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21|回复: 29

老北京的茅房与掏粪的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5-31 11: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长鹰飞 于 2013-6-1 11:36 编辑
" `4 q' }! N8 n$ X1 B' Y0 k/ [$ C* |1 x; T: o. T5 T. _

2 f  w" W  V  c% ^, n- Y$ I; W
* i1 v& {2 ]; t+ Y      老北京的茅房与掏粪的。

: N+ u/ G& a  s0 R2 _; M( V0 e
7 K) H8 P3 H  Y3 ]& V. a
      老北京人对衣食住行处处都有讲究,上厕所过去叫“茅房”老年间的北京茅房什么样?其实也很简单,一般的院子都有自己的茅房,大多都设在后院、跨院,而大杂院里就很少有茅房,人们要是想上茅房就得去外边的“官茅房”也就是今天的公共厕所、公用卫生间。
* \# i4 n# s) Q5 ?
      老北京的茅房都是设有马桶老北京人叫“马子”,每天有掏粪的人来掏马桶,那时候对这些掏茅房的人称“倒马子的”“掏茅房的”。老北京城有几大粪场子,各有各的地盘,粪霸之间也时而有挣夺。过去哈德门外就有因此得名的胡同也就是今天的普仁医院(原市第四医院)后身一带,文革是改叫抽分厂了,谐音还是臭粪厂。上世纪九十代末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变成了今天的“新景家园”小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市政的改造各家各院的茅房也由马桶改为了“蹲坑”用水可以冲走粪便方便了老百姓也解放了掏粪工的劳累,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卫生状况。
8 ^  m+ K; n9 L# F8 G
      说起“掏茅房的”不能不说时传祥,他14岁从家乡逃难来到北京,迫于生计背起粪桶当了一名生活在最底层的“粪花子”,饱受了粪霸的剥削压迫,遭人白眼,受尽了凌辱。解放后他当家做了主人,感到了尊重与平等,掏粪是纯体力活。背在肩上那半人多高的粪桶有10多公斤重,装满了粪便有50多公斤。以前时常看到掏粪工背着粪桶还用粪勺的长把儿架在肩上粪桶的背把儿这是为了减轻肩上的压力,时传祥每天掏完了在背,一天的总重量得有5吨。解放后,他掏了十七八年粪,基本上没休过节假日,因我住家就在哈德门外经常看到时传祥的身影,他还去过我家的茅房掏过马桶,街坊们端着茶请他喝,让他歇歇脚,很朴实的一个山东大汉。他以“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职业道德观,教育影响青年一代安心本行业工作。1959年全国“群英会”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周恩来接见了他,热情地握住他粗糙的手,询问他的工作情况。毛泽东请时传祥到中南海去住,并把他当贵宾请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当年担任副市长的万里也曾背起粪桶,跟着时传祥学习背粪;清华大学的一些学生曾拜时传祥为师。
% w0 z6 G: h: q" n
      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掏粪工在那场 “文化大革命”期间,时传祥惨遭到无情的迫害,被诬为“工贼”,瘫痪了的时传祥被遣送回原籍。几年后在周恩来的询问下才接回北京平反、治病,1975年病故。

& Y( Y$ W: o; B2 D      如今老北京的“茅房”没了掏粪的也没了,连地名也没了,一切都在变。茅房这一词也很少听见了,只有那些老人们还是说“上趟茅房”之类的话偶尔勾起人们对过去老北京那些事的回忆。
0 B$ d, y& Y! m# [, l1 j" {
9 L( K& w' n% t0 F" o5 c2 f3 W5 M5 G. N2 Y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2: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劳模时传祥,家喻户晓。以前在胡同里常见到掏粪工。
发表于 2013-5-31 12: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城的楼主帖子太棒了,掏粪工人亲切的身影让人一辈子忘不掉。
发表于 2013-5-31 14: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潭湖公园有时传祥纪念馆吧?
发表于 2013-5-31 14: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在1960-1970年代,也就是在我孩提時代還有掏糞的,記得台灣是叫「挑大糞」。那時生活清苦,也沒有甚麼化學肥料,大多數的農民都是挑大糞做肥料的,種菜、種地,用來做堆肥。現在當然沒有了,都是化糞池,連公廁也早就絕跡了!

点评

[color=Black]那就不方便了![/color]  发表于 2013-5-31 20:54
发表于 2013-5-31 20: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不方便了!
发表于 2013-6-1 09: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51号兵站 发表于 2013-5-31 20:56
1 y, l) W% W4 ?# v  T& X那就不方便了!
7 P  C' }" \/ J& d& [: J4 Q" {
台灣廢除公廁制度已經最少有三十年的歷史了吧,記得我小時候(大約10歲)還有公廁,但是那衛生條件簡直是難以啟口說明,後來索性就廢除掉了。現在萬一出門在外臨時內急還是可以找尋百貨公司、加油站、巴士站、醫院等等的公眾設施,這些地方的廁所基本都對外開放,再不然與就地商家情商借用廁所,一般都不會拒絕的。
发表于 2013-6-1 11: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大陆人满为患,如果政府早做打算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台湾的做法真可以借鉴。
发表于 2013-6-1 11: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先生这是用的啥格式啊,编辑起来还真费劲{:soso_e151:}!
& A' w, ^% n/ J1 F# r; a& P3 L* ]- {4 m; p- i
问候您!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2: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3-6-1 11:37 ; O. v# ^9 z& P3 t, v
了然先生这是用的啥格式啊,编辑起来还真费劲!- X- m0 C/ S1 |' y( e- \; x

% V, O& H1 l- \; ^* L/ }# [# c& R问候您!

