F

    1、双起翔为民间工艺美术一级大师,擅长脸谱、兔儿爷等彩塑制作,人称“脸谱双”。2、双起翔的作品在位于东城区国子街的盛唐轩有售。

/ k1 R. s) }* t" K, P

原来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6 03:32 , Processed in 1.23057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