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河豚毒 于 2013-3-11 22:59 编辑 " {+ y' [* {+ o% M7 n( R2 ~
* {, Y8 n" V! Q- B
建筑彩画中的一字方心(河豚毒) 一、一字方心简介 方心是建筑彩画重要的名称术语,绘于建筑彩画画面的中间部位,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中都画方心。清代晚期方心的长度与其左右两边的找头尺寸大致相同。方心的绘画题材丰富多样,有龙纹、凤纹、夔龙纹、花卉、锦纹、宝珠吉祥草、山水人物、植物、动物、博古等纹饰,其中有一种特殊的画法叫做“一字方心”。
/ d3 e2 B) r$ Y1 X- C; j
d9 M, A" n! @* H" W( |; k一字方心的造型是在方心的中间部位画一道黑色或金色的横杠,如今统称为一字方心或者黑杠子方心,取一统天下的寓意。在古代文献资料中,称其为“壹統太平方心”。 ) I7 C' f& k8 C
9 V5 D, v$ ^ p+ w二、一字方心的演变 一字方心最早出现在清代,是在明代空方心做法的基础之上由退晕演变而成的。在明代早期,空方心运用较多,方心内仅作两或三道退晕,多数方心不绘任何纹饰。此时方心头造型为两条或者三条内凹的弧线,因此退晕出的“一字”的端头造型也是两、三段内凹弧线,而且较为粗壮、宽厚。 2 f d. b4 m: D- q5 X& U* J
到了明代中期,方心头造型演变为直线段,因此退晕出的“一字”的端头造型也是直线段,此时的“一字”依旧非常粗壮、宽厚。 $ R! v. v' B. T
9 ]8 p- E7 Q% q一字方心发展到清代初期时,其端头形状依旧随方心头的造型而画,此时的一字宽度已变为狭窄,体现不出退晕的效果。
' Y0 T5 e. r# d2 D
- `; b1 w" [. `% J2 e* \* N3 q0 k清代中期开始,一字方心逐渐趋于稳定,在清代早期纹饰的基础上,把“一字”的端头部位改为画一个圆球,黑球与后面的黑杠部分分开一段距离,这样的造型一直延续用到现在。 - k' @/ p0 c: |( z x
/ f% q2 y; C t! l G) z三、一字方心的种类 从现存遗迹来看,一字方心多出现在旋子彩画中,个别的苏式彩画也有用一字方心的实例。无论旋子彩画等级的高低,很多方心可以画一字,如浑金一字方心旋子彩画、烟琢墨石碾玉一字方心旋子彩画、金线大点金一字方心旋子彩画、墨线大点金一字方心旋子彩画、墨线小点金一字方心旋子彩画、雅伍墨一字方心旋子彩画、雄黄玉一字方心旋子彩画、一字方心苏画。目前河豚毒还未发现金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和玺彩画有一字方心的实例。 1、浑金一字方心旋子彩画 浑金一字方心出现在浑金旋子彩画中,用于祭祀建筑,可见于紫禁城奉先殿前殿室内。
; z& [% p- p& }/ `/ x
2、烟琢墨石碾玉一字方心旋子彩画 烟琢墨石碾玉一字方心出现在陵寝建筑中建筑,可见于清代皇陵的隆恩殿、隆恩门、东西配殿等建筑。其最大特点是方心中的“一字”贴金,不是墨线的。所以我们古建筑彩画设计人员在做设计的时候,切记一定要尽量避免把非陵寝建筑上的烟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做成金一字方心。烟琢墨石碾玉一字方心旋子彩画目前河豚毒还没有见过黑一字方心的实例。 0 r. Z- {& E2 {8 A% g
3、金线大点金一字方心旋子彩画 金线大点金一字方心旋子彩画常见于皇家建筑群中比较重要的大门,皇家档案馆等建筑。
# Y. O* ]9 Q- n% g. ~ \! Q2 \
4、墨线大点金一字方心旋子彩画 墨线大点金一字方心旋子彩画常见于皇家建筑群中的门、裙房、低等级陵寝等建筑。 * L8 c) m3 T: T7 E) D
5、墨线小点金一字方心旋子彩画 墨线小点金一字方心旋子彩画常见于较低等级的建筑。
3 I. `$ N7 \5 ~. n2 F
% n9 I0 \$ [: I" d2 d: N' s2 o
4 y7 ?* S5 l9 \) T
6、雅伍墨一字方心旋子彩画 雅伍墨一字方心旋子彩画常见于较低等级的建筑。 ) y$ d6 ~3 t, a2 Y6 e
7、雄黄玉一字方心旋子彩画 雄黄玉一字方心旋子彩画常见于祭祀建筑和陵寝建筑中的神厨、神库。 ; ?& V! v# e7 Z2 N5 b5 ]' i
8、苏式彩画中的一字方心 一字方心多出现在旋子彩画,但有些特殊的苏式彩画也有用一字方心的画法。 X& E' E$ R L6 [" z0 O+ [, w
7 u4 D8 J/ s; P, v' x
四、对广大彩画设计人员关于“一字方心”做法的忠告 一字方心做法的彩画分为两种,一种“一字”用墨线画,一种贴金箔。尤其是贴金箔的做法,多出现在陵寝建筑中,对于非陵寝建筑一定要慎重采用,否则容易出现问题。 下面是一例非陵寝建筑(某宾馆)用金一字方心的,用这样的彩画很不妥当。
+ B5 D% e, W! O$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