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78|回复: 14

老北京的行当之一 棚匠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8-30 18: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2-8-30 18:16 编辑
8 ^2 y5 S: B- {: r$ c% j3 C4 L  l# @% A: o) [% {$ M" g( o. M
老北京的行当之一 棚匠
看了前两天网友“西直门”发的照片《真是高人》的帖子勾起了儿时的回忆,照片反映了乱贴小广告的现象,在立交桥高高的桥梁上居然有人把怎样打麻将、扑克、牌九绝技的广告贴在上面。《真是高人》的帖子引起议论,议论的不是广告内容而是这广告是怎么贴上去的,看到这情景是我想到过去糊棚的行当,会不会这广告是按老法子贴上去的?过去糊棚时打下手的人就是把刷好糨糊的大白纸用丁字杆挑起往上送,糊棚的师傅借势对好缝隙利索用棕刷展平就齐活了,一张张大白纸很快的贴在棚顶上横平竖直倍儿漂亮。年轻的时候住平房自己也糊过自家的顶棚,这活儿看着容易做起来不简单,自己费劲巴拉的算是糊上了,自己看着都别扭,纸缝对不齐不说还有的皱皱巴巴,这还没扎架子、打底儿只是在老棚顶上裱糊一层而已,看来老话说的“行行出状元”一点不假。
早先,老北京人都住的是平房,平房的顶不外乎灰顶和纸顶两种,灰顶是先吊木龙骨,再吊苇箔做面,均匀地抹上麻刀白灰膏,结实耐用。但不适合老旧房屋,如果漏雨,修房和收拾起来会很麻烦,成本也比较高。普通平民过去房子这种顶子不是很多,而平房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吊纸顶棚,虽然两三年要翻新一次,但是成本低,比较容易维修。
糊纸顶棚用的主要材料是:糨杆儿也叫秫秸杆儿、竹签儿、粗麻皮纸、大白纸、粗麻、糨糊。糨杆儿要求粗细匀称,不直的要用煤油灯烘烤直,用麻成纹纸后都用废报纸的纸条涂上糨糊把秫秸杆儿包裹起来,以便搭顶棚架子后糊棚底纸,也有用木条围边,拉铁丝格栅代替。糊顶棚必备的工具:切刀或裁纸刀、棕刷两把、软毛排笔和鬃毛刷子各一把。糊棚的糨糊比较讲究,打糨糊是用面粉加水活稀成浆状,上火加热熬制,熬粘之后放凉,再加水进一步打稀,为预防虫吃鼠咬还要加‘六六六’粉调匀以后出现了化学糨糊,比原始的糨糊就省事多了。顶棚分坡顶和平顶两种,房子比较矮不适合做平顶,否则就太矮,很压抑,一般平房都是在柁上二檩处做成坡顶式的顶棚,显得房子比较高。糊棚首先是搭棚架子,用糨杆儿搭成合规则且水平的格栅,格栅间距大约半尺左右上下,纵横之处用粗麻栓牢固,留好一尺余检查口,棚架子搭好后在秫秸杆儿上抹糨糊沾上底层纸,底层的麻成纹纸不能太紧平,要留适当的收缩量,否则,再覆上大白纸干燥之后极其容易崩棚。棚底打好就是糊上大白纸,纸干后就是洁白平整的新顶棚。搭架子、绑结、打底、刷糨子、糊白可以说样样都是手艺活儿,摆弄不好肯定不美观,手艺差的会局部脱棚下沉,严重的还会掉下来。记得我们后院的一家儿也是自己糊顶棚没用秫秸杆用铁丝拉的棚架,糊完棚后热闹大了,只要是一开门整个顶棚呼啦呼啦的动,原来牵棚的铁丝用的太少了,房顶面积大屋子严实就跟拉风箱一样呼达呼达的。住平房,街坊邻里免不了串门,要是看见顶棚糊得有毛病,都会问:这棚谁糊的?怎么和免裆棉裤似的,不但褶子烘烘怎么还嘟噜着?过去一般家庭家里没什么摆设,一进门顶棚的好坏很显眼,反映这个家是不是干净。过去棚匠也接别的活儿,例如办丧事出殡用的的“烧活儿”也就是纸人纸马什么的,手艺好的棚匠做出的活儿可以似真,所以说这行不易,如今没人家儿糊棚了,这行也就没了,作为老北京人过去生活中的一个行当它毕竟是京城市井文化的组成部分,不能不是是种遗憾。
/ U9 Y- [* j% y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8-30 21: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门 于 2012-8-30 21:11 编辑 6 F7 d# u" l7 C& _+ V, q9 X# _

