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颐和吴老 于 2013-9-7 00:45 编辑
5 `" Y2 j& q* q7 w
# @" i% W, [ W! Z7 y0 w: D6 p1 y 闻悉静福寺香炉座等文物被盗,甚是气愤和无奈,只有发博文将静福寺丢失的香炉座和其余残留文物展示出来,以增加群众的监视力度,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另外将静福寺最早记录的建造年代进行考证。静福寺毁坏最严重的是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期,生产队建造队部,将静福寺拆毁,砖石料用作了队部的建设,从此静福寺仅剩山门。 以前自己和网友都发过有关静福寺的文章,这次只是根据靠山碑对其最早建筑年代进行推证。 静福寺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万花山侧的玉皇顶(玉皇顶是根据静福寺的玉皇阁二期的名字),和碧云寺相隔着一座小山--------木兰坨。一般都说静福寺始建于明天启元年,一说玉皇阁建于天启元年,对其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说法。去过静福寺的人都清楚,那里有一统靠山碑,也就是在山石上雕刻出的一座与山体相连的石碑。石碑碑额为:修殿后泊岸记。辑录碑文如下: 己未(笔者注:1619年)冬,诸善信官作X成胜事代覩 西山逼水为毁害,而富、冯二公率众施财,于庚申孟春建三跌岸,以障土X开X…… 昌XXX府太监,信官王X、张其、王升、察成、王臣、……(此处人名不少,没有辑录) 灵丘公主府X府XX富大用 仙居公主府X府X首冯忠 本庙山X碧云寺住持同相 明万历四十八年(笔者注:1620年)孟春吉日同本庙焚修住持全真龚大X刻石 碑文给出了我们以下信息: 1、碑额“修殿后泊岸记”已经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大殿,碑文说的就是修建大殿后面(西山墙)的泊岸; 2、修建泊岸是在万历己未年(1619年)初春,由于大殿的西山墙(西山)被山水侵害所以才有修泊岸之由; 3、捐资者是富、冯二公,从碑文落款得知此二公分别是“灵丘公主府”和“仙居公主府”的太监,名字富大用、冯忠,是给公主看坟地的太监; 4、灵丘公主和仙居公主均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六和第五个女儿,夭折后葬在了金山之原(明代把陵寝称为府),距离静福寺不远,是否此处也成了太监的养老地? 5、石碑明确记载了“灵丘公主”和“仙居公主”两位公主的陵寝,且有太监管理; 6、碑文提到了碧云寺,让我们知道了万历年间碧云寺的住持是“同相”。 从以上碑文得知,静福寺应该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之前,而不是明天启元年(1621年),当然始建年代还有待发现新的证据。 附: 仙居公主:明神宗朱翊钧第五女,名朱轩姞,1584年7月生,当年12月薨。 灵丘公主:明神宗朱翊钧第六女,名朱轩姚,1588年8月生,次年5月薨。 她们死后均葬于金山之原,其墓地称之为府。 光绪年间的地图上也有玉皇顶的静福寺
" x" y4 a1 l. ?9 [
2 g! i8 ?$ R) L" ]% u
- Y; e g. A: O b$ G
古道通山门
' |& }& o! W: p6 ^& k
: `% R8 u/ C4 d/ X; s& q1 N' h7 h, x! m
' _; e8 ?9 r* K1 E' f7 E2 X& k
现在的山门已经新修了
. E7 y$ u/ }+ c) H# v
n" c* `+ R) `, }$ ^& R
3 [" r; z: o/ |4 i7 J4 ?
; v0 J4 H( O$ E1 y8 k" x& h
- P+ p# N7 Z, E1 u4 V
$ N! t8 b* C6 d0 a" v* r5 n8 j h- T n8 n1 Y: j- T
' ?# Z- O) ~* l$ Z9 T
) e) T9 ?* I2 {+ l# l
乾地耸高峰皇图巩固 : w: ]4 |5 f* F) E9 }+ u& e
* x3 z" b# f7 w) v$ n& L
# g3 u2 t* K" s% }7 O" D
# u6 ^0 ]) [* y" a- _
天门曾王气圣寿无疆
& i( f* n/ t6 i' ]' Z! j! S
1 c3 D6 L$ {7 Z4 a; E5 X, f% P& F! s3 S' |- a, [" ^" c1 H
0 z5 x2 G0 J, p$ t
静福寺山门门额
5 i+ N5 B8 j9 Y' D: |
4 S( X( ~# }8 V$ }8 \
: j2 ~3 ^. t+ p* o7 O" C0 n6 Y , g% t; P. w7 l$ _
! @/ M* H- C3 @
香炉座还在白皮松树下9 Z8 ^6 n4 j% }+ l/ C/ K
9 Y+ Q0 M/ b# |+ x; j5 k: {' U5 f/ w: L
( _1 V% \. d" f
明天启元年“新建玉皇阁碑记”碑
' M+ b4 ]1 t4 I9 `- v
4 p3 Y1 M) ]- T. }4 o5 R
" p a+ P/ V. V2 Q; R " n1 y$ h& ^9 \1 h/ k3 D
光绪年“重整玉皇定静福寺碑记”碑 2 v) ^( O. ]9 {" M
5 u$ P, v) c9 C3 H+ x6 b- i8 z, O% j9 }& _0 q
6 U$ {0 X+ h* v7 x1 ?# Q
同治十一年“重建关圣帝君殿碑记”碑 # N1 B% F% Q; D8 r
( M) s2 a8 i# ^
" J9 D8 E! P0 i' p5 k( l
+ u3 {) K/ |+ |* G2 w! R o7 z: b
静福寺现存年代最久远的“修殿后泊岸记”碑 . E: \0 X: U' ~* c* {- T; H% L; e
% h$ E! R; x4 H) ^! q5 x) }
- f2 [: S* N! Y4 k8 q3 L/ P8 G
9 A% w. Z2 l/ Z# g( T& _: u6 {
; E, I8 M9 Y3 }+ p2 {
' c) v! J/ Z2 f z) \1 d
* P5 N+ j; @6 e# ^9 u/ G6 r
/ h5 I- v/ h# c/ T0 C7 X$ Y
另一统石碑碑额 0 z* I1 y# D( n6 j0 v. Y
9 d8 {: F$ k8 D6 K! C- `0 M6 Q1 H% B3 G+ c4 A5 g& i7 R
. l5 J% w* A2 ^
散落的碑座也被贼人惦记 0 M% t7 o @# d6 b2 R- K
{6 W1 ~* u+ C* w/ h" _
% v4 h& j: @. O/ o6 o
* V+ @* j& o9 C9 _
) }' S) I" c+ w/ {: S0 O @
; `8 p5 O* G' Q. v
4 M) x+ y, e3 J z: h4 l
) ?/ R$ h! u# d7 e7 F% D# K1 F0 ?% |
这个香炉座已经丢失) w! j7 T, Y. \/ X' C! u" w1 j
- Z+ ]% Q+ \! ^! J
& `, }* J `( ^' y' O5 `8 \
4 c' y& x6 G1 \
, X6 m* q' v5 i" ?1 x4 C$ j$ D6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