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5|回复: 25

慈禧在颐和园照片考证[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6-20 08: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j: y8 ^& h$ w& k7 D    慈禧修建颐和园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颐和园度过的,因此也在颐和园留下很多的照片,这些老照片为我们了解晚清时期颐和园提供了很多难得的信息。
" c7 E- }- t! o0 J
: Z: U* Q0 ^3 X1 c  `- z    喜欢颐和园并且关注老照片的人不少都见过这张照片,在一个院落里,慈禧端坐在肩舆上,后有太监手持华盖,前有两位太监手持香薰开道,最前面左右分别站着大太监李莲英和崔玉贵(李莲英在慈禧右手),小院的上面搭建着天棚(凉棚),慈禧表情严肃并休闲。
. [6 j* C( P9 I  ]2 P7 j* R0 {   
# G0 |/ U: k& f+ m, S: K" A    不过这是在颐和园的什么地方呢、慈禧在一群大小太监的簇拥下又是去干什么呢?这个问题曾经有朋友问过我,我当时认为是乐寿堂的后院(主要看到照片后面有廊子),但也有颐和园的专家说是在仁寿殿前,网络上也都说此照片是仁寿殿前所照。
( K, q2 y1 V; {5 w0 p    就连“中华文苑”的《故宫藏慈禧照片》一文中也错认为是仁寿殿了,曰:“......第四类是慈禧起驾与乘舆前往仁寿殿的照片各一张。照片上一大群太监及后妃、宫女们前呼后拥,大总管李莲英、二总管崔玉贵在前开路,反映出宫闱生活的一个侧面。后人可以从这一场面中看到清代的銮舆、仪仗和殿前为避暑用所搭的天棚......”。$ y* A5 Z3 ]/ H

& w$ C8 _3 [# b7 a  M# S# |    闲来无事,我对照片细节仔细的进行了查看和辨认,初步确定此照片是在颐和园内的大戏楼前所照,绝非在仁寿殿前留影。照片是在大戏楼和颐乐殿之间偏东一些、面向西拍摄的。1 \/ d& \  Q9 f1 l. X  g
    主要依据:(按照照片上笔者标注的编号顺序来说明)
) J1 j8 }9 h0 W# I/ f     1、照片上标注的“1”处可见大戏楼东侧的看戏廊,仁寿殿周边没有此廊;5 f8 Y4 g- p( a) `) d0 v* O
     2、“2”处是看戏廊北侧的三间抄手回廊;: [" L  U, P  G& Q
     3、“3”处是大戏楼舞台东北角的柱子,圆柱外有方形靠柱。最早我判断是乐寿堂后院,之后就因为看到这根柱子才否定了我的判断;+ n# _7 w# K6 a  O- p. ]( D4 M
     4、“4”处可见到木质栏杆,此栏杆单薄且位置较高,初步判断应在高台之上,首先让我想到的只有德和园大戏台上有此高栏杆;
7 m4 h, {/ {# l0 G" X     5、“5”处可见到台阶,最初看到此台阶又否定了我的大戏台的判断,但是仔细看,台阶原来是木质的,应是“临时建筑”;
2 K' R; o& d$ i$ G: @% w     6、“6”处可见到垂带踏步,此踏步应是颐乐殿(慈禧看戏的大殿)前面的。9 h( x) d, ^5 |, o( M" n, E3 v

1 H$ q1 B0 h; g: z) c     好了,通过这几点,证实了此照片为慈禧在颐和园德和园内拍摄的。此照片提供了以下信息:
/ a8 h" I$ L5 `8 B. `1 {     1、慈禧去看戏也乘坐肩舆,当然也可能是慈禧在“摆拍”;
, Z% N9 n. m% y: H7 L. u& `     2、夏季时为了防止炎热和阳光刺眼,大戏台和颐乐殿之间也是搭建天棚的;
5 U$ v% [% S" ?$ q9 J/ r     3、大戏台下搭建的木质台阶应是演员领赏后下来叩头谢恩的,估计慈禧是不会屈尊上台和演员握手吧;7 u, A) h4 T/ z0 _/ }
     4、清末的看戏廊是敞开的,建国后被封闭起来,好在去年德和园大修后恢复了慈禧时期的原状;0 V7 A% |) i% r! j% L
     5、颐乐殿的垂带踏步(台阶)每阶都非常的低矮,这应是慈禧建造德和园为了方便自己上下方便所为。# Z* G7 k5 @' y4 s
( `' Y' Z3 @# Y
     一家之言,还望指正。

