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0|回复: 2

关于建立“数字老北京文库”的建议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5-21 16: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气定神闲 于 2013-5-21 19:29 编辑
# A5 G  O$ n: Z) m$ h) t
1 b( E* G1 E/ F7 L$ J# x; B火种灯已经正式恢复成“老北京”的网名,除了最有人气的论坛,还增加了网盘,视频,以及文库等新内容。我一直有个想法也想在此说出来给网站管理者和网友听听,就是能否建立一个全国乃至全球最权威的关于老北京文献的数字文库:“老北京文库”。3 @- |2 y. v- G1 A0 e
6 P- b2 @+ e; F5 L" n1 A: F2 _. V% i
文库涵盖范围很广,搭建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先从图片开始,也就是从“图库”入手。把“图说-老北京”版块中的几万张照片,分门别类,把已经经过各位版主,专家确认的图片按照地点,时间,拍摄者(如能)等信息标注好存档。还可以在图片中增加一个标注项,就是此图片查证的帖子的链接,这样可以远远地比帖子查找起来方便的多,而且不容易混淆。同时,一旦有在论坛里新确认的图片出现,就可以立刻存档收录。
% S& u0 O  J* I! z4 k; n7 b0 W% I9 y7 }+ p/ C0 u
如果这样做了,我们每一个使用者可以,2 {2 {8 Y5 g' T# j6 m- q* q

. |$ D& O9 r/ r1 W9 E& O0 z1)按照“拍摄者”选择图片,比如选“比托”,看到他不同时期,拍摄的不同内容的图片;、
1 R# A* Q! H- W  K8 p" j5 S2)按照“拍摄地点”选择图片,比如,选“正阳门城楼”,可以看到所有时间跨度的历史照片,比照它们的沧桑变化。; B. v. p0 c5 J/ P6 p  r
3)按照“拍摄时间”选择图片,比如,选“1900年某月”,可以看到发生在这个时间的所有历史图片。
6 K! ?7 V2 C# z' }  A/ J# d6 P  [( p* h
当然也可以选择多个“拍摄者”和同一“地点”等,查阅到不同的图片结果。如“老莫”和“小莫”,以及“西直门城楼”等等。
: w/ \$ n- q( M3 M2 `
: H( ~. g" Y; F" J% u# F相信,如果是这样,它的意义不止以下三点:) }9 X5 d! r# V# G
& I+ I" b" e) K  J; p- B2 A
1)可以准确的统计现有老照片的存档数量,包括按摄影者,时间,地点等分类数据;* i: F* D2 D( I  m" N+ y/ b

- g  l+ d; ~0 i- C% U5 q' T2)扩大了图片的利用价值,同时也提高了老照片的考证效率,减少出现目前这种几年前已经确认的图片,又不断有新人翻出来查证,请教,造成信息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8 \) d9 A" ]/ |  L1 ~
" n2 q) m( p5 Y4 w- K+ h3)树立老北京网图库的权威地位,目前没有一家网站系统地建立如此以老北京为内容的文库(图库),而许多权威书籍又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误,而这些错误虽然在老北京网的“图说-老北京”论坛中一 一解决,但还经常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如那张标记为朝阳门老照片的东直门照片,出现在许多权威的书中,现在又出现在了北京的街头(朝阳门地铁站装饰图)。
0 e& L4 V) F- N( [: s6 r+ v) p
$ n% R1 ]) g! b& D' L4 E当然,在图片的分类上,可以按照拍摄对象分为:建筑/景物,人物/场景等大的类别,再加以区别分。当然人物场景还需要增加有关事件的标注信息等。至于图库的建立是否牵扯到图片的版权问题,还请专家确认。至于人手,我觉得可以从网友中征集志愿者,然后按不同的工作内容分组,如,分类组,标注组,审核组等等,遇到不能确定的事项,可以先标注“存疑”, 或单独开辟标注项“疑似拍摄者”,疑似拍摄时间“等等。$ ~! a9 n/ U; B+ t: \+ \. C
( q) C4 T6 a1 T
不管怎样我相信一旦老北京文库-图库建立起来,人们会认识到它的巨大价值。  其它种类的文献,如地图,书籍等内容相对起来就更容易建立了。
; z1 Q1 Y  R: M" s2 W. T' R7 T, d: s1 Q" b1 ?" {' R; O
以上是我的不成熟的一些想法,还请各位版主,专家和网友提意见。
$ [/ ?% K# m% V# K, H& ]- `* d5 A0 s, u7 ~  b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5-21 19: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可是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和敬业的特别是热爱老北京的技术人员组织团队方能逐步完成。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09: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一个原因是因为几乎每一个热爱老北京的人都收集了许多关于老北京文化民俗建筑等方面的书,不管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以及大量的北京老照片,包括我在内也是一样。当然这些和斑马等版主的收藏比起来应该是九牛一毛了。
- ^' W' q: V5 l- {
- r  ^. S9 @& _8 s# N) l" g; [) W, l但这些宝贵的资料目前是保存在各个人的书架上或者是电脑里,也是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打理,包括辨析,分类,标注,归档等等。尽管大家时常以发帖的形式进行交流,但其功能和作用与我上贴的”文库“ 是不同的,亦无法相互替代。如果能以电子的方式做这样一个文库,
( }# q* J, L8 `1 ^
# e, G' y' i; P  i5 P9 ?一则,各自花在自己有限资料上的时间精力,可以换来一个宏大的造福所有热爱老北京文化的人的宝库,岂不是个乐事,善事。
. Z6 o, R6 V( r  h( @5 }  i1 V二则,老北京网站,可以丝毫不夸张的说会成为研究老北京文化的基地和权威。! s) }6 q! a, [8 x) S
+ I$ s! W& A6 x3 r3 o
另外,文库之图库部分,除了归档民国以前的老照片,还可以陆续把” 图文拍摄“,”摄影园地“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收入存档,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照片也成为”老照片“。可以想见,等”老北京文库“真正成为业内权威的话,能被收录到”文库(图库)“会被人们认为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当然,这是后话,如果有”老北京文库“的话。
/ w: i. X+ s+ x! z8 Q6 h+ A- ~6 S) t5 i
如果网站由此项目打算,需要人手的话,我愿意做义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4 06:26 , Processed in 1.13841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