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4070|回复: 22

记忆中的理发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9 22: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3-6-9 22:59 编辑
, O; Y. l& w. y* i+ ^
& ~! p9 H; R% {, B
一个地方住久了就对那儿有一种舍不掉的情感,那儿的一草一木一
砖一瓦都是抹不去的痕迹。小的时候位于崇外大街茶食胡同东口左手最早有两家店铺,一家是“湖笔店”另一家是理发店,这家理发店是我小时候同学家开的,父母老两口都是理发的好手,店铺不大却很干净,三把理发座椅男女活都有,他们那理发的人很多,尤其晚上灯火通明,好像六十年代初不知什么原因关张了后来听说被“合作”了,房子也拆了在原来的地方建了个副食店。
理发早先叫剃头,说起剃头还得从清兵入关说起,中国汉人除了出家为僧的和尚尼姑要削发其他人不剃头,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在这以前中国没有理发业。清入关后,颁布使汉人满化的“薙发令”,强迫汉人依满俗剃去前半部头发,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头”在清代专指剃发梳辫,民国以后人们剪掉辫子,通称理发,但“剃头”这一称呼仍沿用下来,如今上了年岁的人还是说上理发馆剃头去。
老北京的理发业大致分为两种,在街面上有门脸的叫剃头棚儿,还有挑挑走街串巷的叫剃头挑子,他们大都手里拿有一铁器,当时人称为唤头,形状似大镊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拨,便发出“呛啷”的悠长声,随走随响,以召唤主顾。挑子的一边有一个小煤球炉子,在炉子上面放着一个黄铜的脸盆,用来把水烧热,以便为理发的人刮脸时用热毛巾捂软客人的胡子理完发后为客人洗头洗脸。老北京有一句歇后语,叫“剃头挑子一头热”,就是这么来的。
老理发店的工具比较简单,一般有手推子、刮脸刀、备刀布、小抄子、拢子、剪子、刷子、耳挖勺等,另外就是一套简陋洗脸、洗头的卫生设备了。在少数理发馆中则挂有一台用来电烫的电烫工具。当时还有一种理发馆中都备有、而现在早已看不见踪影的东西,那就是“火剪”。“火剪”是用来给客人烫发用的,把它放到煤炉中烧热,再把它夹到客人的头发上,把头发烫出卷来。由于热的作用,头发卷曲后便定下型来,在梳理后就能成为很漂亮的卷发。 “火剪”烫发比电烫价格要便宜很多。不过“火烫”出的头型比较结实,能保持较长时间,这也是人们愿意采用的原因之一。在理发时不仅要为顾客理发、刮脸,还会剪耳毛、鼻毛、用剃刀把客人的眼皮刮干净。在理完发后还会为客人掏耳朵,对身体捏、拿、捶、按一番,俗称打“五花锤”目的就是为客人放松身体,也有的店铺的师傅还会正骨。不管是坐店还是走街串巷的剃头师傅给小孩剃头都很有功夫,他们能在小孩的哭闹乱动中给孩子把头剃好,那锋利的剃刀可以不伤着小孩子的娇嫩的皮肤。北京人有为婴儿剃胎毛的习惯,因那时的孩子太小,不少家长不愿抱着孩子跑到理发馆去理发,当听到门口传来“唤头”的声音后,便会把理发师傅请来为孩子剃胎毛。过去崇外大街一带有名的理发馆当属离花市西口不远的崇文理发馆,虽然比不上“美白”“四联”那么有名气,但在崇文一带也是数一数二的。坐西朝东的理发馆店面不小,门口那蓝白相间斜条的幌子永远不知疲惫的旋转着,里边十六把沙发转椅分南北排列,一水的电动理发工具,理发时嗡嗡作响,女宾做头发的设备看着吓人,满脑袋上都夹子还通着电做头发的女客一动不动的在那“受刑”。一进门惹人眼目的就是那些标准发式的黑白大照片,过去凡是有个性的发式一律不会做的,不像现在什么光怪陆离的发式都做,头发的颜色可谓“争奇斗艳”。其实那时候的发型挺好看的,尤其是女人做的“波浪大花”很漂亮。现在的理发行业十分发达,街面上各种美发厅比比皆是,技法也是推陈出新,发式紧追世界潮流,在种种潮流的涌动下老人们喜欢最简单最方便的理发方式也随之发展的很快,公园、街头、胡同甚至马路边随处可见的理发点也是“买卖兴隆”,那些不便去美发厅的人来说花钱不多能把自己的脑袋拾捯拾捯也是很开心的事。
发表于 2013-6-10 07: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文让人想起了胡同口的剃头棚。{:soso_e179:}  S+ d2 a2 t9 I; H
发表于 2013-6-10 08: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锅挑 于 2013-6-10 08:16 编辑 9 u1 V  j6 E  H' L

