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8153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1-3-14
最后登录1970-1-1
|
当年过节准备年货可是一件不算太容易的事情,过年的钱是一个方面,货源紧缺是另一个绕不开的节点。( C0 J; T; `: k Z4 m
记得当年爸爸的一位老同事在某一年春节期间来家里拜年,与爸爸谈及过年的花销,他好像说,那个年他一共花费了大几十元钱置办年货,过了个不错的“肥”年,还问爸爸,我们家里花费了多少,等等。
+ c: Y7 S3 Z4 G* A的确,那时,三天的节假日,用去全部月收入的几分之一,节后的日子还要算计着节俭着过,对于大人们来说,这是喜中带忧的事情,但对于还是孩童的我们来说则是另外一番的感受。
0 }7 A9 k" \' k对于在机关工作的父母来说,每月的工资是他们的唯一的收入,那时除了工资之外,没有奖金,没有过节费,就连节日期间在单位值班都属于义务的,没有加班费之类的收入可拿,更不要说什么几倍数量的加班工资了。因此,过个年,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V5 z! `2 v: l! O
还有一项就是过年用的主副食品来源有限,远达不到一家人放开肚子胡吃海塞的程度。* d0 @ z% p. F, a9 d0 s
当年,由于在供应方面的匮乏,主副食差不多都需要计划供应,不是凭票,便是凭本,你即便手里有钱,也不可能做到想买什么买什么,想买多少买多少。
+ @6 ~. t% f% t6 i: Z8 ^# x记得,过春节的当月,在主副食的供应方面比平时会有很大的改善,北京当月的供应标准是:( w( V/ ?( w7 M5 T* I
当月凭票供应的大米全部改为好米,那大米的价格为1角8分1厘、1角8分9厘、1角9分7厘和2角零5厘不等,赶上哪种是哪种。记得最好吃的大米是天津生产的小站稻。
" s, z9 q: m. L2 N2 v当月计划供应的标准面粉中有一部分可改成富强粉。那标准粉被称为八一粉,也就是每一百斤麦子出81斤面粉,而标准粉则是九一粉,面粉中所包含麦麸的比例比那标准粉要少很多。
6 ]8 E9 x; ?4 ?/ `每家供应1斤香油。
# c4 v7 d# F! w* ]另外,每户好像还增加供应1斤卫生油(棉籽油),那增加供应的油是凭副食本购买的,不需要油票。) I! b/ \+ q0 z: v
每人凭本供应半斤炒花生。! l( M4 L! I9 h- l8 Y7 h+ j
每人凭本供应3两炒葵花籽。5 [- L& v) r7 T; R0 K$ e% C/ d
每户凭本供应上海生产的凤凰牌好烟4盒。
2 N# V/ N' i1 O3 a至于说肉(这儿说的是猪肉,牛羊肉只供应回民)、蛋、鱼(主要是带鱼和黄花鱼)及好酒之类的,在北京地区没有限量供应,赶上了就买,赶不上就不买。
u9 _2 f, v8 ?; h0 O# X" [还有一些东西的供应标准与平常的月份没有什么变化,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这些东西包括:
; k$ g) Y, L, G* ]麻酱,每月每户半斤,
# |4 ?3 p. d2 S$ G& {8 \# b豆腐,一斤(有时常会有超过标准购买的时候),
) E9 {: O8 C' {& ~# Z! h8 R碱面
7 c/ j$ G$ \/ K0 M! N6 N火柴(每户一包)5 m# Y- c8 Q1 n7 c
洗衣皂
8 |. A6 a& ~0 S. C, P9 ?等等!
. d: x+ I8 U3 P5 j0 @还有一项必须说明那就是过年才可以有的新衣裳。
+ C. d/ @9 D5 Y8 W. v按照当年的标准,每个人一年有十八尺布票,这布票,购买棉布和缝衣服的线需要,购买成衣也需要。7 q6 g8 D3 R' e
这十八尺是按什么标准制定的我不清楚,大致上只够一个人自制或购买一身新衣裳的,仅此而已。因此,即便你有钱,平常月份你可以不可能置换新衣裳,只有等到过大年时再说。6 e% s7 s3 ]" i% t- N* s
当然,也不是购买所有的成衣或布匹都需要布票,起码购买人造棉以及后来的的确良布不使用布票就可以购买,但购买它们需要工业券。另外,需要使用工业券才能购买的还有好茶叶。: `$ ~1 a- [7 e!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