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朱老师诚恳地建议和殷切的希望,
这个帖子是当时京油子版的开场白。很多北京的朋友都以一口地道的京腔为之自豪,似乎作国都的地方语言,也随之占上了一些贵族之气。其实对于北京话,保有的更多是感情。随着普通话的广泛普及,和人口流动的发展。地方土语的消失,可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作为普通话的基础语言,北京话也顺理成章的可能成为消逝最快的一位。
在这个版里,我们来回忆一些北京话,讨论一些北京话。作为一种感情的寄托,更作为一个学术的交流。朱老师说的这点我非常赞同,我们要在历史,时间的角度,来看待事情。把特定的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去研究。这样才会使我们对北京话根源的理解,更具有学术性,严谨性。
举报
"看了“审判溥仪”的资料片,里面溥仪的口音更接近现在的京郊,北部的区县。
哪有这个资料片,您能借我看看吗?
与时俱进,才有的今天的北京话,要不然我们现在说的都是客家话
对此,我不赞同,极为不赞同! 与时俱进的结果,就是变成台湾国语.
说到台湾国语,我倒想起一件事儿来。大约在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个活动,与来自我国宝岛台湾的二十几位同胞朝夕相处了约有十余天,他们对北京话情有独钟,非常爱听。他们讲,听我们说北京话真是一种享受。虽然他们管我们说的北京话也叫国语,但比他们在台湾所听(包括广播、电视)、所讲的国语要好听多少倍,他们中好几个人还把我们的一些话录下来,说拿回去与家人一起分享。他们对我们话中自然带出的儿话音,特别的欣赏,争着跟我们学。虽然他们发不好“儿”音,但在那段时光里,自然和生硬的“儿”话音交织在一起,拉近了两地同胞的距离,促进了交流,增进了友谊。北京话在这里就不能说只有说和听的作用了。
正如30楼老师所讲:“京味文化,博大精深”。北京话有着其地域、历史的独特性,也有着成百上千年甚至多少万年(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不是在北京发现的吗)的文化积累的底蕴,有其形成的过程,也就有其不断发展的未来!愿我们共同努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发展我们(广义上)的京味文化!
北京土话本身就十分驳杂,有骨子里就幽默的一面,也有油腔滑调的一面,而且两者常常是混在一起的。同为北京土著,对它的理解也不会完全一样。
喜欢北京人,首先是从喜欢北京话开始的。
要我说,北京话是我国各种方言中最好听的。
支持这个栏目,并祝越办越好!
发扬北京文化
义不容辞
从小在大院里长大 所以很多人说我北京味不浓 以后多学习吧
总有外地的同学说我“你说话不象北京人!”这让我特反感!
我们家祖祖辈辈住这儿都快400年了,凭什么他们敢说我不地道?!
北京话不等于非得油腔滑调的,外地人对北京话有歧视!也不知道谁给他们留了个这印象!他们压根就不了解什么才是最好听、最生动、最有礼貌、最温暖人心的北京话!
振兴北京话!振兴咱最正宗的北京味儿!!!
我也有同感,而且现在更串味儿了,同事天南海北各地都有,其实都是为了跟大家更好的容到一起,我们才变味儿的,说地道京片子,外地人说咱牛B,容到人民内部了,他们又说我不是北京人了,更有甚者说我是河北的!!!往上倒5辈,好象我姥姥的姥姥是河北大厂的,(他耳朵还真厉害,把我百年前的老家音都听出来了.)但是从我太姥姥小时候就在北京城里了,姥爷祖辈更是满族人,估计清朝就在了,奶奶家祖辈顶多是通县的,虽然不是很土著吧,可也不能光听说话就说我不是北京人啊.
这位兄弟,我到觉得没这个必要,如果用南方话挤兑咱们,估计咱们也听不出来,各地话都有特色,中国所谓十里不同音,我们还是保护好自己的方言,但也不用厌恶其它地方的同胞,您说呢!?
京腔儿指的是所谓官话,还是所谓土话?小时候偶尔听来些土话,觉得好玩,试着用起来总会被长辈说,说那是胡同串子说的,不要学,所以现在看着这里的很多所谓北京话都觉得很陌生,个人认为现在很多为有修养的先辈们不齿的黑话都被刨出来打个老北京文化的戳实在不是什么好现象,北京人客套,谦逊,谈吐文雅,而非长舌妇般以相互讥讽为乐,兴许这就是老舍和王朔的境界之差,老舍的文笔透出种沉静儒雅的气质,王朔的幽默是挤出来的,街头痞子的恶俗
要有特色,但不要为特色所惑,中国幅员辽阔,方言处处不同,发掘起典故来,每一支都可以出书,但这4朝皇城沉积下的浑厚京腔不同,她不需要仅因为成为普通话模板而迷失,转而去强调那个异字,就好比书法泰斗不会忌讳那些临他碑帖的后生们,他们临得再像,字,是我的
对呀对呀~我就从来不说普通话,也不会说,只说北京话~~~
各地跑了这么多的地方 感觉到
1.我以自己是一个北京人为荣 我以能说上几句京腔为荣 我以向外地朋友宣传北京为荣
2.和北京的朋友说话真省劲儿
最近在整理``北京土语词典``在近期有时间我会贴上来```
恩,我也买了一本,好好学习~~[em05]还有一本小黄册子不知道哪里有,应该不错呢
平民的文化才能代表北京文化
我有铁锹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3 07:56 , Processed in 0.139320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