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8-11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09-8-11 13:03:00的发言:
* f* V: f1 B# _+ \& @9 p$ x6 ?. p

谁家的孩子??  来个水的?

' e/ h6 ~' B: O5 T( u# ?

你的网名起的好!没你解决不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09-8-11 11:39:00的发言:

(二)到目前为止,现将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已经故去的教职工名单公布于下:
张  薇、谭文盛、郑  尧、靳凤敏、李  真、张秋明、付云成、牛宗亮、魏秀珍、邢同新、
廖永哲、赵 环女、张  兰、谢元明、刘怀玉、孙树林、赵守信、董之青、赵 环男、 孟文和、
戴永钊、丁宝森、韩文敏、于志纯、龚定书、李若兰、王  敬、刘绍增、王彦生、陈秀芳
戴淑兰、刘九声、徐凤歧、陈秀珍、吴彦琼、刘焕玉、邹建新、沈雅庭、郭蕴藉、童艾承、刘倩荣、陈中慧、王桂梅、张秋明、胡圆侨
《机院附小》原有职工中,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已故教、职、工共有45人:
                       胡世坚老师向学友致敬09年8月11日10:46
z9 S3 L4 f1 j7 O

张秋明老师教过我们算术,还做过我们班的班主任。这里出现了两个张秋明,是同名字吗?

发表于 2009-8-11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8-11 13:37:00的发言:
; S, e$ A, D, T9 ?7 k/ `; b) H' R

 你一个推销员,又不是我们学校的,少说点

, r' }; l7 ]1 R( L' ]* p. _

"All Right 学兄:

, b4 V! P6 w' q% ?

过去一直有个错觉,以为你是党外布尔什维克——不是机院附小的学友,可近来说话评论起来,越发地像自己人(我是说像蚂蚁同穴有相同的窝味)。"

6 I! e/ z4 z0 _( C+ N

 

# q" s1 V8 a0 m' R" Y# V( G

 草书记的话看见了吗?  说你一根筋是夸你,现在就半根了. 没你还真不热闹. 哈哈.

3 l2 D2 A+ y, ]5 i8 C

加一句. 午修也没睡,上班了. 晚上见.

发表于 2009-8-11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09-8-11 11:39:00的发言:
写在公布名单前面的话
近半年来,大家都很忙,近期更有甚之,《我们的母校》即:《校史简介》繁重的修订任务于7月31日基本完成,又经丁锡珉、郭惠荣、宁玉珍、唐玉梅、金 文等4.11筹委会老师们的补充和修改,于8月初脱稿,上交《纪念册》编辑委员会删改审定。
至此,老师们为4.11所做的工作就算告一段落。半年来,和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交往接触,以及和具体参与4.11工作的校友们的共同工作,使老师们深受教育和感动,这种感动之深,无以言表;校友们给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老师们的晚年岁月以极大的慰藉与鼓舞,在你们身上,在你们的言行中,老师们看到了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希望。
只希望你们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每一年!
祝校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平安长寿!
最后告诉大家:教师节前,我们期盼的光盘、纪念册很快就要出炉了,让4.11师生聚会的纪念章、光盘、《纪念册》成为我们定格永驻的难忘记忆,伴随我们度过美好的人生。
下面将老师们反复回忆校对的两份名单:一份《机院附小》教职工现有联系的名单和已经故去的教职工名单公布于下:
(一)《机院附小》教职工现有联系的名单如下:
胡 世 坚、丁 锡 珉、郭 惠 荣、李 运 彤、汪 惠 芬、李 春 敏、孟 丽 娟、
王 红 霞、赵 雅 秀、魏 启 芝、王 向 荣、康 瑞 兰、陈 廷 武、周 静 林
赵 跃 廷、刘 新 禄、殷 荣 珠、宁 玉 珍、华 秋 岳、徐 文 英、薛 慧 珍
鲁 珍 珠、高 金 楼、牛 瑞 红、肖 华 民、蓝 为 荣、金 久 雄、黄 翔 凤
姚 成 慧、唐 玉 梅、栾 兴 家、阎 宗 华、陈 继 庄、邱    雄、杨 洁 兰
韩 秀 荣、刘 贵 清、韩 崇 贞、钱 生 岭、姜 淑 勤、魏 树 卿、马 太 昌
宋 美 娇、林    华。以上44名老师,已经和我们取得了联系。
非常遗憾,到目前为止程 春 华和郭 玉 瑛两位老师尚未找到踪迹。
(二)到目前为止,现将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已经故去的教职工名单公布于下:
张  薇、谭文盛、郑  尧、靳凤敏、李  真、张秋明、付云成、牛宗亮、魏秀珍、邢同新、
廖永哲、赵 环女、张  兰、谢元明、刘怀玉、孙树林、赵守信、董之青、赵 环男、 孟文和、
戴永钊、丁宝森、韩文敏、于志纯、龚定书、李若兰、王  敬、刘绍增、王彦生、陈秀芳
戴淑兰、刘九声、徐凤歧、陈秀珍、吴彦琼、刘焕玉、邹建新、沈雅庭、郭蕴藉、童艾承、刘倩荣、陈中慧、王桂梅、张秋明、胡圆侨
《机院附小》原有职工中,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已故教、职、工共有45人:
                       胡世坚老师向学友致敬09年8月11日10:46
4 k4 i/ @3 F; ^- v! J! l/ }

