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00: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 ~, U6 R" ~  H( @1 j) e4 R5 R兰台秘笈  貌似比我们要求的普及版深了一些呦!
3 v) v  _, I% t, B0 m0 h
3 G. R, J6 e& |+ d* C                    小彬说的有道理,还是“带着问题学”更好些。
- F( p. O. ~1 `' J( C, y$ ?2 d: D+ }

点评

细看:小彬和小草说的都没错,前者是要普及,后者还真碰到了问题。  发表于 2012-11-28 2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20: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8 x5 \) R2 E" t' t$ j' I2 M* T草色入帘青  学长,我感到迷惑的问题是“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这句话。很多音列不都是由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或全部是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吗?
$ b5 L. I) a1 ~
5 D3 t  T8 t9 ]: l$ y
这句话好像不完整。据我所知:音列,是所有的音排成的序列,应为“由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所构成”。另外,中央音乐学院在80年代有音乐理论系(我当时认识该系的几位学生),现在好像改为音乐学系。这应该是音乐学系学习的内容,一般学声乐,器乐的,基本乐理只是公共课而一带而过。

: m; z7 v4 w$ M" j) n# k$ j* S! C& m$ z' |1 _! A

点评

十分感谢。  发表于 2012-11-28 12:01
发表于 2012-11-28 14: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学长的钢琴落户在我山角下的家(部队公寓房),看看保护完好呦!{:soso_e112:}但我现在还弹不好,而且钢琴还需要再调音。
    我女儿小时候学琴时的老师是战友文工团乐队的,他夫人是在《长征组歌》里和耿莲凤一起唱二重唱的老演员,我当时跟着学了五线谱和一些简单的弹奏(因为要监督孩子呀),不过后来因为工作太忙也忘得差不多了,很想再大致学一下,因为音乐、弹琴不但能陶冶情操,而且能练习左右手配合、锻炼大脑、防止老年痴呆,但现在还是很忙很忙的,想学想干的事儿太多了,时间不够用啊!
" P$ n6 ]8 q) h% \) B
IMG_4330.jpg

点评

没事,看你的时间。  发表于 2012-11-28 22:55
怎么我想修改点评,就变成两遍了,帮我删了吧。  发表于 2012-11-28 21:21
小董:我刚和我北大荒的荒友(资深调琴师)联系过,咱们再约时间。  发表于 2012-11-28 17:57
发表于 2012-11-30 14: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培学长的钢琴在我家呢?告诉同学们,是因为培学长在西单的家有年迈的父母,练琴就会打扰他们,再有就是当时他家稍显拥挤,琴没地方放,和我联系后暂时放在了我那个不常去的家。不过我偶尔去时,就会乱弹琴一番。哈!没把琴弹坏啊!{:soso_e128:}
发表于 2012-11-30 15: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飞猪好容易起飞就被杀了,杯具呀!
发表于 2012-11-30 15: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纽约探亲回来的姐姐因为有些腰腿疼需在中医院抓紧调理,她和原教育部副部长是上下床的同学和好朋友,人家虽然还任些职但已经大体退休了,而她在美国至少要六十多岁才能退休,相比还是我们幸福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19: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11-30 19:37 编辑
4 L$ o, R; Y$ j3 {- j4 L' g* K6 f; L
           钢琴,以其无以伦比的音乐表现力,被誉为乐器王国里的“国王”。而钢琴与管弦乐队的协奏,应该是乐器表现的最高形式,这也是钢琴协奏曲倍受钟爱的原因。
      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为世界最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之一。以下是乐曲的开始部分,宏大的主题几次重复,给人以从飞机上俯瞰地面江河大川的感觉——
1 }% F5 I7 q, E2 u8 K, g3 B; R* N8 p, r) u

点评

好听。  发表于 2012-12-1 14:04
发表于 2012-12-1 14: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洞里有一千多座罗汉像。' [- b3 p) j! L8 W' i" V5 X
jpdlh4.jpg

点评

不知道西南大山里还有多少没被发现的溶洞,里面还有多少神奇的东西?  发表于 2012-12-7 12:17
想起了<西游记>中的金兜山金兜洞,里面的妖怪是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哈哈!果然好个所在!  发表于 2012-12-6 08:37
是金佛山上的金佛洞。  发表于 2012-12-6 08:13
这里是哪里?  发表于 2012-12-3 20:34
发表于 2012-12-1 14: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下的布衣寨子。
2 [- h( W( P! a  g3 {3 E
w14.jpg

