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从小就在西直门内长大,对西直门有着很深的感情,最近,斑马对西直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考证。3 }# o; |& f# ^# e X1 T
% K; m1 N- y) M6 _) j* x
西内大街全称为西直门内大街,东起新街口北大街,西止西直门立交桥.全长2公里。因位于西直门里而得名。3 \ O! Z6 B9 `
( y0 P0 @ ]" t
西内大街在明代的时候属朝天宫西坊和日中坊管辖.清代属正红旗管辖。明清以来一直是人口密集,是北京西北城有名的商业街.在西内大街这2公里的长度内有寺庙、道观、王府、教堂、商铺、学堂的各种历史遗迹数十处。0 U1 u x: y' b+ P; y0 F. ^
- ]$ A. J/ p$ o, F恂郡王府
, S; N) G. o* S6 E, m: ~4 A7 P
) O. V4 @5 b; G% |' R恂郡王府在西直门内大街后半壁街。恂郡王即康熙十四子雍正同母弟允禵,乾隆二年(1737)被封为恂郡王,二十三年薨。后到道光时,此府又为宣宗第九女寿庄公主府,光绪十四年(1888)此府又为成亲王后裔贝子毓橚之府,知道清王朝灭亡,此府一直叫做橚贝子府。现在府的西南角尚保存一段府墙及几个松柏树,其余建筑均以无存。
1 {+ O1 w# Q# G/ \" O; K
- P" j. Z. j( M2 j. k: k惠郡王府# I) u l, R; P
( v; X/ Q% g) Y. h( S2 l* p2 J. C
惠郡王府在西直门内大街东口路北。惠郡王始王为博翁果洛,是承泽裕亲王硕塞二子,康熙四十年(1665)封为郡王,二十三年被革爵。雍正即位后,封其孙球琳为贝勒,雍正六年封惠郡王,乾隆年间因事又被降为贝勒。一九八六年出版的《明清北京城图》及《北京历史地图集》上都绘有此王府,但都标名为"贝勒球琳府"笔者认为二图均以《乾隆京城全图》为蓝本(乾隆京城全图也标名为贝勒球琳府)乾隆时,惠郡王已经降为贝勒,故标为贝勒球琳府,另外陈宗蕃编写的《燕都丛考》中对此王府的记述有明显的错误,书中把惠郡王与道光五子惠端亲王绵愉的王府搞混了。惠端郡王府在灯市口西街路北(即明代奶子府旧址)要论年代,后者比此王府晚出现将近二百年,惠郡王府大概是今天新街口电影院附近,原王府建筑已荡然无存。; e) J$ N% j2 d" p6 ]) D
3 L' a+ s* t3 S% ~
贝勒永璂府- P0 ] {4 @) K" j/ U" r4 P. a7 U
0 _! f8 V9 ~. f( _8 N' k4 E
贝勒永璂府在西直门内大街路北,西章胡同与高井胡同之间。永璂为乾隆十二子,生前未被封爵。永璂死后其弟嘉庆皇帝追封为贝勒,以成哲亲王永瑆四子绵偲为嗣子,袭封镇国将军,此府虽称为贝子府,但就其建筑规格而言,此府是按照镇国公级别修建的,此府仅有几个四合院组成,此府大门尚在,但由于已被列入附近拆迁范围,不久将被彻底拆除。
7 g1 Y; |1 E& t& v: @/ y, r. g/ Q- P
贝勒弘明府7 l# y# f" X( b2 I
8 z# g3 P3 k8 p( N2 J1 N# Z贝勒弘明府在西直门内大街北大安胡同,多罗贝勒弘明恂郡王允禵二子,乾隆元年封为贝勒,《乾隆京城全图》绘有此府。从图上看贝勒弘明府规模不大,府中没有花园,府距其父的恂郡王府很近,其府现已当然无存,大概位置是今天消防指挥中心大楼的位置。2 [. R& a7 L% c5 Z
\/ g2 z" }& x# G' I
北广济寺
) O# f$ Q( Z3 t9 P
' U6 M! j" H7 s1 [+ k北广济寺原位于新街口十九号,明正德年间募建而成,此寺与西四西边的弘慈广济寺同名,但此寺无论是其规模还是知名度都明显小于弘慈广济寺。北广济寺面积约四亩,殿堂,配房共五十八间,有各种佛像几十尊,其中所供释迦佛及十八罗汉为泥木质,均为脱沙镂金。雕刻十分精美。民国后,北广济寺逐渐荒废,寺中有一名僧人将庙宇借予普济佛学会办理普仁小学,解放后仍为私立普仁小学。五十年代中期先后拆除房舍。重建学校教室,后小学迁出,北广济寺因破旧而被彻底拆除,现在新街口新华书店即是原北广济寺原址。 A* e! V: T1 n9 h x