谢谢老师们,学生不会忘记你们的努力。这份名单会帮助我们带来更多的回忆。

" K9 v. j. ^3 a+ d0 h

另,已故老师名单中将张秋明老师算了两次。还一些老师可能没有考虑到,例如1959年左右离开学校的梁老师(女),记得是教我们地理,是我们班张跃同学的母亲。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09-8-11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师:

& j9 S5 t: v- W1 o

63年教我们65届4班语文课的秦(书勋?)老师调离附小,同学们恋恋不舍。多年后我们才联系上,大家约好一起聚会一次,相约看望秦老师。结果传来不幸的消息,早晨锻炼被车撞上故去。我们一起赶到中日友好医院告别,因早晨堵车差五分钟没赶上告别。大家一起去和平里秦老师家中,看望了她的家人,为其有病的儿子捐了钱。

+ Y( D7 h( \$ K

您的名单中没有秦老师,其他老师对秦老师还有印象吗?

发表于 2009-8-11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8-11 16:58:00的发言:
像蚂蚁同穴有相同的窝味的“蚂蚁们”辛苦了,向蚂蚁们致敬!
8 e, I6 {# V3 P

还真有同穴的“蚂蚁”,只不过个头不一样。有意思的是前几天看了一些照片(北京知青网),叫蚂蚁的战争。

发表于 2009-8-11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8-10 10:17:00的发言:
  - s: Z7 j# o- g- k

(21)机院北墙外猪圈

. K D8 o. S3 e

 

; G5 a8 A( ^, O0 J- c

       许多校友,特别是住在8号楼的孩子,可能都记得北墙外的猪圈,它应该属于伙食科的下属单位。猪圈的饲养员姓齐,头顶略秃,我们小孩儿称之为“齐大爷”,是位尽心尽职的基层工作人员。大家熟悉的老蔡所杀的猪,大多从这个猪圈被五花大绑地捆走。

' C7 \+ a2 _% M& z3 A$ t0 N# L: s/ T0 f

 

- U& ]& R8 z+ Q9 Y- h

       其实除了老蔡能杀猪外,机院食堂里还有一位能杀猪的大师傅,姓石。此人身材长的短粗而健壮,浓眉浓眼,留着一脸络腮胡,头发直刺刺得立着长,向后梳成背头式。平时喜欢腰系宽板儿带,脚蹬翻毛高腰大皮鞋,短衣短打,因其打扮和长相多少充满东洋气息,院内的大人们都称其为“太君”。

6 k* |, C2 W, X( q, N

       某日,“太君”大叔率一班帮手杀气腾腾来到猪圈。猪的智慧挺高,一见来者不善,急得满圈奔跑,嚎嚎乱叫。那嚎叫声就像集结号角,立刻引起8号楼我们这帮孩子的注意,纷纷从家中跑出。一阵阵“杀猪啦,杀猪啦。。。”的欢呼声,从一个孩子的嘴里跑到另一个孩子的嘴里,大家互相转告着,然后一起登上围墙头,观看杀猪的前戏—捆猪。

7 Q* R4 i7 L3 |5 A

      此时圈内已是人声鼎沸,群猪乱窜。但见“太君”大叔瞄准目标,看准时机,急出手,一把拽住一头猪的耳朵,随即身体下沉,紧闭嘴,咬紧牙,使劲地把猪头往地下摁。那头猪尽管使劲挣扯,后蹄子在空中乱蹬,无奈那硕大的猪头被“太君”大叔死死地摁在地上,就是抬不起来。这时帮手们一拥而上,四蹄躜紧,迅速结束捆猪工序。而整个过程中,齐大爷一直站在圈外驻足默默地观看。。。

9 n' Q' ?" V! D& U7 Q) }# Y

      被捆好的猪气哼哼得喘着粗气,接着被搭上平板儿车后送到大学生三食堂那个大烟囱旁边。那里早已经埋锅烧水,等候肥猪驾到。记得当时那有一个大煤堆,我们就站在煤堆上观看整个杀猪过程。

9 Q7 x$ X' O/ C9 o6 k

      “太君”大叔不仅捆猪利索,杀猪手艺也不亚于老蔡。他杀猪时,口咬钢刀,一边双手料理着哼唧哼唧的大肥猪,一边寻找着下刀之处。眼见时机成熟,一手腾挪摘刀,寒光一闪,直捅要害,“噗。。。”,就把那头大肥猪做了。接下来的工序就是吹气,过水,刮毛。。。,小半天儿的功夫,两扇膘肥肉嫩的猪肉便挂在了木架上。