% M. Q; {% l, @" b9 _* I5 F2 w" a$ q+ \! Q/ @& u- l
老照片
' w6 Q) t$ T9 J# G4 E -1.jpg . r3 Z8 @1 V* F. b4 k+ i

  j: l3 r! E& r) N4 ^+ ]5 J0 Q$ ^* Y, c
为了方便老照片和现在建筑的比对,笔者在建筑上标注了号码 3 g. n# E8 c0 N( E, |6 O4 C! o- w0 \# g
-5.JPG
: z* _" K$ b9 m9 x4 t( w0 S, V" o
4 n+ X) ?; K2 g2 ?3 i, N5 F$ W. o! Y% s; L& O( n9 [8 m

2 x' m" c7 W* v; v -2.jpg
, b8 k% q- A! A9 t7 M& f2 ~
: N0 K3 N" f0 q& M3 j' ]+ K! S+ V6 @2 ]+ M0 ]. x4 X/ i

+ P, V7 G! `+ p3 m2 ? -3.jpg ' @) B7 P: H0 i, s  h4 v+ q

* f! G4 p+ G8 ]) ?% V1 e4 K* n0 T) i2 S

( i# R0 w2 Q, |. G
6 L9 p" m* ^4 ~" X* h* w
. J8 h  r) z& k( C7 W -4.jpg
" b, H8 _1 `. c+ e8 L8 R4 w7 X' G: i$ X
1 `2 E0 B/ U' n/ L
2 {4 K# i- c5 C9 h5 v0 T; @) |6 U1 [

0 u: }0 p( X3 c9 }+ J# b* L& H$ R6 Z3 Q- q9 }' K  }
0 Z* E% m' X- p, l5 X

( k$ @; d- h$ V' P8 Z, ^7 P8 H; G# _1 g* y$ A8 n; y
  X8 Z! l/ D; _1 ?

, w6 A8 t$ e1 j2 v7 V, x2 E+ i" l8 J1 x& o6 D1 |  p: \

/ S9 E  Q& D, t" x# g7 w
* l/ g- A, A) P0 k! L. M! F7 \& y
; A9 J2 _& b! j  r
! k2 _3 j- P) F& ~2 ?7 C: j0 t$ m2 S6 \9 c% c
: B, O( f$ b- \1 u+ r9 ~
  ^! f2 O* T( w3 g  w" w
& `& X  e* H, @

* d/ O  k' |# `  L( _
0 a7 C3 ~6 a2 m( P1 w( I: ]3 N3 b& i3 H/ {4 ]8 Z, U% E
- X; [9 s# S9 l5 ?- ^0 r

7 K) \1 n/ s. i8 z
4 K0 C3 n! x8 U3 g
0 j! g0 X  H! n% @3 `+ Z6 Q9 Z7 Q& D' d3 }
. R) w& q( r( h$ e' G; c% \' n

+ u5 ?6 r) z- s* D* m1 f
/ [, A4 W9 [# y9 v7 R/ l- Z, ]$ m* m1 r% n+ W
& R6 j; s- W7 T+ n, v

, c# o0 N! w* g% t# N* w
6 x/ l8 \% Y/ u/ R  r% b0 U. z, u9 e7 G7 [

2 |# b4 m" ?  [8 c/ \5 X# Q  r5 a) s, }8 u4 X

4 `3 C7 w: r# t4 n" ]1 w! A, L1 c* ^2 r! o( z& d1 Z' `; ?; s
' D# ^4 H- C6 r  g1 |; g0 O' s: h

8 B6 w( o4 Q1 t& l  [9 Z/ f. E" ^) z0 Y1 [# Q' J! w4 T6 M1 p

( m7 m4 O9 n2 u( j! H! W5 y! N9 \" e6 r& }& S* H
; e" j, [6 n' p1 k0 T: F8 b
( D) ^* a; ?) q5 f