. J' W$ u" G, I' a/ m& `横桥
2 Y7 ^$ F/ w1 U7 J9 P
" V9 T% `, D2 c. j2 ^在西直门内大街中部偏东些原来有一座桥叫横桥,老人们称为红桥。此桥在元代时就已经有了,桥下有河,元代叫河槽,民国后改叫大明濠。民国政府将大明濠盖上石板,将横桥埋入地下。为纪念抗日英雄赵登禹起名叫“赵登禹路”此名至今仍用。( a i* S5 @' R% B/ k' C
& M' ~. V/ W, x& ~
崇元观
& v( T9 i/ Z. J. z, ~4 N$ k1 F5 Y2 s5 y( o% ~6 y2 g
崇元观位于西内大街中部,在横桥的北部,此观占地面积很大,是西内大街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崇元观建于明代,为崇祯时大太监曹化淳所建。俗称"曹老公观"崇元观每逢正月便有庙会,庙会时间长达半个月之久。相传崇元观内藏有大量珍宝,以备观毁后,后人用此钱重修。故有"观倒观修"的谚语。崇元观在清末被毁后,很多人来此挖宝。此举加速了崇元观的破坏,到民国后,崇元观改建为陆军大学,今为西城区教育学院。崇元观尚存一通石碑,现保存在五塔寺石刻博物馆。2 F( @- D- u6 I# z5 G: F7 m
8 l2 {) y) y1 y+ F永泰寺
- A8 N8 o" n" f) n$ g, L( d$ `) }$ Q% A' f1 V" j
永泰寺位于西直门内大街西部路北,寺始建于元代,当时的寺名现已无从考证,后元末明初寺庙被毁。明正统八年(1443)修武伯、沈清等大臣出资重建,历时十四年之久,直到天顺元年(1457)才将寺庙修好。明英宗朱祁镇赐名为"永泰"从此寺名再无改变。永泰寺当年规模十分庞大,整个寺庙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大雄宝殿、讲法堂等主要建筑。四周还配有许多僧房,随着岁月的流失,永泰寺已沦为居民大杂院,以前的寺庙佛像和石碑均已无存。只留下永泰胡同这个地名。
. T0 r2 K& j0 f6 b& f' o! g6 N, S4 G6 ^, q3 ~! M- o+ M
西直门教堂(西堂)4 _& s) x, k) H+ G2 G$ e
9 M6 N5 j7 M$ N- o8 @, j西直门教堂位于西直门内大街中段路南。与宣武门南堂、西什库北堂、王府井东堂并称北京四大教堂。西直门教堂又是四大教堂中建造时间最晚的,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铎罗主教来华,随员中有位德里格神甫。德里格神甫在宫内教授皇子西学。雍正元年(1723)德里格在西直门内购地建天主教堂。后嘉庆十六年被毁,同治六年(1867)重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再次被毁,一九一二年又重建。原教堂屋顶有钟楼一座。钟楼后来在文革期间被拆毁,现存有教堂主楼,教堂已经重修开始宗教活动,每天都在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徒前来做弥撒。
) R7 E5 }% c' |1 {5 u. {
% A+ v* f7 [0 t以上是西直门内大街的主要历史遗迹,随着奥运会即将于2008年在北京召开,西直门内大街正在进行大规模改造,以上建筑已经大部分永远的消失了。
9 E2 q' X; D* ~* l# U% Y8 r! L
; N' `% W: M3 @! o; d5 |西直门内大街地图,斑马工作室2002年春绘制 7 O$ q8 J& |! ~/ F

+ \& c8 H4 V+ B贝勒永璂府,斑马工作室2002年02月拍摄 ( p0 z& X5 u7 T! _! r
 7 W$ t" v5 s. Z7 m3 s) T x
西直门教堂老照片,拍摄于民国三十年代前后
2 ~" K1 Q% S |! }6 g
( M' J$ a, ^+ G1 k, l \西直门教堂外部,斑马工作室2003年04月拍摄
2 u+ s) X1 w, o
+ l' O0 N# J1 @9 _" i& q4 Y西直门教堂内部,斑马工作室2003年10月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