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8-23 12: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雁北飞 于 2012-8-23 12:15 编辑 1 L0 F8 ]& y9 O1 a; O
雁北飞 发表于 2012-8-23 09:35
1 h; b( E$ T) a. B! l& f$ w转自育新校友微博 :《歌曲:《边疆处处赛江南》》 http://t.cn/zW84ONk (分享自 @土豆网音乐)@mark
) Z6 Y1 a1 G' U  P$ ?) N6 H% K
套用小品的一句台词回答你的问题。赵丽蓉问侯跃文:你是“倒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8-23 12: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 ^4 b6 B/ l6 X  b8 J7 j, N# t5 V半个小时前,不知道是谁窥视我的ID了。
发表于 2012-8-23 12: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哈,雁子,你的金币怎么又变成37了?* U2 a/ D4 c) n- g# A( a

1 K* U" P, O7 R% J: a8 A不好意思,又看你的金币了,呵呵。
/ p+ u, C/ L: R) m4 G

点评

木关系,随便看;哈~  发表于 2012-8-23 12:21
我刚才不是买了一个雷达金币吗,实际操作感受一下好加深认识;我基本上还处于电脑盲的位置呢,只会简单操作,好多都不懂呢。  发表于 2012-8-23 12:19
发表于 2012-8-23 12: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换了雷达卡,可以准确看出在线状况吗?
- \. \, |( h; r3 Y7 R
看来,一分价钱一分货,不用金币换雷达卡看在线状况,是不准确的。* d; L- U( c, w
明明我在线,它显示我离线。
: G5 y5 {$ ?& ]4 L- L* m
# C/ X- }% ~9 Z5 t9 \/ p! r2 j, M/ {0 g0 [6 E$ W% _& m; ?

( N& G1 J5 ]) t* r" o3 o
# ?" h6 |+ O- y7 u. p. y8 J" w' j6 d$ E7 u- v! T

+ I8 q. z4 [0 d( c- X# }
( b, q( s. _* A0 X0 ~: s. {+ z5 n1 b( b# l4 V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13: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雁子现在好像在线。+ ^3 K. ^7 c" k/ U2 Y5 f+ H; w
* s+ }% m+ X% ]6 q$ p+ E
ID号对网监部门有用。
发表于 2012-8-23 13: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說話,你懂我嗎?』- n( }4 t6 L- P( t9 V) g' b, z' W+ f
        很可爱吧,七夕了,我转发一下。
3967654_1.jpg
3967654_2.jpg
3967654_3.jpg
3967654_4.jpg
3967654_5.jpg
3967654_6.jpg
3967654_7.jpg
3967654_8.jpg
3967654_10.jpg
3967654_16.jpg
发表于 2012-8-23 13: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可爱
发表于 2012-8-23 22: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8-23 22: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情人节是浪漫作主题色调, P6 f4 L, V- x/ S
中华情人节是永恒为内涵根基
2 A& C( f2 I% z/ k6 l愿同学们少烦忧,情人节有情有义有信有善有德人健康快乐!
3 _' v! I; K+ b" m/ e7 I; S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22: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柳同学好!天凉快了,你没准又成了啥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22: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8-23 22:46 编辑 7 m6 g( P: |' F/ K3 {5 L

& W& o0 d. [- u3 O' D0 d6 n( e1 S小董大夫还不抽空表个态?