点评

哇,感动!  发表于 2012-12-7 12:14
小青草也是性情中人!可爱!  发表于 2012-12-6 08:38
当时,我都有点儿想冲下山去的感觉。  发表于 2012-12-6 08:15
绝美!  发表于 2012-12-3 20:35
发表于 2012-12-1 14: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儿年头了。
$ A. G1 \: p9 P3 y4 l' P  h' D
ljj1.jpg
ljj2.jpg

点评

物是人非  发表于 2012-12-7 12:46
发表于 2012-12-1 14: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zlh5.jpg
zlh18.jpg

点评

你是说鹤吗?  发表于 2012-12-11 21:29
自由自在的感觉真好!  发表于 2012-12-9 21:26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若无特殊需求,照片压缩到100K为宜)。  发表于 2012-12-1 20:4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08: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12-2 08:17 编辑 # }8 P! a& V( }6 q3 g

# @/ Y7 {- T$ p: ~
        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为人们所宠爱。如果说钢琴乐器王国中的国王,那么小提琴就是乐器王国中的王后了。
       小提琴曲《沉思》是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马斯涅的歌剧《戴伊思》中的幕间曲。乐曲第一段宁静祥和, 乐曲第二段几次转调和使用变化音,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第三段乐曲又恢复平静。像《沉思》这样的曲子,技术上其实并不算太难,而真正难的地方就在于如何表达,如何用相对简单的弓法和指法来表达人物内心那丰富的感情变化。
9 [. S& Y6 x' q4 m       在竖琴及弦乐的伴奏下,更加美妙动听。# H' S$ ^) @- y" s* _; |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提琴曲,流传甚广——

6 |4 i" ]* g$ V) q1 a; k- g( f
; u" j& t' P, I/ b5 Z3 n4 o

点评

可以满足你的某种“求知欲”。  发表于 2012-12-3 17:58
您可否再费心介绍介绍这位美女小提琴演奏家啊?  发表于 2012-12-3 17:46
多谢学长的介绍和点拨。  发表于 2012-12-2 11:12
动人。  发表于 2012-12-2 11:11
发表于 2012-12-2 11: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儿像水墨画吧?
) u- D" Q/ j' q
xn4.jpg
发表于 2012-12-2 1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色入帘青 于 2012-12-2 11:20 编辑
3 E& U! a7 {3 q( K7 a) i7 }: s  E3 L3 S/ X" X2 O' Y$ K/ l
真县衙假官司。4 X) i2 c1 N0 a- a% ?/ t" n8 C
nxxy16.jpg
发表于 2012-12-2 11: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去过几个了?: @9 j: T1 M- M' {# d1 X9 [, S/ E
jdm10.jpg
发表于 2012-12-4 10: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域外传真》
3 Y8 E: e: O& i1 b4 [/ ~那一年,约九十年代中期到了清华大学,体育馆外的砖墙上刷着巨幅标语,长长的“为共和国健康工作50年!” 看了让人心潮起伏,墙外是大操场,生龙活虎的学子们追逐着。到了世纪初,那标语还在、人还在,换了茬。/ t& Y7 ^* j1 k& B" U* \
五十年!敢喊出这个口号,当是五十年代的风范,应该是五十年代就上了墙,也是学子心中的呐喊。谁人真能身体力行?想来不多,且不说为国,就是为家。
) k2 C7 `7 e* w当头次见到这标语口号,我就盘算过,怎么也到不了50年,我们这些曾经的少年工们,在当下退休制度中,怎么也干不满这50年,满打满算43年。不禁念叨,这43年就在眼前。4 v! w! ]0 f6 f
个人生日的对应日那天我就活满一个甲子,那应该是职业生涯结束日,这是我的理解。于是就安排了个人的后事:距那一天还有十天的时候,我就彻底退了下来,将自己清扫出门,交出办公室的钥匙。今年的年休假还有一周多,补足工作日尚有余,“站好最后一班岗”也算交差。
. s7 G) K6 N' N) Y没能健康工作50年,但40年做到了,尚来不及回味,但健康着,聊以自慰。趁着健康赶下一程路。40年还不记得休过长假,10天以上的。这回就放一把,“打起背包就出发”放到来年。来年要陪伴180多岁的两位老人。早去才能早回。6 P- B: q8 `8 J, X6 F! U8 o9 X0 N
此去,又一轮上山下乡。上山,旧金山,下乡,硅谷,窗前的菜园子。域外的世界,个人的所见所闻,山脚下闲人的闲适和闲聊。

