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9-6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节日快乐

在国庆佳节和教师节前,祝各位老师行弟子礼.祝同学们节日快乐.迷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9-6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6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龙雪山在2009-9-5 11:36:00的发言:
Z: Y, [8 j4 f' ?- h( C+ Q

      

( t* j, n7 x7 v! J0 ?* I

           童年的记忆

: A$ U, w3 u8 }- R2 n6 H( q4 D G

            文|   玉龙雪山
 
   老照片勾起了我童年留下的对胡老师的记忆。
   那时我9岁,上三年级,胡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
   胡老师很漂亮,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爱说爱笑爱唱歌,同学们都喜欢她,每到课间同学们都围上去和胡老师说个没完没了,我坐在自己的坐位听她们说话,觉得挺有意思的。
   我那时就象歌里唱到的“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叽叽嚓嚓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我是听课老走神,作业不用功,考试总在70多分的学生。
   有段时间看到几个同学每天早上先到胡老师家玩一会,然后,陪同胡老师一起到学校。我也跟着去了。胡老师的家很干净,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她每天手脚麻利的边收拾家务,边跟我们说笑,同学们都很开心。记得有一次:胡老师带着我们都走出家门了,忽然又转回身说“忘了” 只见她脱下那锃光瓦亮的小皮鞋、脱下袜子,让她的小女儿给揉揉脚,女儿的一双小手揉啊揉的,笑眯眯的看着她的妈妈,我站在一旁傻笑,觉得真好玩,看的出来胡老师是多么爱她的女儿啊、她有一个乖乖女。
    我办过一件傻事。我发现平房的公厕里不知道是那个调皮的孩子歪歪扭扭的写了《毛主席》三个字,打了叉,我报告给了居委会老奶奶,还等着受表扬呢。不幸的是表扬没得到,第二天下午放学后被叫到了老师办公室,有两个警察叔叔问我发现反动标语的过程,还让我写了几次毛主席三个字,引导我承认是自己写的,再报告给居委会,要不是我写的就要我向毛主席像宣誓。我看到几位老师用怜悯的目光远远的看着我,我当时是那么的无助,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准许我回家,父亲早在门外踱步,焦急的等待我呢。
    从那以后,在我的心灵留下了阴影,被蒙冤的委屈挥之不去。(在4.11姐姐悄悄的指给我看他们班的一位同学,在文革时期被说是写了反动标语批斗。我心说“这哥们儿和我是一样的倒霉蛋儿,真想上前难兄难弟的问个究竟,还是算了吧,那么多年过去了,别那壶不热提那壶了),胡老师似乎是有意呵护一个被<文革>伤害的无辜少年,经常在课堂上隆重的表扬我,号召同学们说我是团结的对象,我回家还说呢“今天老师又表扬我了,说我是团结的对象”,我姐说“地主,富农的子女才是可以教育好的团结的对象呢”啊?反正我觉的胡老师对我挺好,她弹风琴的时侯,观众只有我一个,那是在哄着我玩吧。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记恨着当年逼我承认写反动标语的那两警察孙子(刚才称呼叔叔,现在叫孙子,差辈儿了哈。一笑)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感恩着当年呵护我、喜欢我的---胡世坚老师。
    看着老照片,儿时的记忆数都数不清,文章不能成为流水账是不?
    如今,胡老师的女儿、儿子在美国发展很好,我常想:这不是偶然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智商遗传基因的必然结果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好人必有好报”。
   。。。。。

) F/ m. R# E+ p$ f5 _) w3 t& O

玉龙学弟直接得到胡老师的关爱与呵护,童年幸福啊。

( r7 X, S, H, S. v# m

 

- G/ ?# ~3 l9 O( ]0 [9 U

当年一提到反动标语,浑身上下汗毛儿倒立,那是阶级斗争,你死我活的问题,总是让人很紧张。其实有些都是扑风捉影,瞎掰。记得有一张老人家在天安门穿军装挥手的照片。有人楞说是手臂投影在身上的阴影是一把钳形魔爪,直掐老人家咽喉。。。。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啪,“反动照片”大帽子就上来了。

6 E, r, q& \1 V+ [9 D D6 Z

 

* y! a1 q3 j: f) r" e8 ]

另,玉龙学弟可能还有故事,不着急,慢慢想,写出来大家一同分享。

" C' W3 a0 o" H) M3 [% [5 W+ H

 

发表于 2009-9-6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W' }$ x- d: ]& C' t$ C: Y

(24) 养过一只大白公鸡   

9 Q$ H f7 G; B5 n4 K

 

* Q! B( v: \- j" q X. l, ?

      大家可能都记得有一篇“今天我喂鸡”的文章吧。在文革初期它和“海瑞罢官”,“燕山夜话”可是被当作“大毒草”来批判的。我当时年纪小,一直不知道这篇文章到底写的内容是什么,心说怎么写点喂鸡的事情就受到批判了呢?后来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说打鸡血可以强身健体,医治各种疾病。在当时科普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我父母一时脑热,便跟了进去。其结果对于我来讲,就不仅仅是“今天我喂鸡”了,而是天天我喂鸡。

3 |: O: M+ k ?$ L) C% @3 Y6 e

    

& W) ^9 H( Q) I9 r

      记得那是一个傍晚,太阳还没落山。 我从外面玩儿完回家,还没进楼门,就看见楼前一棵树下拴着一只大公鸡。红红的脸膛,白白的羽毛,黄黄的腿爪,高耸的鸡冠,长长的嘴坠,。。。看起来特精神。一旁玩耍的小朋友告诉我,这只大公鸡是我爹刚牵回来的。我回家一问才知道,父亲为了准备参加打鸡血运动,专门从京郊某鸡场买了这只洋品种大公鸡。由于品种上乘加上鸡场喂的饲料好,这只鸡从破壳出生到来到我家,总共才81天,体重就已达到3斤二两。虽然它看起来个头大,仍属于小鸡,不会打鸣。父亲让我们三个孩子负责喂养,等鸡长大了,再考虑抽鸡血治病强身。

! s* u/ e6 {! [8 O4 F

    

! x3 ], |' u2 n# \+ L# j

      这下我有事做了。父亲不知从哪里搞来一个铁网移动式鸡笼。笼子的高、宽各半米,常有一米二左右。刚开始几天,我们把它关在笼子里抬到楼外,让它熟悉周围环境,它显得很不高兴。我用玉米茬子加白菜帮子拌的鸡食它也不爱吃,使劲用它那钩子嘴在鸡食儿盒子里左右划拉,想找出在鸡场吃到的饲料。哼哼,对不起,没有,真没有!。。。

% o' z) r8 F8 q1 ?

