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4|回复: 0

中國茶的名品(9)-祁門紅茶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6-13 11: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中國茶文化叢書:《紀茗》節錄之「茶的名品」,介紹中國各地的名茶,有簡體及繁體二種版本,請網友參考:
$ m' B. @. _: j, ^6 _
: g2 W( O) T' e/ ~5 M" y
繁體版
祁門紅茶

* X- ^& n% K( U7 c+ }% v8 e8 ], f
國外稱祁紅這種地域性香氣為「祁門香」,譽為「茶中英豪」、「群芳最」。
                                                         《中國茶經》
    祁門紅茶,是傳統工夫紅茶中的珍品。早在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也簡稱「巴拿馬賽會」)上便脫穎而出,榮獲金牌。1980年在全國紅茶品質評比中,又冠壓群芳,金榜題名。創制百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優異的品質,蜚聲中外。
祁紅主要產地在安徽祁門,與其地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地也有少量生產。祁門一帶是古老茶區,唐代就盛產茶葉。當時所產的「雨前高山茶」,相當出名。唐咸通三年(862),歙州司馬張途在祁門所修《閶門溪記》裡,曾記敘了當時各地茶商到祁門經銷茶葉的情形:「千里之內,業茶者七八矣。由是給衣食、供賦役悉恃此祁之茗。色芳而香,賈客咸議,逾者諸方,每定二三月齎銀緡繪素求市,將貨他郡者,摩肩接跡而至。」可見唐時祁門茶市已相當繁榮。
    自唐至清光緒以前,祁門一直生產綠茶,製法似六安綠茶,稱為「安綠」。光緒元年(1875),黟縣人余干臣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在至德縣(今東至縣)堯渡街設立茶莊,仿照「閩紅」製法試製紅茶,這是「祁紅」的肇始。另有一種說法,「祁紅」肇始於胡元龍(又名胡仰儒、據1916年《農商公報》第二期記載:「胡元龍為祁門南鄉之貴溪人,於前清咸豐年間,即在貴溪開闢荒山五千餘畝,興植茶樹。光緒初年間,因綠茶銷場不旺,特考察製造紅茶之法,首先集資金六萬元,建設曰順茶廠,改製紅茶,親往各鄉教導園戶,至今四十餘年,孜孜不倦。」
    祁門位於皖南山區的南端,黃山支脈大洪嶺、曆山等蜿蜒其境,一般海拔高度在600米左右。境內峰巒起伏,溪流潺潺,村村有山,山山有茶,林木翠竹遍野,鬱鬱蔥蔥。茶園主要分佈在千枚岩、紫色葉岩等風化而成的紅黃壤上,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結構疏鬆。
    祁門茶區氣侯溫和,年平均溫度近,雨水豐沛,雲霧漫漫,空氣濕度大。春夏時節,更是「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
    祁門紅茶的茶樹品種優良。聞名的「祁門種」茶樹,主要有櫧葉種、柳葉種、紫芽葉、栗漆種等8個品種。這些都是高香品種。
    祁紅向以高香著稱。被國內外消費者譽為「群芳最」的祁門香,據科研人員的多年探討、試驗、測定,其香氣成分共有20多種,其中含量較高、構成祁紅香氣的主體成分有8種。以香葉醇為主的「玫瑰香」,在祁門的不同產區、不同等級的毛茶中均不同程度存在。而這些香氣成分的形成,除了祁門茶區特定自然生態環境和群體良種鮮葉中所固有以外,大量香氣形成于茶葉初製階段,說明祁紅的初製技術至關重要。
    祁紅的初製加工十分考究,分萎凋、揉撚、發酵、乾燥等工序。萎凋均勻,揉撚充分,發酵適度,毛火高溫快烘,足火低溫慢焙,能促進香味的發展。
    經過精製加工後的祁紅,條索緊細,鋒苗秀麗,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香氣濃郁持久,似蜜糖香,又蘊有蘭花香;湯色紅豔,滋味醇厚,回味雋永,葉底嫩軟紅亮。祁門工夫,名不虛傳。
$ p. I' V- x* ^5 I  @3 q% r
简体版
祁门红茶
% t. o& W. C: z6 ], ]1 A" \% w

. K( \' e# M% @& f% M5 @9 d
国外称祁红这种地域性香气为「祁门香」,誉为「茶中英豪」、「群芳最」。
                                                         《中国茶经》
    祁门红茶,是传统工夫红茶中的珍品。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也简称「巴拿马赛会」)上便脱颖而出,荣获金牌。1980年在全国红茶质量评比中,又冠压群芳,金榜题名。创制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优异的质量,蜚声中外。
祁红主要产地在安徽祁门,与其地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地也有少量生产。祁门一带是古老茶区,唐代就盛产茶叶。当时所产的「雨前高山茶」,相当出名。唐咸通三年(862),歙州司马张途在祁门所修《阊门溪记》里,曾记叙了当时各地茶商到祁门经销茶叶的情形:「千里之内,业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色芳而香,贾客咸议,逾者诸方,每定二三月赍银缗绘素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可见唐时祁门茶市已相当繁荣。
    自唐至清光绪以前,祁门一直生产绿茶,制法似六安绿茶,称为「安绿」。光绪元年(1875),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茶庄,仿照「闽红」制法试制红茶,这是「祁红」的肇始。另有一种说法,「祁红」肇始于胡元龙(又名胡仰儒、据1916年《农商公报》第二期记载:「胡元龙为祁门南乡之贵溪人,于前清咸丰年间,即在贵溪开辟荒山五千余亩,兴植茶树。光绪初年间,因绿茶销场不旺,特考察制造红茶之法,首先集资金六万元,建设曰顺茶厂,改制红茶,亲往各乡教导园户,至今四十余年,孜孜不倦。」
    祁门位于皖南山区的南端,黄山支脉大洪岭、历山等蜿蜒其境,一般海拔高度在600米左右。境内峰峦起伏,溪流潺潺,村村有山,山山有茶,林木翠竹遍野,郁郁葱葱。茶园主要分布在千枚岩、紫色叶岩等风化而成的红黄壤上,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结构疏松。
    祁门茶区气侯温和,年平均温度近,雨水丰沛,云雾漫漫,空气湿度大。春夏时节,更是「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
    祁门红茶的茶树品种优良。闻名的「祁门种」茶树,主要有槠叶种、柳叶种、紫芽叶、栗漆种等8个品种。这些都是高香品种。
    祁红向以高香著称。被国内外消费者誉为「群芳最」的祁门香,据科研人员的多年探讨、试验、测定,其香气成分共有20多种,其中含量较高、构成祁红香气的主体成分有8种。以香叶醇为主的「玫瑰香」,在祁门的不同产区、不同等级的毛茶中均不同程度存在。而这些香气成分的形成,除了祁门茶区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和群体良种鲜叶中所固有以外,大量香气形成于茶叶初制阶段,说明祁红的初制技术至关重要。
    祁红的初制加工十分考究,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萎凋均匀,揉捻充分,发酵适度,毛火高温快烘,足火低温慢焙,能促进香味的发展。
    经过精制加工后的祁红,条索紧细,锋苗秀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香气浓郁持久,似蜜糖香,又蕴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祁门工夫,名不虚传。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 21:34 , Processed in 1.132363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