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9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0-9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飞机上一对父女的精彩对话
% F) K' w$ J' q- s6 ~# v1 I' \
 
' g$ P ?, `9 V, { e" x y
飞机上,我跟父女坐一排。孩儿她爸,看着30出点儿头。女孩儿,长的挺机灵,看着也就一二年级。空姐发食品了,小女孩儿一拿到,非常高兴的打开吃,估计是饿坏了。

  她爹:“你谢谢阿姨没?”

  小姑娘很可爱的说:“谢谢阿姨”

  她爹:“跟阿姨说,阿姨你真漂亮。”

  小姑娘顿时语气变了:“阿姨,我爸说你真漂亮。我爸就喜欢你这类型的。”

  她爹楞了一下,空姐乐了,说:“你问问爸爸是要牛肉饭还是鸡蛋面?”

  小姑娘依然那腔调:“不用,他看见美女比吃饭强。”

  她爹很尴尬的说:“牛肉饭吧。”

  然后,空姐走了。这父女俩又说上了,可语气完全不是父女,而是那种特熟的哥们儿跟姐们儿逗贫的那种,小姑娘说话也特小大人儿。

  她爹:“我刚才是那么说的嘛!”

  小姑娘:“得啦,我还不知道你想什么啊!你能不这样嘛!我妈一不在,你就开始,你觉得你这样儿有劲吗?”

  她爹脸儿都绿了:“吃你的!再废话我以后不带你出来!”

  小姑娘:“哎呦,您趁早甭带我出来。我现在就觉得我跟这儿特多余。我说你也行了啊。你这样的能找着我妈你就知足吧。都说闺女是爸上辈子情人,我就奇了怪了,我上辈子怎么看上你了!”

  她爹听了跟那儿气的噔噔的......
2 l2 |6 }* c* T* u3 [5 d2 j# j# T

 
. E! C% d" y4 i# o& G
 
1 l8 I' S, S% b" X/ N$ a
现在的孩子比爹妈懂事儿,是好还是坏?还是我们思想没有与时俱进?
发表于 2009-10-9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10-7 16:27:00的发言:
) S+ z) c: A! }$ d* q. s

 

" p' @/ w* P- w4 C

     。。 。。。

( s, C& G" f, ^# E/ L5 W; a! Z2 ?4 z" l* Z5 C9 a$ E- t! k! B* Q% M0 S/ [6 F, [8 |1 F, T- W% X7 L. ^
; Z7 B7 X0 _7 @6 p
                   
" L, o( Z& `9 v' p* T6 A% P1 m
水小子对小学时代生活中的那些大事:吃喝拉撒睡……玩,门清。哈哈哈……玩笑,那天没吃早饭,看了你写的那些小时候好吃的,垂涎欲滴了…… 我们怎么都不记得了?

8 t1 q& Y" T& W% k

8 h6 ~! f5 h- K6 O& A

胡兄,小时候学习上课不觉得费劲,所以把大好的时光都浪费在吃喝拉撒睡……玩上了,也就能记住点事。呵呵。。。

: P6 }" H2 ~) j& M0 c; ~! W* r

见笑了。

发表于 2009-10-9 0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225]
发表于 2009-10-9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骑的羊可没这么老实。满院子跑不让骑啊,我追上两腿夹紧、手抓羊毛爬在羊背上。羊的速度一点不减,每次直到被摔下来为至。还用弹弓打得羊爬不起来,现在想起来真做孽啊!羊死了,本家燕叔来剥羊皮时,两个小羊羔还爬在羊妈妈旁吃奶,当时燕叔心疼的直掉眼泪。我还说:“燕叔看到小羊吃奶,燕叔哭了”哎......你说我这叫啥事啊?