' U, u# M& K: B1 z8 r/ o$ \

      齐大爷饲养的猪种很好,好像是乌克兰种,个个都长的壮实。记得有两头黑色的大母猪,我们小孩儿称之为“大奶”,“二奶”。这称呼是根据它们的个头和奶房的大小而定的。这两头母猪下了一窝又一窝的小猪崽,儿女们都快去屠宰场了,“大奶”和“二奶”还在不断地抚育下一代。现在看来,它俩应站在“英雄猪母亲”行列。

: ]/ u; n! r y f, n

     

3 o8 q" `0 V( r+ P( a$ ?: u

      夏天吃完西瓜去倒瓜皮,我往往端着脸盆出门直奔猪圈,隔着高墙向圈内甩西瓜皮。有时没甩好,瓜皮甩到墙上反弹回来砸身上,弄一背心的西瓜汤水,很难洗掉。但是听到墙那边的群猪“吭哧,吭哧。。”吃嚼瓜皮的声音,心里还是感到很惬意。。。。

0 Q5 h/ U j, Y3 L' c; E# W. r; I

    

3 n" z8 @ i& A* s3 Z& i

      有时我们一帮孩子就坐在猪圈西面的矮围墙上,看着“大奶”懒洋洋地躺在空场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喂孩子。它奶房周围几个小猪仔,你挣我夺地抢占有利地形,互相争吃抢喝,还真是一派兴旺景象。趁齐大爷不在,有人便拿小土垃坷砸“大奶”的奶房。一下,两下,。。。嘿,没动静。再砸两下。。。“唿”的一声,“大奶”很气愤地站起来,哼唧两声以示抗议,然后一拧腰身,进了圈舍里间,身下的小猪崽儿随后呼噜呼噜地也追了进去。。。。我们可不敢再追进去,一是没地方下脚,二是怕齐大爷回来给堵在猪圈里。

2 B0 {2 K7 a$ ?5 g4 H

 

. Z' p0 ~, W; ^1 O' }

      有一天下午大家闲来无事做,看看齐大爷又不在猪圈厨房里干活,“噌,噌。。”一帮孩子翻过短墙进了猪圈。我们把所有的圈舍门打开,把大小猪们都赶到空场地当中,随后开始轰着猪群绕着空场地转圈奔跑,不听话的就拿柳条,木棍抽打,或拿土垃坷砸。最后,十几头猪们就像练跑步的士兵一样,在我们的吆喝下,“呱啦啦,呱啦啦。。。”地绕场地奔跑。当它们跑过一摊10公分左右深的积水时,水花飞溅,烂泥横窜,我们便兴奋地叫喊着“渡河啦,噢,大渡河啦,大渡河啦,。。。。”

" q2 k+ u' |+ d% O5 j1 C

      晚上我们全家人正准备吃晚饭,忽听“砰,砰,砰”传来急促敲门声。开门一看,噢,一脸怒气的齐大爷站在面前!接下来就是爹妈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地静听着,齐大爷忿忿地讲述着什么。最后,齐大爷回过头来看着我说

0 p% D! H9 S: Y* K$ u% R5 I

      “小子,你知道你们今天干了什么?”

. V h9 n6 l% F9 H/ G

      “就轰了会儿猪”,我回答。

6 y" g8 c4 a* N. D" J

      “哼,你们轰猪把我一头猪给累死了!你知道吗”, 齐大爷大声地说。

$ L5 g- ?2 Q6 ^: E. ]+ D+ s5 w

       “那不是我一人轰的,还有其他人。。。”,第一次听到有生命的大东西死在我手里,我头有些大,眼前冒星星,开始害怕了。

- E; |$ |' x- D- B" k0 P X+ y9 U

      “就是你,别人都跟我说了,就是你带头轰的”,齐大爷不依不饶。

+ c8 f7 e- x, P# Q6 U3 G

      “我。。。”, 我已经说不出话了。

# _3 M" m2 Q: G9 s! l; }; h$ R; m

      “走,走,你先别吃饭了,你跟我去看看”。齐大爷跟我爹妈打了个招呼,不由分说拉着我就出了门,一路上不停的数落我。

/ X7 |- J0 g5 {1 a& b

 

/ v+ X% P1 L. }+ t

      我被带到猪圈西面的一块白薯地旁边。在夕阳的余辉下,我看见地上有一小堆新土。齐大爷指着新土对我说

& S! t1 y# Z n

      “累死的小猪就埋在这。你好好想想吧。小子,你没事吃饱了轰猪干什么啊?你记着,你可欠我一头猪啊”,说完,齐大爷伸出一个手指头在我眼前晃了晃,随后气烘烘地回猪圈厨房了。

