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水乌他在2006-1-27 16:07:33的发言:
9 @+ n* Q2 A0 d# d9 H
8 R9 K, r2 H8 w总有外地的同学说我“你说话不象北京人!”这让我特反感! % L1 N" j& V7 @0 c3 ^- p
我们家祖祖辈辈住这儿都快400年了,凭什么他们敢说我不地道?! * H" s7 H: I2 b3 {2 w' \
北京话不等于非得油腔滑调的,外地人对北京话有歧视!也不知道谁给他们留了个这印象!他们压根就不了解什么才是最好听、最生动、最有礼貌、最温暖人心的北京话!
. t' H0 B2 O4 {& ^振兴北京话!振兴咱最正宗的北京味儿!!! 8 o! |# T* s9 F" `" N9 q l7 t4 y
说得好.
- Q7 w9 ^, S1 s9 q6 D 但是问题在,语言是一种文化,文化属于"软经济",它不是我们想怎么就能马上怎么样的.. T# W) X5 @& c; M2 [# c
我倒想起当年,毛主席说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话,我想这也适用现在的北京话吧,由于它跟普通话太太太太接近了,导致我们很多人都在忽略它,这是最不利于北京话本身发展的.
& p E( K! F3 t6 [4 v 并且,语言这种软经济相当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想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她不是封闭的,这也就导致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占优势,毕竟说普通话是硬性规定的.说白了就是:要想让北京话占优势,就发展北京的经济,让全国的人都以说北京话,或说话带北京味儿为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