! c/ W4 N" ] |/ Z( a8 N* L4 I

     长大点了骑生产队的马,从几里地的农田里往村里跑,然后再牵回地里,因为马往村里可爱跑了,往农田里只能牵着、赶着走。骑光屁股马要两腿夹紧、抓住马鬃,随着马的起覆才不感觉颠的慌,速度越快越平稳、离地面越近。直骑的两个大腿肌肉疼的走路成了罗圈腿,裤子上沾满了马毛。还是本家燕叔发话了“马干活挺累的,别人看着你骑马心疼,都不好意思说你,快别骑了” ,我不好意思的再也不骑了。

发表于 2009-10-9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雪山学弟,你是不是误解了老哥的意思?我觉得这么罕见的女性,恐怕“此女只在天上有哇”——只是在文学艺术中得以闻。若老弟有幸在现实中结识,那是你的造化啊。绝对,没有暗含“豆和豆茎相煎”之意啊。我附小文那是以文会友呀?你怎么读的呀?哈哈哈…… 4 j( m% b) `4 G

 

7 U& r1 k/ \. V7 R, }/ {# Q

    学弟,老哥起点建议:看了你的文友的文章,感觉到兄弟,你还得下苦功夫,才能与他们在网上“日月同辉”。从你和他们的文中,我感觉到他们比你书,读的多。你写得多,书读的少些。你再多读点书,你文章会比现在更好。你在文中体现出你的“思想”,更好,不要仅仅是记事而已,该升级啦。那时,你是我师。哈哈哈,因为小老弟好写作,作为文友,老哥才多饶舌几句。可别再把老哥误当曹丕了哇。哈哈哈。你已经进步许多,继续吧。

! ~) h$ t1 Z9 H

 

- \- u. ~! B2 B9 _0 r; j

       胡涂学长:看来你也没读懂我的意思啊,呵呵......“煮豆燃豆萁”是希望你和善水两位老兄能举杯畅饮,握手言欢啊!我也是善意......

/ I% S! S7 \0 b! U9 x0 v

      至于学长指出我读的书少,对极了,我确实读书很少,自幼玩心大,荒废了学业。在胡老师的鼓励下发了几篇小文,献丑了,呵呵....谢谢您的指导!

/ t7 N" R. W' u: m

      我的朋友是名牌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副教授、而且秀外慧中,近乎完美的化身,“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我怎能与之相比?

发表于 2009-10-10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一歌    好象晚上网慢, 要多点几下播放键. 到缓冲时,要等一会. 第二遍就好了.哈哈. 

2 i0 U! E ^- z a- s& c. z

 

发表于 2009-10-11 0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0-11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09-10-10 20:05:00的发言:
2 t0 p4 s/ z1 p+ l

每周一歌    好象晚上网慢, 要多点几下播放键. 到缓冲时,要等一会. 第二遍就好了.哈哈. 

' D1 ^' W9 r/ W, I" k

 

% C8 ?; ^( p) R 8 o2 [9 i4 S0 i9 J2 F& J$ @( D 0 D( g( f2 D8 |5 l( I# @- b" D, n
媒体文件信息 6 _3 Y* h7 C! W2 N% Y
文件来源:http://m5.6621.cn/m/200901/right11/8aed385106fa3cf7.mp3
4 {( ~" s; h" p" X& p4 m2 p
您可以点击控件上的播放按钮在线播放。注意,播放此媒体文件存在一些风险。
4 i) r7 a& I5 Z, e) o" f5 T
附加说明:动网论坛系统禁止了该文件的自动播放功能。
) a" O& @$ `/ S) O
由于该用户没有发表自动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权限或者该版面被设置成不支持多媒体播放。
2 `4 Y0 S( K+ z

现在刚刚打开,是个百听不厌的苏联老歌,虽然苏联已不存在,但苏联的老歌情怀,这辈子是变不了了。《山楂树》、《我亲爱的母亲》、《卡林卡》等,时不时地去“基辅餐厅”吃饭,听一听苏联歌曲,虽然是乌克兰人唱的,但还是苏联人。

发表于 2009-10-11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10-11 9:11:00的发言:
2 }! J. B) T8 C+ ]9 R

  今日在听“红梅花开”已经恍如隔世了啊!