/ E0 Q! U1 L. ?4 l6 v9 ?% K0 z: _% r
    是那个老的味道  
{:soso_e181:}     {:soso_e179:}: Y9 W4 h) u7 S0 A2 s% n; }3 G
1 H8 L4 r8 J8 E' n& X' _
发表于 2013-6-10 08: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市大街离汇升池不远坐南朝北的“花市理发馆”记忆犹深。六十年代初期理发基本上就这一家了,为了吹出发型保持时间长会经常让师傅增加一道工序{:soso_e146:}------烧尖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08: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51号兵站 发表于 2013-6-10 08:36
% t/ c7 N- r7 i花市大街离汇升池不远坐南朝北的“花市理发馆”记忆犹深。六十年代初期理发基本上就这一家了,为了吹出 ...
( n  \. E* g* i3 @+ c: a- Z7 ]
所谓“烧尖”就是把头发尖烧焦使其头发都勾搭在一起,保持发型长一点,一般留,“无缝青年式”的烧尖的多。

点评

您说的对着呢!本人62年开始“无缝青年式”。  发表于 2013-6-10 08:56
发表于 2013-6-10 08: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旁边胡同那个理发馆,夏天还准备些冰棍,放在保温瓶里。碰上有孩子护头的,家长进门就问,还有冰棍吗?给我们来一根,孩子有冰棍吃就老实多了。当然那冰棍是收费的,因为那会儿理个发才几毛钱,再搭根儿冰棍就赔钱了不是。
发表于 2013-6-10 08: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锅挑 于 2013-6-10 08:49 编辑
$ V- \2 J/ B- ?7 `8 [5 O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10 08:44
9 {6 k# o) {0 v我们旁边胡同那个理发馆,夏天还准备些冰棍,放在保温瓶里。碰上有孩子护头的,家长进门就问,还有冰棍吗? ...
, o$ j, J; x- R* A6 Q
- n+ w* f. I3 `. _7 J2 _
    过去我家附近有一家小理发馆儿,有一位老张师傅,他那把推子推出来的平头、板儿寸那叫一地道,比现在那些用电推子推出来的平头、板儿寸还齐整,那叫‘手艺’。每次去理发在那儿排队,都喜欢看他给别人推头,如果正好赶上他给我理发,我就很开心了。可惜啊,那景儿现在没有了,只留在了脑海里。
9 {9 F0 J2 p8 N3 e: B% Y- {
- S* {/ h' ^8 D* D2 B3 t
发表于 2013-6-10 09: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那时抹油吹风应当是三毛三吧?
发表于 2013-6-10 09: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锅挑 发表于 2013-6-10 08:45
: c" V# Q0 U5 z5 A6 b7 q2 ~+ h5 y$ G过去我家附近有一家小理发馆儿,有一位老张师傅,他那把推子推出来的平头、板儿寸那叫一地道,比现 ...

