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0710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1-8-11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 14: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哲学院主体建筑# l$ E. t& a1 ~ ~9 D
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由清华大学的沈三陵女士主持设计,据介绍在设计时参照了外国一些隐修院的形式。主体建筑以粘土砖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包含教堂、钟楼、教学楼、宿舍等必要的功能空间。教学楼最高为三层,钟楼高度相当于六层楼高,竖向交通组织皆以设置楼梯井的方式解决,未设有有电梯等机械设备,教堂在周日向社会上的天主教徒开放,教堂有两个入口,主入口直接面向广场,次入口连接教学区,在非弥撒时间,主入口关闭,只开放次入口。
" g" y3 U8 X3 q0 l& [0 x2 H+ K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室内走廊、楼梯井均以开窗方式采得足量自然光。室内无繁复装饰,结构用粘土砖可确切辨识,墙面悬挂有画作,且设有冬季用采暖散热片。楼梯间内亦无粉饰,楼梯踏步为混凝土材料,除却开窗的自然采光外,亦设置有人工照明用灯具。
3 \. _( }, h4 k) Y哲学院钟楼与地面由楼梯连通,其上设有多个铜制铃铛,悬挂于金属构架上,另有未使用铃铛置于屋顶平台上,屋顶平台设有围栏。由于铃铛与其悬挂构架荷载较大,因而承托构架用混凝土梁截面的高度较大,以抵抗可能产生的较大挠曲变形。建筑室内主要通过侧窗采光,在自然光照充足时可满足室内所需光照度。教堂内同时使用侧窗与天窗采光,天窗为十字形,同时在支撑屋顶玻璃的钢架上吊有玻璃球体灯具,以补充自然光不足或晚间宗教活动时教堂室内所需光量。 - |) `; ^5 S5 B, ^" ^, s: q
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主体建筑室内置有较多数量的木制座席与跪凳,以提供神哲学院内师生与周遭信徒在宗教活动时有足够的席座与空间;一定间隔处置有消防器具,以备不时之需。教堂内设置有空调,用以在使用者较多,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室内换气量时的空气调节;开有侧窗的窗台上摆放有小型盆栽植物,在光照充裕的条件下,亦可改善室内空气使用环境。
- D' g! }3 C( _& q( s' x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教堂大约容纳4、5百人。教堂内设有讲台,只有神父可以登上。讲台后的墙上开有十字架形孔洞,内镶彩色玻璃。教堂主入口的大门上方,悬挂有圣母怀抱耶稣的木质雕塑。大门一侧置有献仪箱和蜡烛;蜡烛在复活节时点燃的,可持续一个月,每年都会做一根新的。入口通向讲坛的走道上设有圣水盆,圣水盆的水是由神父在总会领取的圣水,圣盐等混合而成。受洗用水在信徒心中的意义非同一般,人人都以被这圣水洗礼为骄傲。 & E$ j! `9 `3 J, J) c/ |7 F$ u3 [
学院主体建筑为平屋顶,其上设置女儿墙,以保证上至天台的使用者安全,另有电视信号接收装置、太阳能收集利用设备满足教学、生活工作的需求
- p* L3 M+ r& w' D- {/ ^1 Y9 [% \( ~% s) l6 T; `7 D9 ["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