点评

大夫表态就是治病开药方哦?  发表于 2012-8-25 13:51
发表于 2012-8-24 02: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绣房大马猴 于 2012-8-24 03:00 编辑
$ L  r9 a; b! s) _" ^; \
  a  b' ]9 {+ k0 t5 m+ A四月的深圳之行,我虽未能随队出发,其实是真的心向往之。当时确实是难以脱身。四月正是北京停止供暖之时,而天气却没有足够转暖,这个时候是老年人最难过的时段,也是他们的健康最容易出现状况的时段。
9 Q  K6 ^3 E4 N5 j6 Q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主心骨,现在我们成了他们的主心骨。大家都是同龄人,你懂得的。
: ~: D5 f/ F6 Y. @3 a/ Y0 r3 V6 M    暑期,我突发奇想:来个长途奔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杀到深圳怎么样?于是从上海招来90后的侄子搭帮,家事略作安排,出发。2500多公里,其间因道路问题走了些许弯路。终于在两天半以后,人、车都全须全尾(音以)儿地到达。当天下午就见到了田同学达先生。第二天又受到田同学的晚宴招待。简单说,相聚甚欢。
" s8 e4 Q; F' o. @/ _    回来后,跟老妈说起田同学,老妈说忘不了田同学顽皮的样子。我则认为说他顽劣也许更贴切。田同学多次提起,欢迎揭发老底,我想既然人家自己都说了,咱也就却之不恭了。0 M4 }5 R! D& ^' s
    公元1963年3月,我作为插班生,来到育群小学三年级二班。人生地不熟的,班主任叶志清把我介绍给同学们的时候,我当时的表现不知有多窘,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合根本不知如何应对,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我基本不记得了。但是我记得下课后第一个和我打招呼的就是田同学达,此后俩人就经常在一起活动。因我原来就读的学校课程进度要慢一些,叶老师安排班干部马陶陶给我补课。马同学陶陶,梳一根大辫子,大眼睛尖下巴,男生们公认是美女,但是没人说出口。而且马同学学习好,自然是人聪明,还是班干部。男同学多有仰慕吧。顺便说,我在前一个学校的时候也曾进入中队一级的管理层,到育群以后最多就做到一道杠,俗称“猪头小队长”。烈火金刚里被八路排长史更新一脚踹得腮帮子脱臼的那位,就是猪头小队长。这让我很有些丧气。不过前两年张俊老师见到我的时候说:这是个好学生。我反问了好几遍,确认是这个论断后,不再幼小的心灵得到了不少慰藉。
7 \( Z$ r% r5 z1 S5 y7 L: G9 `- E    再说补课吧,我原以为就是我和马同学一帮一,一对一,不想,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田同学跳出来说他也落了课了,也需要补课。爱学习总是好事,谁还能拦着他不让学习了?于是,在空空的教室里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马同学在讲台上照本宣科,两个小男生在最前排就座听讲。随后的提问阶段,我就根本插不上话,就听田同学东拉西扯、插科打诨,有时我忍不住要笑堂,看见马同学面有愠色又不敢了。那时我觉得田同学是个自来熟,容易与人沟通交流。现在想想,田同学父母都是新中国最早的海龟,教育子女方面比较新派,或西化,更注重发挥孩子的天性。不像老派人只要求孩子老实听话。+ I( Q# C# s3 N6 s
    不止一位老师说我:跟着啥人学啥人,跟着巫婆学跳神。我在前一个学校的时候,从来不说脏话,在育群学成出口成脏。说他或她的时候都是一个丫字代替,说你的时候通常是你丫等等。那时男女同学玩一种游戏,下一个人要学上一个人的原话,因为男生经常说脏话还引起过女生的抗议。我不能怪谁影响了我,是风气使然。但是有一件事,我咬定是田同学带我干的。" `; q! _4 |8 M
    一天,课间休息,我正在操场上闲逛,忽然看见田同学在向一堵短墙不断地投掷小石块。扔石头,我喜欢,只是那个目标让我心存疑虑,那是个女生露天洗手间的出口处。田同学这样做的动因我记不大清楚了,可能是某个刚刚和他发生过口角的同学进去躲避了, 我问这样也可以吗?他说,当然可以,干吧,兄弟。于是我也兴趣盎然地加入进来。后来的篓子是我捅出来的,我投出的石块还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从里边出来一个女生,她的运动线路经估算很可能和石块飞行轨迹交集,我大喊一声“坏啦!”话音刚落,当的一声传来,石块正中女生额头。以后的情节发展有两个版本,其一,我先回头看田同学,我一无所见,他玩失踪了。其二,田同学并没有失踪,他和我一同走到女同学面前。该女生正是马同学(想想也许是张同学友蒙?反正不是初始目标)。遭此突如其来的打击,女同学蹲在地上掩面而泣,是那种低声痛苦的哭泣,绝无一点装的成分。我语无伦次地道歉安慰她,田同学在旁边帮腔。几分钟后,女同学终于停止了哭泣,头顶一粒青疙瘩,昂首走向教室上课去了。
& T( J" J2 I" @' k  B8 |- i/ r0 Y4 q    % e8 [  U+ P0 m" Z- m
- v" U- K, R0 l3 \: m' V

