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53|回复: 12

[我爱北京老照片] 我爱北京老照片008——广安门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1-8 00: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8 01:25 编辑 0 ?: c/ `4 v" i/ T

: ^, E% i+ P4 R6 Q# G" }+ p, F广安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当时只修建了城门楼。
( q4 ^: Y" T, x; E/ C8 Z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补建了瓮城。: B7 ^) b7 k. _6 c
广安门位于外城西垣正中偏北。6 E  b) A# M3 V
明代称广宁门,又为“彰义门”(该门与金中都彰义门在同一轴线上)。
7 S$ e  b. A" o  P清朝道光年间为避清宣宗旻宁之讳改为广安门。
; N5 P# `  s* j* N7 W广安门原规制与广渠门相同。
) v0 W- w2 A# H5 D" ~$ N+ {0 y乾隆三十一年,以该门为南方各省进京的主要通路,提高了城门规格,仿永定门城楼加以改建。  U4 E( F6 C- Y: B
改建后的广安门城楼高两层,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通高26米,面阔三间(13.8 米),进深一间(6米)。6 i! {( @1 o: [$ c2 n0 q. Z
广安门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长34米,南北宽39米,瓮城墙基宽7米、顶宽6米。& P' m( L3 G' a) [! _7 [
箭楼为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6.6米,高7.8米,连城台通高16.6米。: n7 Y- @& g  @
箭楼的西、北、南三面各辟箭窗二层,西面每层7孔,北、南面每层3孔。
. }! l( @) K9 J) k箭楼东侧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箭楼下城台正中对着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 # W( B: K/ V0 s  R6 F9 D4 ~
- v& b% S( U  E* q5 B7 ]5 u
上世纪40年代广安门瓮城及箭楼拆除。
$ @  U3 S% _% O" d1 B1957年广安门城楼拆除。- s; }0 @( \0 i

* u& o1 |+ @. f6 |/ A- ^图068.是1905年由西向东拍摄的广安门箭楼。" {( B0 V: b. {4 a2 D  E3 ^

0 n( i' G* C. _2 p8 r( H图069.是喜仁龙先生1921-1922年间由西向东拍摄的广安门箭楼。8 A/ r' M. R; r4 Y# {, C
7 P0 K) S7 m" I+ K2 }* i  g
图070.是喜仁龙先生1921-1922年间由西向东拍摄的广安门城楼。
/ ^9 f" H8 k$ O9 E: D
: [& d% R/ P# J9 g2 a$ y$ E图071.是喜仁龙先生1921-1922年间由东向西拍摄的广安门城楼(内侧)。
  c8 l9 J) f" u. f2 ~' y9 x$ v( _( Z
0 K4 S; b: ^7 J: R+ g( f0 [- ]( ~图072.是喜仁龙先生1921-1922年间由北向南拍摄的广安门城楼(北侧)。
, }/ V9 U9 `+ n, {# G% Q5 Y0 k$ Q9 Y7 q% E% e" o
065.广安门.jpg
066.广安门            (1902-05年).jpg
067.广安门            (1921-24年).jpg
068.广安门-箭楼       (1905年).jpg
069.广安门-箭楼       (1921-24年).jpg
070.广安门-城楼       (1921-24年).jpg
071.广安门-城楼       (1921-24年).jpg
072.广安门-城楼       (1921-24年).jpg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01: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8 01:56 编辑 2 O) ^- q: s8 x8 B
9 @( I. J: X7 n# j
附图01.我一直难以判定是哪里。/ m" E( ^( |5 X: A  O
附图01.里,城楼下凸出的城台会是登城马道吗?
$ a" x8 |" q( H& ^附图01.会是站在城内由北向南拍摄的广安门城楼吗?
+ u; P( z; \+ M4 F4 d2 w( O' w2 l" W+ I+ Z- R
将附图01.与图072.(广安门-城楼)比对,感觉难以确认。
  z. t. F  x! u7 Y% p: m; V7 w图072.里,通道北面建筑(值房?)是紧挨着登城马道的。: z' r5 Z1 i5 H: V8 h% Y! M