 

$ E" q7 N: H; d3 m- d

     几天以后,我把它放出了鸡笼。它一出鸡笼,高兴地使劲扇翅膀,还特好斗,见着别的公鸡就斜冲上去挑衅。。。。每天傍晚收鸡时,我去抓它,它会站在原地不动。但别的小孩儿想抓它,它会快速地躲避。有一次几个小孩儿围追堵截,最后形成一个包围圈,大家一点一点地收缩包围圈,缩小,再缩小,。。。就在大家准备出手扑抓时,只见这只大白鸡双眼一瞪,身体微蹲,随后一个旱地拔葱,“扑楞,扑楞“地闪着大翅膀,从半空中斜刺飞出包围圈。落地后,仍不忘回头瞪一眼想抓它的孩子们,眼神中分明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哼,小样儿,还想抓我?。。。”。

; Q- G; }9 ?- e# S9 Q; }

     马家军老大见状,送了我一个别称------“养鸡婆”。

* e4 a# B+ u! ]9 }5 y8 t) m

    

$ H8 ^$ E! P+ v+ @9 T7 ]

      有时候,我看它表现好,就偷偷地从米袋子里抓一小把米放在手里喂它。嗬,你看它那高兴地的样子,两眼直直的盯着我的手。当它用坚硬的钩子嘴从我手心中有力地啄走米粒时,一种酥痒的舒服感觉立刻贯穿我的全身。。。。

8 j+ H1 }+ v: v5 T6 p

 

$ Y8 m$ F3 i9 ?- @/ ^+ |' v

      大公鸡一天一天长高,长大。它的羽毛变得越发亮丽,尾翎长的略带弯形,红彤彤的鸡冠直立,大概有6,7公分高。。。它已经步入壮年了。终于有一天早晨,一声清脆响亮的“咯,咯,咯。。。呱。。”的鸡鸣把我从睡香中惊醒。我高兴地一骨碌跳下床,跑到鸡笼前去看它打鸣。这才发现,由于它的个头太大,在鸡笼中打鸣不能尽展鸡喉,引颈长鸣,只好委屈地头向前伸,尾向后延,结果每次打鸣,可能喉中尾气出不尽,导致最后总能听到一个“呱。。”的拖声,很有特色。

! r8 n6 [' u2 q8 z+ b* I

   

1 p( ~- y5 |! c2 h6 j, j% t

     有时当我们把饭菜摆在了一张半米高的矮桌上准备开饭时,稍一不注意,这个家伙就会快速冲上来,惦起双爪,挺起长脖,看准盘中焖香的蔬菜或米饭,狠狠地叨上一大口。等我发现后轰它走,它会站在不远的地方,一边喉咙里嘀嘀咕咕的,一边眼睛一瞪,双腿一叉,屁股一蹲,“噗嚓。。。”一泡鸡屎当面就给我们甩地上了,表达一种强烈不满情绪。

$ l1 ]% l3 `" g+ _+ x4 B

 

2 h8 K; M/ o, _; o n8 ~

     当它长到7,8斤重时,周围的草公鸡都已经不是它的对手了,因为它太高大,凶猛。有时候楼里的孩子们就窜捣我抱它去其他楼找别的大公鸡掐架,它都能完胜而归,就是来去抱它把我胳膊累得酸痛。后来我就找了一个大竹篮子装着它到处乱转,寻鸡斗架。

! Y o+ H! m- O2 _7 o2 i

 

- C* k2 ~. e; \6 I( d; M

     后来,大白公鸡开始献血了。每隔一段时间,一管子100cc鸡血就注入到我父亲的体内。若干年后,我母亲一提到这事,就心有余悸,说当时真傻,也真无畏,就那么敢把动物的血直接注入到人体内,也不怕出问题。可能是由于不断地献血,这只大公鸡打架的斗志和气力明显下降,后来和另外一只洋种公鸡对掐,终于取得首场败仗,一脸血的败兵而逃。。。

! w3 w- e' y5 E8 F: n- P- q

    

4 Q$ @6 `3 v1 H( N

     记得有一天吃晚饭时间,住在机院北门外的“朵儿”她爹一脸不高兴地敲开我家大门。他强烈指责我家大白公鸡欺负他家芦花小母鸡,还肆意踩碎小母鸡刚生出来的幼蛋。。。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罄竹难书,希望我们今后严加看管,否则,哼。。。。

" i$ l$ T2 N# w) F$ e/ \6 E; P' K

     接下来的那一阵子,我生怕它吃亏,挨“朵儿”她爹的板儿砖,尽力看住它,不让它去北门外的鸡窝犯事,可还是看不住。一天中午,我楼前楼后寻它不见,马上跑向北门外鸡窝。从远处一看,发现我家大公鸡像个卫士一样站在趴在窝里的芦花小母鸡旁边。一会儿的功夫,小母鸡“咯,呱,咯,呱。。。”叫着,高兴地站起来,窝里有一个刚下的鸡蛋。此时,只见大白公鸡一个箭步扑了上去。唉,可怜的芦花小母鸡啊。。。。然后,这个大白家伙懒洋洋地趴在小母鸡的窝里,一点不见外,翅膀伸展,双爪乱蹬,弄得浑身上下全是土,像是玩儿鸡打滚。接着就听到“噗。。”,一声,那个刚生出来的鸡蛋被它一个有力的后蹬踹,一爪子横空撩到旁边的木柱子上被撞碎。唉呦嘿,“朵儿”老爹控诉的一点没错。再这样下去,它非异化到“流氓鸡”行列不可,于是我冲了上去。。。

; L! S7 e! f+ G8 z# [. G3 m

 