* h o. N2 l) S8 D! q' w, x! C

     西水车学长喜欢前苏联的电影、歌曲,那么喜欢前苏联或前俄国的文学作品吗?半个多月前央视6频道播出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我当时就想起你……“他是不是也在看?”

1 e- Z) F) l2 z1 t- x0 w$ P

    我对文学的喜爱从前俄国古典文学开始,从普希金的诗起始……那个年代俄国作家的作品,我几乎如饥似渴地读遍了。普希金的《射击》、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涅克拉索夫的《俄罗斯女人》、高尔基的《马卡尔@丘德拉》……这些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大作给我影响很大,乃至我现在的写作风格,有着俄国文学译文的“痕迹”……哈哈哈。

8 I* h# h5 j/ W. a% P

谈到了苏联或俄国的文学作品,确实是喜欢。我读书只是出于兴趣或消遣,就是看故事。谈不上欣赏,更谈不上理论研究了。小时读过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小说喜欢读盖达尔的作品:《学校》、《铁木儿和他的伙伴》、《鼓手的命运》等,他的作品很多都拍成了电影,《学校》就是电影《培养勇敢的精神》的原作,当时很向往书中人的生活。还有《短剑》、《绿锁链》等,读起来津津有味。中学读过《普通一兵》、《青年近卫军》、《波罗的海的天空》等卫国战争时的小说,还有反映现实的柯切托夫的《茹尔滨一家》、《州委书记》等,还有《红肩章》、《铁流》、《静静的顿河》、《恰巴耶夫》、《苦难的历程》等。文革期间读了《战争与和平》、高尔基的作品《母亲》等。后来有了内部读物,读过柯切托夫的反映十月革命的《落角》,还有《多雪的冬天》、《你到底要什么》等,文革后看到了一本反映斯大林肃反的小说《梦魇》。对肃反有了感性认识,社会主义也有苦难和鲜血,文革不也是吗?!还有《围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这就是读苏联文学作品的大概过程,肯定不如你读得多。慢慢聊。

发表于 2009-10-11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h/ E5 J* {# ?6 q

(28)课外“手工课”

7 |. R, U. J# M$ d7 H. F% a

 

; w7 T) a- d% s

      在机院附小上一二年级时,课程表里安排有手工课,但年代太远,已不记得上过什么内容了,也不记得是哪位老师主上这门课。虫草老弟前面提到过胡世坚老师曾代过我们手工课,我亦没有印象了。。。。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肯定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不少东西。不过我脑子里印象最深的“手工课”,还是在校外学习和操练的。


5 i( N5 g' I3 J9 b/ G; t& g

      文革初期,“红卫兵”的概念家喻户晓,人人以左手臂挂上一拃宽的“红卫兵”袖章为荣。早期的袖章上的字不是喷漆的,就是油印上去的。后来有人采用织绣方法,在袖章上绣出字体,那确实是真真(针针)体现出个“忠”心。

% v: U) `; B3 u: i

      我那时曾经和一帮孩子到8号楼四楼一家姓张的家里,集体聚集在20瓦灯泡下向张大妈学习如何绣字。所用道具就是绣花针和丝光线,走的针迹好像是一个小圈套一个小圈,绣出一种有镂空感觉的字体,很漂亮的。开始绣字时,针老往手上走,慢慢就老练了。