点评

头顶青疙瘩可着实不愉快。  发表于 2012-8-25 13:52
发表于 2012-8-24 08: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虹飞小屋 于 2012-8-24 08:17 编辑
# f1 ^, b: F3 @# `' |7 b+ x9 N+ H- Z
{:soso_e144:}生动\温馨\传神\诙谐,马猴兄好文彩!接着来呀!{:soso_e179:}
发表于 2012-8-24 08: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61)! k! \! r( t1 U1 d+ g' J0 B/ [
" X* D2 Q( g# y8 W( z" o# j) s
●本周二来到赣江旁。立秋后,庆幸京城退了暑热,刚刚凉快下来,又赶往南昌这座“火炉子”。幸运的是,在两场雷雨之间,飞机正点落地,机场外凉风习习,是夜,豪雨。昨日亲人打来电话,说在凤凰台看到报道,江西暴雨成灾倒房、死人……。几天来我很少看电视,更不看地方台,外来户对此全无感觉,当地人抱怨城里积水、堵车,但相对于持续几天的低温,舒坦,人人神清气爽。台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哪年不来或来得晚,更急人,去年鄱阳湖区大面积干涸,人吃水都发生困难。人有人道,水有水道,人繁衍得偏要挤进山根、水道里盖房子,是人祸,怨不得老天。' y) I3 x# D0 ]* q/ H
, m; t- q6 w- {% G7 j
●昨晚新闻台播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说的是古董鉴定。这些年面对赝品,鉴定专家们常常看走了眼,名誉扫地。除了道德问题之外,现在的高仿也是当作科研做,研究古瓷片的成分,然后配比,直到一致为止。眼见难以为实,就开发出仪器鉴定,一代又一代,中科院检测仪是检测瓷片当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据说想仿是不可能的。在这部仪器“过眼”的珍品中,其中多数都经过大师或有关鉴定机构的证明,真品只占2.5%。国内现在六千多万人搞收藏,90%以上是仿品,但多数人都信以为真。! a; {2 C& B' S3 Z0 M9 T1 e

& S6 [. C' T. R/ D% U. R●八月的乡村,龙江大地在呼兰、在虎林……是麦收时节,金色大地。兴凯湖区依然绿意盎然,万顷稻浪翻滚。我的麦子。没有了。
/ v: c) [# h) S/ a0 J+ e兴凯湖的老同事们纷纷回归故里,先后四批次,徜徉龙王庙边防、融入万顷一碧的湖水,望远营区激情燃烧的岁月。7 Z! X. A9 M( x6 I% l3 `0 Q$ `
9月2日,2012年"北大荒知青回访专列"将发往北大荒,京津沪的知青们还能赶上这班车。(北京报名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官园南里3区1-6号北京金星世纪票务代理中心联系人:杨志超:13801220584;邓溪桐:13910077571)
) @& D( _* e$ \2 h! a
发表于 2012-8-24 09: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一个新头像,已显老态龙钟。这是在香港时老吴所拍。感叹人生如此短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0: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8-24 12:50 编辑 " C# Y2 W4 \- W0 a4 L& m' s

! F) Y0 h) s5 t0 l8 V8 Y+ P$ U0 q猴哥好文!——童真,童稚,童趣!!
% |* ]  C8 a5 n" k0 H( l9 t4 z. h- p) }- i% _$ M
老田可以到前一页看“高级模式”的图解,不然你那重要通知的字体未免小了点儿。2 @; |. d/ u0 l" {) {4 F

. ~" I) }/ _  W& n老金的照片挺精神!你要觉得“老迈龙钟”可以再换成小照片。
发表于 2012-8-24 14: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绣房大马猴 于 2012-8-24 17:14 编辑 3 i, v' l* F, l# M7 K