/ D: g& m. D% }9 }
1【美国印象】
中美距离多远没想过,也没上网去查,买票时告诉说要飞12小时。这是到美国的西海岸,东海岸再加4小时。
出发前一周开始留神报纸,涉美的消息多看一眼, 才意识到这个遥远之处在媒体间是出现最频繁的国度,想想是必然,地球上第一强国,国土比我们小个零头,但经济总量排名第一,影响力世界第一,它到处伸手,它的航母、它的电影,各大洲都想霸着点,这媒体的版面自不能放过。如今巨大的信息放送量,让强者更强。
中美交往的时间不长,在悠久的大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面前,才二百多年,叫它小美也不为过。打交道始于何时,不晚于八国联军,后来美国人退了庚款,建了清华学堂,留美生络绎不绝,开始了中美亲善,二战时终于成了一个战壕的盟友,战后继续支持政府,剿灭反对派,那时的惯性还是看重合法政府,不像现在常常明里暗里 的支持在野的一方,当年在大陆的所为,当局宝押错了,于是“别了,司徒雷登”。
五十年代大陆红旗飘飘。红孩子们除了苏联,最先知道的国家就是美国。美国不美,美国佬、帝国主义,前置词、后缀词多是打倒、滚出去,几近万恶之源。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中苏交恶,尼克松访华,中美蜜月一段。冷战结束,中美战略合作基础瓦解,直至炸馆、撞机。发脾气也不能发大脾气。年轻学子们上午在使馆前挥拳示威,晚上“托福”备考紧锣密鼓,奔着哈佛、斯坦福。
新世纪中国成了美国的最大债主,这个世界工厂离不了美国巨大的市场,风吹草动,令珠三角、长三角寒意阵阵。奥巴马重返亚洲,中国与周边摩擦加剧,受制肘令大国崛起颇为不爽。
对美印象的另一渠道是民间的,文学作品电影,早期更多的是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的作品发行量大。比如少年时代看的作品,其中的一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同样生活在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海明威曾说过“美国文学自《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开始”。这本书在文学史上如此重要这是最近才知道。我在飞机上翻看汉王电子书,选中了这本,算是我读的第一篇电子文本的小说。
选中它是因为这次注定到不了位于中部的密西西比河,这条世界第四大河,当地人称之为“父亲河”大河流经美国40%的土地。我少年时读它读得兴致盎然,故事内容正好契合了顽童渴求奇异的外部的世界、渴求历险。这次二读,趣味性降低了,不那么新奇和逗乐,倒是可以品味百多年前的那代人的风土人情、生存风貌,这是过去所忽略的,比如小主人公坚强、善良,但也对黑人充满着偏见,那时蓄奴制度还在。
百年巨变,南北战争结束了蓄奴。但歧视还在,我们六十年代知道的三K党、后来金博士领导的民权运动,几代人的努力,文明发展了。奥运会上、还是NBA篮球,非洲裔美国人大出风头,直至奥巴马上台又连任。' }; @8 Q/ `8 ?, Y! B& z

2 [; A1 r1 k; X
$ q- q: O. y* d& p
% I4 `$ j! P$ c  N6 I9 @% {) _
! ^4 E# u1 e6 G7 l$ w/ Y- ?# T
+ `6 u# a9 w& q* \1 y/ C0 b
9 |8 {, O$ q$ f4 _% ?+ {( ~6 W

