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1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雨中漫步:你好,给你发了邮件,请打开一看.谢谢
发表于 2009-4-21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09-4-21 10:39:00的发言:
雨中漫步:你好,给你发了邮件,请打开一看.谢谢
- C: z% F- Y# j5 n

你发到哪里了?我2个邮箱都看了,没有收到,麻烦你再发一次。

发表于 2009-4-21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

 

发表于 2009-4-21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年啦,别提它啦!”

* q3 N5 M/ ~* l* r* T' L5 }% {# s b

    八年就不敢再提啦,你小家子气了点吧。我们兄弟姐妹40年没见了。整整5倍于您哪!

# | Z% _/ k- B9 t, k

    见了你们的照片格外激动,也倍觉亲切。

) w4 O* i' m5 L& y

    刘瑞平,你好象在1.1班和2.1班进出过不止一次,是否由于当时的政治气候缘故,记得你还有一个姐姐,在中年级,具体那个班不知道,对吗?

+ D% J1 |" }" C- {9 o3 I* M7 S

    付永明曾是女生班长,是金文老师腰鼓队的成员吗?那可是机缘附小的门面,仪仗队。

! L5 J+ c+ o( Z; {( `5 W

    马丽,应该是马莉,但我从小学就认为是吗丽,很雍容大气,俨然一派东道主的气度,虽然在我的印象里,同学的你和你姐姐是一对娇小的洋娃娃。我要是赴会,恐怕只会徘徊在门口,不敢抬头正视呢。

) c- O. w) A+ L+ ~1 L

    何德忠,咱俩在小学一二年级好得像亲哥俩。后来文革了,来往相对少些,但友谊长存。记得王彦声老师一直叫你何忠德,甚至把你作业本亲笔写的名字“何德忠”,改回“何忠德”,经我们为你解释,王老师才如梦方醒,表示歉意。

* J3 a# ~9 M* v3 Q- c }

    凤芝,呕,不好意思,这么多年了还习惯只叫你的名字,或者说还不习惯连名代姓地叫你,像小时候一样,不见怪吧。(文革时男-女同学之间过话差不多都以“哎”开头)。你必定早把我们忘了,俗话说“贵人爱忘事”。看了照片,第一感觉是,谁家的小丫头勿闯到我们老64级的行列中了。经人点拨,才恍然大悟,以致几乎捶胸顿足。。。。

发表于 2009-4-21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5060楼的Xingjianjun,帮我修掉红眼,太好了。可以带个徒弟,教教我如何修吗?
发表于 2009-4-21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年轻就是好在2009-4-21 11:43:00的发言:
谢谢5060楼的Xingjianjun,帮我修掉红眼,太好了。可以带个徒弟,教教我如何修吗?
# N% A. Z+ x f5 G1 W

你只需在百度搜索里输入:如何修红眼?问题即可解决。现在有什么问题我都是先在网上搜,解决不了再问同事。网络是很好的老师,可以让你无师自通。 希望能帮到你![em103]

发表于 2009-4-21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漫步:你好,我往你帖上的"邮箱"上发的.我是65届毕业生.你的目录上是64届.麻烦你改一下.谢谢(411在北京你哥家咱们见过,我把你当成你姐王英了,你应知道我是谁)

发表于 2009-4-21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漫步:你好,又发一次,请查收.谢谢
发表于 2009-4-21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09-4-21 12:08:00的发言:
, l& r& `% r, v, P$ S

漫步:你好,我往你帖上的"邮箱"上发的.我是65届毕业生.你的目录上是64届.麻烦你改一下.谢谢(411在北京你哥家咱们见过,我把你当成你姐王英了,你应知道我是谁)

; J8 M9 U7 m$ ]* y* T' r3 A

老叟兄:因为看到你和凯歌他们在一起,所以以为你是64届的。抱歉!我已经改过了。

发表于 2009-4-21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4-21 11:56:00的发言:
. g7 Q% _8 \* 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o: [- L, `. \

你怎么变成过客了呢?

发表于 2009-4-21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50]
发表于 2009-4-21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4-21 12:29:00的发言:
6 p# C, \4 m, E9 C( C3 [9 W. K

你怎么变成过客了呢?