/ u/ M! C7 a* }! O

      后来市面儿上又兴起用塑料窗纱绣头像。由于掌握了那一点绣字的“本事”,便马上积极投身到新的献“忠心”活动中。于是乎,买来一大卷塑料绿窗纱,把印有头像的之固定在窗纱上,一丝不苟地趴在桌前,采用什么十字交叉式的针法,飞针走线地绣啊,绣啊。。。。噢,线拉地太紧了,纱面皱巴了,不行!拆了重绣。。。。也不记得修了拆,拆了修地折腾了若干次,最后是成功了。往墙上一挂,嘿,还真像他老人家。黑线走出面部线条轮廓,红线描出领章帽徽,白线填写面部肌肉部分,其它大写意的地方就用绿纱窗本身了,挺是回事的。看着自己的作品,摸摸手上被针磨痛的地方,心里真有那么一种成就感。

8 f- c0 H" O" b% k- a

      正是由于儿时在针头线脑“手工”这方面受过锻炼,所以在日后的生活中,一当衣裤或袜子有破洞时,我都无所畏惧,随便一抬手,都能补得平平展展的,就是缝被子也不怯乎(不过被角老缝不好,呵呵,还是手笨,大家莫要见笑)。


/ h, |! X9 I9 q+ \+ i- | o

       以后又有人用不同的粮食和豆子在一块贴有老人家头像的木板上粘贴,粘出画面也挺好看。于是我和老哥老姐一同行动,找来原料,用镊子夹着红豆,绿豆,大米,一粒一粒地粘贴。我们一边粘,一边琢磨,看怎样配色配料,才能更有层次和立体感,挺费事的呢。最后粘完拿起一看,面部还是显得粗糙。记得有一天,马家军老大给我看了一幅他粘的画,特细腻。我近前仔细一看,原来马家老大用锯末染上颜色后再粘贴。我很受启发,立马跑到木工房搓一堆锯末回家,到神路街染料店买来各种颜色。。。。


& t# Z8 u$ ]$ V3 b2 Z C

      再后来,收集像章热悄然兴起。像章样式五花八门,铝制的,塑料的,夜光的,陶瓷的,转光的,等等。看着别人手里各种各样的像章,心里挺痒痒,也想拥有一种“新型”像章,心里就琢磨着能不能自己合成一个塑料加铝制的。我找来一块约10毫米厚的有机玻璃,用锯和锉刀整出一个圆形薄片,还把一个面锉出弧形状,然后用一块破布沾满牙膏对其进行打磨抛光。两天以后,一块晶莹剔透的有机玻璃呈现在眼前。随后我到厨房把煤气打开,仔细地对那块有机玻璃进行加热,想趁它软化时,把铝制像章压入。第一次热压没成功,我猜可能是加热的程度不够。于是开大了火继续加热,可当时不知道为什么思想开了小差儿,等回过神儿来一瞧,。。。坏啦, 由于温度太高,有机玻璃里面被烤的直出小气泡,挡都挡不住,赶忙进行压制,结果越压,有机玻璃里的小气泡越多,热压法彻底失败。唉,几天的工夫白费劲了。当时气得我一挥手,“唰”, 就把那块花脸有机玻璃扔到垃圾簸箕里,一扭脸,又出门玩别的去了。。。。

. p$ ]6 d, @; @, e" h* Z

P' D& Y$ f- t# |1 Q- ^* r* T



发表于 2009-10-11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龙雪山在2009-10-9 10:29:00的发言:
. _# |" ]6 m, s$ x



       我骑的羊可没这么老实。满院子跑不让骑啊,我追上两腿夹紧、手抓羊毛爬在羊背上。羊的速度一点不减,每次直到被摔下来为至。还用弹弓打得羊爬不起来,现在想起来真做孽啊!羊死了, ......

