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内地区偏处北京外城西北隅,又在辽金故都域内,昔日虽然地辟人疏,巷陋屋杂,但地名掌故、街坊格局等等,多有辽金背景,如三庙街与南西横街,本是辽南京之通衢檀州街与迎春门大街。报国寺、法源寺以及民国时期尚存的昊天寺、善果寺都是当日辽南京城内的大寺。而报国寺虽让经历坎坷,遗存也最为丰富,从辽代“有寺无额”的小报国寺,到明成化的慈仁寺,再到清康熙以来的报国慈仁寺、庚子之乱的昭忠祠,以及民国的中山学校、更别提穿越古今的报国寺书市,草草谈及也能脱出半部宣南历史来。但随着城市改造的加剧,报国寺周边的原生历史环境遭到巨大破坏,早期破坏的善果寺不提、报国寺前街、东西夹道的改造工程,使槐楼、深州会馆等座标式的历史遗迹湮灭无存。家在城西,去宣南时多从西便门穿行报国寺,本来对广内片触目惊心的改造工程早已麻木不仁,但不久前偶然发现,在报国寺西夹道深处,旧式住宅小区的环抱之内,还有一座与报国寺相关的寺院遗存,在征询了新浪博客的压顶庐主先生、同时对照《宣南鸿雪图志》的记载之后,方知他的与辽金时代的报国寺的同名,呼作小报国寺。9 |+ ]9 U* m) c! m, h. i - W! d( M8 h3 D7 R7 Z4 _8 x 据民国北平社会局寺庙调查记载,小报国寺为外四区门报国寺西夹道一号,明代为私建寺院,佛殿群房三十七间,木质佛像三座,铁钟一个、金刚经一部,并有附属塔院,但寺院具体规制不详。顾名可知,该寺与报国寺渊源非小。调查报告载有一重要信息:小报国寺本是报国寺方丈院,后因故析出,寺分大小,但统归大报国寺经历。. n8 H6 @5 O& i ' }, C4 N' G; K- b2 e' t今天的小报国寺位于西夹道28号院的北端,夹道Y字型结构的右上角,与树龄元代的报国槐、报国寺的西北隅都相隔咫尺,寺西北不远处是善果胡同,我曾因此错认其为善果寺的遗存。寺内尚存五开间大殿一座,硬山灰筒瓦屋顶,为北坞厂离退休人员活动站,28号院西侧还有塌毁的殿房遗迹少许,也当是小报国遗存。 2 i8 `& Y5 c' }6 N* Z$ k
5 H( |+ R {, S
图中背景左侧老式居民楼的位置,就是善果寺遗址。: Z7 v8 Q+ `, [6 G% t/ ?9 c 2 k, K) w! [5 [0 q' }6 t' K8 Q28号楼西侧的建筑遗存,可见楼是拆毁寺院后在其基址上修建的 9 x* {6 f+ k! E H% u
; Q: M5 o5 n( t3 s
寺南侧报国槐,当年是否摇迤在山门前? 帖子完 7 B5 U! U. ~3 U5 f7 G" r% l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