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2-25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发错了4月11日上午一食堂前聚会,请各位同学参加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是谁真想知道,建立联系吧
发表于 2009-2-25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们快来参与吧,童年是那么的让人怀念,特别是院里的孩子们,怀念学校的食堂\教室\操场\宿舍楼,以及大礼堂\.那么美好,想起来就非常的激动.千万别错过这个有纪念意义的聚会.
发表于 2009-2-25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ALIMALIN在2009-2-25 11:18:00的发言:
同学们快来参与吧,童年是那么的让人怀念,特别是院里的孩子们,怀念学校的食堂\教室\操场\宿舍楼,以及大礼堂\.那么美好,想起来就非常的激动.千万别错过这个有纪念意义的聚会.
4 U6 W$ R: I8 o; D2 U

马玲来吗?印象中的马玲、马莉是2个漂亮的小姑娘。

发表于 2009-2-25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2-25 10:34:00的发言:
谢谢雨中漫步!看照片……感到那么熟悉!从这里进去不是就在“墨香园”餐厅吗?“小厨房”大概就在附近吧?我以前经常和报社的几位关系不错的同事,中午在“墨香园”吃饭。它是人民日报社的一干人马,午餐时经常吃饭的地方。谢谢!你的心可真够细致!费心了!4月11日,希望有时间能去这个有生之年的最要聚会。再见!
7 r# c$ P0 z2 ~, A J; ^3 e2 Q e

“小厨房”即是墨香园。

发表于 2009-2-25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2-25 9:59:00的发言:
% q0 f* U& _3 T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发现“雨中漫步”这个网名非常适合你@

6 w: l- r' @( }& `: z) G, O

[em54]

发表于 2009-2-25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变色龙在2009-2-21 20:57:00的发言:
在华老师家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0_707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 J6 L. h7 P# T% c8 g" g. R

 

4 \5 h! h; `# F% a

    感谢变色龙校友提供的华老师高老师胡老师丁老师等的近照,看到老师们身体健康,非常高兴。不过看了华老师的近照,与我几十年前的印象怎么也对不上。盼望4月11日再与老师们相聚。

发表于 2009-2-25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变色龙在2009-2-25 10:11:00的发言:
( T) e/ i1 W$ ]6 _' u2 {

请老三速与我联系。我昨天回来把衣服放门厅,而手机忘拿出来(门厅屏蔽),没接到你的电话与短信。看到邮箱的留言,但没有你电话,无法与你取得联系。抱歉!

6 s4 j7 _! B3 q& A

 

0 O* ~6 w Z f

呵呵,变色龙老弟,您的手机永远放在门厅吗?今天我给你打了N遍,结果都是:“对不起.......已关机。”[em69]

发表于 2009-2-25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2-25 16:55:00的发言:
+ _8 h* l8 d0 r

呵呵,变色龙老弟,您的手机永远放在门厅吗?今天我给你打了N遍,结果都是:“对不起.......已关机

与老三学长终于联系上了!这几天不知何故这里手机屏蔽厉害,无法接通,好在座机没问题。
发表于 2009-2-22 0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华老师的照片使我想起年轻时的华老师,人长的非常精神,具有汪嘉伟当年的风范。若在如今定会有许多美媚粉丝。呵呵……
发表于 2009-2-22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变色龙在2009-2-21 20:04: , f* V$ Q5 I1 G4 g& G

我建议,校友们最好先网上报名,不上网的校友由相互转告的校友代为报名,也有个大概的准备。看望老师后,合影照相。愿意在此用餐的校友,以自愿结合方式,按每坐满一桌自点饭菜各自结算平摊的原则,自行安排。这是因为参加人员的不确定,就餐人员的不确定而采取的灵活办法。我们知青们在红色经典聚会一百多人参加,就采取这种方式,效果还不错(考虑届与届,班与班的不同,报名与未报名的可能,想聚会就餐与聚会见面不想在此就餐的可能)。

0 G2 f& |4 P& h$ u+ [7 y

聚会的接待工作恐怕需要几名热心的校友共同参与,为的是方便更多的校友们。建议校友报名几位,共同为大家服好务。

8 C, }4 G7 b5 X& E/ V" P [

同意![em218]

' c8 ?, Z% F; `

遗憾的是我不在北京,帮不上忙。[em50]

发表于 2009-2-22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2-22 7:47:00的发言:
看到华老师的照片使我想起年轻时的华老师,人长的非常精神,具有汪嘉伟当年的风范。若在如今定会有许多美媚粉丝。呵呵……
; }: v+ K3 C4 V: \