2 e* g( }* L/ D; ]2 ?6 w( U7 s

      我呆呆地站在小土堆旁边,眼前浮现着齐大爷的那根儿手指头,心里却暗暗地叫苦。这TM是谁啊,怎么把我给供出来了,我又不是那堆孩子里面的老大,我算老几,最后怎么出事责任落到我头上了?。。想想回去可能还得挨顿揍,真怨啊。还好,那次回家没挨凑,只被狠狠地训了一顿。最后,家人苦笑着向我提了一个问题,

9 j# v/ ]" D0 @

      “你小子闲着没事干什么不行,怎么会想起轰猪啊?”。

' Y8 v/ m# a: f2 y+ e

      我无言。

! d0 ]0 ~. X9 }! x5 t

      是啊,没事我们干吗轰猪玩? 这问题长期以来我也一直没弄明白,只是那么多年过来,一直在齐大爷面前为8号楼的孩子们扛着这一大雷。

! Q6 G0 M- B4 q; Z

     

1 i, T' l4 }5 T1 G

      喂,那次轰猪活动的参与者们,你们可知道,以后每当齐大爷遇到我时,除了正常打招呼外,他老人家总面带笑容地伸出一根手指头在我眼前晃晃。。。。

( ~0 d, {6 }8 K* h

    磊子哥:你回来偶可以到坛子里透口气了。

% o0 R" S3 S |4 N7 m

    你也太有才了哈哈···真是没事轰什么猪呀?你也不嫌猪圈臭。我现在都能想起猪圈那个泥那个臭。夏天咱们楼蚊子苍蝇最多。我也想写猪圈、想写齐大爷的笑脸。在我心里他永远慈祥、永远和蔼可亲的笑脸!可你们也太淘出圈了。他兢兢业业的工作,大概从来没出过这么大的错吧?也难怪他急了,可我还是想不出他急了是什么样。(看了鞠大哥的文章,一直想咱们的齐大爷,是他说的那个亓大爷吗?如果是那太让人伤心了。)

N: x2 d0 R! S* B+ X

    我们女孩也去猪圈,那是大猪生小猪的时候。我们鱼贯地爬上猪圈,一字排开趴在有小猪的那个圈顶上。看着粉嘟嘟小猪们,上蹿下跳你抢我夺地,直到得到一个奶头,才咕咕地鼓着小腮帮子安静地吃起来。谁要是被挤到还会发出“吱吱”的娇嫩的叫声。这时我们会数几只花的、几只白的(粉的)。那时我妈老跟人说我闺女多淘,还上房看小猪去。真是冤枉啊!那也算房啊?多矮呀!不过高房也上过。

% U% @# c7 p+ C

    磊子哥再说说上墙头看放花。

8 k& f( z3 C- j4 \* _0 x; B# {

    还有你们下完雨划水;我们淌水。水干了我们剁刀。男孩玩吗?

发表于 2009-8-11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说馨蓝菲菲小时候是假小子一个,看来够淘的。
发表于 2009-8-11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Q H0 g% g( u. H* f: L- k/ n" }9 D4 X1 ~4 U& V& i+ q7 v8 P
6 H: f% [0 D1 D( V
' H5 o& s' m3 u/ x4 ?/ T; f- X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8-11 16:58:00的发言:
像蚂蚁同穴有相同的窝味的“蚂蚁们”辛苦了,向蚂蚁们致敬!
$ F8 w! l, _9 o9 j: A

还真有同穴的“蚂蚁”,只不过个头不一样。有意思的是前几天看了一些照片(北京知青网),叫蚂蚁的战争。

t% m, t+ k8 v1 c" X; Y2 \- f

 

& G! m( V: u! c% f

 

% `+ F. ^5 X. f1 I

有点糊涂了,分不清谁是蚂蚁谁是人?请各位指点迷津!

发表于 2009-8-11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人呢

万琴老师和郭蕴藉老师一同教我们这个年级,郭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万老师是另一个班的班主任。怎么没有她。还有佟(童)主任,我们的教导主任也没有。是童艾承吗?还有一个主任,1958年被打成右派,我还去他的宿舍看过热闹,今天想起惭愧极了,真对不起他。他的名字是什么都忘了,老童还记得吧?记得咱俩谈起过他,名单里有他吗?