+ v" L4 l' `: c: w; c

好玩呗!多可爱的小猴子。[em103][em63][em63]

发表于 2009-4-21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09-4-21 12:21:00的发言:
漫步:你好,又发一次,请查收.谢谢
: b i: Z. [( U. Y7 z- v

邮件收到了。不好意思!

发表于 2009-4-21 2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迟暮》与《“文革”探狱文天祥祠》两篇文章写得真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形像是那么感人。在那样艰难的岁月,他们想的是与人方便,想的是“红旗影下千般事,敌我分明要置前”。这就是我们的前辈!特殊材料做成的人!

% M' V- B6 o9 Z* e6 |

 

发表于 2009-4-21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09-4-21 19:44:00的发言:
. X4 F6 @; D, w

      尽管上网写帖子我也是个门外汉,许多技术问题我都请教过老三和善若水后,才略有进步。但是筹备4.11《大会》两个月来,我写了55个帖子,收获颇多,所以在师生通信中,鼓励学生学会上网,找到《老北京论坛》的《机院附小平台》,取一个网名,观看和参与进去,不要只做过客或看客,投身进去,参与其 中……。通过4.11《机院附小师生联谊大会》,我了解到,我们学校的校友,有不少人,都是《机院附小平台》的过客和看客,不能将自己融入其中,参与其中,有思想顾虑而不能行动,非常可惜,也因此不能体会在其中 的无限乐趣、感动和收获……。现将我和学生通信的有关内容,复制粘贴于下,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启示?!
    不过4.11《机院附小师生联谊会》前后,我惊喜地发现,网上平台上增加了不少新网民的帖子,新网民的出现, 注入了平台新的血液,使我们的平台朝气勃勃,气象万千……,更让我感到呼唤

9 _( G! Z' G+ h3 N. D

学友们,甚至老师们投入其中 的必要性。

: n- G, K$ { {- N, L


                                      胡世坚老师写于09年4月21日19:09
叔叔转胡老师:
        您好!昨晚(3月25日)接到您的电话,很受感动.又联想起往事,几乎夜不能寐,您为聚会之事操心

! ]# m" Z$ ^' Z5 ~* r) f, f0 @

费力,夜以继日,此时还惦念你的学生弟子,我很感激,也为没有为此出力而惭愧。.
        通过上网知道筹办聚会之事后,我已准备按时到会,并在现场尽力参与.我已与几位同学及校友

! L6 l. ^. z0 x8 N, K4 {

联系。

4 ~2 X: o0 D6 a1 _

    感谢刘荣学姐还记得我,她家六十年代住我家楼上,已有四十多年未见面了.
    我是电脑盲,仅会最简单的上网流览,打字很慢,不会发帖,在您面前还需好好学习.
    胡老师,请您一定注意身体,休息好!这是您的学生和孩子的恳求!
                                                                                                学生:克仁
克仁:今晚刚刚上网查信,你的来信收到了,一切尽知。
     老师理解你的苦衷。但是为了交流方便,还是要学会上网(上我们机院附小的平台)和大家进行
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你一定要学会操作,老师都会,你能不会吗?!学它成功后,非常有意思,

7 h4 D: c7 j" s( Q0 P/ s* z; `% m

收获多多,不会得不赏失的。只是会增加一些不眠之夜,激动人心啊!
                                                        胡老师09年3月30日凌晨:4:06
敬爱的胡老师:

) c6 ?9 v1 j; J6 U, t: P1 ~

      在您的督导下,我向我女儿初步学会了最简单的发贴方法,并已注册发一贴,注册名:阳光之客,我要

5 W/ `8 o- |4 m- u! O) F5 Q

在您的教导下努力提高电脑操作水平,与大家进行交流.问候您和叔叔好,盼望4.11见到您和其他老师。
                                                 您的学生克仁       09年4月1日 

! O6 T5 _0 _; i8 ]. y/ r0 U

 

/ Y S Y& W, o& H, y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言片语也非常宝贵。

( O% p1 L9 g/ z& V: ^4 C) d

到这里,没人给你判分,不会有人笑话你,重在参与。

7 \. V3 ]+ a5 X2 E/ U% z9 A4 ^

 

( E/ K/ f: c7 O

 

+ e/ B" B* q* m5 J o4 t4 U; ?