变色龙要是再发张华老师年轻时的照片就好了。

发表于 2009-2-21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变色龙在2009-2-21 20:04:

4 w2 }1 [% ?, ^7 n$ Y$ V/ [# z/ J

“我建议,校友们最好先网上报名,不上网的校友由相互转告的校友代为报名,也有个大概的准备。看望老师后,合影照相。愿意在此用餐的校友,以自愿结合方式,按每坐满一桌自点饭菜各自结算平摊的原则,自行安排。这是因为参加人员的不确定,就餐人员的不确定而采取的灵活办法。我们知青们在红色经典聚会一百多人参加,就采取这种方式,效果还不错(考虑届与届,班与班的不同,报名与未报名的可能,想聚会就餐与聚会见面不想在此就餐的可能)。”

: R/ x1 y$ x5 i- m. O% ?" U

变色龙的主意不错,支持。老师的字画真棒!真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呵。

发表于 2009-2-21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变色龙哥哥 我看了机院附小论坛 ,非常震撼 ,年近花甲的学长们回忆当年的生活感情如此纯真, 那些附小的生活场景仿佛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使我儿时那些已经模糊的印象忽而又清晰起来,我是六五年入学 ,一年级时是姓李的男老师教我们,此后有一个好象叫王正扬的老师 还有龚老师.钱老师教过我,可惜五年级时学校解散,我记的五年级时班主任是钱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当时我们被分散到周围其他学校, 钱老师公布名单,老师哭了,我们也哭了.我记得我抄课文落下一个句号都被李老师发现,我记得钱老师为批改作文晚上亲自到我家,因为我让同桌替我抄了一页算数题被老师批评,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令今天也当了老师的我深深佩服,衷心地祝老师们健康长寿,祝各位学长们一切皆顺,我如果没猜错的话我应该和漫步大姐的妹妹是同学,也是曾经的好朋友, 问她好

发表于 2009-2-21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华老师家中
华老师夫妇宴请师生

左起华老师,高老师,胡老师,丁老师。华夫人,华老师二女儿。
发表于 2009-2-21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荣幸地代表机院附小的校友们,在胡老师的邀请下,与丁锡民老师和高金楼老师一起去拜访华秋岳老师。我在路上回忆着40多年未见的华老师的模样,高高的个子,精干的身材,充满激情的眼神。一见面,感觉华老师还是那样慈祥,尽管已是78岁高龄,人更精神。微胖的身材尽显魁梧,思路敏捷且善于言谈。华老师对同学们的评论表示感谢,对师生情谊深表欣慰。言谈中,可以体会出华老师作事认真,和蔼可亲,低调做人。华老师是我们那个年代机院附小众多老师的代表,是我们得以打好人生基础的优秀园丁们!

. ? D7 n7 A) U* O

对于4月11日附小老师们的聚会,老师们既高兴也微有担心。高兴的是安排一次聚会不容易,多年的同事之情与附小之情溢于言表,还能见到自己的众多学生也很欣慰。担心的是老师们都是高龄老人,怕时间长有些老师身体不适。这次聚会不同于年轻人,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初步考虑,先联系机院成教院的教室,老师们先在教室报到交谈休息。中午在原一食堂(小饭馆大厨师)聚餐,饮食以照顾老年人饮食习惯为主。

# S6 c3 N |% ~' j

我建议,校友们最好先网上报名,不上网的校友由相互转告的校友代为报名,也有个大概的准备。看望老师后,合影照相。愿意在此用餐的校友,以自愿结合方式,按每坐满一桌自点饭菜各自结算平摊的原则,自行安排。这是因为参加人员的不确定,就餐人员的不确定而采取的灵活办法。我们知青们在红色经典聚会一百多人参加,就采取这种方式,效果还不错(考虑届与届,班与班的不同,报名与未报名的可能,想聚会就餐与聚会见面不想在此就餐的可能)。

* u. y* c( y$ U# ^1 t6 [' r0 p6 h

中午华老师夫妇让女儿在饭店安排午餐,满满一桌佳肴十分丰盛。对华老师全家的盛情款待,在此深为感谢!

0 U0 v1 Z' r/ H, o; h

华老师酷爱书画,自学装裱且自成一体。作为学生空手到华老师家做客本来就十分不好意思,华老师又送大家部分书画及图册,再次深表我的歉意与感谢!