发表于 2009-8-11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z3 r3 G' q* I# r0 X6 |( c( o- \! x! W2 m) w ]0 a& t% [/ m1 X, ^4 m1 G2 n
+ S: e, v4 n# R# h5 g" d0 z
1 h. ]) q- J" g, B$ S

 

5 g# B6 Z6 d# y9 w& i) i. ]

       [(二)到目前为止,现将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已经故去的教职工名单公布于下:
张  薇、谭文盛、郑  尧、靳凤敏、李  真、张秋明、付云成、牛宗亮、魏秀珍、邢同新、
廖永哲、赵 环女、张  兰、谢元明、刘怀玉、孙树林、赵守信、董之青、赵 环男、 孟文和、
    戴永钊、丁宝森、韩文敏、于志纯、龚定书、李若兰、王  敬、刘绍增、王彦生、陈秀芳
戴淑兰、刘九声、徐凤歧、陈秀珍、吴彦琼、刘焕玉、邹建新、沈雅庭、郭蕴藉、童艾承、刘倩荣、陈中慧、王桂梅、张秋明、胡圆侨

1 a8 a+ v! q6 H l1 b% [


《机院附小》原有职工中,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已故教、职、工共有45人:]

0 E; Y ]- q3 V. N

 

       李叔同fficeffice"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4 z& l( E/ b; @& j0 _* P( u: P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发表于 2009-8-11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09-8-11 20:59:00的发言:
如此说馨蓝菲菲小时候是假小子一个,看来够淘的。
7 H( C, G6 G. f

高大哥[em59] ! [em64]······

发表于 2009-8-11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09-8-11 20:53:00的发言:
N% [1 K( L/ y, i/ o1 a% {

  磊子哥:你回来偶可以到坛子里透口气了。

4 R+ G. b! I% E) c

  你也太有才了哈哈···真是没事轰什么猪呀?你也不嫌猪圈臭。我现在都能想起猪圈那个泥那个臭。夏天咱们楼蚊子苍蝇最多。我也想写猪圈、想写齐大爷的笑脸。在我心里他永远慈祥、永远和蔼可亲的笑脸!可你们也太淘出圈了。他兢兢业业的工作,大概从来没出过这么大的错吧?也难怪他急了,可我还是想不出他急了是什么样。(看了鞠大哥的文章,一直想咱们的齐大爷,是他说的那个亓大爷吗?如果是那太让人伤心了。)

8 c6 [' Q0 C8 ^4 k' O& L# N

  我们女孩也去猪圈,那是大猪生小猪的时候。我们鱼贯地爬上猪圈,一字排开趴在有小猪的那个圈顶上。看着粉嘟嘟小猪们,上蹿下跳你抢我夺地,直到得到一个奶头,才咕咕地鼓着小腮帮子安静地吃起来。谁要是被挤到还会发出“吱吱”的娇嫩的叫声。这时我们会数几只花的、几只白的(粉的)。那时我妈老跟人说我闺女多淘,还上房看小猪去。真是冤枉啊!那也算房啊?多矮呀!不过高房也上过。

+ y. k: B, F9 t8 _' @

  磊子哥再说说上墙头看放花。

& p' }& w1 V: }! g0 V3 }

  还有你们下完雨划水;我们淌水。水干了我们剁刀。男孩玩吗?

5 o/ @; s6 F8 E; a l* x

 还真不知道女孩子也玩剁刀。

. M2 m k- ]7 o


发表于 2009-8-11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8-11 22:01:00的发言:
# o8 r3 n1 A* e8 G8 t ) ~' i( X, K! z, v7 s3 ?& C8 |7 z) \2 W! ?4 x) @" B- y6 j# W9 o" g" b# i$ @. s
* ~( d0 {" `( {) z$ U% L4 P
( o; z1 m% ^' q9 V& z* z" B

 

: t( m- N! w9 i

       [(二)到目前为止,现将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已经故去的教职工名单公布于下:
张  薇、谭文盛、郑  尧、靳凤敏、李  真、张秋明、付云成、牛宗亮、魏秀珍、邢同新、
廖永哲、赵 环女、张  兰、谢元明、刘怀玉、孙树林、赵守信、董之青、赵 环男、 孟文和、
    戴永钊、丁宝森、韩文敏、于志纯、龚定书、李若兰、王  敬、刘绍增、王彦生、陈秀芳
戴淑兰、刘九声、徐凤歧、陈秀珍、吴彦琼、刘焕玉、邹建新、沈雅庭、郭蕴藉、童艾承、刘倩荣、陈中慧、王桂梅、张秋明、胡圆侨

! j f0 t4 D0 y$ H! K; @


《机院附小》原有职工中,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已故教、职、工共有45人:]

! E5 e% V: F/ A& V% u

 

       李叔同fficeffice"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R. b/ L% [1 {& z/ o- e, \% Y9 d$ N# E& r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4 P r9 G# W+ A. ~% d. B

 

& [2 `* c6 V% k; ~" q

殇!