6 B) w9 S( a3 I( Q( P! q+ z$ o6 W我们家都是自己糊棚。我爸用细铁丝儿先一行行钉好, 然后往上把刷好浆子的白纸一张张的糊上,糊第一张(行)的时候,白纸在铁丝两本折一下先,以后的糊在第一张之上,另一边再折在铁丝上,余此类推。最好,将边上一找补。就齐活啦! 糊完后, 屋里得生上火。6 q6 [# R" E2 `
大概就记住那么多,浆子都是我妈用开水冲的白面打出来的。我就负责刷浆糊~
& s, R4 P  I( N0 Z5 k8 HPS:好像先用报纸打遍底子,记不清啦{:soso_e1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21: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门 发表于 2012-8-30 21:06 9 l7 g( P* i1 P% i4 G: ?3 V
我们家都是自己糊棚。我爸用细铁丝儿先一行行钉好, 然后往上把刷好浆子的白纸一张张的糊上,糊第一张(行) ...

2 z  J/ {" L5 s. p# J2 `是的,后来都改报纸打底儿了,用铁丝拉架关键是平行绷紧,每个节点要有拉牵铁丝垂直拉紧这样糊好的棚才不会呼啦呼啦的“拉风箱”。
发表于 2012-8-30 21: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想写点关于糊棚的事儿,苦于不会描述。你写的太好了!
7 I1 G  S! q! n( Z; l+ r6 M关于秫秸(高粱杆)上边的一段光光的,叫箭杆(我也是今天写东西时才弄明白的),是串盖帘的材料。其余部分叫“糨杆儿”?你确定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22: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戗一顺 发表于 2012-8-30 21:44 : z" i7 ~% q( r7 U# _) c9 H+ G1 J
一直想写点关于糊棚的事儿,苦于不会描述。你写的太好了!
) b/ G- c" |/ a0 B关于秫秸(高粱杆)上边的一段光光的,叫箭杆( ...

) B2 [/ D: h+ e- N% x. Y是这样的,有些事情只有经历过或看到过才会有深刻的印象,听别人说或凭想象是写不出这些东西来的。现在的孩子们肯定不知道这些事,他们也不关心这些。
发表于 2012-8-31 11: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戗一顺 发表于 2012-8-30 21:44 % ?% \; T( p2 n) R* J6 b- O
一直想写点关于糊棚的事儿,苦于不会描述。你写的太好了!
; \6 o$ _  T/ P6 w- S! l$ T2 Q% n关于秫秸(高粱杆)上边的一段光光的,叫箭杆( ...

, c$ o! h5 G  K" ^3 K北京话管那些裹过纸备用搭龙骨架的秫秸棍儿大约应当称呼为“火燎杆儿”。5 v4 P& N% h  S% K0 x5 k# w! I
9 G6 B! `1 B2 d, N7 E- N- Y6 n5 @5 T; T
推荐您一位老先生,邓云乡。河北教育出版社曾经给邓老先生出过一套书,网上应当还有《邓云乡文集》,您搜搜看。; E) G6 g9 u6 g  i- N- `1 j- ?
/ ~7 x5 r& R! R" A- l% i
东北与北京很多习俗类似,东北话与老北京话有很多重叠。5 \+ z; _' j4 K& W( g; o
0 e$ g7 M* w3 k4 ?( s4 L
那套书知识趣味性皆浓,很值得一读。& Z1 U3 _7 N& B% o: v& q
/ b, B; k* b0 U7 b. E
问候您!
发表于 2012-8-31 12: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2-8-31 11:19 3 Z8 V2 }! W" ~, b! m( Y, H% T+ A
北京话管那些裹过纸备用搭龙骨架的秫秸棍儿大约应当称呼为“火燎杆儿”。
  R# P: ?' {/ F; ?$ e
) ^  A; y' U4 v3 N# o# X推荐您一位老先生,邓云乡。 ...
" H% B' P* w# c( |/ Q$ ~5 T
表示感谢!* f: z5 }/ S1 t" {- @3 f: z5 X
我也发现了北京话和东北话的很多一致,所以好奇。很多话到底是你们的还是我们的?大致能看懂大家写的文、说的话。
0 A+ I) v) m5 ?* A, ?$ U我如饥似渴,流连忘返的。哈哈~~
发表于 2012-8-31 15: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戗一顺 发表于 2012-8-31 12:49 % s2 E. E! u& h; D& _& {
表示感谢!
  S6 ]9 l# `( Q5 c( N我也发现了北京话和东北话的很多一致,所以好奇。很多话到底是你们的还是我们的?大致能看懂 ...