. s$ [7 g' i# M$ t6 [( C1 a

点评

哈,打起背包,好啊,三横两竖,还别上一双解放鞋。  发表于 2012-12-8 11:59
能平安退休,我们叫“软着陆”,还有一副健康的身板,这就是福分。退下来,无事一身轻,打起背包就出发,周游列国,令人羡慕啊!珍惜拥有的,享受夕阳红。  发表于 2012-12-7 19:43
发表于 2012-12-4 10: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2【CA985】
. ^) N2 G# b3 c. p9 [4 J周三坐的国航。原来打算订周一的票,有同路人一块走,往返票价要9500,而晚两天的7000多, 有人陪得多花两千多,算了。美国联航十一月的票价平稳,且比国航的稍低,售票人员竭力推荐美联航,说菜品好、服务好……。最后还是选了国航,“肥水不外流”。
7 l4 u2 ^6 w! ~北京—旧金山航程一万公里,北京下午四点的航班到了五点才飞,起飞就是天黑。
: A8 ~5 @( `$ I9 ~预报飞行时间十个半小时,航向东,飞越大连、大阪,晚餐时分,屏幕上打出航班的身影,孤零零地巡航在暗夜的大洋上,黑沉沉的夜空,在下万米黑沉沉的海面。耳边是喷气机的轰鸣声,眼前放映着电影,这一宿放了四部,头一部我在昏昏欲睡中,不知其名,第二部不知其名,是部惊悚片,吸血鬼和狼人与人类争斗的故事,老的电影题材拍了再排,一通乱打,我没套上耳机,本应该是默片,但时不时山呼海啸的,似看非看的看到小一半,才发觉是前排和后排就座的两位汉子在打呼噜制造的音响。第三部片子也是看到后来赵微在水池内变脸时才想起是《画皮》,看意全无。坐着睡觉总不得劲,后来将枕头扛在了肩头才唤来了睡意,恍恍惚惚中,睡了无数觉。第四部是伴着次日早饭看的大半截《白雪公主》,不知何年的版本,似乎很旧。中美航线上总要给上点美国文化,至少这两部片子,虽然缘起都不在美国,可好莱坞一拍再拍,不断地出新,冷饭热炒照样吸引一代一代的观众。
: w) x/ B1 b' e  _* ?8 W! _! S班机客满,其中坐轮椅或拄拐的有八九位,优先登机,都得到了服务人员的周到服务,老人更多些,我坐的这排,十个人,两位腿不利落,老人则有六位。我边上的一对老夫妇是80和78的一对,告我是第二次来,孩子在这边给办了绿卡,费钱又费劲,这次来这住上半年,今后还是要回老家襄阳养老。吃第二顿饭前,乘务员发下表格,一是财物申报单,再有访客信息,这后一张表美国公民和绿卡持有者不必填写。我这一排至少周边的五位省了,都是黄皮肤的中国脸。6 t, k/ Y9 @% g4 l, h
早饭吃在夜里一点,西餐、中餐自选,舷窗外已是阳光灿烂
  g& F; u: |1 j: E2 p着陆前,乘务员报告旧金山当地时间上午十一点,腕表的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差着16个小时,地面温17摄氏度。
( S$ ]: v# b; C; S2 A- D% v6 s5 }机场傍着海边。灰蒙蒙的海面连接着起伏的丘陵地貌,坡上坡下满是建筑、民居,阴云密布,小雨阵阵,地面水汪汪。机场不大三拐两拐,就停靠候机楼。落地后随着人流往前走,狭长的过廊涂抹着金黄的暖色,似在提示当年,西部的这里曾是淘金之旅。走不多长,这里不需要北京机场那长长的步行电梯,也没有拥挤的人流的汇集,像是这当口就这一架机的乘客。尽头处乘客分流,多数人,如我,是访客的身份被拦进了右侧的区间,排队等待进关,人并不多,但关口只开了一半,慢慢腾腾,排到头前交材料、摁手印,没有废话,这主不懂中文,访客只管不懂英文。旁边窗口的验关人员是位中国通,在盘问一对老者为什么要住半年。
4 M- C4 O7 ~# Z6 Z- z  n* n右边区间是本国公民和绿卡持有者的通道,早就空无一人。访客就是访客,无法享受快捷、方便的国民待遇。
) `7 x+ `2 @0 k过关后,传送带上剩下不多的几个箱子在打转。拎下、拖走,再没人检查,几十米外就是航站楼大门,看了下表,从落地到出关,花费90分钟,主要时间耗在排队等候上,不算快。