' j8 U% W7 D3 V; F( D# b' d# q

 

2 I2 n+ P/ g: c0 X( W |3 ~

我校逝去教工屈指可数。

发表于 2009-8-12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8-11 22:01:00的发言:
) _, p" Q, E9 {: \ 2 U. D( K5 K K9 \, n. u3 E$ U# m2 Z( ]6 |5 i" A: x/ E9 N! F* R+ J9 O$ B% r0 f
+ t5 G8 b( c9 W
8 ]# t J/ T- t" Q( h( M/ O+ `

 

) i: _! c( d3 t* M; B* Y) @

       [(二)到目前为止,现将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已经故去的教职工名单公布于下:
张  薇、谭文盛、郑  尧、靳凤敏、李  真、张秋明、付云成、牛宗亮、魏秀珍、邢同新、
廖永哲、赵 环女、张  兰、谢元明、刘怀玉、孙树林、赵守信、董之青、赵 环男、 孟文和、
    戴永钊、丁宝森、韩文敏、于志纯、龚定书、李若兰、王  敬、刘绍增、王彦生、陈秀芳
戴淑兰、刘九声、徐凤歧、陈秀珍、吴彦琼、刘焕玉、邹建新、沈雅庭、郭蕴藉、童艾承、刘倩荣、陈中慧、王桂梅、张秋明、胡圆侨

' _% k' c4 K( `6 q


《机院附小》原有职工中,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已故教、职、工共有45人:]

j7 J4 m. U1 j) }

 

       李叔同fficeffice"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4 g7 R7 v9 \- M* Y) ^2 g

向逝世的校长,教工和老师脱帽致哀!!!

' F$ s2 J9 H) _; w

 

5 d* t, C' [0 P4 }) r* l6 X

小草书记, 祝贺你! 新人新气象. 坛子越来越兴旺. 甚是高兴.

发表于 2009-8-12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学兄:

2 P& C8 g/ W+ t% I1 k

久违了!感谢学兄不辞辛苦,展示赵老师当年的风采。我看了以后,觉得很眼熟,照片上的赵老师十有八九就是给我们代过课的那个赵老师。只是代课时的赵老师似乎比照片上的年龄稍大一些,估计照片是在这以前照的。

8 b0 ?* \, B5 \' b# n. y

敬请学兄转达我做为学生对敬爱的赵老师的怀念之情,并向赵老师的家人亲属致意。

发表于 2009-8-12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童在2009-8-12 6:25:00的发言:
童副校长在1960年我们离开学校之前还没有升为副校长。所以在西水车和我的回忆中不会有童副校长的概念,请老师谅解。
6 y9 C0 k2 a( @$ X/ q6 F% b

    老童学友说得对,童蔼晨(经核对,这是准确的姓名写法)主任是你们走后,才提拔当副校长的。胡老师已经打听到了,谢谢你提供情况。

0 O: \( U9 P. \8 W6 a

                                  胡老师09年8月12日20:59

发表于 2009-8-12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师

# ?9 d) Z' H5 T( O3 v/ B: j) Y

       老师是在61年和邹建新老师一同调到六铺炕的“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只有两个班,当时机院内的学校已经改叫《机院附小》了。当我们三年级转回机院附小时,老师和老师都没有跟我们转回来。)

7 M9 a. m) r& i* }

       老师有点胖,我记得很清楚的是有一次我们在饭厅吃饭的时候,老师一边比画一边跟我们讲:“下午同学们去洗澡,要记得把胳肢窝和卡膊裆都要搓干净”同学们哄堂大笑了起来,老师严肃的说“笑什么笑!吃饭的时候不许笑!会呛着的知道吗?特别是男生,不许冲一下就完事,一定要洗干净!”

+ q$ E0 v3 w* B* ]5 \6 d" x# ^

       还记得当时是“自然灾害时期”,老师还负责在晚饭的时候给我们大个子的同学分煮白薯,(因为定量不够吃)当时我个子比较高,老师经常挑一块大块的白薯给我。所以当年我基本没怎么饿着。

; [9 `( Y: a0 B( T

      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记得我们班的班主任叫“邹建新”而不记得另外一个班的老师是叫什么名字了。

8 d* P1 F6 h& c: a# w

      也不知道此老师是不是学长们说的那个老师。

1 v6 d0 |/ k9 j- A

      我到现在还记得万老师的样子----高高的个子胖胖的脸。

发表于 2009-8-12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6-4 20:01:00的发言:
# \$ s, ]+ [5 ?1 N# I; Q6 J

愚公学兄:

% j7 l ]; f) P& A

 ……

& L0 O0 |1 K% g+ {: K9 B* }

 另外,我们上小学时,记得有个赵老师曾给我们带过几天课,不过是算术课,讲计算面积。人很和善,也很体面,也有人背后指点说他有“政治问题”。。。不知这个赵老师是不是学兄笔下的那个“碧海丹心”的赵老师?

1 @; t) Q: e& b) E% Z1 C% r, ^. ^ w0 Q

 ……

9 t, ?* q* N* E5 {( m. R* h

冬虫夏草学弟:

$ \, }! y# i- c# g/ q! m# x3 [

你的这篇帖子我以前不好答复。经胡老师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赵老师的后人,从她们那里得到了赵老师生前的照片,于7月15日发给我。因那时校友都在谈论其他话题,不便打扰,故未贴出。

' U/ D. @. u4 Z$ W {+ U. d- [

经赵老师的后人同意,现将赵老师的照片贴出,请你辨认是否是你所说的赵老师?