/ P! Y3 X: E  [- ?0 B2 ?" H9 x6 C  P/ ?! B% [4 M: n9 z4 c2 W9 V
, U$ |( J& l" B( U  _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 O+ C% X- f2 n, ^" v, P4 C" H' V# c/ r) a! T9 Q: `% l5 l  X# W
你们东北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就是从你们那嘎达升起,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F7 r7 A" r/ E, C; f2 \
发表于 2012-8-31 16: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2-8-31 16:25 编辑 - x) H6 _' Z- g6 z

2 D* K- w" w0 @我小的时候,家里糊棚,找的是一位家传的老棚匠,有点印象。& W' S7 I/ a2 G! J
一是,自己搭脚手架,他当年的岁数似乎也快60岁了,但是手脚麻利的让你不敢相信这五间大屋的脚手架一个人怎么折腾。- q, a7 m- {6 D
二是,您谈到的用T形杆糊棚时的帅劲儿!自己刷浆糊,一搭、一捋、一滚、一压,一张纸就沾上去了。简直是一种舞台表演。
. u! d8 k( _- C5 Y% M" o三是,很有职业道德,自己带着茶碗,我家給沏上壶茶,留个暖壶,没人看着,每天我母亲临上班前6点半,已经在院里候着了,等到下午四点半收工,五间屋子,没一礼拜,一个人全拿下。
7 y* G+ r$ L6 U. A记得那人的打扮,一身青黑中式裤褂,裤脚杀上绑腿(脚)我想就是让人们看着,身上掉上一个白点,那就是棒槌!
发表于 2012-8-31 16: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猪871 发表于 2012-8-31 16:23 : u4 c* u! L9 v
我小的时候,家里糊棚,找的是一位家传的老棚匠,有点印象。
$ g7 m& z' R3 q$ h; q4 p8 I1 N一是,自己搭脚手架,他当年的岁数似乎也快60 ...

) ?* v3 t% A( T) e( w! D煞 绑腿。朱大人。
% L2 U5 {$ E- ~# f' C
% ]- r2 X% [; |* L1 s9 K3 e6 L没文化,真可怕!
9 }% K7 b# K( d8 c1 X3 D" d3 T. s' ], [; _$ n0 D: l
发表于 2012-8-31 16: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2-8-31 15:03
0 w5 M0 u* |% F$ `5 Q2 s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Y; {5 o; N( N2 w2 n
' d, ^3 c0 }4 V- [. p% M* _
你们东北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早晨 ...

3 E0 H8 S- S0 h1 B" M谁说北京人那什么?谁说我跟谁急。
发表于 2012-8-31 20: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2-8-31 16:29 ) o: J) {* ~6 G: b# j( [& j
煞 绑腿。朱大人。
3 d6 q8 U% s  _% `; _! ~/ d6 G% Y% E. X" r) g; [6 i
没文化,真可怕!
+ O& [3 ~; W2 s2 N$ ^/ v5 M
绑腿,当兵的从脚腕子缠到膝盖下。老百姓只把裤脚儿系住,叫腿带儿。绒线铺卖,专门织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21: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猪871 发表于 2012-8-31 16:23
1 Y) J/ e6 a3 B/ _3 ~  x! [7 Q我小的时候,家里糊棚,找的是一位家传的老棚匠,有点印象。! T/ d" J& W$ M- @
一是,自己搭脚手架,他当年的岁数似乎也快60 ...

$ q2 q. P6 ~5 x) W是的,您说的老棚匠穿着打扮,手底下那利利擞劲那才是师傅,70年代末我认识一位老师傅那时候就小八十了,老家通州马驹桥那边的人,在荣宝斋裱画一辈子,平常见他走到抬不起脚蹭着走,颤颤巍巍的手里老捧着一小茶壶,可一到案前立马就变了样,那叫一个稳,揭补旧书画的活儿手到擒来,那才是师傅。
发表于 2012-9-1 15: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2-8-31 11:19 0 j( u+ b1 a, {2 D9 D& ^" C# J* r
北京话管那些裹过纸备用搭龙骨架的秫秸棍儿大约应当称呼为“火燎杆儿”。
6 l7 Y' f# |# |
( k. s/ k" ~0 ?/ q( l! x推荐您一位老先生,邓云乡。 ...

& p# O; e4 v/ y( ~记忆这玩意儿真是可怕,您说的“火燎杆儿”,我忽的一下就想起来了,小时候我老叔家盖房子,我老叔说的就是这个词儿,当时觉得好玩儿,大家还不住的念叨来着。我那时候小,但是也帮着绑火燎干儿,站在搭的架子上,歪着头,用细细的麻绳一环环的绕,系扣,是个技术活儿呢。没干多一会儿,我老叔就不让我做了。哈哈~~谢谢你帮我恢复了记忆!
发表于 2012-9-1 15: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2-8-31 11:19 5 G( Q! ^0 _% ?( p
北京话管那些裹过纸备用搭龙骨架的秫秸棍儿大约应当称呼为“火燎杆儿”。
8 j+ B6 K: r( h  R. b5 R% j4 ^' k% D. K
4 E! g* l6 O' R9 h$ n推荐您一位老先生,邓云乡。 ...
$ `2 X5 Z8 l" p) E
的确,有这套书,不久前刚帮朋友购入一套 17本,倍儿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0 13:32 , Processed in 1.16843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