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01|回复: 2

卧佛寺青崖元日和尚灵塔暨老照片考[含8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12-9 19: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甘博的老照片

甘博的老照片
     北京卧佛寺是京都著名古刹,文革前父亲曾在卧佛寺边上(现植物园正门西侧)的公安疗养院疗养,笔者每次去看父亲时父亲都带着我去卧佛寺遛弯,那时就记得卧佛寺后院有座塔,但是直到上世纪70年代我从外地回京后再去卧佛寺看,那座塔已经无影无踪了,后来了解到古塔也没能够躲过“文革”的劫难,和众多文物一样消失殆尽,给我留下一点儿遗憾。

3 c7 N- d5 u+ e6 z+ Q  前一段找到一张古塔的老照片,是甘博拍于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前后,将近100年了,甘博标注的是卧佛寺,笔者看后一阵兴奋,小时候对塔的印象又浮现在脑海里,遂借助网络进行寻找,但是只有文字介绍说是乾隆年卧佛寺主持“青崖和尚”灵塔,均不见照片,所以很难证明此照片上的塔就是“青崖和尚”灵塔。+ g1 l5 K9 c' x1 Y" F0 C* V  W
, m1 s# K7 N5 @/ x# l: |+ L
  为此,今天笔者特意前往卧佛寺寻找古塔的蛛丝马迹,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找到两处灵塔前后的遗物,石供案和石碑,证实了老照片就是“青崖和尚”灵塔。此塔的全称是“大清京都普觉青崖元日禅师塔”。
# u) n. u8 J, q$ t8 x7 j5 @1 e; s
; @; {/ p# N) J, G! R* m  老照片的确认,可以纠正以前书上和网络上一些不准确的说法。
$ R3 m0 i1 Q4 S2 A4 j2 ~+ ^  1、石碑并不在灵塔的前面,而在灵塔的后面,并且是镶嵌在墙里面。
$ J0 v" Q; n3 _; z0 r$ |; M3 D" P  2、塔前没有石碑,但是却有供案,上有石质香炉和烛台,供案边缘雕刻着莲瓣儿,承托供案的两个石座为束腰,底座下部雕刻着佛宝。/ X/ @$ g6 B$ I& ]. K
  3、石碑现在曹雪芹纪念馆边上的碑林内,由于石碑原来镶嵌在墙里面,所以没有碑座,不存在碑座丢失的问题,现在的碑座是新作的。
% e0 x3 x1 p% X+ n; E% S% N! i3 }* V! F
   石碑全称是“大清京都普觉青崖元日禅师塔铭并序”碑,石碑为“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史贻直篆额,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廷玉撰文,礼部侍郎张若霭书”,立于“乾隆十一年丙寅七月”。
3 O0 d" s' F( e1 n% X% M+ r" m1 `+ |
   一个和尚圆寂后其墓碑却是由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篆额、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撰文、礼部侍郎书丹,其规格之高,很是少见。那就看看青崖和尚到底是何等人才。“大清京都普觉青崖元日禅师塔铭并序”记载:“往者世宗宪皇帝,维持象教,闻师名于雍正十二年秋,召师来京师应对称旨深加奖予,赐紫衣四袭及宝盂、玉如意等物,留止大内,其明年,乃命出主天童法席,师方在道会。世宗皇帝升遐。今上皇帝继统,复召师来京,谒梓宫,随命监启报恩道场。事竣,奉旨开法京之西山十方普觉禅寺,于今十有一年。师名元日,青崖其字也,淮之盐城人。……怡亲王雅重师法,尝备衣钵若干具,请师开坛说戒,一时僧侣云集......西山普觉寺青崖禅师圆寂之岁,其嗣法弟子将奉法体藏于寿安山本寺之西园......”。' |1 H# @& a. K. |9 S8 K
   从这段儿碑文可知,青崖和尚不仅是雍正的红人,更是乾隆的红人,甚至乾隆的弟弟怡亲王弘晓都都备好衣钵准备请青崖和尚开坛说戒。所以在青崖禅师在乾隆丙寅年春圆寂时,“乾隆皇帝发内帑银一百两,和硕怡亲王弘晓银五十两,交卧佛寺住持僧,会同内务府官员办理丧葬事宜。京郊诸山的僧俗官员都亲赴葬仪,堪称盛典”。
; G7 p% e/ A0 l2 Z* @! j: a4 g, z1 e4 S* C9 W0 d" T. P- d5 [# f
  再有,青崖和尚还和“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交往颇深,郑板桥曾经两次来京师拜访青崖和尚,并留有诗句。
* `& J8 L% e) Y% Y7 R; k: k0 T& ?4 M5 x0 a0 k  Q% E! |: n! Y$ m
   来看看有关青崖和尚的诗句吧。
+ C) p+ x) W2 ]9 z2 W郑板桥的:
- w6 \3 ?) u3 M乾隆元年《访青崖和尚和壁间晴岚学士虚亭侍读原韵》绝句四首:8 w! C  O* ]; e, T% N: R
   西山肯结万山缘,吹破浓云作冷烟。匹马寻径黄叶寺,雨晴稻熟早秋天。
; j  L" f' s3 I# c   渴疾由来亦易消,山前酒旆望非遥。夜深更饮秋潭水,带月连星舀一瓢。5 G2 K( |: D$ Z' Q) J
   屋边流水势潺湲,峭壁千条瀑布繁。自是老僧饶佛力,杖头拨处起灵源。! Q# s& l' g% P# |% A# t
   烟霞文字总关情,袍笏山林味总清。两两凤凰天外叫,人间小鸟更无声。”
4 {3 f6 N: z8 A! a& P/ H                   《寄青崖和尚》律诗一首:
; N' P. D3 i3 C3 G; V   山中卧佛何时起,寺里樱桃此日红。骤雨忽听崖下水,泉声都作晚来风。+ p' D7 I) W- d' A* P
   紫衣郑重君恩在,御墨淋漓象教崇。透脱儒书千万轴,遂令禅事得真空。
' }9 T1 ?1 _% @5 V4 _. g3 O! _2 V0 R6 i
乾隆六年《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绝句一首:
* e) J2 N8 j8 z) g/ x   一夜西风雪满山,老僧留客不开关。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 h- D+ L0 C4 p7 s* N9 Y2 {3 b! @& D+ ^