9 c N! v2 K/ d* w

      在冬天,天黑得比较早,有时我一贪玩儿,就忘了收鸡。一拿筷子开始吃晚饭时,才想起来还没收鸡呢。往往刚要起身还没站起来,就听大门传来“笃,笃”的叩击声。开门一看,咦, 门外怎么没人?低头一看,嗬,原来是这大白家伙用嘴在啄门。此时它正仰天侧头,用一只眼睛盯着我,随后一低脑袋,一头扎进来,径直大踏步向厕所走去。一路嘴里唧唧咕咕,像是抱怨着什么。到了厕所后,一缩身子,蹲在暖气管下一言不发地烤暖暖。等身体烤暖和了,它就喜欢在屋里闲逛,不愿意马上进笼子。我有时就坐在一把小凳子上,一把揽它于怀中。这个大白家伙马上会伸长脖子,把它那个巴掌大的脸整个热乎乎地贴在我的腮边,耳边,和我套瓷儿。有时我就犯点小坏,一把卡住它的脖子,让它有点儿上不来气,然后来个脸对脸。它努力想挣脱,但不行,最后它两眼盯着我,嘴大张,“呼”一股生棒子面儿味迎面向我扑来。。。。。

1 ^- r3 _9 y x

 

' a' P1 P' c1 |& g$ R% D/ `: x

      当这只大白公鸡长到13斤时,院内发生武斗,8号楼成为武斗前沿地带。它被关在家里呆了两星期,体重掉了两斤。那时父亲已经失去打鸡血的兴趣,最后决定不再继续养它了。一位亲戚来我家对它做了最后的处理。。。。

( h: n2 U& K' h

      唉,这只大白公鸡,它是我童年时期最上心的一件宠物了。

发表于 2009-9-6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喂鸡 

  今天该我喂鸡,早上,我进了鸡栅走向鸡窝。鸡看见我来了,就使劲往外挤,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 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我说:“你们先等一下,我打扫完了,就放你们出来。” 
  我拿起笤帚扫地,边扫边想:快点儿扫干净,好放它们出来。正扫着,不小心踩上块鸡粪。我想:唉!真倒霉,多脏呀!可是马上又想:不对!劳动不应该怕脏。我就继续扫。一会儿,鸡栅里让我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打开鸡窝的门,鸡争先恐后地挤出来。不好!“小芦花”和“猫头鹰”卡在门口了。我说:“慢点儿,别卡坏了身体!”忙把它们抱了出来。最后出来的是“金皇帝”它抖了抖锦衣似的羽毛,拍了拍翅膀,就昂着头,喔喔喔地叫了起来。那威武的样子,确实像个皇帝。 
  “小老鸹”带头,别的鸡跟它一窝蜂似的向食槽跑去。跑到那儿一看,槽里什么也没有,它们就朝着我咕咕地乱叫。 
  我拿着食槽去和食,心想:多喂它们一点儿吧,好让它们多下几个蛋。我就多抓了一把高粱拌在鸡食里。 
  我端着食槽走进鸡栅,鸡马上追了过来,围着我。又是“小老鸹”跑得最快,它挤到我跟前,跳起来食吃。我一边赶它一边说:“急什么,就你贪吃,批评你多少次了,还不改!” 
  我把食槽放下,它们马上把头扎在一块儿抢着吃。“小老鸹”太淘气了,它蹦到槽里,搅得别的鸡都吃不好。它吃着刨着,专挑高粱。“老好人”挤不进,只好吃别的鸡刨出来的。我看了有些生气,就把“小老鸹”抱出来,让“老好人”挤进去。 
  过了一会儿,鸡全吃饱了。爱下蛋的“金皇后”“老好人”不慌不忙地向窝里走去。不下蛋的鸡在墙根下晒太阳。只有“金皇帝”像个卫士似的,来来回回踱着方步。 
     中午放学,我跑进鸡栅去捡蛋。从第一个窝里捡出四个;从第二个、第三个窝里各捡出一个。“一共六个!”我高兴地喊着,跑去告诉统计员董洁。她看着我捧着的鸡蛋说:“好呀!真多!上午下六个,下午再下六个,一共有十二个呢!”我催她说:“快给记上吧!”董洁翻开统计册,认真地记着:“老好人”一个,“金皇后” 一个…… 
发表于 2009-9-6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9-6 11:17:00的发言:
  - j# ?, E- Y$ \

(24) 养过一只大白公鸡   

4 ?; C% t$ G1 D2 s5 r; }& D- Y

 

: S2 n8 t( }- X& g! ?8 c

     当它长到7,8斤重时,周围的草公鸡都已经不是它的对手了,因为它太高大,凶猛。有时候楼里的孩子们就窜捣我抱它去其他楼找别的大公鸡掐架,它都能完胜而归,就是来去抱它把我胳膊累得酸痛。后来我就找了一个大竹篮子装着它到处乱转,寻鸡斗架。

0 m! x: P2 i8 W& D: k7 P8 L) c5 _7 _

 

+ i( r# @# M8 F. V0 n

 

+ }3 F1 F4 O% k2 x

      当这只大白公鸡长到13斤时,院内发生武斗,8号楼成为武斗前沿地带。它被关在家里呆了两星期,体重掉了两斤。那时父亲已经失去打鸡血的兴趣,最后决定不再继续养它了。一位亲戚来我家对它做了最后的处理。。。。

- K1 A! C3 a2 H" V* D

 

+ I$ O# X, {+ m P5 P

  撺掇

) y$ }, G5 d& k: \( l

 

4 i" M7 B. w0 ?3 F( ^6 E# v! R

  能有13斤的公鸡,第一次知道,不是小鸵鸟吧?

发表于 2009-9-6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6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6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9-6 15:20:00的发言:
  8 a0 M% @4 ^' V$ o3 D

2、刘克固:6062班?

6 C% a+ n9 t6 ?, p& X

fficeffice" /> 

/ N5 k( X" u+ U5 v8 d, o+ J0 T

! ]" ~+ p5 m) g$ \! g- X

6、方立功:60 61班?

7 M4 Z; I% M3 z8 R# z7 }5 l

 

$ C9 M& U" W" d( O3 T8 J8 g

8、黄韵芳 美籍画家 :哪届?哪班?