0 p0 B* y, m; k5 Q" ^, w2 L5 l! L  l8 ^7 |
3【老弟家】
临走前,在中国移动办了国际漫游功能,还预交了500块,办完后当时就往这边通了电话。谁想到了地方,不灵,换着样的拨,均无信号。好在事前写过电子邮件,告知我们会出来后等在候机楼前的车道旁。
运气还好,出了航站楼就见到老弟,说他这是第二圈转回,电话接不通,门口不能久留。周边看看还真没有滞留的车,都是随停随走。
老弟与我不是血统意义上的。他貌似比我老,实际年龄比我小,唤作老弟没有错。还是北京奥运会前一年见的,隔了五个年头,白头发比黑头发多了。入境后,我入住老弟的家。
车沿着笔直的大道往前跑,车速80迈,看太阳像是往东的方向,但地图上往东是海。沿途不见高大建筑,三层的房子就算高楼了。路过一条岔道,路标指向斯坦福大学,又路过一处飞机场,排满了小型机,一条弯道转向中午的太阳,是不是向南。一脉小山出现,20分钟登顶的那种,伴着山的连绵起伏一会就贴向了山边,没见谷地,何以硅谷,两山才夹一谷?
车停在山脚下一栋二层楼前,到了。环视周边都是类次的独栋住宅,区别在是一层还是二层的小楼,造型和色调。国内有别墅的概念,通常与远郊、乡村相关。可这里是乡间吗?
小楼南面临着小马路西南角是两个车库,大的可停进中型卡车。南侧中间是大门,门两侧是绿地和一丛丛的灌木花卉,刚搬来时草坪自己剪,雨水好时剪不过来,就雇了工人定时来剪,人剃头要花钱,草剃头也如是,一月100元。我问不剪又怎么样?“那就影响市容”。我第二天走在了这条小街上,家家门口都不含糊,可谓争奇斗艳,实在是国人门脸的概念。比较起来,咱这处国人的门脸差了点劲。比如邻家的薰衣草婀娜多姿,老弟家的焦黄、枯坐在那里。
各家之间以灌木和木板墙相隔,一人多高的那种,汤姆索亚往上刷漆的那种。邻居彼此不见面,保护隐私,我想起北方的农家院,后墙不开窗。
小楼东西南北都有窗,中间是天井,南窗最少,大概是因为面街,减少街面的干扰,朝北是大玻璃窗,面山,看山景,此时冬季山景七分黄三分绿,黄的是枯草,像是那种无人管的野山,晚间漆黑一片,北窗下铺了草地,修了曲径,连通东北西三面的院子,散步可循环往复、园内解决,草坪之外是一丛丛的灌木,木本的月季开得正旺,金橘落了一地,棕榈长了一人多高,核桃柿子都结果,熟透的柿子够甜,好几种不知名的花朵,或收或开,这里的气温冬季冷时在冰点以上,可保证室外四季有花。
东面是菜地。八个三平米见方的木箱里种着蔬菜,箱内铺设微喷灌设施,拧开阀门就喷淋。碗口大的红萝卜还有十多个,培植在腐殖土内的果实不用拔,单摆浮搁那,柿子椒、葱蒜,长得最好的是生菜,箱子里长得满满的。
老弟说起,他还是小学生时代就听说过硅谷,那是四十多年前了,说起这地方还都挺神奇的,谁想自己后来到转到这里,一干十年。(待续)

点评

老田这回是“西游记”。  发表于 2012-12-4 12:52
发表于 2012-12-4 11: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12-4 14:14 编辑 5 W  B/ G- m  d; @- |
' h, q, |. @" v7 @) ^6 a
        12月1日,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京举行《孔子学院》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丕征出席仪式共同为特种邮票揭幕。
5 W! \* ?- k9 S! g% C  d6 _  n       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在首发仪式上致辞。她表示,《孔子学院》特种邮票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精彩,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美好问候,既是对孔子学院八年不平凡发展历程的一种特别纪念,也是对孔子学院事业未来发展的美好展望,同时寄托着大家对汉语加快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共同愿望。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开拓孔子学院发展新局面,搭建促进中外友谊与世界和平的文化彩桥,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创造新经验,做出新贡献。' p: l+ b% e3 e- F2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丕征致辞。) D- \& w4 C; ]: e; \5 ^: M/ T6 L
       中国邮政集团发行部副总经理高山宣读《孔子学院》邮票发行通告。7 N1 R; N4 M2 ^* ?  l$ W  D# g
     《孔子学院》特种邮票是中国邮政首次公开发行的以“孔子学院”为主题的邮票。该邮票一套两枚,主题分别为“交流”与“教学”,面值共4.2元。邮票中印有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专门为孔子学院雕刻的篆字印章,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邮票题写的“你好”二字。邮票设计师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平面设计系统开发研究所所长陈楠教授。同时,配合该套邮票发行的还有首日封、邮折、邮册等邮品。" n. l9 Y- Q! u
      《孔子学院》邮票一套2枚,图案画面色彩饱满,明快艳丽,层次过渡自然细腻。第一枚“交流”将孔子学院的标志通过写实、多彩等手法描绘构成,同时以和平鸽、地球和飞舞的彩虹等元素传递了和平与文化使者、世界和桥梁等概念,而鸽子口中所衔的“你好”文字更是点明了交流的主题。8 Y7 U2 d. t8 m" e2 P& y
       第二枚“教学”,以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怀抱写有“孔子学院”中英文黑板的主体形象为图案,以拟人的手法表现出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的亲和力;一道飞出的彩虹恰到好处地与第一枚邮票的和平鸽翅膀相衔接,使两枚邮票图案完整统一,表达了孔子学院跨越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文化传播桥梁作用。" e6 F3 Q( |# W
       自2004年底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至今,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已在108个国家建立40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创造了中外合作开展语言文化交流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途径,成为中外教育文化交流的综合平台、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受到各国人民普遍欢迎。
7 K' S1 c* _6 V" H* c% K& w# K, g8 o8 h. `
发表于 2012-12-4 11: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送给贵校校友加拿大滑铁卢孔子学院院长李彦。
MAIN201212020833000498805379667.jpg
77247f3e6709c93d1863a2109f3df8dcd000547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02: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12-6 02:21 编辑 ! J3 ?0 L" g: D7 l
/ M1 E" `7 Q$ I. V( O, p, t
        法国小提琴演奏家玛丽娜&#8226;齐琪(Marina Chiche),自三岁起学习小提琴,师承数位小提琴名家。她的演奏具有兼容并蓄的折衷特质,喜爱追求新颖的曲目以及变化多端的演奏经验。这让她在教学上相当注重表演者的特质,也让她持续追求美学上的满足。她的小提琴独奏演出经验相当丰富,曾经合作过的表演团体包括巴黎室内管弦乐团、里尔(Lille)国家管弦乐团等等。2003年是她职业演奏生涯的关键年份。当时仅廿一岁的她,由法国艺术家联盟(l’Adami)票选为「经典启示」人物(Révélation classique 2003)后,声名大噪。灌录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之首张个人专辑,并由《钢琴杂志》(Piano Magazine)等一致推荐为「最喜爱的录音」(Coup de c&#339;ur)。2004-05年间,玛丽娜.齐琪在法国获得古典音乐奖(Victoires de la Musique Classique)的「法国器乐赏」奖项提名,也开始灌录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曲目,让她的知名度更上层楼。, \  Z; u9 X+ K, K7 H3 S
          以下是演奏的是萨拉萨蒂根据歌剧《卡门》改编的《卡门幻想曲》
# @7 V9 u$ k- R9 f9 x
9 E/ k0 c& B  I5 ^        (西洋歌剧是声乐与器乐相结合的最高形式,也是我欣赏音乐的最爱。她演奏的另一只较通俗的乐曲为电影《辛德勒名单》的主题背景曲)1 x3 K0 F0 j) ~- X/ q1 J; O
4 I8 {4 e- T, Z

