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1|回复: 10

1959年秋凉,外地人到北京下饭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1-12 21: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老北京网,说的,拍的,论的都是老北京的旧事,我很喜欢。见猎心喜,不免手痒。于是今日报到,聒噪两句。狗尾续貂也好,班门弄斧也罢,都是问个好吧。0 d7 N8 w9 {0 V$ R8 y: n' ^2 W' c) V
说起怀旧,这心里还真就是五味杂陈。粗粗清点一下,涌上心头的,竟多是“吃”事。不怕您笑话,今后如能多次形成文字,其中多数,恐怕还是吃吧!
5 u& t4 O1 \6 g& A# Y: g; A但,您可别以为我在“吃”上有什么讲究。相反,过去的日子,真有不少食不果腹的时光呢。好吧,这篇文字,就从吃不饱开始吧。, [4 y5 k8 Q4 [
1959年10月1日,十周年大庆,我在天安门广场。我手执一束纸花,举着。天安门上的领导们能看到我的花,因为它是广场上文字背景的一个象素点。我系着红领巾,却看不见领导。在队伍中,除了周围的同学和纸花,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仍然很兴奋,因为“万岁”惊天动地。也不曾记得有肚子饿。3 T" v1 h$ |  C3 T: V
节日过去了,热闹回到冷清,秋天也来了,天气肃杀。一个清冷的早上,我背起书包去上学,打开街门,往日冷清的胡同,突然变得熙熙攘攘,拥挤的人们从胡同口直排到胡同深处。待走出胡同,才看明白,这支队伍是从胡同口的饭店排出来,一直拐到胡同里。排队的人,看衣着,更敝薄土气,不像是北京人。心里好纳闷,外地人突然这么舍得花钱了?不远万里,到北京来下馆子?要知道,门口的这个饭馆,几回回馋得我流口水,都没进去,父母兜里没有余钱呐!
( {( k- k0 e# V' [7 e* n  w几天来,熙熙攘攘,都是这样,胡同里也是脏乱不堪。几天来,我都想不明白这些外地人:“咱们下半月不过了?”。6 s4 j9 f! \. l2 ?
忽然。与队伍的突然出现一样,这支队伍一下就又不见了。饭馆也开始冷清,好像是一碗少油没盐的涮锅水。
! R9 t  C* A5 @# C8 S' a$ w又很快,与寒冷的冬天一起,饥饿来到我的身边了。此后,我的肚子,一直,好几年,与北京的冬天一样肃杀。那时间,我,从11岁到18岁。
% {% V9 B- D# C: _1 v8 S* {9 |后来,这段时间被叫作是“三年自然灾害”。
7 b  v4 I4 u, F& {+ b! [- |- Y这以后才明白,那时,在胡同排队的外地人,都是饿的。为什么才排了几天,就消失了呢?那是因为,突然,下饭馆不单要钱,还开始要粮票了。  n5 g% @: X5 O6 q# ~( I# M! X: y& H( z

3 _# o: a! Q7 S3 l. ~3 l
  Q& S0 K! ?  r% ]3 N7 g, B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23: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饿的感觉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会刻骨铭心,往事不堪回首。
发表于 2013-1-12 23: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
发表于 2013-1-12 23: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很快,与寒冷的冬天一起,饥饿来到我的身边了。此后,我的肚子,一直,好几年,与北京的冬天一样肃杀。那时间,我,从11岁到18岁。$ N9 U& [1 |( J3 K* Q
后来,这段时间被叫作是“三年自然灾害”。”
2 Q5 H' \8 g& z  f3 R" _: Y6 V
( J' h& M* D! U一看到具体的时间我就喜欢推算年纪,从上边一段看,好像您吃不饱还长得挺快!呵呵,开个玩笑,您写的真的特别好,独特的视点。真的!
发表于 2013-1-13 00: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么厂西口的拐弯儿处以前叫鸭子嘴儿,哪儿有一个小饭馆那儿的5毛钱份饭量很少,但有的吃就很不错了以后还没了。
发表于 2013-1-13 00: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么厂西口的拐弯儿处以前叫鸭子嘴儿,哪儿有一个小饭馆那儿的5毛钱份饭量很少,但有的吃就很不错了以后还没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2: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文彩 发表于 2013-1-12 23:48
& M7 ^7 w; y+ Q  j1 Z/ E“又很快,与寒冷的冬天一起,饥饿来到我的身边了。此后,我的肚子,一直,好几年,与北京的冬天一样肃杀。 ...

/ K  R( V+ D  ^$ W7 [+ D- G5 n是呀,吃不饱还猛窜个儿.18岁,长成根豆芽菜.
发表于 2013-1-14 08: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赶上,但听说过,京郊很多地方的人进城吃盖饭。
发表于 2013-1-16 11: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60年代初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到初中三年级时,每个人粮食都减少了定量,十几岁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却长时间吃不饱,不是一顿两顿,而是天天顿顿吃不饱。当时同学们的身体都较差,为了减少运动学校就不再安排上体育课了。----摘自论坛一篇帖子
发表于 2013-1-16 11: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食堂我赶上了,筹建食堂我们家还捐了桌椅板凳,和大铜锅!
发表于 2013-1-17 20: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就上半天课,美其名曰--劳逸结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1 04:20 , Processed in 1.135016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