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9371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8-2-7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3-2-3 16: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个《燕京琐忆》" ~4 [8 W# n$ \6 z8 B
, N( I3 ]: ]6 a( Y* }$ y, g
“半空儿”是个带形容性的词,也是破裂、瘦小花生的代词,更是过去北京土著人家不分大人小孩都欢喜的闲食。5 C3 g v/ F9 k. Q, f- y
6 f; P( D3 h0 Q; r% }4 v3 @. D北京的小贩善于形容,叫卖时也尽量避免正名,以引人欣赏和注意。半空儿是说它一半是空的,一半有些不丰满的果实。它的来源,一部分是收获后期的落藤货,一部分是场上的扫场货,还有一部分是仓库里的扫仓货。有的被小贩直接从农村贩来,有的从批发行栈批来,也有的是炒货行放弃的处理货。总之价钱便宜,自己炒熟叫卖,可以赚取成倍的利。
- S, @3 ^, ~3 f. |8 X. [- h
0 t6 \1 C: B r# v# w! q卖半空儿的临时执业多,专业小贩较少。有的杂货挑儿上代卖,但非主要品种。贩卖的以小孩子居多,也有农村来的。因为工具简单,销售快,与卖五香豌豆一样,小孩子完全可以掌握,利用晚上兜个圈子,销售二三十斤可以得七八角钱净利。这种小贩,不用挑子,用筐的也不多,大部分是肩上扛一布袋,好象行军粮食袋一样,斜挎在肩上。一般可装十几斤,卖完再去装。一个铜板可得双手一捧,实际连一两也不到。批发的成本每斤不过十个铜板上下,利很高。论它的味道,比饱满的花生好吃。粒小皮破,易炒易熟,有一种焦香,而且炒焦了花生本身的糖份也出来,脂肪也不多,连壳都有香喷喷、甜津津的味道,可以嚼嚼吃下去。所以冬夜围炉,二三个知友清茶夜活,半空儿多吃不厌,是绝好的消闲之味。" h% @% s4 w" w: i) G1 n
/ }# H v F! X) a
挂拉枣也是冬夜闲食之一。不过太甜,不能像半空儿那样,可以多吃。枣初收时,有些已全红熟透,挂在树梢上,失却脆性。有的因为有虫蛀迹不便收藏,拣出来,用一根竹扦,从枣的蒂部将核顶出,剩一个圆洞洞无核枣肉,穿一根绳子挂在屋檐下,干皱以后,放在火上烘烤,以焦脆为度。一串串地出售,名日“挂拉枣儿”。吃起来甜酥香脆。也是杂货挑儿,干果摊上以及卖半空儿附带的食品。把一串挂拉枣取下来排列在炉沿边上烘,烘出来的焦烟,袅袅上升,一会儿满室充满甜枣的焦香,直到化成炭才罢。比焚其他线香好闻。它和半空儿都宜于冬夜消闲,所费不多面情趣殊胜,别有韵味。离乡数十年,想起“半空儿,多给!”的叫卖声,每生依依之情。' I" p7 T: d, W8 n& `2 F, |. Z
% q& T& N# h# o+ i# G
玉米花、量炒豆儿虽也是秋冬消闲之品,就无法与半空儿、挂拉枣相比了。这两样都是农村消闲食物,具有朴实的乡土风味。秋收以后,农闲时候,近郊农民把节省下来的玉米粒,黄豆粒量出点来炒熟。进城叫卖,权作小贩,赚一些蝇头微利,也可算是临时的副业之一。只有极少数专业小贩兼营这项生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