 

发表于 2009-4-21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4-18 21:10:00的发言:
: j5 X; a7 T* Z/ O

一机部”五·七“干校知青大聚会fficeffice" />

3 }# g& M3 k+ K$ e5 P8 ^4 ]( n" p
5 U4 T& [ F" ~8 e L- u! H

                                紧急通知

. h/ E# b! J' I% L1 G! O

" y5 x' ~& Q2 i8 I2 V: B+ b

一机部“五·七”干校(河南罗山、江西奉新)知青大聚会——将于4月25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在北京西城区展览路“中俊酒店”举行。

5 a# O; d$ d$ e3 C( l

' [ x# G3 |4 e8 w3 F1 i! B9 S

    

+ u2 u5 b' r4 { Z6 x" C. j

   1969年4月——2009年4月,这是我们少小年纪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来到那荒凉偏僻的“劳改农场”务农四十周年纪念日!为此,....

: X& J% S, r) F/ W

 

* ^* i- {/ ^4 ?$ V h

那个年代,知青大多到农村插队,或者到兵团农场。“干校知青”是个特别的事物,附属于干校,有点像机院和附小的关系。很好奇:一机部干校知青里有多少是来自附小的?

1 a) S3 p! z0 p) b

 

8 b0 T6 S0 d$ W% S1 w

-----------------------

* B! u* d% I) d2 W" V, M

 

: S# P4 ~( T% ~, T1 }

另外,看到了,

9 L j% O8 z) n* u% W1 a3 e1 d6 n

 


发表于 2009-4-21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4-21 20:43:00的发言:
& l, J, [: U, y3 R0 h

英雄迟暮》与《“文革”探狱文天祥祠》两篇文章写得真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形像是那么感人。在那样艰难的岁月,他们想的是与人方便,想的是“红旗影下千般事,敌我分明要置前”。这就是我们的前辈!特殊材料做成的人!

a. A9 l% \; g+ p& U$ m9 }

 

; Z" c6 u/ L, f/ T

 

# {" `- S% Y/ T: d8 i& j F

历史是需要记录的,历史可以如此清晰。

发表于 2009-4-21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留痕最难忘的童年的岁月,那是最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默默的看着论坛,静静的喝杯茶,茶有一股别致的茶香在嘴里漫漫溢出,又慢慢的进入到五脏六腑,顺着我周身的神经脉络和灵魂中慢慢的流动起来,就象我现在流动的思绪。在淡淡的茶香中,品清清浅浅的苦涩,想浓浓淡淡的往事, 回忆儿时同学喧闹的笑声,那天真快乐的笑脸.....让人们越发的珍惜它,生怕失去。所以,往往祝福的语言就总离不开:愿同学和老师永远健康快乐!是夜,茶香满室,杯中茶由淡变浓,浮浮沉沉,聚聚散散,苦涩清香中慢慢感悟:人生亦如茶……
发表于 2009-4-21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当看到小子丫头在街头劲舞,人们常感叹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却不以为然,因为马家军马君的舞姿不是什么人可以随意比肩的,至少迄今为止,至少在我心里。马君可以说是舞蹈天才,无师自通,确切地说,应该是形体语言随心极致地表白与流露。马君爱跳舞,但也有几不跳——不请不跳,大白天不跳,没有扫帚疙瘩不跳,天黑了也不跳。专门挑半明半暗的黄昏时分起舞。

: [, P2 S: ^- @1 K

   在那没有电视休闲的年月,每到几近傍晚,机院大院八号楼井盖儿旁的一片空地就会自动聚集许多大小伙伴,间或有人会高喊:“马君来一段‘井冈山的道路’!”紧接着就会有人自动充当“道具师”,到旁边的砖砌垃圾箱寻找丢弃的扫帚疙瘩并点燃,实在找不倒也不要紧,也总会有人把家里还能用上至少一两年的家伙式偷来做贡献。于是,马君就毫不推辞地举起它,敛气,造型,徐徐起舞,如行云流水,时缓时疾,飘逸潇洒。。。。,火把划出看似纷乱无序却生动流畅的弧线,勾勒出舞者姿态万千剪影的闪光轮廓,在青灰天空的映衬之下,显得格外醒目分明,动感十足,美不胜收。。。。打住打住,舞姿之美绝不是我这“败笔”所能描绘出那怕“万一”的,实在是“眼前有景道不得”,越描越黑。。。。。 

# ?$ s. l6 u+ k

  说句题外话,年近八旬的老母亲看了马家军少年照,突然指着排在第二位的说,这不是跳舞的那个吗?!