1 S5 _1 }0 a# a# S8 n

 

9 Y- E" O4 C! L% z

, E/ _& Y$ I6 T" u$ p! n8 T* x

 

: B% Y e* u! \; Y

1955年10月赵老师在机院留影

/ i$ U3 _9 r$ m/ i" I

                                  赵老师遗像

* f& G" s4 p3 s+ T1 R% ]2 W


3 x* s" z6 {7 |: i' ?; z) f c

 

; E2 v% I8 l/ y$ {+ \. b1 C; ]6 l

 

& {8 D, ?& f( q8 U: \3 K% w

2000年10月14日赵老师在学术研讨会上。左一为赵老师。

. v( N+ Z" E5 P2 N. A% O

 

2 h- N# O- F/ s2 y0 j& ]# h

这是所搜集到的赵老师最晚的一张留影。

$ H* ^4 _5 O; a# R4 E


赵老师的后人给胡老师的信中说:感谢怀念赵老师的校友们!

发表于 2009-8-12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圆侨老师

9 F$ x4 s: k1 H% M' T

0 q: i- P0 h' p/ }- `! g5 B! m4 b

 

$ A3 P1 b8 E& v

年轻时的胡圆侨老师

发表于 2009-8-12 1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传两张赵老师的照片:

- G% q/ Q2 N* q+ n5 _ s. o5 I6 Z

 

# J Y1 B6 E9 |, Z

 

: `7 ?( o, l9 E6 K/ a% W


& `7 [, j/ d5 N! u/ o' _. }! \5 J

跨越新高度!1954年5月,赵老师在北京财经学院运动会上。

发表于 2009-8-12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8-12 8:28:00的发言:
2 z( B6 m2 Z% n( `: k4 F8 } b- d) t1 t

 

* W+ E, K) S1 o& h

   西水车、老童,曾经负责你们班生活的有个小陈阿姨(个子矮,南方人),后来在我们一、二年级时,还当过我们的阿姨……她对学生非常有爱心,冬天我们男生在沙坑玩,手皴裂的像鸡爪。她晚上逮到我们,一个一个地按在洗漱间的热水龙头下刷洗,用刷子沾上肥皂,使劲地刷,还一边唠叨“瞧,你的手就像鸡爪子!”,不厌其烦……痛得我们龇牙咧嘴的……然后,给涂抹上凡士林软膏……

: P+ l& ^ T2 M6 c9 u

胡大记者,我对这个陈阿姨确实没有一点印象。但你的发言,倒提醒了我。我记得,刚上二年级时(1955年秋),负责我们班的好象是一个姓赵的阿姨。同学们都说,这个阿姨很厉害。但不知为什么,她偏偏指定我当我们宿舍的舍长,负责宿舍的生活。三年级时(1956年秋),就是徐文英阿姨负责我们班了。也不知道这个赵阿姨是否在大名单中,也忘记她的名字了。

发表于 2009-8-12 0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8-11 21:33:00的发言:
# E5 f& y$ a% z. l% V( }9 l( o$ r3 b

万琴老师和郭蕴藉老师一同教我们这个年级,郭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万老师是另一个班的班主任。怎么没有她。还有佟(童)主任,我们的教导主任也没有。是童艾承吗?还有一个主任,1958年被打成右派,我还去他的宿舍看过热闹,今天想起惭愧极了,真对不起他。他的名字是什么都忘了,老童还记得吧?记得咱俩谈起过他,名单里有他吗?

) E7 l k2 B F2 S+ b

万老师的情况我是回忆不起来了。58年被打成右派的主任是总务主任沈雅庭,411时我还与肖阿姨谈起此事。在已故老师名单中已经有他了。郭老师也在已故老师的名单中了。

, z" i4 z" p7 ]6 A: T3 A- t5 C

 

2 U) O/ H+ X: y; v7 a) d- m

胡老师,梁老师的儿子张跃是和我同班的,她有没有女儿,我还真不知道。梁老师在1959年左右去了广州。据我班同学左武生回忆,后来他曾见过张跃。

) Y4 F- y/ e5 |3 `0 ]( b

 

3 K4 ]- B# `& J8 o7 G

另外,我在前面的帖子中,曾几次提到过一个最年轻、个子最矮的蒋阿姨。我们的帖子上还多次出现过她的照片。我们三年级时(1956-1957),我们班的班主任曾有一个姓高的女老师。她好象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组织教学的能力比较差。当时班里的次序很乱,不久就不见了。我怀疑是不是某学校的实习老师。

发表于 2009-8-12 0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8-11 21:33:00的发言:
: t' Z( Z% ~- J9 K% Q

万琴老师和郭蕴藉老师一同教我们这个年级,郭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万老师是另一个班的班主任。怎么没有她。还有佟(童)主任,我们的教导主任也没有。是童艾承吗?还有一个主任,1958年被打成右派,我还去他的宿舍看过热闹,今天想起惭愧极了,真对不起他。他的名字是什么都忘了,老童还记得吧?记得咱俩谈起过他,名单里有他吗?