' ]& K. L F, Y4 \; L8 x* k4 x+ ~3 C

+ o+ K6 m2 A8 z0 ~

2、6都对。8应是56届的,详情鞠大哥应该知道。

发表于 2009-9-6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次几个小孩儿围追堵截,最后形成一个包围圈,大家一点一点地收缩包围圈,缩小,再缩小,。。。就在大家准备出手扑抓时,只见这只大白鸡双眼一瞪,身体微蹲,随后一个旱地拔葱,“扑楞,扑楞“地闪着大翅膀,从半空中斜刺飞出包围圈。落地后,仍不忘回头瞪一眼想抓它的孩子们,眼神中分明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哼,小样儿,还想抓我?。。。”。"

. a8 N1 L1 o" V: h) P# c

      水兄的文字声情并茂,有点《清明上河图》的味道,充满了童趣,描写的出神入化。我收藏了你的《大滑梯》。你的文笔太细致、太生动了,老师们看了你的文字会引以为荣的。

发表于 2009-9-6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是我敬重的学长之一,他是位正人君子。我喜欢他的文章,我们说好做好朋友了。

* b2 k: C4 w1 n- H

       老三学长转载的《杀猪》《扒车》的作者是不是咱附小校友啊?可惜没见过作者的照片,老三兄能否发来让我们认识一下作者的风彩呀?最近很少见老三兄发贴了,跑那发财去了?

发表于 2009-9-7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9-7 16:2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9-6 15:20:00的发言:
   4 N9 T9 v5 d5 n

2、刘克固:6062班?

/ A i5 n [# }+ k

fficeffice" /> 

8 C* h; G) m4 o. ]2 W

( U, I' t. _0 \# I6 c3 j, Y5 b% [! L

6、方立功:60 61班?
我疏忽了,确实应是刘克崮。
发表于 2009-9-7 1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7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9-6 15:20:00的发言:
   0 V1 h/ |# _% H) V" H7 S d

2、刘克固:6062班?

1 T C7 n) j6 n1 a6 n

fficeffice" /> 

/ S9 H5 A. _; F' ~9 `

: [' p, {! \4 Y. b

6、方立功:60 61班? 9 {2 N: Z s4 N: G

8 w9 }+ c( S& m1 m: S; X! h$ [

 

  ( ^/ u4 k: r( T. f1 }" Z' h

胡兄:

9 B+ |6 D: l4 m. i; e

首先,道声辛苦了。学兄为《纪念册》真是呕心沥血了。

* j2 O+ P* f& H7 B/ i3 a

俄有几事不明:附小十杰之一是刘克固还是刘克崮?我记得在411前后的帖子介绍说是刘克崮,因其出生于1947年,那年打了孟良崮战役,故取名克崮。他大概还有一个弟弟叫克京,推测是1949年生人,北京(或南京)那年解放的嘛。

; H W2 c" Z3 U# }( V6 |6 z- u

 

8 j( ?4 Q: B: B6 ^7 E

另,刚走的方立功学长,现名李东。《纪念册》用那个名字呢?按说方立功师附小注册的姓名,但更多的人只知道李东吧。或两个名字都用,其中一个放在括号中,并作注解。胡兄斟酌。

s' m! R% y5 t9 f9 {) X, _

 

* u5 s3 V3 Q T0 f) d: e& `

最后,题外话,胡兄说上小学时看过《湘西剿匪记》,是书吗?谁著的?是沈从文的还是他人的?望告。

+ F. u: ]6 `3 C2 o4 t5 _4 m

 

5 W, [6 t8 i* S% a: R

原谅俄又俗了一把!哈哈。拜托了,您呐!

% u0 Y2 m/ k- k; ~" H3 ~( t

 

发表于 2009-9-7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fficeffice" />   3、王伟: 哪届?哪班? - `( O3 @9 O0 k

 

6 i' _9 E4 U' N9 H) `8 x

4、黎晓宏:哪届?哪班?

, j, t! i# q+ l& x6 {6 Z. t P/ g

 

, ^! L* [. ?) ^0 I/ t

5、郭路生:6162班?

5 m* ]1 F; N; n* o# E

 

/ L. Z8 p4 ]9 N& o% l( R

6、方立功:60 61班?

$ T. y9 d8 E2 R u- x7 V

 

1 I3 |4 o, |/ @+ C3 U3 Z

7、李萍萍:64届?哪班?

) k. z5 z" J) L* i) q, ~& C1 b

 

0 t9 ]7 L: n R( S1 c4 A

8、黄韵芳 美籍画家 :哪届?哪班?

1 l/ H" @( g6 m

 

& x' y8 \' K0 [# \* ^! z

9 方风雷:哪届?哪班?

3 B7 U. c! Y) K0 G! O2 L& P

 

% P* E% Z& B- N. \- ?# L

10、杨一平:哪届?哪班?

6 J' C( n! p" G' J' L \

3、王伟:   63届2班

7 [' m9 D" x+ E8 v3 `

7、李萍萍:64届4班

/ ?4 C S8 Y7 z+ K" H( B% d( M# o

8、黄韵芳:56届2班

- w# C* S" ?& [9 B i2 p; O N9 o% P

10、杨一平: 66届2班

发表于 2009-9-7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7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9-7 8:28:00的发言:
  / N8 m0 h9 J2 A$ ~* o* y* ` `( t

。。。。。                                                  

, N t' {2 ~" |. O( S6 e

       但是,我知道他们就是我们日夜思念的老师和阿姨。岁月改变了他们外貌,也改变了我们的外貌。让我们彼此不能相认。但是,岁月却无法改变师生相互思念的那颗心。我们的心弦和老师、阿姨们的心弦在一个共同的节律上谐震。

; E4 J8 ~. }5 E/ V& f$ v1 y) e! M+ G( G

       我能从他们的脸上、从他们的目光中读出这一点。他们也在对每一个从自己眼前过往的同学们中,寻觅那昔日熟悉的小脸儿,寻找他们呕心沥血教过的学生。但是,不经过专门的介绍,我们与他们很难相认……悠悠岁月,四五十载了。

( F t$ a) H, b3 F/ ?3 B. a% Q

。。。。。           


+ R' q% D' C3 I$ d8 Y& A( E* J

真切,感人!

