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4 K5 ^1 V+ T' Z (23)后河
" Z/ u, W. c1 i' J
' W" m1 a6 g9 J6 \2 |7 j 过去机院北墙外有一条小河,我们那时称之为“后河”。相信不少附小的校友会对它有印象。我过去一直以为这条河的上游与工人体育场南面的那个湖有关系。可那个湖被填了以后,后河依然长流不断,这我就闹不清后河的源头在哪了。
* I6 c$ L3 ~+ ~% I 话说这后河自西向东淌流过来,在水碓子与针织路接壤处遇到一水坝阻隔。水坝西面以梯形水渠为托输送水源,渠宽约10来米。渠的北面有简易住家平房,依虫草老弟的回忆,我班有女生张楚梅同学家曾住此处。水坝东面就是我们“后河”的起始端。它与机院北墙平行,流经5,6,7,8,9,10号楼,继续东奔,流向。。。。具体流向到哪我不清楚了。后河河面不宽,河边上好像有芦苇生长,河面平时大概有5,6米,水深不过齐腰,水质不清亮但也不混浊,非常适于鱼儿生长。在河边上,我曾经捞过鱼虫,逮过小蝌蚪,玩儿过电动木船。。。
- _) D/ g8 ~; \3 I: B" K( [ . `1 y3 I5 _! A1 n6 G5 \
从5号楼到10号楼这一段河面的两岸都是农田。田里的农作物有麦子,水稻,玉米,还有白薯。当麦子快熟了的时候,我们经常到麦地里揪一把麦穗,放在手里搓两把,然后一鼓小腮帮子,“噗”一口气吹去,但见空中麦皮飞舞,掌中却留颗颗晶亮麦仁,接下来就是品尝新鲜粮草。。。味道好极了。如果有风吹来,那一片片麦子随风舞动,特气势,真好看。。。记得还有的孩子手拿一个小网在麦田里逮蝴蝶,一边追着,一边喊着“伏天儿,伏天儿,。。。”。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伏天儿”与逮蝴蝶有什么关系。到了老玉米开始吐穗季节,偷掰甜杆儿是我们的喜好;当白薯长成形状时,晚间9点钟左右便是我们出击的最佳时间。。。反正地里有什么农作物长熟了,都得先经过我们的“品尝”。 # a& k0 w; f s- R/ a" n: M$ q9 D0 j
在这一段河面上,只有一座木桥,一间抽水机房。木桥离猪圈不远,刷了白色油漆的扶栏和黑沥青的支撑架,让这座小桥在绿色田野中显得分外抢眼。桥的北面是一个挺高的土坡,下了雨以后还挺难爬上去。土坡上面也是农田,但主要是种蔬菜。沿土坡向西行进不远,是一家农舍。这家农舍的枣树还是蛮吸引人的。。。。红砖砌成的抽水机房座落在河的北岸,正对着机院北门口,由一个来自马道口,叫“七子”的农村青年管理。“七子”个子不高,红红的脸庞,常年穿一件仿绿服,戴一顶“钱广”式塌沿儿帽。他虽然比我们大得多,但人很随和,大家混得非常熟,即使在院内外孩子打群架时期,我们仍然和他交往,开玩笑什么的,无拘无束。
- E( @& G. R1 g- K& c! M7 c / g% t: l5 @9 i. n2 y! r
在夏天的日子,我曾经和比我大的楼哥们一起下河捉过鱼,在石头缝下面抓住鲫瓜子的手感现在还有。。。还有那气味别致的河床淤泥味道。楼哥们还自己动手做鱼网,然后把鱼网撑在河边,让我们一帮小嘎嘣豆们围圈淌水轰鱼。这方法效率挺高,有一次我们抓了不少的鲫瓜子和白条,还跑到谁家去做了一锅红烧鲫鱼,味道好极了。。。吃不完的白条鱼,我就拿去喂我养的一只大洋公鸡,把它吃的嗉子歪了整个一下午。 + f, P$ B( j$ |) V. l* n) k0 W
8 \$ }0 b7 d/ Y% R& G7 B* L* ~, N
冬天到了,后河结冰了。我们就自己做冰鞋、冰车,然后跑到后河去滑冰。冰鞋是用一块木板加上两条固定的平行铁丝组成。木板前后两头钉上钉子,既当刹车,又可以栓鞋带。制作冰车采用同一道理。在两条平行的粗木框钉上几条木板构成坐板,再在木框上安装铁丝就做成了冰车。后来有人找来长条铁片,把铁片靠在水泥台阶边上砸出“L”型,冲出固定孔,最后安装在木框下面代替铁丝,滑跑的效果明显好多了。那时制作冰车材料一般不到建材市场去买,而是靠“找”。上哪“找”呢?有啊,告诉您地方吧。。。。木板住在木工房的下脚料堆里;木框来自于大学生宿舍里双人床架,只要带把锯子就能把事办了;铁丝、铁片在附近工地横七竖八躺着;滑冰车须配备的冰叉就要到机院铁工厂废料堆里翻腾。那里经常有人看管,不过我们不怕。看管人在时,我们只在附近游弋,下眼看货。等看管人有事一离开,我们立刻冲上前,手脚麻利地抽出早已瞄好的铁钩子等,撒丫子就颠儿,边跑边能听到脑后传来看见我们劣迹的看管人的叫骂声。。。 ) Y* k! j& j$ Q) ^; {! c
有时候,正滑着来劲时,不知谁眼尖,一嗓子“野孩子来啦。。。”吓得大家伙儿抱头窜去,有些冰车被人抢去,也就易了主儿啦。 i9 g* q- y$ y7 h; Y1 Q
+ Q9 b7 v% G( w$ x 冬去春来之时,后河的冰开始融化。整个河面上漂着大小形状不一的浮冰块儿。它们在河水暗流的推动下,向下游慢慢涌去。我们则抓紧时机,找来长木棍或粗竹竿儿,一个箭步撑杆,窜跳到浮冰块上,用棍杆戳着河底,像划小船似得漂啊漂啊。。。高兴的笑声布满河道,有时还从这块浮冰跳到另外一块浮冰上。不经意间,浮冰超载,冰块儿渐薄,忽听“咔嚓,。。。扑通”,得呵,浮冰开裂,壮士落水。侥幸落到水浅的地方,小腿以下立刻精湿;惨点的,大腿以下顿时湿透,趟上岸来让小风一吹,那个冷啊。。。我可是太有体会了。 : b2 @) \% f; B+ O5 Q" W
+ V4 J5 K8 O9 p7 s0 L7 r. G' |" q
后河,那儿还真存着我们儿时不少的故事。。。。 ! k2 ~$ o3 k* ]. E; A$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