6 d+ X; f1 W; I# G% e* f) O# k: O& d. L6 D$ ^- H" b
: w0 F- O6 B) f8 d7 X2 S

' N8 k4 F3 ]: K- ^. q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09: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辛苦了,难得您如此仔细!学习了!
发表于 2013-6-20 11: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高搭天棚,不止三丈六。太监腰挂香囊、荷包和腰牌。没见有侍卫随从,这比现在的县长的派头都小。
发表于 2013-6-20 21: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应该来一张同角度的对比着看,那就更直观了。赞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1: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myusername 发表于 2013-6-20 21:52 * I$ v( \' U7 j* F9 O1 v& D
吴老应该来一张同角度的对比着看,那就更直观了。赞一个!

+ X5 a6 P+ q+ U! K" s5 Z" i您好!可惜在国外,无法原机位拍照,不过这些论据足矣!谢谢您的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2: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掏黄牌 发表于 2013-6-20 09:10
, U# r! g& F$ p1 i, M$ R吴老辛苦了,难得您如此仔细!学习了!

8 h7 Z, A" \, j& A. I6 K您好掏黄牌!只是一家之言,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13-6-21 12: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思路清晰,对比明确,结果应该无误。
! c' w, |' \! W% ~8 Z' P- H; D* Y2 i  M" A4 M
另外原以为戏楼处不会搭凉棚,这么一说也有先例了
发表于 2013-6-21 19: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掌故颇深,颐和园应聘为顾问。
6 z% {, c$ I% d0 n4 l( c
2 D( Y7 }0 o1 D9 R) b; {
发表于 2013-6-21 19: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详实的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9: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 发表于 2013-6-21 12:15 $ _1 H. q# X9 F- y
吴老思路清晰,对比明确,结果应该无误。! L3 V/ n1 ?  m

: d9 d- D5 R3 j% h- O* s另外原以为戏楼处不会搭凉棚,这么一说也有先例了
9 L5 A* x  u6 |- l" A4 M' N/ R
谢谢黑龙斑竹肯定和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9: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山·东街 发表于 2013-6-21 19:34 ) O2 r8 d- t# |. m8 O# i2 J1 b
吴老掌故颇深,颐和园应聘为顾问。

2 z2 C- x) w% l您好景山东街!顾问难当,草民逍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9: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柜 发表于 2013-6-20 11:02 6 {/ b6 X# Q$ [* Z( i9 M
真正的高搭天棚,不止三丈六。太监腰挂香囊、荷包和腰牌。没见有侍卫随从,这比现在的县长的派头都小。
1 G5 Z  c+ P. H$ Y8 e  ^0 c! J
掌柜看得仔细!
发表于 2013-6-21 23: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故宫曾经也是有这样的凉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0: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豚毒 发表于 2013-6-21 23:02 - w: [: P; {- F& |2 k* V, V; q" ?
在故宫曾经也是有这样的凉棚的
3 I9 a1 g) x/ S  j! x% `, T
故宫搭建天棚也多在居住场所吧?
发表于 2013-6-23 00: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居住区,为了戏台搭的,后来又拆了
发表于 2013-6-26 12: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已經超越了老照片的範圍,是職業考古的水準了,雖然沒有到現場親眼目睹,但是看照片也看明白了,加上詳細的解說,是很用心的帖子,這種帖子就應該列入經典帖的範圍,高水準的發帖,欽佩!欽佩!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20: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6-26 12:19- G% R% S5 i& s0 N3 S$ J( X4 `
這個已經超越了老照片的範圍,是職業考古的水準了,雖然沒有到現場親眼目睹,但是看照片也看明白了,加上詳 ...
, }; A9 {5 L% T, ^3 Z
您好!您过奖了!不过定要谢谢您的点评!握手!对此图片一直有疑问,就连颐和园的翟小菊都说是仁寿殿,这才引起我对此照片深究的兴趣。
发表于 2013-6-26 22: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颐和吴老 发表于 2013-6-26 20:592 R# H5 L9 G- R6 Z1 X1 S% F
您好!您过奖了!不过定要谢谢您的点评!握手!对此图片一直有疑问,就连颐和园的翟小菊都说是仁寿殿,这 ...

