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小弟住在台湾,但是对祖国北京有着浓浓的感情。
特别对於北京话中何时该发「儿」音何时不用发儿音特感兴趣,
能不能请大家告诉小弟一下正确的发音时机呢?
谢谢!
举报
一般来说,小东西带“儿”,大的不带。
例如:胡同儿、大街;
冰棍儿、冰砖;
油饼儿、铁饼;
小葱儿、大葱;
门楼儿、鼓楼;
钢崩儿、钞票;
屋门儿、天安门;
六部口儿、新街口儿、南口、张家口;
张家湾儿、台湾;
小日本儿、中国;
当然,这仅仅是一点,而且也不确定,更多的是存在于大家的习惯中,
例如: 典型的:大栅栏儿,即大又带儿,
手套儿、假头套、外套儿;谁大谁小啊?
地名也是:黄寺儿、白塔寺;都是寺,一个带一个不带,为什么?
呵呵
有点意思```
这事难说,这东西哪有准儿?!
全凭自己感觉
谢谢大家的回帖,
但是如果要凭感觉来说,可真是为难小弟啦!
小弟在台湾出生长大,
很难常常使用北京话,
虽然在台湾我们一般都是说普通话,
但是普通话跟北京话还是有着差异的!
小第一年约莫会到北京公出或是旅游2~3次,
到北京的时候感觉很舒服像是回到自己的家一样!
尤其是听到北京话的时候对於北京话很感觉亲切的!
所以更想对北京话有多方面性的研究。
非常感谢您们的回帖,
谢谢您们!
楼主 客气了```
欢迎在这里多多交流
不仅是您```我们也会学到不少的``
但是 我觉得 这个普通话 范围很广```
而且 在我国好多地方 都是那种带口音的 普通话``
北京也有````
所以您不用觉得为难 有机会就多多联系```
保不齐哪天 比我们还地道````
中秋刚过,
不知道在北京的朋友们您们都是如何度过中秋节的呢?
中秋之夜,单位值班。[em06]
儿话音这玩意儿很难有人说的清规律.
觉得该用的时候自个儿就蹦出来了.
这好象得语音传授吧
还真没注意过
顺嘴就说
"小日本儿、中国;"
哈哈,这个太经典了
我来北京半年.我的北京话也还练的一般一般.不过我现在的家乡口音还是改变了不少.挺多人说听不出我的口音.(本人是广东潮汕的,离楼主不远.顺着海能漂得过去.)
我建议楼主可以多交几个北京的朋友(得是那种纯北京人).然后可以跟他们通电话或语音.这样讲多了自然就会有北京味儿了.呵呵
不过老北京的市井话真的不多见了
比如:“您老身子骨儿硬硬朗儿朗儿嗒~?~”
“拿勺儿蒯(kuai)着吃,别弄身上~~”
“我的亲妈呦,这是跟土地爷喝酒去啦,还是怎么弄嗒~瞧着一身的土~”
“西四那边儿批大白菜呢啊,那人,好家伙乌嚷乌嚷的,跟抢似的”
基本无规律可循.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
与大小并无一定关系,例如:王府井(儿)大街,三眼井胡同.
这点就连北京电台和北京电视台的播音员也无可奈何:老家在外地的,即便普通话过了一甲也没用.
许多新北京人,可能做派发音都学得极象土著北京人,但是一般都会在儿化音,句子重音,轻声上露马脚.
哈哈,您这个很搞笑,也有点儿规律。
小日本儿,中国
您这法儿我可得试试
来北京,好好听听那些聊天儿的。
理论上儿化音没什么理论可遵循的。
这可不好说 有环境才能说地道
候宝林大师好像在有个相声中说过这个问题:
带"儿"的一般规律是:
细, 小, 轻, 微
台湾人说的:和han (he,河),
包括kua (kuo,阔),LZ也这么说吗?
偶也觉得特亲切
哈哈,这就全凭感觉,我北京出生,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在河北上的小学(回来毕得业),从小说话我也没有刻意的学过(我爸纯北京人,我妈四川长大),可小时候我说出话来他们同事都跟我爸说:这孩子说话和您一样,一嘴的京味儿。。。。。。其中的奥妙我也理解不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 20:00 , Processed in 0.169012 second(s), 18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