3 T' J" ?) L2 y( n( [$ O

没想到“赵小秃子”也是“命案在身”,而且百分百是作案人员。幸亏那些马呀,馿i呀的个儿头大,不然也在劫难逃。哈哈。。。。

( R3 ? b# V) Z9 F+ G+ ]' q/ {! b

 

发表于 2009-10-11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学长,糊涂和水小子,

3 a8 a* x$ [- t3 r3 Y) H) {

我昨晚上来一看,一日无贴. 这不是让胡老师着急上火吗.这首红梅花开就是

* l, [4 w2 A7 w

召唤车学长和糊涂的. 当时想如你们有什么意外就寄希望于童学长,

% o- E9 q( K' \3 s ]

失去的记忆和其他同年代的各位了. 还好如愿.  糊涂,只此一

/ g' S) X& V1 I+ Q! \

次,下次要请假. 以后就是有个三长两短,哪怕用左手也要写上"告假一天" 不能让

9 E7 X7 w3 v9 T9 _

老师着急. 玉龙老弟还没来,没什么事吧. 现在只好先靠二位撑着了.

, b/ w! w$ W# e( g, E8 |$ d

有机会和车学长去基辅餐厅开一桌,犒劳二位.

; s0 v, P3 u2 Y- ^% j% r/ m

在潜水的XDJM们也适时出来透透汽吧. 哈哈

发表于 2009-10-11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0-11 13:08:00的发言:
0 N1 p, W$ ~1 @9 o/ ~( s* Q0 T

昨日晚想打开听来着,结果按了半天,没打开,也就算了。

/ o8 z8 t, \* U( q5 B9 e$ h/ Y

去基辅餐厅你有机会吗,等着吧。

, c- y) r( c' M! W

一定有机会. 看看年底吧. 不见不散.

发表于 2009-10-11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09-10-11 12:56:00的发言:
; u6 f) l1 I, z2 a* S# y

车学长,糊涂和水小子,

! P/ p( P: r' A _$ |1 y/ \* t

我昨晚上来一看,一日无贴. 这不是让胡老师着急上火吗.这首红梅花开就是

. U/ n( A3 a! m+ q6 g

召唤车学长和糊涂的. 当时想如你们有什么意外就寄希望于童学长,

$ _- j% z' r9 o: \; v

失去的记忆和其他同年代的各位了. 还好如愿.  糊涂,只此一

, b! J+ Z; P$ h8 \8 ?+ M, {

次,下次要请假. 以后就是有个三长两短,哪怕用左手也要写上"告假一天" 不能让

& y6 c3 J- G8 s1 _

老师着急. 玉龙老弟还没来,没什么事吧. 现在只好先靠二位撑着了.

9 M0 n4 R! O/ ], i) ~3 M0 V

有机会和车学长去基辅餐厅开一桌,犒劳二位.

1 i( ?/ H: s) w# D# t' c+ Z7 n

在潜水的XDJM们也适时出来透透汽吧. 哈哈

3 W) h1 c* x X/ J8 v, U* ]

昨日晚想打开听来着,结果按了半天,没打开,也就算了。

3 o, f4 x1 x$ \/ b2 h& K+ O ]# ?

去基辅餐厅你有机会吗,等着吧。

发表于 2009-10-11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09-10-11 13:13:00的发言:
! O3 c# @: I; W

一定有机会. 看看年底吧. 不见不散.

' q0 \; k2 U3 j

也算我一个吧!就是不知道基辅餐厅在哪儿。[em55]

发表于 2009-10-11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t3 g5 _& W* T, B

    “ 你喜欢写诗,那么你读读普希金的诗、莱蒙托夫的诗,他们对小学的大诗人郭路生(食指)影响极大,他的诗的风格非常近似前俄国这些著名诗人的诗的风格。当然,最好多读中国古典诗词,对你的写作会有非凡的意义。中国古典诗词太美了,尤其是那深邃的意境。
      切记: 写作不是为了附庸风雅,否则笔下只是花里胡哨……

; ?0 [/ K& M9 F

 

) s6 V) u* _2 p( O- q

 