, \- f) z! `9 i1 ]. P# X( v* X

聚会的接待工作恐怕需要几名热心的校友共同参与,为的是方便更多的校友们。建议校友报名几位,共同为大家服好务。

1 l1 {/ ~, @) Y

 

1 }# S& S: x' D% d* c

 

. O c( S6 u* l& f) e q# i

 

* O- W/ Z2 u; ?$ k* v( T9 p

 

发表于 2009-2-21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几张今天老师们的照片,让校友们回忆我们当年年轻英俊的老师们!
左起:丁锡民老师,胡世坚老师,高金楼老师,华秋岳老师。
发表于 2009-2-21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金楼老师的画作(局部)
发表于 2009-2-21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老师收藏的珍贵扇面

发表于 2009-2-21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老师的书法


华老师04年接受中央电视台鋻宝栏目的采访片断截图
华老师为送我的图书盖章
发表于 2009-2-21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2-22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7)对一些老师们的回忆

8 i1 j! E# f7 I9 ^8 W

我是1969年随父母迁往陕西而离开机院附小的。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时间像白驹过隙,瞬间,。。。一下跃纵过去40年。今日看到变色龙学长贴出一些老师们的近照,不尽感慨,脑海中一下浮现出附小一些老师40多年前的祥容笑貌以及他们当年活跃在教室里,操场上,校园内外的身影。。。

/ n8 j" G4 s* E' F

 

- X) A3 A* M( i/ [

+++++++++++++++++++

. M8 H# P6 |" ^8 w. S# s$ v" ?( `

 

( }$ {* R! A% `9 k1 ?2 B/ f c

水小子,写得真好!!!!!你不当作家可惜啦!

; i6 H% F+ `/ j0 E0 I0 }! z0 ^

 

. J T. X( k4 Z2 M' |

非常高兴看到华老师高老师胡老师丁老师等的近照。。。当我今天回忆亲爱的母校和尊敬的老师们的时候,每每也对少不更事时给老师们带来的困扰怀有一份内疚。。。。。。

* p% W- b5 }( O6 c$ |

 

/ G* _. c; m% I5 B7 s' @

 

3 Q! j! r2 ?9 m

 

3 `) T7 R+ P3 l0 P7 N H# O! f

 

发表于 2009-2-22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X! P0 Z$ f [
机院附小老师们2009年4月11日聚会,真是一件非常难得,令人高兴的大喜事!
/ Y9 @, E' j) R; ^( d! b
 
+ H* f0 y9 L5 Q( ]! }* g/ Y9 }5 ^
前面一些校友就此事已经发了一些帖子。大家说得都不错。我看,我们校友去捧场,去见老师,这当然是一个大好机会。但我想校友们主要还是以帮忙为主,因为此次主要是老师们聚会,别弄得喧宾夺主了。
7 I9 h" U+ W5 y" X
 
- U9 S( L! M. `: a# i
如果有什么需要做的,我也可以跟着跑跑腿儿传个信儿。。。
发表于 2009-2-22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这么大岁数的老师们张罗聚会,可见他们的精气神儿啦!

+ i% c0 V* _9 x$ w! K7 J

恭喜机院附小的老师和同学们啦!羡慕极啦!

发表于 2009-2-22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2-21 18:10:00的发言:
     看到聚会的消息,真好!希望能去见见那些为我们成长付出过辛劳的老师和阿姨们——可是,那家“小厨房……”在具体在何处啊?不会在人民日报社内吧?
3 @; A! Z$ c+ R- }8 b


就在这个和报社一墙之隔的院子里,那家”小厨房“是经过改造的原机院的一食堂。
发表于 2009-2-22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 [6 |+ o s! [' v* t5 |

(7)对一些老师们的回忆

& E7 V4 m1 n! e% }8 b) }7 j/ j; @

我是1969年随父母迁往陕西而离开机院附小的。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时间像白驹过隙,瞬间,。。。一下跃纵过去40年。今日看到变色龙学长贴出一些老师们的近照,不尽感慨,脑海中一下浮现出附小一些老师40多年前的祥容笑貌以及他们当年活跃在教室里,操场上,校园内外的身影。。。

$ R4 A6 d2 O" @# L) _

我上一二年级时,王彦声老师是班主任(在我的第一帖里已经提到,见116页2890楼)。王老师带我们语文课。印象最深的是她严格要求学生准确朗读及背诵汉语拼音,“啊,咦,乌,哎,欧--- 波,坡,莫,佛,德,特,呢,嘞,咯,克,呵,击,嘁,西,兹,次,思,之,赤,是,咦,五,育。。。”。嚯,这一写出来,冷不丁看上去像佛经似的,让人看不明白。不过,我们也正是凭着这些最基本的东东,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理解和吸取知识,了解世界,了解中国五千多年历史与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记得练听写时,写错一个字,就得在田字格本儿上重写一行(看以后还忘记不!)。写字时,身姿不对,那是要被掰正的;铅笔太粗,是要被说的;纸面擦涂得太脏,是要被批评的;。。哇,好严格耶!现在想一想,那样做不是为我们好,还是为什么?