1 [% B5 y; x; M+ j

我的班主任王彦声,郑尧,于志纯老师却再也寻找不到她们呕心沥血教过的学生。她们已经走了。。。。

发表于 2009-9-7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9-6 14:37:00的发言:
5 A; D4 X( N+ N! d6 t3 w3 `

 

. ^2 W& n, r$ o1 v

  撺掇

5 t; u! Q$ l% T

 

/ P: V0 ^0 h* d7 p* v! G# [

  能有13斤的公鸡,第一次知道,不是小鸵鸟吧?

9 u; T9 v7 m$ i; `2 y/ r2 J$ P

(1)谢谢纠正错别字

6 q; ^. E2 d' J; t! P' G/ y

(2)那只鸡属老外,品种好,骨架很大。再加上我的悉心喂养,所以长得非常壮实。小时候曾听说双桥农场引进的品种马,光马蹄子就有小脸盆那么大。。。。关键是品种。

发表于 2009-9-7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9-6 15:32:00的发言:
4 ~2 O; w9 `$ |

 

& V& O# G9 Z/ V$ ?) z

        喔 考?!水小子!都什么记性啊——还【大家可能都记得有一篇“今天我喂鸡”的文章吧。在文革初期它和“海瑞罢官”,“燕山夜话”可是被当作“大毒草”来批判的。”】——惊人,晕!

8 `- O( I; }5 P& b, x

如果再说出吴晗,邓拓,廖沫沙,外带“三家村”,胡兄是不是就该背过气了? 别介,挺住啊,哈哈。。。。

2 g" X- O$ Z) K2 [" E# K- ?( f; g

其实不是我的记性好,而是当时我们的耳朵里天天听到的就是这些,不想往心里去都不行。

( s0 g+ X6 M& \2 ?' @) r

 

发表于 2009-9-7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9-6 14:30:00的发言:
今天我喂鸡 

  今天该我喂鸡,早上,我进了鸡栅走向鸡窝。鸡看见我来了,就使劲往外挤,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 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我说:“你们先等一下,我打扫完了,就放你们出来。” 
  我拿起笤帚扫地,边扫边想:快点儿扫干净,好放它们出来。正扫着,不小心踩上块鸡粪。我想:唉!真倒霉,多脏呀!可是马上又想:不对!劳动不应该怕脏。我就继续扫。一会儿,鸡栅里让我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打开鸡窝的门,鸡争先恐后地挤出来。不好!“小芦花”和“猫头鹰”卡在门口了。我说:“慢点儿,别卡坏了身体!”忙把它们抱了出来。最后出来的是“金皇帝”它抖了抖锦衣似的羽毛,拍了拍翅膀,就昂着头,喔喔喔地叫了起来。那威武的样子,确实像个皇帝。 
  “小老鸹”带头,别的鸡跟它一窝蜂似的向食槽跑去。跑到那儿一看,槽里什么也没有,它们就朝着我咕咕地乱叫。 
  我拿着食槽去和食,心想:多喂它们一点儿吧,好让它们多下几个蛋。我就多抓了一把高粱拌在鸡食里。 
  我端着食槽走进鸡栅,鸡马上追了过来,围着我。又是“小老鸹”跑得最快,它挤到我跟前,跳起来食吃。我一边赶它一边说:“急什么,就你贪吃,批评你多少次了,还不改!” 
  我把食槽放下,它们马上把头扎在一块儿抢着吃。“小老鸹”太淘气了,它蹦到槽里,搅得别的鸡都吃不好。它吃着刨着,专挑高粱。“老好人”挤不进,只好吃别的鸡刨出来的。我看了有些生气,就把“小老鸹”抱出来,让“老好人”挤进去。 
  过了一会儿,鸡全吃饱了。爱下蛋的“金皇后”“老好人”不慌不忙地向窝里走去。不下蛋的鸡在墙根下晒太阳。只有“金皇帝”像个卫士似的,来来回回踱着方步。 
     中午放学,我跑进鸡栅去捡蛋。从第一个窝里捡出四个;从第二个、第三个窝里各捡出一个。“一共六个!”我高兴地喊着,跑去告诉统计员董洁。她看着我捧着的鸡蛋说:“好呀!真多!上午下六个,下午再下六个,一共有十二个呢!”我催她说:“快给记上吧!”董洁翻开统计册,认真地记着:“老好人”一个,“金皇后” 一个…… 
; O: d4 S1 f" f$ G

如果这就是当年的那一篇“毒草”文章,我怎么看不出什么反动言论啊。

! k% p; `$ @6 \$ c7 |2 a. v

 

发表于 2009-9-7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9-6 11:17:00的发言:
  ' ~! f# ]% Y6 ~. q4 F4 ]5 W

(24) 养过一只大白公鸡   

: f5 y. U( z: b$ j4 W$ v

 

: u$ r' X) h6 Z. U+ H2 t9 v

      大家可能都记得有一篇“今天我喂鸡”的文章吧。在文革初期它和“海瑞罢官”,“燕山夜话”可是被当作“大毒草”来批判的。我当时年纪小,一直不知道这篇文章到底写的内容是什么,心说怎么写点喂鸡的事情就受到批判了呢?后来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说打鸡血可以强身健体,医治各种疾病。在当时科普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我父母一时脑热,便跟了进去。其结果对于我来讲,就不仅仅是“今天我喂鸡”了,而是天天我喂鸡。

5 s |0 x0 W! z

    

$ y I% i& v+ Z$ \! o2 A, I

      记得那是一个傍晚,太阳还没落山。 我从外面玩儿完回家,还没进楼门,就看见楼前一棵树下拴着一只大公鸡。红红的脸膛,白白的羽毛,黄黄的腿爪,高耸的鸡冠,长长的嘴坠,。。。看起来特精神。一旁玩耍的小朋友告诉我,这只大公鸡是我爹刚牵回来的。我回家一问才知道,父亲为了准备参加打鸡血运动,专门从京郊某鸡场买了这只洋品种大公鸡。由于品种上乘加上鸡场喂的饲料好,这只鸡从破壳出生到来到我家,总共才81天,体重就已达到3斤二两。虽然它看起来个头大,仍属于小鸡,不会打鸣。父亲让我们三个孩子负责喂养,等鸡长大了,再考虑抽鸡血治病强身。

. e; ~" @! b' H4 ]8 w1 w& Y

    