发表于 2009-4-22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年代,知青大多到农村插队,或者到兵团农场。“干校知青”是个特别的事物,附属于干校,有点像机院和附小的关系。很好奇:一机部干校知青里有多少是来自附小的?

' H. F+ v* g% V) B

 

1 E, ^. z( w6 N

+++++++++++

! y" z- D5 R. w' G

 

0 b' U3 r( n! I }! P

答复“说书人”

# C* u- X4 E4 T

 

5 s7 v( M; l% \, K# u. n5 S c( X! Y

当年两干校共230名左右的知青,粗粗一想,大约能想到将近二十名知青在机院附小上过学。而知青本人没上过机院附小但兄弟姐妹有在机院附小出来的,也有不少。比如这里多次提过的“中国的保尔”的子女中有几位是机院附小的校友,但也有不是校友的,却是干校知青。

+ I9 n' u, q7 l4 V7 P$ c3 i5 r6 d$ y

 

1 j- m: Z. b d. s

您所说的“有点像机院和附小的关系”的提法有些意思。。。。。

7 d- C) Z" a0 p6 D# y


发表于 2009-4-21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说书人在2009-4-19 11:34:00的发言:
7 E3 g3 c7 H" f5 [) b' l8 O

 

" j9 @6 m! o4 b) S4 Y

到现在为止,都是简单的说法。如果不出意外,我的网龄比你长,我认为这个帖子的表现非同一般,以后会继续探讨。

/ p+ ^/ b! |9 S4 ^( B8 T5 S8 s
. B9 Y$ c: R* O' W 9 o8 x- s" N, }( G7 Q1 x% W- I( k& R+ {1 m" U, r" d/ ~/ ~) L& f
$ v* C: k" U5 i7 ]! w- R
: F9 y$ c# y7 o7 m$ m1 Q& x. M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09-4-18 11:51:00的发言:
. E) e2 |9 T/ g9 Y' R" z, \

: m- [; f$ V) b7 v: Y

4 C: A# W) F" \ B5 F! k( g; d; n4 r8 c! {8 k$ V9 Y& J$ ]2 t0 T. z, C
" G- [' z |3 K- |
。。。。。
# z3 w) c0 |9 g( Y) ]5 }, E
内涵有一定的深度,外延有一定的广度,是这个帖子有生命力的一个原因,也是有别于其它真正在寻找老街坊的帖子之处
, g2 Z4 ^3 e* @0 C. X4 T, |
 
% G" V* c2 b/ z9 N. m+ R
发贴者“37℃”2007-6-16 22:19:00。。。。。在第29楼

$ u8 y$ r/ f" d5 i: X

 

B/ V, U. c( V: q T/ ~ J

到现在为止,都是简单的说法。如果不出意外,我的网龄比你长,我认为这个帖子的表现非同一般,以后会继续探讨。

3 Q" j3 ^3 ?7 G' e. f4 L9 R- j, Z

++++++++++++++++++++++++++++++++++++++++=

- [. x7 K- ^% L: W, D

 

) q! S9 b6 b, h% U" c6 b

说书人,您好!

7 u0 v2 X( }% _" R8 ^2 d8 u

 

/ ?$ p7 v. \& X; k$ v

从老北京网的注册时间看,您似乎比我还晚点。也许是您早注册了,还有另一件老马甲没抖露出来?呵呵。。。我看,网龄长短同讨论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吧?也许您的意思是,您在老北京网的网龄比我长,因此“37℃”的这个帖子您早就看过了。您是这个意思吗?您看过也没关系,温故知新嘛!而且也可能别的朋友没看过,不妨请大家一看。

3 i9 k Y A3 X; X9 f

其实,抛开网龄长短这种没有什么意义的话,您的上述看法同2007年时37℃的看法没什么区别。

: F/ |$ |) Z. V3 M

您说“到现在为止,都是简单的说法。。。。。。以后会继续探讨。”

5 v2 H- ] V* Z0 F

37℃提出,“内涵,外延”,等等等等,“是这个帖子有生命力的一个原因”。注意,他说只是“一个原因”,换言之,不过是一个“简单的说法”,而这个话题是开放性的,各种原因有待探讨。。。。。。

& C/ V$ _0 p" D* n r' \9 H; G

37℃说“这个帖子有生命力。。。。有别于其它真正在寻找老街坊的帖子”的说法,同您所说的“这个帖子的表现非同一般”,不也是类似的意思吗?