' c; f6 f% z3 Z4 J让您见笑了。
发表于 2013-6-1 16: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这一编辑好看多了!
1 V. S1 h' ]0 v5 r0 B9 L0 y
发表于 2013-6-4 15: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传祥?也遭受迫害了。
发表于 2013-6-6 16: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5-31 14:42
* t( `9 r; c# T9 M7 V" N台灣在1960-1970年代,也就是在我孩提時代還有掏糞的,記得台灣是叫「挑大糞」。那時生活清苦,也沒有甚麼化 ...

! I5 ~! f, K* Y4 |北京也叫“掏大粪”的!有首儿歌里还说道:“结巴磕子,拉屎车子,一拉拉到莫斯科!”[/b]
发表于 2013-6-6 23: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大誌 发表于 2013-6-6 16:55
" [& y+ z' w: R+ \# n1 T4 t北京也叫“掏大粪”的!有首儿歌里还说道:“结巴磕子,拉屎车子,一拉拉到莫斯科!”

+ ]  E7 p6 m4 |+ T) D台灣好像是叫「挑大糞」,不過已經是歷史了,這兒歌倒是第一次聽見,台灣有沒有兒歌形容,已經沒有記憶了!
发表于 2013-9-3 14: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掏粪工人有印象!那时风气特正,都常看见。
4 D2 h6 o$ [. J( q( T8 b0 b分工不同、工种不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发表于 2013-9-4 08: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顺一戗 发表于 2013-6-4 15:54; o& \0 Q% ^- R
时传祥?也遭受迫害了。
. ?  w- l: ^0 e- i
小民于政治家不过是枚棋子,用你时,你尽管是掏粪的,也是学习的榜样,许多人都背起粪桶一窝蜂的学你,哪怕臭气熏天的粪汤溅进嘴里;不用你时,你不如被掏的“大粪”。一个穷掏粪的,之后也被批成“粪霸”,被批斗,被迫害,甚至遣送回老家……
( g: O/ [. m- h5 [# Z多么荒唐的社会!多么丑恶的行径!居然还有人怀念?还颂扬?那个始作俑者,与粪同,臭万年。
% A5 Z% b- B$ n6 {, C) n/ z8 |
发表于 2013-9-4 08: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源纳婷 发表于 2013-9-3 14:14
1 r  G6 I" f; ~- e$ _对掏粪工人有印象!那时风气特正,都常看见。5 \# y- ?+ X4 A4 g
分工不同、工种不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 w% q% w# j+ ~: u0 ]7 t没有高低贵贱?理论上都说不通,别说现实了。一个姑娘面前两个对象,假设是你,一个掏粪的;一个干部,嫁谁?
发表于 2013-9-4 09: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字!了然先生所写的题材可以汇集成册了。
发表于 2013-9-4 13: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高低贵贱,那恐怕只是一种理念一种目标吧。
: Q8 H. k3 x8 U: o& g刘和时二人的确也有没区别的地方,文革都给弄死了。
发表于 2013-9-6 21: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哥哈哈,掏粪的,时传祥粪霸没错,抢坑子打架,常事。解放后掏粪的海淀的多,开着嘎斯,掏粪的有里面坐着的,有站在脚踏板上。粪桶子整齐的挂着。' _6 v- R: Y7 L- b) @+ N
  上班的走了,他们来了,进院后大声打着招呼,掏完了把粪勺往外面一立,那是告送来人,有人干活那。活干完了,在用墙边立着的笤帚扫的干干净净,规矩。
/ J' E: v/ `( E2 T0 }  他们怕人嫌弃,不喝水,更别说吃东西了。北京的老太太,有理有面,在窗台上放的杯子,那是给掏粪师傅的专用。等着,我涮涮去,喝口水,喘口气,误不了事,凉白开,您再来碗。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21: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老太太,有理有面,在窗台上放的杯子,那是给掏粪师傅的专用。等着,我涮涮去,喝口水,喘口气,误不了事,凉白开,您再来碗。”) M* Z, @- {* {7 @$ I
不错,有您这么一说。{:soso_e179:}
发表于 2013-9-7 00: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彼得森 于 2013-9-7 14:31 编辑 ' v8 {& U" O  @; {
5 f2 D2 B+ d  \# b0 C* _2 U; H
* Z# i6 y% ?4 n4 X& ]
. U" \9 x9 ]0 C/ g- t
1959年10月26日,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与时传祥握手并对他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
1 k8 E: U! X3 U/ A' z$ Z
6 T1 Y9 Z" S; r. y: P* n
2 Y1 m5 g5 p) j% X" g% q那位说了  :分工不同、工种不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 B/ f! O8 p4 t6 L3 ]- @% I9 D& H4 R9 {4 ~2 Z$ d