点评

老培为了备好课现在又整成"半夜鸡叫"了,小青草,让他稍事歇息,不然必损害身体!  发表于 2012-12-6 08:42
多谢您。以后还能继续发一些吗?  发表于 2012-12-6 08:11
迷人。  发表于 2012-12-6 08: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架子关心!倒不是因为备课(就是10几分钟的事),是因为我们团的事,几百位各城市知青在20多个连队上网,后边是全团7000位知青,众口难调呀!不像育新,人少不说,步调基本一致。
; N" J% f/ s0 M8 u5 o. @- R        应小草要求,再发——威廉姆斯《辛德勒名单》主题背景曲 小提琴独奏 玛丽娜·齐琪( R! j6 b/ H2 t

9 p$ ], }; g* V- ]3 A- y9 x

点评

当然,还是把休息好放在第一位。  发表于 2012-12-8 19:35
我现在正处在什么都在看的发晕时段。我的这个疑问来自姜先生的《乐理基础习题集》(见该书前言)。而且,该书还把C谱号在第一线上的谱表称作高音谱表(G谱号在第二线上则称为小提琴谱表)。拜托您稍微讲得细些。  发表于 2012-12-8 19:34
你所说的不是音名,音名应是大写,我会专门阐述音名与唱名。  发表于 2012-12-8 17:55
刚才写错了,应是a1.  发表于 2012-12-8 17:24
再问您一句:哪种方法方便呢?我怎么觉得好像多数人还是用大小字组的方法啊?  发表于 2012-12-8 17:23
发表于 2012-12-7 06: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 w; l5 l/ `* {2 a: a<<域外传真>>6 [8 `% @5 X) G4 e* v' f7 {
% l/ a) J0 p7 g. V$ l
4【园子】
& Y" h: `5 {8 F' L- \" Q9 A4 t3 v) |% U& r( Q, b9 x
0 U1 E' r# t  |; b" k* D
房子交钥匙。但院子要自己打理,各家各户就各显神通了。
东面的一家邻居,去年打新墨西哥州搬来,就没见过几面,知道是位教师,我们来的第二天隔着百多米见到了,Hi,大老远他就打招呼,像是位老者,我们也Hi一声过去。这位邻居的园子还未动土,一片荒草。
北面的一家邻居隔着高高的绿植,在楼上可以看到他家算是个运动之家,院里修着网球场、半个篮球场和小型的泳池,就是几天了都没见到运动的人。我到小区内转悠时见到了儿童游乐场、篮球场、网球场,露天的均不收费,也是见不到人。既然社区有运动设施为什么不充分运用,还要花钱自己修,这也要贯彻个人主义?
西邻也修了个泳池,蓝盈盈的一池水,其实水还是无色的,池底铺上了蓝色的马赛克。
老弟的家没修运动设施,就在车库里支了乒乓球台。原来住旧楼时,院里有现成的泳池,统共没游过几次,还要常换水,否则就生蚊子,过了二年,干脆拉来好土给填了种花。这搬到新址,断不会干那些个挖了再填上劳民伤财的事。我看家里羽球、网球、高球的家什都有,出门五到十分钟走着或开车就到球场。其实他们一年也未必光顾几次。
不开运动场,这院里就宽敞了,不算楼座约摸还有三亩地。三年的忙和,院子已有模有样,北侧草坪为主,甬道相连东西两侧的花园和菜园。沿围墙一圈种植了各色果木和一丛丛的灌木,围着草坪点缀了不少四季草花,这冬季有一半枝头绽放。东墙边是四株葡萄,今年挂的果都让鸟儿们给吃光了,八个三米见方的大“箱子”种着萝卜、青菜有七八种,吃不了的吃。西面有一半辟为花圃和菜地,我拔除了胡萝卜,又播下一茬香葱、青梗菜、红萝卜,网上说这些个品种耐寒,种种看,也没真指望。还有一小片的荒地,我花半天的时间,将地表上了乱石给搂起归了堆,等地晒干了还要下挖一锹深,清除石块,利于扎根。要抡镐刨石这可是个力气活。院子里几十株乔灌当初都是请的专业人员用专业机械往下打的洞。西南侧预留空地设置小亭子,小亭子在车库里躺了一年多,还没打包,大概预留等着我呢。我说这是技术活,还要打地基,最好请个内行的来,我打个下手做土方还行。
5【盖房子】
0 f: A/ L7 s7 W. k& S. ]% w, u4 K" a% Z1 l2 M% ^5 _4 L6 T" n& k$ k