4 i; H' o- @" H/ n$ i g" u9 y

三年级时,开始徐文英老师是班主任,记不得具体教我们什么课。后来她休产假,由姜副校长代班主任。那时文革已经开始,学生上课时已经没样儿,姜老师给我们上课时,我们只是乱捣蛋,出洋相。姜老师不说话,只是用一种无奈的眼光注视着我们。。。。

2 l$ z- s8 M) b. [9 p

四年级的班主任是于志纯老师。每天上课时,都和我们一起手拿红宝书完成“早请示,晚汇报”的执行程序。平时对学生很严肃,上课时,对脑子转得不太快的同学是恨铁不成钢,叫同学起立回答问题时,一着急,就只呼其名,而省略其姓了,比如“建国”,“建中”,“玲娣”。。。听起来像阿妈叫阿囡一样。记得于老师文革期间曾经代任过校长。后来也搬迁去了西安。

$ M/ H" s! h: e/ h5 l P) ]

上五年级时,班主任是教我们语文课的郑尧老师。郑老师上课时,气质风雅,仪态端庄。尤其是手拿课本在讲台前一边度步,一边眼望窗外,慢言细语地解释课文,那形象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可惜我那时不知道珍惜学习,没真正能从郑老师讲课中体会出内涵丰富的知识。记得郑老师穿戴很清爽,喜欢把外套里边的淡颜色衬衣领翻在外面。

2 M2 L: {5 s$ r8 `) B

宁玉珍老师教过我们珠算。一到上课,满教室就听“噼,啪,噼,啪。。。。”拨算盘珠子声音。宁老师在黑板前一边拨一个珠子,一边念着一个口诀,什么“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五去五进一,。。”,我就在下面胡乱拨好几个珠子,就想多弄点动静,听响玩儿呗。嘿,那时辰歪心眼儿可不少。

G2 x. C2 q7 [& k( p; x! g

机院附小老师中,我印象中有9位男教师。董志卿和胡元乔老师分别教高年级自然和数学。两位教师在文革期间受迫害被送走,以后再也没有回到附小。廖永哲老师没有教过我们这一年级课。印象中他吸烟很厉害。李运彤老师会吹小号,四方脸配上短寸平头,人显得很精干,他在男老师中应该算是比较年轻的吧。陈廷武老师教我们音乐课。教室在11宿舍楼1楼,那有一架钢琴。陈老师好像是华侨,大眼睛,长睫毛,头发浓密梳偏分,人长得很端帅,说话嗓音有回声,唱歌应该属于那种音域宽厚的吧。。。?记得在文革期间,机院里外结合招兵买马,排演出一大型歌舞剧《井冈山道路》,陈老师在最后一幕--各族人民大团结中,友情出演一新疆人,在一束聚光灯照射下,怀抱冬不拉,放声高唱“冬不拉,弹起我的冬不拉,。。。。”

; W% j% V- r& k

高金楼老师教过我们美术课。上二年级时,有一次参加元旦晚会,是他亲自给我化的装。高老师为人很和蔼,脸上总是闪烁着微笑的表情。不过有一次,我看到他发怒的样子。那是在三年级的一次美术课上,高老师戴了一顶棕色栽绒帽。当他在黑板前背对学生正几笔勾画一个图形时,在我们中间有一个淘小子起身悄悄走到高老师背后,用手一捅,把老师的帽子给捅到地上,然后一路坏笑着跑回座位。不过没等他身子坐正,身体已被追来的高老师一把薅住,提起,放下,又提起,又放下,。。。这淘小子抬头惊愕地张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看到高老师一张眉头紧锁的生气面孔,当时课堂上一下很安静,都被镇住了。唉,在文革期间,老师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却得不到应有的尊严,一段扭曲的历史。。。