: P) W6 h  k4 V$ |" l3 Q追捕那个电影之前,短发的发型只有平头,就是传统的寸头。后来板寸首创应该是地安门那家儿,板寸与传统的寸头的区别是尽量按照头的轮廓剃出来的,而额头上方削的也不那么狠,探出一点儿,侧面看很利落,帅气。总体感觉没有以前寸头那种楞劲儿了,当然后来流行以后,就显得有些痞气了后来满街都是理这个发型的,就乱了,甭管什么头型都给弄成见棱见角儿的,打远处儿看跟戴着一顶小方帽儿一样。
发表于 2013-6-10 09: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10 09:15 0 W9 Y( B# D* t8 g# u- {* ~
追捕那个电影之前,短发的发型只有平头,就是传统的寸头。后来板寸首创应该是地安门那家儿,板寸与传统的 ...

/ M5 N, c2 B! v而且这个发型是对头型有一定要求的,很多人甭管脑袋长什么样儿,都花几块钱剃一个,然后把领子立起来,模仿高仓健,结果脖领子一落下来,从后边看跟虎皮似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09: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51号兵站 发表于 2013-6-10 09:03 8 z  y( ?0 i! j5 V& F
好像那时抹油吹风应当是三毛三吧?

; M& A' ~1 n! x. H4 ?! K理、洗、吹包括“刮边”,两毛五,加刮脸三毛。剃光头两毛五(见亮的那种),女活,洗、剪、吹四毛,烫发八毛、一块二。学生头一毛,理、洗一毛五。
发表于 2013-6-10 11: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以前四联剃秃瓢儿,完事后用绸子在脑袋上抖一下,检验是否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18: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6-10 11:34 2 m0 u& Y) V0 k% S( p7 c4 f
传说以前四联剃秃瓢儿,完事后用绸子在脑袋上抖一下,检验是否挂
& ]( o, p2 o) U7 h2 u
秃瓢要亮就得呛茬刮。
发表于 2013-6-10 20: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理发票。6 y& e( z4 S1 t; y/ R' V5 P4 I
1963年.png
发表于 2013-6-10 20: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70年的5 S8 w  Z" [! `- z
1970年3月.png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22: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好好收着。{:soso_e179:}
发表于 2013-6-11 09: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1号兵站 于 2013-6-11 09:18 编辑
5 c( _4 W/ b- v) C8 g7 W
京都啤酒肚 发表于 2013-6-10 20:00 2 Y7 K7 Q% Q& v+ J- u" y: W( K
请看理发票。

0 K& y  C+ A3 b/ R     {:soso_e183:}先生来帮忙!理发券一般单位购买按月发给职工。男士现金洗理吹三角至三角三分。/ I* W7 g" _; r

点评

怎么会有三毛三分?  发表于 2013-6-11 19:39
发表于 2013-6-11 1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献
发表于 2013-6-11 19: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51号兵站 发表于 2013-6-11 09:15 ! e2 m2 @  K% g' v( J+ x
先生来帮忙!理发券一般单位购买按月发给职工。男士现金洗理吹三角至三角三分。
9 p6 V4 C+ @* e# f3 }
怎么会有三毛三分?
发表于 2013-6-11 21: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东四七条南板桥胡同往西路南曾有个小理发铺,老板腿有残疾;还有就是东四北大街上东四旅馆南边那个浴池门口有个理发室,也收澡票。团结湖浴池门口也有个理发室!请见俺的帖子“当年洗澡有多难”?[/b]
发表于 2013-6-11 22: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理发馆发的理发票7 q1 c- j: o% O9 u" C8 k
黄寺理发票.png
发表于 2013-6-12 12: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都啤酒肚 发表于 2013-6-11 19:41 9 Q2 B' [# P7 @- m6 O) z- y* a. J
怎么会有三毛三分?

2 s% f3 Z: }  X3 @7 a    62年前后经常光顾理发馆,印象中洗理吹三毛,吹前使油加三分钱。难不成使不使油都是三毛?两位网友有异议,年龄大了让我也犹豫了。
发表于 2013-6-13 11: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剃头棚,永远的回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7:05 , Processed in 0.151807 second(s), 22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