小区内的房子都是一至二层的独栋。每个院落占地约三到五市亩。这里讲英亩,一英亩合六市亩多.
房子占地面积都差不多,不够住就买二层的,差别在院子大小,建房的就管建房,收房时房内水电气齐备,自己带上家具行李就可以过日子,交钥匙工程,方便,费钱是免不了的。这一带的房子小些的也在百万元以上,我想了想,也不算贵,与北京三环路内的公寓楼,普通的每平米三四万比。老弟说,主要是在地价上,楼本身的价格也就占个四分之一,这里的地是永久性产权。
周一阳光灿烂。我在周边溜达。小区的边上正在建房,一溜五栋小楼框架已经支起。小楼整体为木结构,从立柱到框架、大梁,框架之上钉上压缩板,外墙喷涂水泥砂浆、梁架上铺瓦.
几天的阴雨,歇工了好几天,工地上热火朝天,投入的人工不少,每栋楼总有六七人.骑在楼顶梁上的工人抡着大锤砰砰的往板上楔钉子。
恍惚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印象,前辈人都是砖木结构,世世代代多少年,再往前,秦砖汉瓦之前老祖宗都是草木结构,现在这只能在电影里见到的场面。只是没见到上梁时的祭拜仪式,也没有见着拉大锯扯大锯的,国内的木匠,除了维修古建的专业队,大体上都失业了。眼下这里木匠们还大行其道。
周边这些栋小楼真没想到完全是木架构的,看上去完全是钢筋水泥建筑。这是以国内的经验推出的错误结论,无论是北京还是三亚,哪有木质的独栋楼。这能结实?
晚间问了老弟。他说这里建筑多数都是如此,加州位于地震带上,木结构抗震效果好,至于使用年限,与人的寿命差不多。老弟上一次买的是栋四十多岁的旧楼,就是小点,要不现在还在那住呢。来这十年也遇到过不大的地震,没有房倒屋塌的,至于防火肯定不如水泥板的建筑,但也没听到过谁家起火。这种木建筑的保暖效果不错,晚间外面温度低时,屋内不开暖气,温度舒适,75华氏度(18.3摄氏度)。
建筑造价木房子贵还是钢筋水泥的贵,我不大清楚,但国内是消费不起如此大量的木材,把山砍秃了也盖不起这么多的房子。海南三亚大山深处的黎寨中,政府投巨资建造了大批齁难看水泥板房,其实草木结构的才是因地制宜,大概就是因为没有多少成材的木头可伐了。而水泥钢筋是耗能、污染的大户。大体同样的地域,这里才三亿人口,且宜林面积更大些,得天独厚,只要蓄材量的增加高于森林砍伐量,木材建房也属绿色经济。
6【后山】
房后是山,三分绿、七分黄的山。
趁着午后无雨,爬趟山。山不青但水秀,走着五六分钟,一条汩汩的小河淌过来,雨后四处的水汇集到低地,一道道都是清流。
日常他们都是走小路,几日的雨水小路会有积水,改行盘山的公路。这山不禁爬,二十分钟就上到顶上的大坝,这里不是制高点,大坝将两山之间连成了直线,坝前是水库,立着标识:不可游泳,可以钓鱼,目力所及处,远远的水边晃动着一家三口人,再没见其他人。大概不是丰水之年,吃水线下去了几十米,一条公路直插水边,是专供拖拽游艇上下的专用道,道上是漆黑的刹车印记。水面静静的无船。
一路行走也算草木葱茏,不像在山下仰望那种缺乏植被的感觉。草枯黄了,但绿树成林,至少半山上如此。我在山下的园子内垦荒时就体会到这片山是土薄石多,我下去半锹就遇岩块、卵石,想挖个树坑绝非易事。
南望俯视山下,远处是高速公路,静静的车流;稍近些是大片的果园,披着金黄,排列齐整,山脚下住宅小区,看上去也是挤挤插插的,自家的那栋隐在了树后;小区边缘是大片的荒地,刚才路过时见到插着木牌,上书“开工在即”,住宅蚕食着绿地,哪哪都一样。
云过来,飘下来雨,还没等撑伞,雨过去了,下山。
换了条路走,从公园的正门出去,走得是步行道,曲曲折折,那条水道倒是笔直的下来,倾倒在河中的枯木上泊着绿头鸭和不知名的禽类。林中倒木不少,横七竖八,只要不危及人身安全就不去清理,保持山间的野趣。树林中遍地柔软,厚厚的枯叶,落满了松塔和橡树籽,有窜过的大尾巴松鼠。我拾起一个橡子,狭长、状如步枪的子弹头。四十多年前兴凯湖大湖岗也是遍地的橡子,不过那橡子是圆的,如栗子般,那时说橡子可作饲料,但也没有见谁去捡拾,大概是饱了鹿群一路走来的口福。与此相关,那时我还有个不愉快的联想就是橡子面,尽管没赶上吃。
5 x* L' U+ B. h. S6 v
发表于 2012-12-7 07: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闲适

