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4850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8-11-17
最后登录1970-1-1
|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5-8 10:44 编辑
, @" g# D, {8 \ J
% Z" l* L* s9 W+ U7 q正阳桥南的牌楼俗称五牌楼,因其造型为五间六柱五楼式而得名。2 C9 t, ~7 g" l! z1 J7 D
T& w/ ~* e* Y明正统四年(1439 年)建成时为木结构。9 P! E: a; R- o4 J2 v- \% R! c4 I
6 根立柱均为通天柱,每根立柱各有一对戗柱。夹杆石上有石雕小兽。: V9 U2 c2 |; m& m1 `7 K4 g
每间上有两道额坊,坊间有镂空花板。正间额坊间镶“正阳桥”匾额。
. y" W0 S0 A$ K3 \8 g3 H坊上各以斗拱承楼顶。五楼均为四坡顶。
/ C% X3 {$ T$ {- @7 n7 |3 B正阳桥牌楼因其木制,在明万历,清乾隆,清道光,清同治年间先后多次遭遇大火。
- \ W" E \0 ?3 M" ~/ M# W d3 w, J, ^7 m+ x$ T
1900年庚子之变中,义和团火烧专卖洋药的“老德记”,大火曾蔓延到正阳门下的五牌楼。
* [, V( ^4 u1 w9 ]1 |7 j1 x3 V5 W- x
1935年,正阳桥牌楼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取消了戗柱。; E; S2 {: }4 n' T+ |, m) g
* \- \* f1 D4 W/ ^正阳桥牌楼1955年6 月12日开始拆除,6月21日拆完。
% R+ O/ A' _0 V9 b ]6 ?3 r+ f, @- _
& b& J1 e* H+ i' b3 D1 J. e; o0 e' _9 a3 U- j! P0 s) q
, N: E4 V( o* n' Q在庚子之变前,由南向北看到的正阳桥牌楼的题额,是满文在前(东侧),汉文在后(西侧)。. O( V* c: x2 c1 f5 d4 U
参见图001.&图002.
; _1 A. {# `% [ d$ E: J2 n- F+ v$ p
1901年,正阳桥题额缺失了。* H$ z/ [# u. a/ o- c( C/ `' B& E
参见图003.&图004.
: _( o1 M/ { t8 H! b9 K7 r; I8 R3 }5 E' o& o
在1906年之时,由南向北看到的正阳桥牌楼的题额,是汉文在前(东侧),满文在后(西侧)。
& F. G+ {4 d9 z+ {/ Z E* x; D参见图005.图006.&图007.2 G1 M& X) i; f+ U% y, j; z
! M3 ^" U2 r( a' l% o6 i民国时期是单一汉文:“正阳桥”。
* T+ T' b# [% |% e1 z/ \参见图008.
( R5 t% B: S% R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