. s" P/ d' `9 w6 U* q& Q9 e7 d附图02是经确认的广安门城楼的内侧(东侧)。3 m" Y; S  j/ P, W
附图01.广安门内?.jpg
072.广安门-城楼       (1921-24年).jpg
附图02.广安门-城楼.jpg
81..jpg
发表于 2013-1-8 06: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am58588 于 2013-1-8 06:11 编辑
4 H+ N9 C2 A) n$ d' n* L5 J$ _3 x4 F% t+ A4 G
1、广安门城楼正面廊柱6-6,侧面廊柱4-4,比较好辨认。9 g' \: n4 a% |- {. B" L
2、附图01和图072都符合特征,都是广安门城楼。1 c* M+ F3 L* _2 g4 L- O7 e  B
3、附图01是广安门城楼西南侧(外侧),图072是广安门城楼东北侧(内侧)。; c) A' Q1 U; T6 K/ i9 d* s
4、乾隆地图示城楼城台内外侧都突出城墙,但从喜仁龙照片看,内侧与城墙平行,然后向内拐回,延伸出登城马道(不同于内城城门是直接向外延伸出登城马道)。
! v5 i4 K) S! Y/ {4 K5、还有一点疑惑:两张的日光影有点别扭?
# S4 q6 J% M. C# E* O
广安门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06: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8 06:37 编辑 ( {" Q! Y  G9 F, O% g& d! W
1 m; J. v1 j" a3 a
关于附图01.4 {# y7 x9 B5 {- F

$ m# E; o7 K, T! DA)若如先生所言
7 r# p- U( Z) z5 }, N! B5 o- P3 L“附图01是广安门城楼西南侧(外侧),”& u  n8 Q, ]5 @9 F, Q
则拍摄点在广安门瓮城内。
7 u) B% @! v0 w8 T9 e5 ^+ z3 r外城的广安门瓮城内出现了2座官式建筑似乎说不通。
1 x( D5 o* A  F9 T7 h, H$ ?B)若如先生所言
8 y' I4 ~- O% T6 I. @“附图01是广安门城楼西南侧(外侧),”" n3 y3 u; l4 H  E  |
则拍摄点在广安门瓮城内。- ~' q( l. v5 N% B! N) [3 `
附图01.里的驼队去往哪里?+ w  ^8 _% e5 i5 D6 P

. T2 \; J$ n" z1 `7 l8 A% F" E$ W0 K2 O! I" `& z" K) S5 ?
附图01.广安门内?.jpg
发表于 2013-1-8 09: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
发表于 2013-1-8 09: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中拍摄的我几乎都到过。01.里的驼队去往哪里?那是北马道(胡同)。现在的广安门北街,那时到核桃园西街(当时有路没街),向北是野地、坟地、庄稼地。向东走向和现在基本一样,路两旁稀稀拉拉有住户,不成街巷。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0: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1-8 10:11 编辑
; N  ]! L; `- x' q4 n% p4 C% _3 _& M4 m9 g8 |
谢谢  pangong   老先生的珍贵回忆!!!
3 N2 d8 p# m. Z- w) ~; n/ e4 V5 l* S6 W3 K
广安门北马道地图         (1942年).jpg
发表于 2013-1-9 02: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两位先生点拨,又找了几张图对比,终于看明白了附图01。小矮墙(绿线)抵着的不是城台,而是马道的斜坡墙。. ]5 w: W* L- ]+ t) ~
这是广安门城楼东北侧—城内。日光影也正确了。
, v: |; |8 f) a3 ^( s
附图01.广安门内?.jpg
广安门城楼北侧 可见登城马道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04: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adam58588  先生绘图演示!
. ]7 Y, Z' L/ B9 A3 x# S* o8 U3 \8 B4 S# M9 L
附图01.可以正名作标注了。
发表于 2013-1-10 16: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原谅我的才疏学浅:我认为排除在瓮城的可能性,1:在瓮城的西南面,照片背景中必有瓮城。2:如果是西南面,就不会有城楼下那面背阴的城墙。
发表于 2014-3-29 11: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4-4 13: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4-7-23 00: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棵大树还在,城楼已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7 15:21 , Processed in 1.17985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