闲适

4 O$ G5 V8 z! s5 P8 l& x1 _
发表于 2012-12-7 07: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4650.JPG
# G: x  n$ S' \
* y- F& C6 t4 G4 b
3 s4 n0 y. ?0 e/ {+ y
发表于 2012-12-7 07: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橡子

橡子
! F9 u+ w" X# |+ D1 |

% {0 e  T# e$ ?/ z4 V2 f, i4 q- U% _, A
发表于 2012-12-7 12: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tou 发表于 2012-12-7 07:09
+ T# \" v4 C  i9 ]
图文并茂,很好看。
( Y3 Y2 [; n0 e# I; w. e田头,在那边买房了吗?
2 s3 c' y) _5 Y4 O$ S( M
发表于 2012-12-7 12: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水清 于 2012-12-7 17:50 编辑
% b$ S" i: ?* \; Y; U5 ~4 ]- b' Q
tiantou 发表于 2012-12-7 06:54 & Q, W$ f' K  V' c
4【园子】

9 f  S$ I$ f. B& a% ]8 Z% g2 p+ W; N"我在山下的园子内垦荒时就体会到这片山是土薄石多,我下去半锹就遇岩块、卵石,想挖个树坑绝非易事。"
6 j9 x% E) e1 C! h* i& K
( N* ~2 V$ \* s* M! K6 u9 u挖地必须要专用机械。! ~1 d1 m. c% y5 U! l  C( t( c5 W4 }
你说的那地界,可不比在兴凯湖,用铁锹就可以打土方,整地,种田了。咱们的东北,确实是沃土。
* a% B  \6 _/ i. s我眼见的,为了平整本已比较平整的院子,挖出近一个立方大的巨石,那岂是铁锹能够对付的了的。

, v' j' m. {7 v- C) @  ~# q3 h3 k! T; u3 F" s
发表于 2012-12-7 13: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雁子,很长时间没上来说话了。

点评

谢谢姐姐还惦念着我。前一段总跑医院,没多少时间上网。现在出院回家了,有时间到这里溜达溜达了。  发表于 2012-12-7 15:08
发表于 2012-12-7 13: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色入帘青 拍的照片都非常细腻。
发表于 2012-12-7 13: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水清 于 2012-12-7 14:10 编辑 # d  P0 E( \& b3 s( n1 k( t
花落蝶不归 发表于 2012-11-13 13:38
+ O: n: y7 U9 J: Q8 e$ L我明日将离京去纽约,一个月返回,虹飞、老培等同学回来见了!

6 w) ?% m# H, n" N/ x2 h$ a蝶姐,待你回北京,我给你电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7 17:44 , Processed in 1.39068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