& \8 f/ ]& [5 P1 _2 D9 h9 P

胡涂学长:
    对于你指出的这些不无道理。我离你的要求相差甚远,等我把这些名著读懂要N年以后,到那时我才有资格来论坛发贴子。因此:我决定从此在这里鸣金息鼓。
    对于你发过的一些不错的文章我收藏在了个人空间里。《糊涂人学长目击:心脏搭桥手术》 《学长和不善写的同学们谈点“写经”》 《夏 与 女 人----- 学长糊涂人 妙文》。我曾在论坛表达过对你文笔的敬佩:胡涂学长的文笔确实了得。感觉您应该是诚恳的、善良的、积极向上的、是个有职业道德的、有正义感的、有激情的、诚实的记者。您为纪念册的编辑功不可没。在论坛发了不少受欢迎的文字。
    我发了几篇朋友的美文也是想和朋友们一起欣赏,没有附庸风雅的意思。
    用你自己的话说:以码字为生,是专业文人了。我们这些平庸之辈(土鳖之流)谁还敢再来献丑?
    恕我直言:你进入了一个误区----总想把别人比下去,这样下去,你会成为孤家寡人的。论坛帖子会越来越少。
    对于附小论坛之我见:一个夸越了40年时空的小学,师生们重逢4.11,勾起了人们怀旧情怀,40年造就了不同的人生,经历了沟沟坎坎以后,更加珍惜亲情、友情,附小论坛给我们提供了联络的平台,这里没有职业上的高低贵贱之分,这里是回忆童年趣事的聊天场所,而不是比武的擂台。
    论坛就是网络聊天室。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网络是虚拟的也是脆弱的,有时脆弱的象玻璃一打就碎,脆弱的根源就是人人都不能脱俗的----自尊心。网络也是双刃剑,不欢而散告终,没有赢家和输家。

发表于 2009-10-11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10-11 11:54:00的发言:
+ _/ }3 I- m; A+ E+ `7 J- z* Q4 `

没想到“赵小秃子”也是“命案在身”,而且百分百是作案人员。幸亏那些马呀,馿i呀的个儿头大,不然也在劫难逃。哈哈。。。。

, x) @1 o x7 W- k: g

 

4 y+ W1 Z$ [" r6 G$ c! D6 j9 x

   水兄: 以后我只看你们发贴子了,我的库存已掏空。再不敢胡乱发了......希望各位开心啊......

发表于 2009-10-11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凑笑话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10-9 9:23:00的发言:
* D* S7 H0 J0 t* h4 x+ t: i$ w, `
转帖:飞机上一对父女的精彩对话
) v5 s! X. f9 w. E n4 i
 
; V _9 x5 n& a6 u3 a9 I
飞机上,我跟父女坐一排。孩儿她爸,看着30出点儿头。女孩儿,长的挺机灵,看着也就一二年级。空姐发食品了,小女孩儿一拿到,非常高兴的打开吃,估计是饿坏了。

  她爹:“你谢谢阿姨没?”

  小姑娘很可爱的说:“谢谢阿姨”

  她爹:“跟阿姨说,阿姨你真漂亮。”

  小姑娘顿时语气变了:“阿姨,我爸说你真漂亮。我爸就喜欢你这类型的。”

  她爹楞了一下,空姐乐了,说:“你问问爸爸是要牛肉饭还是鸡蛋面?”

  小姑娘依然那腔调:“不用,他看见美女比吃饭强。”

  她爹很尴尬的说:“牛肉饭吧。”

  然后,空姐走了。这父女俩又说上了,可语气完全不是父女,而是那种特熟的哥们儿跟姐们儿逗贫的那种,小姑娘说话也特小大人儿。

  她爹:“我刚才是那么说的嘛!”

  小姑娘:“得啦,我还不知道你想什么啊!你能不这样嘛!我妈一不在,你就开始,你觉得你这样儿有劲吗?”

  她爹脸儿都绿了:“吃你的!再废话我以后不带你出来!”

  小姑娘:“哎呦,您趁早甭带我出来。我现在就觉得我跟这儿特多余。我说你也行了啊。你这样的能找着我妈你就知足吧。都说闺女是爸上辈子情人,我就奇了怪了,我上辈子怎么看上你了!”