+ c( \1 ^6 J9 |% ^- q) E7 a+ u用心的文章總是要獲得榮耀,獲得讚美,獲得鼓勵與獲得掌聲,這才是推動創作的原動力,如果這麼簡單的回饋都吝嗇付出,豈不抹煞原創者的努力與心血嗎?那這看帖的人也就太遜了。了解您是攝影能手,應該酷愛攝影這項愛好,去過您的部落格,也看過您得攝影大作,已經是職業水準啦!您也就甭客氣啦!. q; U4 m+ W6 w8 m+ w3 F, I/ C
发表于 2013-6-26 23: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6-26 22:52
! o7 }: ]' G+ T2 G用心的文章總是要獲得榮耀,獲得讚美,獲得鼓勵與獲得掌聲,這才是推動創作的原動力,如果這麼簡單的回饋 ...
7 m- ]6 H2 Q. r/ `$ C
吴老出品必属精品,给你吴老部落格慢慢欣赏吧http://blog.sina.com.cn/u/1213925802
发表于 2013-6-26 23: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孤旅 发表于 2013-6-26 23:12
0 M  b; }' m( w吴老出品必属精品,给你吴老部落格慢慢欣赏吧http://blog.sina.com.cn/u/1213925802
: r+ p% ?2 A/ F  G) i3 Z* A! H' c. c
吳老的部落格我已經去欣賞過了,所以才知道他是位攝影高手,這個論壇應該有好幾位喜愛攝影的網友,常常看見他們交換攝影技巧的帖子。
发表于 2013-7-14 0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先生:您好!此贴分析得有理有据,您不愧为“颐和园专家”。还想多说一句,我的老家(姥家,我的姥爷姓张,不姓“毕”,哈哈……)解放前就住在颐和园北宫门外青龙桥功德寺。听您介绍颐和园及周边历史文化,感到特别亲切。望您多介绍一些这一带的情况。祝您身体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1: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2461756027 发表于 2013-7-14 09:59
* H" q& i! m$ C8 b! q6 n- Y9 a1 _  M吴老先生:您好!此贴分析得有理有据,您不愧为“颐和园专家”。还想多说一句,我的老家(姥家,我的姥爷姓 ...

! W, {9 L8 `7 P您好!您过奖了!不过谢谢您!我曾经在青龙桥气枪厂上班,对那一带比较熟悉,写过功德寺、报国慈恩寺(青龙桥小学)和四槐居太监墓等帖子,老北京论坛上应该可以照到的。这是我博客里的功德寺链接供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0uqwf.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21: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孤旅 发表于 2013-6-26 23:12
- j# I4 B: x  \9 G# @吴老出品必属精品,给你吴老部落格慢慢欣赏吧http://blog.sina.com.cn/u/1213925802

0 r- A0 }% U) o) B+ W8 i谢谢孤旅对我博客的关注和推荐!握手了!
发表于 2013-7-14 23: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吴老师,您曾在青龙桥气枪厂工作过?!真是越说越近。每次回老家,都从气枪厂门前经过。我有一个表舅(叫田春杰)也曾在该厂工作。当年我还曾与他一起扛着气枪,打麻雀呢。可惜我是“二五眼”,一只麻雀也没打下来过。如方便,您QQ加我吧(2461756027),便于我们直接联系,别影响其他网友欣赏您的精彩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06: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2461756027 发表于 2013-7-14 23:13
: _4 O+ G% I$ }" k6 F5 Q啊——,吴老师,您曾在青龙桥气枪厂工作过?!真是越说越近。每次回老家,都从气枪厂门前经过。我有一个表 ...

+ M; x1 q0 t' o  s5 ^8 H您好!田春杰是80年去的气枪厂,是接他母亲的班,我79年就离开了。前些时候到那一带寻古时顺便在厂子传达室坐了坐,正好是田春杰值班,和他聊了许多厂子里的事情。7 R3 R2 Q3 E  x; S' S) g
发表于 2014-2-6 09: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颐和吴老:您好!先祝您春节快乐!真是有缘呀!我已往您的个人空间里发了消息,请查收。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5 09:47 , Processed in 1.218120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