; o. g9 o$ o9 J$ S

   西水车学友:在我们回忆的附小教职工名单里,一共写出了128名。而公布的教职工名单里只有90多名,其余30多名教职工都和我们失去了联系,因此既不知道她们的去向,又不知他们的身体状况,无法归类填写。你们若是能知道他(她)们的去向和生死状况,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会立即把他们的姓名归类,填写到名单上去。

& n8 n& m) D" x: @% S( q" K

西水车学友,你上帖说的万、郭老师和两个主任的情况,我明天马上去了解,之后回答你。

7 g y: @5 V2 q! J, f

                                       胡世坚老师回帖09年8月12日凌晨1:02

发表于 2009-8-12 0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09-8-12 1:05:00的发言:
/ d8 I; Q" }6 [* T3 g: E

   西水车学友:在我们回忆的附小教职工名单里,一共写出了128名。而公布的教职工名单里只有90多名,其余30多名教职工都和我们失去了联系,因此既不知道她们的去向,又不知他们的身体状况,无法归类填写。你们若是能知道他(她)们的去向和生死状况,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会立即把他们的姓名归类,填写到名单上去。

/ F* z4 N6 r5 _

西水车学友,你上帖说的万、郭老师和两个主任的情况,我明天马上去了解,之后回答你。

5 s3 ]! b0 @$ S6 Y; h7 t

                                       胡世坚老师回帖09年8月12日凌晨1:02

5 @; [& T/ `9 g

多好的老师呀,衷心的向您致敬!(育新串门)

发表于 2009-8-12 0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09-8-12 1:05:00的发言:
! ^$ T7 P$ S( N

      西水车学友:在我们回忆附小教职工名单里,一共写出了137名教职工的姓名。而公布的教职工名单里只有90多名,其余40多名教职工都和我们失去了联系,因此既不知道她们的去向,又不知他们的身体状况,无法归类填写。你们若是能知道他(她)们的去向和生死状况,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会立即把他们的姓名归类,填写到名单上去。

+ \; c0 H0 j- a" k7 ^4 c+ k

     西水车学友,你上帖说的郭老师和童艾承副校长(不是主任),在我们公布已故去的教职工名单上,已经都有他们两人的名字了,你再仔细看一看。只有万琴(还是万瑛)老师,明天查核后纠偏。

2 s0 B! I% O% g9 k

                                       胡世坚老师回帖09年8月12日凌晨1:56

! g9 _9 I( z: D$ A7 w% x

发表于 2009-8-12 0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09-8-12 1:05:00的发言:
7 Q( n" v1 r% w: [0 [1 }

      西水车学友:在我们回忆附小教职工名单里,一共写出了137名教职工的姓名。而公布的教职工名单里只有90多名,其余40多名教职工都和我们失去了联系,因此既不知道她们的去向,又不知他们的身体状况,无法归类填写。你们若是能知道他(她)们的去向和生死状况,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会立即把他们的姓名归类,填写到名单上去。

- E% ~% ^) Z% ~1 A

     西水车学友,你上帖说的郭老师和童艾承副校长(不是主任),在我们公布已故去的教职工名单上,已经都有他们两人的名字了,你再仔细看一看。只有万琴(还是万瑛)老师,明天查核后纠偏。

) e" p4 }; ^9 j- q: S

                                       胡世坚老师回帖09年8月12日凌晨1:56

童副校长在1960年我们离开学校之前还没有升为副校长。所以在西水车和我的回忆中不会有童副校长的概念,请老师谅解。
发表于 2009-8-12 0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09-8-12 1:05:00的发言:
; S3 V: U+ Y H" _" G4 {

   西水车学友:在我们回忆的附小教职工名单里,一共写出了128名。而公布的教职工名单里只有90多名,其余30多名教职工都和我们失去了联系,因此既不知道她们的去向,又不知他们的身体状况,无法归类填写。你们若是能知道他(她)们的去向和生死状况,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会立即把他们的姓名归类,填写到名单上去。

( Z( M3 B% K2 p( U# N( K: m) t

西水车学友,你上帖说的万、郭老师和两个主任的情况,我明天马上去了解,之后回答你。

, ?( t: [& T8 R0 _% ^. d

                                       胡世坚老师回帖09年8月12日凌晨1:02

/ e- E$ G& t+ |

胡老师辛苦了,万老师的名字我是凭记忆,她当时住在呼家楼,是个挺高挺壮的人,是否可以问一下唐玉梅和徐文英老师。金文老师也应该知道她。

( J8 t0 W4 g* Z: g

又想起来一个侯阿姨,名字记不起来了,徐文英老师应该知道她。她是我入学时的第一个阿姨,在大照片里能找到她。

发表于 2009-8-12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4 11:09 , Processed in 1.207921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