  她爹听了跟那儿气的噔噔的......
% }* L/ z! h6 q! F( f5 N

 
! N. ~2 Y: ], _- N, [
 
* H9 |5 F& @2 g- b$ p
现在的孩子比爹妈懂事儿,是好还是坏?还是我们思想没有与时俱进?
. T9 s( O8 ~1 i1 X+ y

大家要提高警惕,在大耳人的旁边说话可要注意。水小子别介意,老哥给你来点乐子,我的拙画和对话所反映的内容都是虚假的。这个大家都清楚了。


发表于 2009-10-11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鞠大哥的漫画真是出神入化。请您查收论坛短信。
发表于 2009-10-11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3 k3 c- ?. p( b6 f0 R6 @
 
; O" w2 c' F. f! ? C1 F
哪位能设计或者找到一个合适的图片用于机院附小纪念活动光盘的贴面?
6 G) m& s6 G4 O8 l7 p: c+ O9 C
 
: @4 w6 X4 S, k3 Y/ I7 C4 `
因为光盘中心有孔,在选择贴面图片时要考虑这个问题。这是挑选图片的难点。
1 g* Z6 a9 J- e$ p3 T3 G/ @5 V7 ~
 
. v$ j. ?; E, {# N4 p# j9 X3 g
曾有校友做了一个光盘的贴面,想法还不错,但因为中心的孔,整体效果受影响。见附图。
0 W9 f; P( P" K+ x3 A% X
 
! p3 z3 A6 r) ?' H* _3 \$ O
有能帮忙的请发邮件到我的邮箱:jmwei@sina.com
/ [; t) D0 N& x
 
5 S4 @' a, F M. I! _" q
先谢过了

发表于 2009-10-11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0-11 8:11:00的发言:
. Q! u0 n, [% J1 v* ?/ ^

现在刚刚打开,是个百听不厌的苏联老歌,虽然苏联已不存在,但苏联的老歌情怀,这辈子是变不了了。《山楂树》、《我亲爱的母亲》、《卡林卡》等,时不时地去“基辅餐厅”吃饭,听一听苏联歌曲,虽然是乌克兰人唱的,但还是苏联人。

2 F3 |- x9 H' u7 c$ k6 l% B

请问西大哥,“基辅餐厅”和闻名(北京)九城的“老莫(斯科)餐厅”是不是一个地方?

7 r& c3 L! B9 w2 H5 e

 

. b4 V* q' K* s# c3 i

“听听歌曲,喝点美酒,这正是神仙过的日子,但愿天天如此,长命百岁!”谁说的?这不打紧,顺耳顺心就行!借花献佛吧!美食家伴着吉言大嚼“土豆烧牛肉”,就着“伏特加”落肚吧!哈哈,恕罪,恕罪!

) Z! E% @. ]* b6 L

 

发表于 2009-10-11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10-11 13:59:00的发言:
. \) B9 n3 j7 d' N3 P0 I

也算我一个吧!就是不知道基辅餐厅在哪儿。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 f3 l' A- i8 q( {8 M. @) Y

那要问车学长,我就知道老莫.

/ s/ Z* i& B; g$ `

 

& P; z# z# ?8 {$ `' O6 f

鞠学长的图片跟形势越来越紧了. 最好每天一图.

Q5 B- Q- V, ?- ~3 z% m

 

- Q+ Q- W% L) n) P

 

% Y' L9 [) g- |2 d

龙老弟,还没把酒言欢呢。 你是60后的小弟弟. 都是好意。学学乐乐学姐,都无所谓。

4 g5 ~; A/ w6 S% `

 

& n1 N/ N' k- U. ?

 

发表于 2009-10-17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09-10-16 11:53:00的发言:
/ P$ S( }1 T% q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你还有机会. 

. Z0 {5 @$ i9 ~) [2 n" u9 U" y

没话找话.   哈哈.

