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93|回复: 12

山海关地方满族名吃——波罗叶饼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9-2 00: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在农历四、五月间,上山采集嫩而大的波罗叶子,回家洗净待用。将糯米黄米以水浸泡数日,磨成面,擀成薄饼煮熟,再以小豆煮烂捣成豆泥包于其中,把波罗叶内面涂一层油裹于其外,蒸熟后去叶食用。另一种作法是:将高粱米或苞米碴子浸泡磨面,浸干成面糊状,再把面糊抹在波罗叶的正面,包韭菜、豆角、豇豆之类时令鲜菜切成的馅,蒸熟后去叶食用。波罗叶饼略带柞叶的清香,食之颇具风味。
最著名的当选“给栗”牌波罗叶饼,远近闻名,秦皇岛各大酒店均能品尝的到,是旅游季节游客们必备的美食。内裹高粱米面、玉米面做皮,以韭菜、猪肉、海鲜等为馅。熟的波罗叶饼皮隐约透明,味道三鲜和着波罗叶散发出的沁人清香,实在是美味!
0 f& [0 O  L7 m* F% M( g( q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满族人的先祖是靠打猎为生,在打猎收获不足以充饥时,也采集橡子树的果实吃。当时,他们称橡子树为“波罗木”,称橡子果实为“波罗”。后来,山上的野兽越来越少,打猎越来越困难,满人的祖先就学着汉人的样子,慢慢地学会了农耕。
. v2 ?! }/ c$ r! M9 W然而,满族的先祖们由狩猎时代变为农耕时代的初期,人们由吃野兽肉改吃五谷杂粮肚子总是感到不适。特别是到了夏天,总是腹泻。一拉肚子,便浑身无力,不要说上山打猎,就是下地种田也干不得。这样一来,地也荒芜了,人也憔悴了,眼看着满部落的人都要完了,可人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正在万分焦急、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天晚上,大家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相同的梦: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自称是王母娘娘的七仙女中的老三,反复向他们说着一句话,“别忘了旧波罗”。谁也记不住她说了多少遍。等仙女上天了,大家也都醒了。第二天,大家说出昨夜的梦,都感到奇怪。“旧波罗”是指什么呢?谁都解释不了。这样的梦大家一连做了三天。大家虽然知道这是仙女在给他们指点什么,但又苦于不解其意,感到十分苦恼。第四天,全部落的人聚在一起,研究这个梦预示着什么。大家七言八语,说什么的都有,但总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最后一个白胡子老者干咳了一声,慢条斯理地说:我琢磨着,这是仙女在拯救我们。现在我们把谷米叫做“波罗”,但我们的祖先是把橡子树叫做“波罗木”,把橡子叫做“波罗”的。仙女告诉我们不要忘了“旧波罗”,是不是告诉我们要治好大家的拉肚子病,要用橡子树。但橡子果实不好吃,我们试试用“波罗叶子”包饼吃,看看灵不灵。大家觉得老人说的有理,就派人采了些波罗叶子,包在饽饽的外面,蒸熟吃。吃了几天,大家的腹泻病慢慢地好了。从此以后,波罗叶饼成了满族人非常喜欢的食品。为感谢仙女的指点,他们还做成各种各样的波罗叶子饼祭奠她。
/ B+ d5 x* r+ F; E5 J6 m- i" S1 o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LHG 于 2013-9-2 00:12 编辑 % q! O6 U3 e7 K6 F& T
0 z7 i, m  l4 `" }7 z8 D" u9 x7 @
b7003af33a87e9503be096d110385343faf2b493.jpg
4 }9 q3 p' N' W# b; ^$ s" `3 _( a4 t; c: M8 a5 n" q
b7003af33a87e9503be096d110385343faf2b493 (1).jpg
2 ]/ l3 s; J1 l( e+ Y* r7 q# C7 F9 I- L) A
成品照片。
发表于 2013-9-2 09: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正是采叶子的季节,是初秋季节辽东农户家常食物。2年前在农家第一次见到这东西。
发表于 2013-9-2 12: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蠻奇特的一種食物,怎麼會有人想到用柞櫟樹的葉子去包餡做成餅吃,中國人對於吃的智慧不容小覷!
发表于 2013-9-2 14: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宿城小雪 于 2013-9-2 14:31 编辑 / A. A8 A# Y# L4 d9 X1 z. T
hwar4073 发表于 2013-9-2 12:38
9 ~8 s1 b& s3 a4 Q* o! W6 C蠻奇特的一種食物,怎麼會有人想到用柞櫟樹的葉子去包餡做成餅吃,中國人對於吃的智慧不容小覷!