4 y1 @+ {, ]4 E. k' ?$ r

非常希望能早日看到您的“继续探讨”的帖子,谈谈为什么“这个帖子的表现非同一般”。。。。。

( B+ R( a- [0 G2 m4 x! I j9 f

 

发表于 2009-4-22 0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4-22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军是我二哥,小时侯他非常的淘气,可是他也很能够吃苦,他跟随机械学院的大学生们串联步行红军路走过了很多的省市,当时他也就是14-5岁,现在也快奔60岁了.
发表于 2009-4-22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9-4-21 18:03:00的发言:
% e9 z+ r [0 R7 e

裴怡 江伟杰 第三位不知

" y1 A; s. R! {8 R. m

张丽新你怎么会认不出来?

发表于 2009-4-22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你随意吧,总之是对马家军的了解和善意的评价,411那一天的时间有些短暂,没能和院里孩时伙伴们尽情的聊一聊,感觉有点遗憾.我相信还会有机会的,也希望大家都要保重哟.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4-21 14:15:00的发言:
! j' k, K4 }8 V. i

马家军小传 

! [, T3 t$ A7 i9 t

父帅  马父 因老人家(当时并不老)不在机院工作,故很少见到。依稀记得脑门宽大,头发有些稀疏。总爱披着一件黄色大衣,乐呵呵的。不过我常想象,一旦枪响上战场,老爷子会甩衣拔枪来它一梭子,打虎上山。。。马四有一次和同学争吵说,“我爸在八机部工作”,不知对否。 

) n% G% p$ X. c! m& L. A$ b

母亲黄大夫 机院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也是整天乐呵呵的,尤其喜欢游泳。

, r2 O" {6 D* T; y# e! w

老大马陆,后曾改名马芳,不过人们更愿意叫他马陆,甚至马路。马大哥是军师一类的人物,喜出点子,尽管有些点子有时有点馊有点损。他尤其擅长评论性地说话,有时很能击中要害,透过现象看本质。老二马君,似乎很爱闯荡,不安分(没有恶意)。老三马恒,心善,很恬静。小小年纪就和同学谈论很严肃的政治话题。老司马强,直白,倔强,很讲义气。五姐六妹马玲马丽,一对漂亮伶俐的孪生姊妹。好像姐姐沉稳,妹妹活泼。一般说来,姐妹俩是两位一体,合二而一的,中间是没有顿号的。(有人写马琳马莉,我坚决用马玲马丽,不是固执己见,而是从小用惯了,不好改也不愿改,权作对往事的念想吧)

u6 m( K# Y3 f0 W

 

; E; ?! F7 H; i9 s8 l6 E! G

发表于 2009-4-22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jwy在2009-4-21 18:18:00的发言:
! X8 t3 e8 k2 d9 _! J

裴怡,江伟杰,一眼就看出来了。俺们班滴。

你能联系上江伟杰吗?
发表于 2009-4-22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玩玩流浪在2009-4-21 20:11:00的发言:
   你真是太辛苦了。这是说雨中漫步,你能整理那么多的同学名单,我就整理了我们班的就很头痛了
9 A& Q" e& k- M2 V4 ?

[em54][em54]这是我应该做的!

: M1 F1 c1 [# |

 

发表于 2009-4-22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4-21 17:49:00的发言:
7 N# {) u: l% S1 ~; R7 i

谢谢!因为他们两个没有写明班级,所以我就放在最后了。现在编辑帖子时效期过了,我在底稿上修改了,以后再重新贴。

! D1 d, i+ V$ @, u# k

孙业红应该是63届2班的。

发表于 2009-4-22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jiangyaoji在2009-4-22 9:22:00的发言:
# |1 T5 x" C0 f, C! ]5 h

孙业红应该是63届2班的。

0 ~6 W" N( u! H' r# y

谢谢!

发表于 2009-4-22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2 15:50 , Processed in 0.164979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