. ]* \! M$ g& [3 G! R j( X

王敬老师,华秋岳老师和栾兴嘉老师都是教体育课的老师。我上低年级时,王敬老师给我们上体育课,高年级时,华秋岳老师带我们体育课。记得上低年级时,有一次体育课由胡世坚老师代上。那一天天气较热,胡老师穿了一件黑色短袖鸡心领运动衫,领口有一圈红套边,配了一条黑裤子,胸前挂着哨子,人显得充满朝气,活力四射。一套“稍息,立正,向右看齐,。。”的口令喊得干净利落。那一堂体育课的内容好像是练习投掷,扔手榴弹。记不清胡老师当时扔多远,可能是在。。。。杀伤范围之内吧?哈,哈,不好说,。。。。

' q8 `8 p& b% c1 A/ p: y

上体育课前,经常看到的是体育老师手握一把装满白粉的滚线轮,在地面上来回的划线。在阳光照射下,汗水挂在老师的额头,一滴一滴的洒在操场上,。。王敬老师上课时经常穿一套退色的红绒衣裤;华老师则经常穿一套退色的蓝绒衣裤。那种衣料的退色,是常年在户外运动场上活动才能产生的,是体育工作者的一种特有职业象征。上课时,王敬老师发出的口令听起来是这样的“。。原地踏步---,一,(二)---;一,(二)---, 一”; 而华老师发出的口令听起来是这样的“。。原地踏步--- ,一,(二)---,一,(二)----,一”。呵,呵,不同的老师,不同的风格。记得华老师上课时,如果兴头来了,说话时眼睛会越睁越大;如果有人捣蛋,华老师眼睛会眯成一条缝,说话慢条斯理地进行教育,给人一种谆谆教导的育人感觉。。。。


; k% e& @1 F% {9 i9 F

啊,40年过去了,记忆中昔日老师们如今已是顶谢髯白,人到暮年,有的已驾鹤西去。。。

) Q, G6 M2 U+ U7 w( u4 ^) [

亲爱的老师们,对你们的辛勤劳动,学生会永远记在心中,你们的笑貌会牢牢的刻在我的脑海中。祝老师们晚年生活愉快,身心健康!

发表于 2009-2-23 0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09-2-22 17:39:00的发言:
7 Q# d! F$ e7 j& e

 

5 f4 i, B: F8 d: s0 Z

 

/ F4 Z- E, C& j+ Z4 n' Z

水小子,写得真好!!!!!你不当作家可惜啦!

+ Q! r M8 v8 j8 d7 z7 i

 

7 r& q5 o7 J) q/ z) P/ u

非常高兴看到华老师高老师胡老师丁老师等的近照。。。当我今天回忆亲爱的母校和尊敬的老师们的时候,每每也对少不更事时给老师们带来的困扰怀有一份内疚。。。。。。

# L' K( h" s0 p

 

4 B. W5 X6 d6 C% ]" P

谢谢学长的鼓励。其实我只是尽力把儿时的经历搜刮出来,然后进行列表书写。希望我的回忆能引起校友们的共鸣,一起捡回在机院附小度过的灿烂年华。。。

* M' _# w2 w8 _1 S" M! H

另外,再次感谢变色龙学长近日为我们大家所作的一切;感谢在京工作的校友们为这次附小老师聚会所作的支持!

发表于 2009-2-23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09-2-22 17:39:00的发言: $ r5 l: T- e3 \4 n5 a

 

( E, W. g/ T" H0 Q( x4 f

水小子,写得真好!!!!!你不当作家可惜啦!

# {5 w$ N* Y; r' _5 W, U: M4 T

水小子加油![em218]

发表于 2009-2-24 1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d) R* S% X: z s& K# |0 w: b

   失而不得   我刚刚知道如果你对发表时间不长的帖子需要修改,马上用编辑就可以

1 R% i9 p- ~& T; |9 h) ?' j

     我感觉在学校我好象比较笨,除了跳皮筋等等,纯属于玩的活动。好象什么活动也没参加过。

9 [! ?$ I9 h% F) E2 t" s

    所以只好现在抓紧时间现在好好玩玩把。

发表于 2009-2-24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成漫步和革命后代的建议,辛苦龙哥和老三了。

5 j6 i& O, I8 f' _ T2 T% M! M

    听松兄,您怎么不露面了?是家人有事,还是您自己太忙抑或是抱病不起?大家都很惦念。有什么忙要帮吗?

' t& \1 ~, ?3 O

    机院附小能有今天大家网上的相聚和聚会的设想,都是因为您2年前的一个发问和一篇篇饱蘸亲情的附小旧事忆文,唤醒了众人沉睡的记忆。希望您露个面,也好让大家放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1 02:59 , Processed in 1.18353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