) p# `7 H# @" l7 q* K- R
: U+ w1 ~# E" ^  v/ A8 O  L
据说不是柞树叶,辽东地区叫做“菠萝叶”,也叫做“玻璃叶”,可能都是谐音。这个季节的辽东山区农家,无论汉族或满族都有吃这东西的习惯,但是城市人都没见过。/ R  t+ \6 ]: x1 ^8 z
发表于 2013-9-2 15: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9-2 14:30
( D! X8 i, m( v9 Q0 N( r据说不是柞树叶,辽东地区叫做“菠萝叶”,也叫做“玻璃叶”,可能都是谐音。这个季节的辽东山区农家, ...
1 D% X& S7 i( f* V/ G! m5 E! _
您有沒有品嘗過這種農家菜?好吃嗎?是甚麼味道,據說是專吃這種菠蘿葉的清香味道?, a9 s( v4 B9 ~" S7 O7 |5 q9 C
发表于 2013-9-2 15: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品尝过。这种饼在满族原籍地区并不像帖子所述那样使用时令蔬菜,而是全部用野菜,最常用野芹菜。
' L3 J- h8 g. h( z6 U6 H! x前年秋天我在抚顺县收集高句丽时代陶片,一个农民大叔看到我手里的残片,表示自己家中有一件完整的陶罐,我们就跟他回家去看。进门时那个农家正好菠萝野饼蒸熟,东北特色直径一米多的大锅热气腾腾全是这种饼。我看了陶罐,一心买下来,交割完毕就开始了解这种饼,但是拒绝品尝饼和鸭蛋,哈哈{:soso_e120:}。后来在辽宁新宾见乡间饭店在卖。
: ~9 [( x+ I7 h" D# I9 x! B' Q9 `. x
发表于 2013-9-2 16: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9-2 15:366 v+ B) ]8 k/ h6 V# C& y( r( g
没品尝过。这种饼在满族原籍地区并不像帖子所述那样使用时令蔬菜,而是全部用野菜,最常用野芹菜。+ }8 X- J, p6 S1 ]" J' [; m" k
前年秋 ...
, M  w  z3 ~1 a# H' h# n, t$ ^4 Q
您對骨董的興趣高於吃,據我看您的帖,您對吃食蠻挑剔的,沒吃過的東西根本就不碰,要是我應該會先品嘗一丁點,然後再決定是否要大快朵頤。很好奇您也有蒐集骨董的嗜好,蒐集是為了興趣還是保值,藏記這個版塊裡有許多您的同好,而且有不少人都有蒐集古玩、古錢幣、古玉等等的嗜好,不知道這些玩家們都是出於興趣還是保值呢?0 _+ W: G- h$ e: i3 g4 r3 t' {% K
发表于 2013-9-2 21: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9-2 16:12. F3 S" l. W9 G0 f- T: s
您對骨董的興趣高於吃,據我看您的帖,您對吃食蠻挑剔的,沒吃過的東西根本就不碰,要是我應該會先品嘗一 ...

, Z2 m5 S( N6 c; l0 T9 `6 I+ o俺是个没口福的人,即便喜欢的东西也不会多吃几口,有点挑食。从来没有特别想吃某种东西的愿望,所以又矮又瘦。6 u1 X# k/ x+ c7 `
说来藏记内容跟我的兴趣不大相符,藏记本来是一个展示生活旧物的版块。其他人收藏活动是否有升值目的我不知道,本人没有这个考虑,俺采集文物实际是为了文物本身以外的东西。而且投入和所得不成比例,以前也向您说过的。' G( r. P+ U& T' v* ]  ]# t1 U  O
发表于 2013-9-2 22: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9-2 21:39
" E; D$ v4 f1 O2 v) |俺是个没口福的人,即便喜欢的东西也不会多吃几口,有点挑食。从来没有特别想吃某种东西的愿望,所以又矮 ...
4 m. S( b, P! P6 \4 l
又矮又瘦也成就了您在野外活動的機動性,否則爬起山來還是挺累人的!出於興趣蒐集古文物與待價而沽蒐集古文物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其實這點我早就也看出來了,只是想再進一步求證罷了,從發帖的內容與風格上就可以非常明顯的比較出來,您自個兒應該也感覺得出來吧!
' S8 L4 f. B4 h, \; ~0 C+ l& S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00: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9-2 14:30
7 Y0 t7 e/ X6 ]+ }  e3 ^( r据说不是柞树叶,辽东地区叫做“菠萝叶”,也叫做“玻璃叶”,可能都是谐音。这个季节的辽东山区农家, ...
$ x% ]1 J9 i% P' A0 ]/ r: b
这种叶子哪里可以采到或买到?他不向粽子叶那样好买。
发表于 2013-9-21 06: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我奶奶在世时候也做过,不过北京好像用的是苏子叶。那味很怪,我反正不爱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 10:33 , Processed in 1.192681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