0 w" Z0 \) R+ \1 Y" B) H" t

      这下我有事做了。父亲不知从哪里搞来一个铁网移动式鸡笼。笼子的高、宽各半米,常有一米二左右。刚开始几天,我们把它关在笼子里抬到楼外,让它熟悉周围环境,它显得很不高兴。我用玉米茬子加白菜帮子拌的鸡食它也不爱吃,使劲用它那钩子嘴在鸡食儿盒子里左右划拉,想找出在鸡场吃到的饲料。哼哼,对不起,没有,真没有!。。。

/ W6 G' |1 X& w3 l6 |4 L3 K' U

 

" s2 a3 \1 s/ Z, ^9 [

     几天以后,我把它放出了鸡笼。它一出鸡笼,高兴地使劲扇翅膀,还特好斗,见着别的公鸡就斜冲上去挑衅。。。。每天傍晚收鸡时,我去抓它,它会站在原地不动。但别的小孩儿想抓它,它会快速地躲避。有一次几个小孩儿围追堵截,最后形成一个包围圈,大家一点一点地收缩包围圈,缩小,再缩小,。。。就在大家准备出手扑抓时,只见这只大白鸡双眼一瞪,身体微蹲,随后一个旱地拔葱,“扑楞,扑楞“地闪着大翅膀,从半空中斜刺飞出包围圈。落地后,仍不忘回头瞪一眼想抓它的孩子们,眼神中分明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哼,小样儿,还想抓我?。。。”。

/ ~! ?4 _* M) z. U; J

     马家军老大见状,送了我一个别称------“养鸡婆”。

( j, o2 v* E! o, F* b0 j, Y6 W

    

; K$ ^' c2 X0 b3 p

      有时候,我看它表现好,就偷偷地从米袋子里抓一小把米放在手里喂它。嗬,你看它那高兴地的样子,两眼直直的盯着我的手。当它用坚硬的钩子嘴从我手心中有力地啄走米粒时,一种酥痒的舒服感觉立刻贯穿我的全身。。。。

1 ?- J( h! ~ m& {

 

3 ]* f) |) N- p; x% p6 u* c" d% O

      大公鸡一天一天长高,长大。它的羽毛变得越发亮丽,尾翎长的略带弯形,红彤彤的鸡冠直立,大概有6,7公分高。。。它已经步入壮年了。终于有一天早晨,一声清脆响亮的“咯,咯,咯。。。呱。。”的鸡鸣把我从睡香中惊醒。我高兴地一骨碌跳下床,跑到鸡笼前去看它打鸣。这才发现,由于它的个头太大,在鸡笼中打鸣不能尽展鸡喉,引颈长鸣,只好委屈地头向前伸,尾向后延,结果每次打鸣,可能喉中尾气出不尽,导致最后总能听到一个“呱。。”的拖声,很有特色。

* d8 G8 y' H, b# V

   

% C' Q* @ {4 U% e4 p3 J% _' ~

     有时当我们把饭菜摆在了一张半米高的矮桌上准备开饭时,稍一不注意,这个家伙就会快速冲上来,惦起双爪,挺起长脖,看准盘中焖香的蔬菜或米饭,狠狠地叨上一大口。等我发现后轰它走,它会站在不远的地方,一边喉咙里嘀嘀咕咕的,一边眼睛一瞪,双腿一叉,屁股一蹲,“噗嚓。。。”一泡鸡屎当面就给我们甩地上了,表达一种强烈不满情绪。

, F( x! Y% u( Z8 d: [+ m

 

$ A. L0 A& t$ f. L9 H

     当它长到7,8斤重时,周围的草公鸡都已经不是它的对手了,因为它太高大,凶猛。有时候楼里的孩子们就窜捣我抱它去其他楼找别的大公鸡掐架,它都能完胜而归,就是来去抱它把我胳膊累得酸痛。后来我就找了一个大竹篮子装着它到处乱转,寻鸡斗架。

, ?$ C9 k; p) J: n) |

 

) j" M) B% V2 X1 Q$ L$ U

     后来,大白公鸡开始献血了。每隔一段时间,一管子100cc鸡血就注入到我父亲的体内。若干年后,我母亲一提到这事,就心有余悸,说当时真傻,也真无畏,就那么敢把动物的血直接注入到人体内,也不怕出问题。可能是由于不断地献血,这只大公鸡打架的斗志和气力明显下降,后来和另外一只洋种公鸡对掐,终于取得首场败仗,一脸血的败兵而逃。。。

+ G- l, D: n; c0 A' {! Q+ q" p

    

& ]3 ^. w7 M: E g2 }& V7 H5 ?

     记得有一天吃晚饭时间,住在机院北门外的“朵儿”她爹一脸不高兴地敲开我家大门。他强烈指责我家大白公鸡欺负他家芦花小母鸡,还肆意踩碎小母鸡刚生出来的幼蛋。。。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罄竹难书,希望我们今后严加看管,否则,哼。。。。

" {# I2 r( B F& `1 Y: g

     接下来的那一阵子,我生怕它吃亏,挨“朵儿”她爹的板儿砖,尽力看住它,不让它去北门外的鸡窝犯事,可还是看不住。一天中午,我楼前楼后寻它不见,马上跑向北门外鸡窝。从远处一看,发现我家大公鸡像个卫士一样站在趴在窝里的芦花小母鸡旁边。一会儿的功夫,小母鸡“咯,呱,咯,呱。。。”叫着,高兴地站起来,窝里有一个刚下的鸡蛋。此时,只见大白公鸡一个箭步扑了上去。唉,可怜的芦花小母鸡啊。。。。然后,这个大白家伙懒洋洋地趴在小母鸡的窝里,一点不见外,翅膀伸展,双爪乱蹬,弄得浑身上下全是土,像是玩儿鸡打滚。接着就听到“噗。。”,一声,那个刚生出来的鸡蛋被它一个有力的后蹬踹,一爪子横空撩到旁边的木柱子上被撞碎。唉呦嘿,“朵儿”老爹控诉的一点没错。再这样下去,它非异化到“流氓鸡”行列不可,于是我冲了上去。。。

# i4 g9 F' y8 r6 I4 y

 