' y7 `1 [3 c5 c5 D0 `1 U' K这位也说了:刘和时二人的确也有没区别的地方......
$ X% l4 q" U+ _5 r
8 O# d0 |+ v4 }$ w7 {
' E* K7 @% Y6 h" h% i% e
=========================================================================0 C; L4 e4 m8 G6 B( Z* d
革命分工不同,但是工资待遇却差太大!4 \- ?) O6 E. t( ^* u

. d0 f# V& I) d2 g- e 就是党政干部也有30个级别,最高一级560元,最低一级仅18元。这样,党政干部最高工资加上北京地区物价津贴16%后达到649.6元,最低工资仅为20.88元,两者工资差距扩大到了31.11倍之多。3 \, n; z2 U$ O3 v3 Q! D

1 {0 H/ q$ I3 H" k. T人民勤务员--刘主席工资也得5、6百元吧?$ l5 l* K* U; v$ l

$ }! b$ a4 ~9 B4 L9 A2 E人民勤务员--时传祥工资也就几十元吧?
$ q$ B! M  \% C  w2 N. j
% s" |3 Y  Z7 ?! q6 W
您说说,这二位人民勤务员一样吗?
9 N9 b2 q* d" B" m3 e; ?: W/ X0 D- ?- r  Z
 楼主| 发表于 2013-9-7 10: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彼得森 发表于 2013-9-7 00:38
% x# r5 [5 d& J+ B. F* r1959年10月26日,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与时传祥握手并对他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 ...
) A% u+ J9 x; Y: y( b5 ^  V) d% h
人分三六九等,木有花梨紫檀。孙文先生的“天下为公”到头来到头来也是句空话。
发表于 2013-9-7 14: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彼得森 于 2013-9-7 15:17 编辑
( |  J: i5 {- s1 n( Y$ E3 Z, T) b5 I8 g+ W( R5 v$ C" B& o
刘少奇女儿刘涛揭露刘少奇: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4 J: r+ D) R3 w

' F$ `6 R! u' N  K! }, S, x! T9 d( P) O3 V4 ^. J
刘少奇是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他曾对我母亲谈过:'你看人家刘瑛(洛甫的老婆)多聪明,穿的不好,吃的可好呐!吃在肚里谁也不见,穿在外边大家不都看见了吗。”从这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刘少奇的小算盘打的有多精。还有一次给战士缝衣服,妈妈让阿姨去了,自己带孩子。刘知道了就指责妈妈说:'你真愚蠢,在家带孩子多累,去缝衣服又轻快,又是群众场合,大家都能看到……' 。这就是他那个 '吃小亏占大便宜' 的商人哲学的典型表现。4 n+ w6 A) w& P
# o+ M) F$ R1 m  }5 d6 T
1941年在前线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别人吃的是玉米渣,刘每天可要吃一只老母鸡,让副官到处给他买活鸡、活鱼,还要吃桔子。象他这样的人,不和群众同甘苦,他到底干的是什么革命呀。
( _) E- H) ^% R
; Q) _+ ~& I' B+ Q刘少奇极端的个人主义严重地体现在他对妻子的态度上。他对妈妈极不人道。他为了娶妈妈,竟然欺骗妈妈,隐瞒自己的年龄,少说十一岁(当时他是四十三岁,说是三十二岁),而我妈妈当时还只有十六岁。妈妈一直到四五年才知道刘少奇比她大二十六、七岁。他就是这样卑鄙,无道德到极点。6 X  }" x8 B6 I6 `0 H

9 R6 {8 M$ r! L  z7 i  # V- U6 P  e: S: c: O6 e

* Z- r, g6 t0 }5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井冈山》报第八期,1967年 1月7日
$ a) N: D) O6 P- E. x& |
发表于 2013-9-7 15: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散淡逸仙 于 2013-9-7 15:03 编辑 $ i# r- }" }4 O6 K! D& K- M
  j% h' p" a/ X( N
光美女士是著名的吉普女郎,北京人都知道,她在国,共,美,三人小组当翻译,烫着北京人叫的飞机头,坐在美式吉普里满街的跑。
发表于 2013-9-25 17: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7286af0egx6CTZedEN61c&690 (1).jpg 0 G9 u3 Z' o# M6 p: n
发表于 2013-9-26 18:44: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大炮?倒是中国历史难得一小丑!哦!不是跳梁的!是东洋的!!!
发表于 2013-9-26 23: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趟茅房”只能从姥姥嘴里听得到了。

点评

“上趟茅厕。” “上趟官茅房。”  发表于 2013-9-27 07:0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3 10:49 , Processed in 1.231479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