$ p; p& R# a- N. f0 @7 P X

小的时候在北京有机会,可那时不挣钱。每次经过北展,望着“老莫”餐厅大门旁的大立柱和那一溜儿不知起什么作用的“照妖镜”小建筑,听着里面刀叉碰击碟盘的声音,脑海中就浮现出美味的西餐。。。。

$ c4 ~/ E3 h% q9 q" w

 

% J8 _, ?6 n; S$ h( G

现在自己挣钱了,人却离开了北京。不瞒您说,打小到现在真还一次都没去过“老莫”。下次一定得进去瞅瞅。

发表于 2009-10-17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0-17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3 _" [, H# V7 \

% S* }4 p) I1 B H- e8 B

" Y" B: I! b) B$ O2 }

4 ?# e# s) s6 U

( M1 j. z) t6 |2 Y% K+ Q

) E1 U$ D, v5 ]; N6 {7 z

" {9 U# F% C( t m/ Z

" ?- i/ H* D# H6 z) A

! M3 S' D9 ?: B1 a/ o& W) ]$ D

7 s( o K8 M r6 @6 l9 E6 Z8 v- D

5 t# K% M; ]$ s z

. s$ p! E" G, \2 T3 w. h" L

8 j* S9 k9 E( [1 X4 W

R2 F2 T8 Y0 ]. e0 x- @$ H

0 h% E+ F9 }, w6 e$ i

) D( Z4 k: k! g: U

 从儿时直至前两天,一直把“莫斯科餐厅”想象成“苏联展览馆”(1958年改为“北京展览馆”)的模样。俄等

9 h) m6 P2 e# J7 K8 ^7 E j/ m

是从《梦升起的地方》、《血色浪漫》等京味电视剧中真正闻其名的。当得知只是地下餐厅,说实在的有些愕然,就像传说中身高丈二,膀大腰圆的大将军,见面才知五短身材,瘦小枯干。但马上又释怀了,用一句中国的俗语::“包子有肉不在摺上”。那天也去享享口福。。。。

. i; c0 G/ P1 \! j' r5 @! l: ?: j0 e

 

! W: H/ n4 C7 r0 C4 R! J

 

发表于 2009-10-17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儿时直至前两天,一直把“莫斯科餐厅”想象成“苏联展览馆”(1958年改为“北京展览馆”)的模样。俄等是从《梦升起的地方》、《血色浪漫》等京味电视剧中真正闻其名的。(不是王朔的作品,那时他还小,不知道“老兵”的两大去处——什刹海冰场和老莫餐厅)当得知只是地下餐厅,说实在的有些愕然,就像传说中身高丈二,膀大腰圆的大将军,见面才知五短身材,瘦小枯干。但马上又释怀了,用一句中国的俗语::“包子有肉不在摺上”。哪天也去享享口福。。。。  

7 d4 S5 N7 b7 D( n( \- w9 ^

     手太潮,苏联展览馆(即北京展览馆)的图像未下载成功,哪位高手出手相助,谢谢啦!

发表于 2009-10-17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09-10-16 13:44:00的发言:
8 F4 \: e3 `; ^; c- q

 

/ n8 g v' S6 Z: s* A3 V

改一下. 哈哈

7 y8 h- m* E7 M6 u

赏------>重奖

2 @, c5 I5 v$ k. \/ `4 W( M, H

先把名字改了. 看你鬼头鬼闹的. 留着赏自己取媳妇吧.

7 a! f% j8 p! Q) y; {" O

 你也是马甲,你怎么不改名? 鬼头鬼闹的,说你自己呢吧?

发表于 2009-10-17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C) d8 e+ x" N5 C5 f$ L

 

+ D2 V, i0 \. l/ v

 

' Z( ?- R- c$ q) p) ?& V

帮邻居兄弟一小忙。

发表于 2009-10-17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3 20:49 , Processed in 0.155650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