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77|回复: 9

[我爱北京老照片] 我爱北京老照片013——内城西南角楼(一)[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1-13 03: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13 04:02 编辑 3 f3 K1 f, @9 Q% e' p+ j( h

" Y% B" R6 U( V9 w2 P: p内城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元大都城垣的基础上改建的。周长20公里。+ k; q* R( g+ l* O) P
北京内城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分别建有角楼。
& \7 g' W' v1 ?6 L内城设立的4座角楼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先后落成。7 K* }! \* B2 E
角楼位于城墙转角的结合部。2 P8 t, _0 x* }; |4 G8 d4 V
角楼全称应为城垣角箭楼,为重檐歇山顶,平面呈曲尺形。  `: Q- B' }) @- K# `
内城角楼两阔面与两窄面墙体上分别辟有4层箭孔,阔面每面56个,窄面16个,每座角楼有箭孔144个。
) R5 t4 ]: P3 @% }* D+ z/ G" e3 W7 U  @( z$ x! C: `. P' m
内城西南角楼箭楼楼体于上世纪30年代拆除。
( l+ t. G. G  d" C" L0 r+ {内城西南角楼城台1969年拆除。
+ H! B1 E# \' s
9 O7 {5 B% H: b$ D2 O6 d' r$ T附图01.是adam58588 先生制作的《角楼和城墙的衔接南北两侧不同示意图》,, M% J" U$ J8 Y( W( ?  s) N9 b7 V
附图01.简要揭示了内城南面2座角楼及内城北面2座角楼与内城墙衔接的两种方式。0 W+ m% T0 m# f6 c" k0 Q
7 y. R8 h4 m6 T  u
附图02.里,内城西南角楼的箭楼楼体已拆除。/ h# t( W5 p- F' l$ c: X

5 L6 k# k- y1 j附图03.拍摄于1966年。
3 G5 k; v" {- }  t9 S" R6 k, t+ Z附图03.里,可以看到内城西南角楼的城台。: g9 a4 ]3 Z- a
内城西南角楼的城台1969年拆除。
- \; j2 e8 }3 C. V! M: m
5 |" ?2 R- |& h# I8 u& ~% ?+ G& P2 \3 p. S0 w  W9 z

7 }4 {( {8 }5 Q0 B7 I% ^( H) ]" i! F- d2 B) N* q! W
附图03.西南角楼卫星图     (1966年).jpg
附图01.角楼和城墙的衔接.jpg
附图02.鸟瞰西南角楼.jpg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03: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13 03:53 编辑
1 W4 A& p8 ?0 b& w9 e+ Q8 z, ]0 L1 l
' {2 t* V* n. w- i" C8 {图213.是内城西南角楼地图 。- T  V0 L# _; N: H+ j5 F
0 H( P7 n* T& B# w* i2 V1 d9 {
图214.是内城西南角楼的“标准照 ”。$ [8 |! B/ {5 }3 z
图214.里,左侧近景是外城城内西北角的观音堂。' b5 C2 d3 R5 _1 p* g; M* l& S1 F4 B
图214.里,中间上部是内城西南角楼。
8 k* }, ], o1 {# g; f图214.里,右侧远景是宣武门城楼。, X7 Z+ g; o0 z! k$ H3 p

! k2 C9 c8 e. N7 K7 {1 e图215.是观音堂的广角照片。: H; X* x& e! A; M5 T, Q3 i# e  J
图215.里,中间是外城城内西北角的观音堂。
6 ]: x" R) V. V% s. e# N1 y' a0 R3 {图215.里,左侧是京汉线跨越护城河的铁路桥。/ c" k/ q+ x# n
图215.里,右侧远景是西便门东水关迤西的外城城墙。8 v9 r& N/ l7 F  h