, y* n7 x- M+ C( }

      在冬天,天黑得比较早,有时我一贪玩儿,就忘了收鸡。一拿筷子开始吃晚饭时,才想起来还没收鸡呢。往往刚要起身还没站起来,就听大门传来“笃,笃”的叩击声。开门一看,咦, 门外怎么没人?低头一看,嗬,原来是这大白家伙用嘴在啄门。此时它正仰天侧头,用一只眼睛盯着我,随后一低脑袋,一头扎进来,径直大踏步向厕所走去。一路嘴里唧唧咕咕,像是抱怨着什么。到了厕所后,一缩身子,蹲在暖气管下一言不发地烤暖暖。等身体烤暖和了,它就喜欢在屋里闲逛,不愿意马上进笼子。我有时就坐在一把小凳子上,一把揽它于怀中。这个大白家伙马上会伸长脖子,把它那个巴掌大的脸整个热乎乎地贴在我的腮边,耳边,和我套瓷儿。有时我就犯点小坏,一把卡住它的脖子,让它有点儿上不来气,然后来个脸对脸。它努力想挣脱,但不行,最后它两眼盯着我,嘴大张,“呼”一股生棒子面儿味迎面向我扑来。。。。。

8 v! t3 K8 W) ]! J" S

 

1 m/ O! b; ]# |1 g4 x* ]' H

      当这只大白公鸡长到13斤时,院内发生武斗,8号楼成为武斗前沿地带。它被关在家里呆了两星期,体重掉了两斤。那时父亲已经失去打鸡血的兴趣,最后决定不再继续养它了。一位亲戚来我家对它做了最后的处理。。。。

, M# b% \% D2 O0 W3 H0 r

      唉,这只大白公鸡,它是我童年时期最上心的一件宠物了。

( t) M9 U: x% J) U! v2 g

   ······ 对它做了最后的处理·····难道你把它杀了?[em64]5555555

& B4 X, y* h3 E9 M! f$ Z# f8 q

我记着它总是昂首阔步雄赳赳气昂昂的,高大、红冠子、洁白的羽毛,非常的威猛。是来航(音)鸡?反正是大洋鸡个子特别的大。

6 }9 G% y0 Y K

  “常”应为“长”。

4 e. h0 a- z2 {; E7 e

  哥看邮箱了嘛?

发表于 2009-9-7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9-6 8:13:00的发言:
6 S, `4 A: @3 h5 T

 

% ~9 h! v, t$ M1 F3 }5 u

 他们说你咳嗽,说得我嗓子好像也不舒服了,需要你的人还多者呐,少抽点吧

4 V3 w# c! q; H- ~9 A7 i

 

2 G# w( i" K F3 N. S

 

3 X, B3 X! f2 t( N, v
% S, B5 e& O8 ~1 w$ k9 D" O0 L u
9 a( e( A. V' F
列宁同志已经戒烟了,列宁同志已经不咳嗽了,列宁同志已经能……
! g" S e& Y$ @, }& v+ r' z' r8 m6 e( B
感谢心一学弟关心!O(∩_∩)O~
发表于 2009-9-6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09-8-16 0:33:00的发言:
) s8 A7 `1 s, R1 ~

            .....
   
   ,   现将老师们反复回忆、校对的三份名单:一份《机院附小》教职工现在已有联系的名单45人;一份至今还没有找到或者没有联络地址或电话的教职工名单45人;一份已经知道故去的教职工50人,此次机院附小建校十四年来共计有教职工140名的名字公布于下:
   (一)《机院附小》教职工中,已知有通讯地址或电话的名单,共有45人,现将名单公布于下:
胡世坚、丁锡珉、郭惠荣、李运彤、汪惠芬、李春敏、孟丽娟、王红霞、

$ C$ p# ?3 k5 t$ M. z" x- e

宁玉珍、赵雅秀、魏启芝、王向荣、康瑞兰、陈廷武、周静林、赵跃廷、

" _. E8 }( T* D2 [% F

刘新禄、殷荣珠、华秋岳、徐文英、薛慧珍、鲁珍珠、高金楼、牛瑞红、

6 m0 B/ k! {' F& j/ K

肖华民、蓝为荣、金久雄、黄翔凤、姚成慧、唐玉梅、栾兴家、闫宗华、

6 R3 ?. `* }7 l. X C0 S+ Y

陈继庄、邱  熊、杨洁兰、韩秀荣、刘贵清、韩崇贞、钱生岭、姜淑勤、

l! k l& u j5 C, m9 x. i1 m, j5 D

魏树卿、马太昌、宋美娇、林  华、钱润玉、
   
 .....

* f. x# [* _/ q3 D

  胡老师:

5 Z4 v1 i/ _, j% v8 c

 

, ?5 g9 R" u( G" u

       非常感谢您和其他老师不辞辛劳,提供了附小老师,职工名单。从中又看到了一些曾教过我们的老师名字,如金久雄(语文)老师等,只是年代久远,对其中一些老师教过什么课都不记得了。

" F ^, K5 X' _3 ~- H" D, j

 

# j# @2 W5 s8 I8 c7 r

       不知能否锦上添花,在老师名字旁注释上任课名称?

! n" e' T6 P* N( D' O. ^3 l+ w s* M

 

2 C( }( |0 X) _$ S# v' z% a6 F

  还请胡老师多多保重!

/ l/ ^9 q& O" v0 L- }3 S- y3 K, W

发表于 2009-9-7 0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赵愚公在2009-9-7 0:02:00的发言:
' R+ _& C+ v4 n, h( i: H6 O* ^
' Z0 D) j& b3 p
# j! w" m `; I
列宁同志已经戒烟了,列宁同志已经不咳嗽了,列宁同志已经能……
$ u& @/ B' p) m4 V7 v- F
感谢心一学弟关心!O(∩_∩)O~
& R! j& \( d- N* f

 好像,耳朵上还夹着一根呐 [em63]

发表于 2009-9-7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11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11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9-10 9:14:00的发言:
1 [1 t% i/ m3 u8 ]4 i

 

e# C1 i6 i4 J7 m

    玩玩流浪学姐:你的建议是不错,但是不知道其他校友意见如何。

- Y5 k% A+ C, B; {3 a

 

/ }, D' O( r; E( w' Q+ x e( z$ H

   本来,就是为了给那些不能上网的老师们编辑一部“纪念册”,以便他们阅读,回忆、了解学生们对母校无限美好的记忆和对他们深厚的感情。限量印刷且较为精致一点,这恐怕是今生母校与师生唯一的“纪念”了,于是费用就显不足。确实,有些为难。于是,编委中一位同学说不足部分由她个人垫付。

& n$ H: r8 M7 C" ^0 y r6 W

       其实可能大多数人都想拥有一本,留着观看,有些东西毕竟在计算机上看不方便.

