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贴错地方的贴子,转贴如下:
6 E$ Q/ E4 `. {6 t& t $ R' t/ V( c; h! h# B# [) p
寄语最应最先祝福的人 8 H6 l O$ w$ N7 n
2 [' R* g' a, a3 J1 q: G! P9 y
四十八年过去了,北京机械学院附属子弟小学的校长谭文盛和于志纯、体育老师华秋丘和王静、音乐郭老师、语文李运同和王红霞老师、数学胡元桥和栾兴家老师等,住校生王晓东(白的像王子)等,走校生华燕平(纤秀的像江南小桥流水和乌镇一般)等当年的形象仍像小学歌曲的歌词一样清晰。同学之间横向与老师之间的纵向关系,和住校生晚餐时给我“顺手”怀揣出食堂的油饼至今还像佩戴金丝眼镜穿着一身西服革履、温文尔雅的郭老师用钢琴弹奏的歌曲一样委婉、清纯和甜美。
$ f+ {. o7 G1 K3 ]: p “沿着海兰江,沿着那海兰江,我们把树栽,栽上杨、栽上柳、栽上柳、栽上杨,栽上果树两岸香……”那时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就像二年级郭老师静静地坐在钢琴前为我们上音乐课演奏的这首曲中的栽树一样,无论它是杨树、柳树还是果树,两岸都是香的,都是美的。
i+ m& G5 M3 R( l% M( o! b9 b “拒马河,靠山坡,弯弯曲曲绕村过,河里流着金银水,人们过着好生活,笑呵呵、笑呵呵,一船欢笑,一船歌。果树园,果树多,果树茂密遍山坡,阳春三月花满树,中秋果实红似火……”这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内容,也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一船欢笑一船歌。其景色如同那阳春三月,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和考试成绩也像描述中的中秋果实红似火。
( W( v" Z. f4 y, Q, k7 d) S+ f( |“春天春天暖洋洋,果树开花满山岗,东坡桃花西坡李,杏花谢了梨花香……”这虽在描述春天,同时也造就培养了机院附小遵循规律和做人所应反映出的人品与人格。天暖了,花才开,社会回暖,人间就有爱。 0 l, { F7 `. U0 ? K% n& H
“咚、咔、咚、咔、咚咚咚、咔”这首当年少年先锋队队乐的节奏在每一次大队委活动时,它都会响起。每一次小学双百成绩获得后,它的响起更是让人激动不已,因为谁都知道它是荣誉或“羞辱”。随着鼓乐声步步地与教学楼一层左拐处第一个教室的临近,一个左臂佩戴三道红杠的大队长指挥的队伍终于进了一年级三班的教室,走在最前端的是一位身着端庄可依然透视出似乎的艳丽服饰的女士,我虽未曾与她对过话,但清楚她就是大队委的“最高级”,当她把白颜色的双百奖状和带有橡皮头的铅笔且散发着香味的最高奖品赠予我时,我深深地向她鞠了一躬(因为课堂纪律未加入少先队)。 $ v: N8 X* N [7 j- H& T f6 J" @3 S
这些少年的生活,印象交织着连同四十八年后“4.11”相聚喜悦中的遗憾,随着09年这久违的一页翻过,新的一〇年的到来,我竟然获得了惊喜——与四十八年前赠予我最高奖赏的胡世坚老师——“最高级”通话了。这对于社会历史或许算不了什么,四十八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对于某些人不过是百礼中的一奖,可它对我则不然。那是当时最高的奖项,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终极境界。
2 R3 }# F& u8 I. C) h1 u) q试想一个人若再能完善自己的性格,某些方面或领域的最高奖或许还能得到。这不仅得益于胡老师当年的奖,也受益于诸多老师培养的我们与现实结合后所产生的智慧,更惊喜于一个新的时空胡老师的相遇——又一年开始的将来。 " l! K0 q: n. M/ y/ x- z/ v
2 j5 M8 `6 u: R7 f0 T9 V7 @
“2010 01 20”几时有, , q2 c7 T e1 \) r
“乌龍”间青天。
, s+ k6 r- G5 N: J+ p( o不知彼岸美国今夕是何年。
, E1 S6 c6 J: [& f+ Q& U. \& s2 }; O2 `我欲乘风归去, . @+ J/ f: x9 H, r9 p1 h$ `+ s9 L* O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I6 Y6 y) |: a/ `
转坎坷、垂首行、照无眠。
0 y$ @* o% T' x" c: a不应藏己。何时再相别时圆。
+ W3 i# o" G4 b3 G4 g; K! H" Q 0 F6 O) n3 e4 R
2 c, G3 X! a0 i5 g
( O$ Q' C2 u, f
1 a6 U9 `5 D( x
2010年1月21日 ( Z3 q& \$ x( t8 @0 R
苍建民 - j. I' Y# r2 {+ w2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