7 }- Y8 p. n2 L0 {+ _, ]  d( M" r图216.是由南向北拍摄的内城西南角楼。! z# m' j0 e+ k; O+ J
图216.里,左侧是京汉线跨越护城河的铁路桥。
' e0 L9 C6 z/ N* O图216.里,中部中景是内城西南角楼,远景是内外城结合部的“八瞪眼”碉楼。- I9 b5 O' h4 H6 e
213.内城西南角楼地图  (1901年).jpg
214.内城-西南角楼     (1900年).jpg
215.外城-观音堂.jpg
216.内城-西南角楼.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03: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13 04:29 编辑
- m% k% P, @5 Q2 B
& h$ E5 m! i  W# o/ j8 |) J图217.是1870-1880年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拍摄的内城西南角楼 。' K1 V# c1 ^- ?
图217.里,左侧近景是西便门东水关南面的石桥。4 ^" @: Z1 L5 S4 f% q
图217.里,1870-1880年间的内城西南角楼的屋顶看起来很完好。( b% ]! N/ ^/ q; X: N! k2 S
) y6 c, F* ?- k' G% I) ]+ m0 q
图218.是1910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拍摄的内城西南角楼 。
9 h  E5 s9 l" ~9 W图218.里,左下近景是西便门东水关南面的石桥。. d6 E( l& g0 M, q) e4 _9 J
图218.里,内城西南角楼的楼面经过修复后变成铁皮屋顶,样子怪怪的。; e; @- `9 ?6 i
/ P( u4 {8 |. m1 W% m/ Q8 L, D+ R
图219.是由西向东拍摄的内城西南角楼 。- T" P9 T7 X" W
# S+ j+ z  Z- S
图220.是1910年由西向东拍摄的内城西南角楼 。
9 `7 |5 w/ y! }' l图220.是由西向东拍摄的内城西南角楼“标准照 ”。 0 ~! s# t2 t. o! y  ?
图220.里,图左侧光影里的城墙是“隔垛一射孔”;图左侧光影里的城墙不是“每垛一射孔”的内城北垣。
! T1 W) J8 Q2 Y# a* Z2 V) g据此,我们可以认定一些与图220.相似的老照片,其实不是苦苦寻觅的内城西北角楼照片。
2 c! n! Y% ^  P  E! T
" M2 _9 n7 j$ v# O4 G) `, T  N- O, m0 L
217.内城-西南角楼     (1870-80年).jpg
218.内城-西南角楼     (1910年).jpg
219.内城-西南角楼.jpg
220.内城-西南角楼     (1910年).jpg
发表于 2013-1-13 06: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am58588 于 2013-1-13 06:54 编辑 % _1 k) X+ O( o3 v# e

* c2 @6 \% Z2 W, J# g) }5 h请问先生:1、西南角楼修缮成铁皮顶确定是1910年吗?! L) e! `* M( k  e5 k
               2、楼顶是什么原因损坏?战争?自然风化?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07: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 _7 l! g7 }* F0 v! C' t# k. T
“1、西南角楼修缮成铁皮顶确定是1910年吗?”
: M) x: T' |5 _. H1 R. x
. z" ^0 s8 l# v, `. q, T* Z& C有一段1909年拍的视频里,西南角楼的屋顶疑似还未修缮成铁皮顶。
( }5 U# r6 ?4 ^' e
- D, |) I* j' {! Y视频:《1909年京汉铁路北京段纪录片》
& n- K# A/ l4 S3 `8 D( ghttp://my.tv.sohu.com/u/vw/24371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07: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还有一些 雷尼诺恩 先生清末民初拍摄的内城西南角楼照片。
* a7 c' Z# H- w. z- x' D各张照片拍摄的具体时间不详。
3 Y. J! O' O- c5 w$ G% V$ `7 n
( F1 A- I; Z. ]$ ]% ?  I' N( M0 X' Y
〈雷尼诺恩镜头里的清末民初北京风貌〉
2 J" X* c" L! ] http://bbs.voc.com.cn/topic-4178661-1-1.html
发表于 2013-1-13 15: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4-3-29 14: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4-9 12: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14-5-6 18: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一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 18:30 , Processed in 1.14546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