0 z4 E: ^3 B; u; p    好了,青崖和尚灵塔虽然没有了,但是一个外国人百年前的照片还原了那一段历史,也给我的遗憾凭添了一些满足,但愿也为没见过此塔的爱好者增添一些美好的记忆。
  e9 h1 L; C0 j/ O! M# K
4 b# [  N; @; a& w% C. w0 W4 e
老照片中的“青崖元日禅师塔”
. r* ^( K5 V. ^9 ^, K" u) g# G: n- f

& x( }  _) w0 Y5 i* M3 i$ ]已经很难找到确切位置了
- `9 J  m. L6 C' j 4.jpg ) z( k8 N/ d  I2 w" q$ y7 d
/ a" ^+ N( q1 w& e# ^' J
  l; r3 l2 ^8 h
老照片中的石供案; o; e; ?# ^' d* ], M5 H  n1 y) u5 ~
2.jpg
) q) ^7 y8 D8 S: {2 o2 v* S8 P! J$ {9 [2 H, M* c
现在石供案挪了地方,底座也放反了& c$ B$ S) b3 H. ?1 b
5.jpg
  Y! e) s6 |. `0 k* q  : O/ x0 J1 b7 A) l' X7 u( W

2 ^, I! X# I/ ~+ ~可见到底座上的佛宝图案
& _( ~4 s8 {, L7 S0 w 6.jpg
% b- w1 T0 _1 P* W
. {, C% f' I, x4 [  X5 k; E) b3 q可见到右侧石碑是镶嵌在后墙里的
) h1 h# l/ r0 t$ \0 i5 c6 W, w- y" j 3.jpg + A9 X+ v! H7 C4 F2 y
, ~* d$ k3 A7 S2 t; W! N5 {

5 c# d& q& |, s" A6 N现在石碑在碑林里5 ?6 k/ [& e5 H) {! ], z: D
7.jpg ' K, L' ]1 w4 |8 J
( N# r* O5 n" ~( j
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史贻直篆额:法脉源流
7 b5 p$ O3 q; Q3 J, y3 s

法脉源流碑首

法脉源流碑首

  W1 m: b3 Q! ?" _# Y
1 ]" k; N9 R& H; e
: M6 x4 q4 h$ d7 T0 V" M0 {+ `4 Y$ f7 Y* }4 s# q
# q) E2 [6 I; J# [$ n) u
6 _! Q, N2 U+ c2 O8 q
; z6 y5 ^$ C7 o# b7 A& z
. X& ], E$ }8 L2 b
& m4 c9 F! k% y( @# L( ?

$ R& y; C5 ]! q  w7 @# n* X' w. F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0 08: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从国外回来了?联系一下!!!!
发表于 2012-12-10 12: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考证翔实,学习了。" k. U# w7 a$ U5 m

' I& {" t6 D& _- G关于老照片中的内容,提些个人看法。
4 z" y5 \7 b. k/ q: `! c# K  t7 K9 ?( ?" w# G' H
关于石碑砌在塔后的墙里,不符合清代的习惯,且砖砌的粗陋,一定是后世保护性所为,% s: ]8 S  u" B: e4 t: ^) }
应该石碑已经不是原处。, h6 N% Y* \) E8 M

# C; Z0 c! f7 Q% P0 ^关于供案底座,明显是一个石碑座或狮子座锯开改的。比较奇怪。! Z/ s1 L1 q' ^5 w# ^) s
这点是后世所为,还是建塔就如此,不好考证。
$ `+ l  J$ f/ U$ z2 c* o
- _9 F- _( e$ Q( J5 Q5 r$ I& z供案上有一个小石香炉,两个石烛台,应该缺失两个石花瓶,才是标准五供样式。
$ I" X% N; Y3 p1 J, a
7 S" ^3 Y0 A3 M7 G. m,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4 11:45 , Processed in 1.127538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