$ j3 }* l8 @ \/ V4 Q8 }

      就是记性不好容易把收据丢失,我就想多订几本.

发表于 2009-9-11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09-9-11 4:55:00的发言:
/ B2 \' |: r; g8 K

另,也许是多余的补正:

0 B3 s: c1 ~! \) M

冷  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行政职务,正部级)17大候补中委。

( f$ u- o: \$ @$ {& c8 E( h9 p

刘克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P& U+ ]( u+ g& |9 p

    l泠溶和百万庄的泠梅是一家吗

发表于 2009-9-11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9-11 9:59:00的发言:
& g7 W4 e% D# Y3 ~0 Q+ Y7 W! R# u3 j- ^

 

8 b4 q4 ]8 d1 X6 s2 O/ D9 x

    育新同学wangpei,谢谢你的补正。

: G1 p4 A# G0 x' ]7 [

 

; z1 p; o( g K! ?

   我有一疑惑,你们那坛子怎么没有你们老师方面的信息啊?我这话是不是有点多余?

+ I; f& R3 P# A+ ]) F

  我想你们与我们对自己小学老师的感情是一样的。

3 ~8 E( G+ L) L7 _& N8 B

 

" j4 t/ z! x# r1 u% P# w- g

% d+ z" C2 K: d/ i1 y

试答我校老师一事:

8 z3 g8 X6 m& Q! n. G

先从学校谈起:

& \9 O+ T; f( Q; ]1 P m6 \

育新小学为商业部59年所办的子弟小学,每年级只有一个班。

2 P P" W1 w9 }9 p1 v* k, N

育群小学为人民银行总行(以下简称“央行”)60年所办的第二个子弟小学。

- s$ L# k9 J/ Z6 p+ `

育新649月迁往德外石油部干部学校校址

' F' f% z* u6 `9 V3 M% ~

育群的697071三届学生同时并入育新。69.70届各两个班,71届一个班。

8 @0 y' y3 }8 f$ B3 r. m

构成当时的育新。

" p$ U2 {' ~' Q: i$ g7 ^

fficeffice" /> 

9 }# v$ s4 X9 t

育新从59年建校至66年共7届学生,(按每班40人计),280学生。

9 C$ u) F U# R" v" y

加上育群并去5个班,200学生。

U ~' I- A: P. n$ t" x

6465年又招生两届新生,应该是一届一个班,80学生。

! G$ f0 H! G( ]

即所有学生共五,六百人。

4 a, N- `' _2 L

66年在校学生不足500人。

% ^1 ]6 n R# L2 A& K, J. b

因在校学生人数有限,故学校教职员工相对较少。

% u5 p0 N0 e3 w+ b# w3 w

 

1 G! _/ M( l* m; U- h+ k

育新教师有部分商业部干部,其他为调来教师。

5 B3 T$ H+ V' v& f$ @

育群老师基本为央行干部,学生迁移时相应教师随之。这部分找央行老干局即可。

* `$ {. \' E2 |7 V0 k* A: O

 

$ K. O3 e+ R" v8 _

育新于68年一分为四。02年初我和同学搞师生聚会时,找到了老师最集中的学校。

) `. g9 Z/ m: C

并有一老师作为召集人,找到不少老师。

# D3 {7 G* ?0 C$ Z& P* O6 I- {. J+ I1 c

并同时在“公安专网”查询,找到较关键的一些老师。

6 I' {1 h; _7 [9 z- |0 b

 

, W1 E/ _! d" `# Y: Q- i6 A

目前上网同学的班主任及生活老师,早已全部找到并多次见面。

0 w2 i( A2 ~ R7 F# q) Q/ }, N, q) S

 

( |1 F( t8 ]9 O! K% n

我校虽也有不少老师子女在海外。但据目前所知,没有老师去海外。

m$ x1 B6 _3 A. S; v

而在京老师绝大部分不擅长网络。

u( l8 @( I& G+ W9 @4 u

实在是缺乏贵校胡老师这样的人物。

9 i, {$ |( O; [# Q7 e, B% ?

 

! ^7 {7 g& p7 G9 e

因学校师生人数较少,若通篇看我校7个楼,前期有不少师生回忆。

" g5 y5 j2 E% F9 z$ B# r/ x8 ^$ l. z

但当今已不是主要内容。

1 j7 f" W9 j" t4 {) }

 

! ~% p* w$ z& G! V

02年师生大聚会合影

& d5 p ?- }; s* ^- S6 r

 

# o& |5 _1 p0 z! M& Y5 J s


发表于 2009-9-11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right在2009-9-10 22:58:00的发言:
4 B M. d; X0 g8 z

 别想那么多啦 小草你咋说人家是"鬼妹", 不健康呀 不会桂梅啥的   还有糊涂, 忧伤个啥  俩人灰暗呀

& |& a$ f$ J1 [# f4 C( Z

 

, p; x+ i& {+ l$ L

 发贴心情 Post By:2009-9-10 19:53:00

6 C# a8 n; ?: n. P) G6 E+ R. G

4 s; G8 l, L, y" x/ }- D9 Y" |0 S3 U. n8 m' M4 N' d4 X) d9 x" {
5 G: q. E% U: d* d4 `
冬虫夏草学友,你好!gui_my是我的名字的拼音,我们班的同学一看就明白。文章是今年4月聚会以后写的,放在我的博客上。教师节前夕,为了怀念老师,怀念小学,贴在了论坛上,以便大家交流。

GUi My学姐:

- B: Q2 t5 P; V' w0 a6 j

实在抱歉,由于我对网名比较好奇,因而常常加以琢磨,当然啦,是瞎琢磨。听说网名和真实姓名往往是逆反的,而且越特立独行越响亮。受此影响,故把你的网名乱猜一番。学姐大度,耐心为我解释,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和衷心的谢意。希望学姐再写更多的美文,让我们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8 23:19 , Processed in 1.264225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