' T3 l: i- m: p/ L8 q田达提到一位黄达志,咱们从来没人提到他。我想起来他是一个小个子,小脑袋,比较瘦,比较皮的。可能是比较早就离开了。

点评

前面有两次提及。  发表于 2012-8-24 16:4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5: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8-24 15:54 编辑
  j3 R+ D; A0 `3 d  p% ^6 E7 j
绣房大马猴 发表于 2012-8-24 14:21
4 K5 Q( B9 {0 C# J* L田达提到一位黄达志,咱们从来没人提到他。我想起来他是一个小个子,小脑袋,比较瘦,比较皮的。可能是比较 ...

" F. I) q% K! `- D1 r  B) P4 T# O+ j6 A* \( V: J; {& W" q
       黄达志为总行子弟,曾以“洋溢胡同”为名上过“老北京网”的育新论坛。: y4 d! F+ A( d8 L8 Y1 D1 R
4 G" i2 U6 q; X  J
       外号好像叫“黄鼠狼”,似上完5年级离开育新。“洋溢胡同”在东单东南角,里边有总行几处宿舍。
/ Z+ T1 b8 s% M5 E, q2 S8 e
# L- g8 p5 \. F; a       我见他上网后电老吴,老吴说:他在三线时曾与其父很熟。
发表于 2012-8-24 16: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校风】
7 C8 I# Z8 d! I4 G+ j) P
# h& O* P' C! t0 d& R马猴说一段古,半世纪之前。人生第一次的记忆总是难以泯灭,转学对天生腼腆的幼童而言就是一串的磨难,磨难是一种烙印。! R9 w* e, x7 ^8 I8 h

. C) b1 v9 z9 y8 ]1963的育群,3月份我在3.1班,教室在小楼一层的西南,在校期间就没有搬离过这间教室,所以记住了。至于哪间宿舍就不好说了,上上下下搬了好几次。/ f1 f+ ]0 g8 m" P- F
记忆对一个地方,常常是它的硬件,大模样、方位、色调的印象是相对清晰和恒定的,而它的内涵、情调、风气又常常是浑沌的,多样的,通过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解,随时间的消逝就更加迷离了。马猴的记述更逼近现实,他定格于那一瞬,并有史实佐证。
7 a' a" U$ R! K  F比较现出差别,校风可以被感知的。我们从幼儿园进入这所学校,一露头学校就是这个样子,没有阿姨牵手了。同学,高年级的同学引领潮流,小屁孩们跟着混,学着“挺牌”“骑马打仗”学着骂人,学校就是这个样子。8 t5 l' k2 D3 C9 I9 e7 g+ [5 ~4 o
良好的校风是多年形成的,为什么老牌子才可能晋升为金字招牌。1960年建子弟小学,一至四年级,东西南北城学生纷至沓来的大杂烩,老师们也是五湖四海,唯独缺乏教育口的支援。
# q! i- k: O! {/ `6 _8 b6 S我们多少年的不觉,马猴自觉,因为良家子弟被坏了“口”出口成脏了。那是些旧北京的民谣和胡同串子嘴里的杂碎。有些实在是不雅,比如“八月十五庙门开”那首,有些不雅的婉转,各位曾争执时脱口而出的“你丫的”不会去深究其内在含义,年幼理解不到位的纯情就觉得是个儿化音。
' V9 z& ^! U0 _* b& f3 `养不教父之过,真正的老北京家庭能有几个,老一代顺了耳未必在意。外省的听了不得其解,以为是京腔京调。再说了,老家都忙,一周一见,能看看孩子的联系本签个字就不错,有多少功夫还嚼舌头。

6 H% f% C; o1 C$ Z$ X. k$ H2 ^- L" P  Z# k1 N8 e- l7 j6 O
脏的还有物质方面,马猴还没赶上,大跃进过后的年代,没有条件也要上,仓促招生开学。连厕所都是因陋就简,开在露天,小楼西侧贴着北墙,用席棚围起,挖坑、架板,情景可想而知。再后来那处改建成猪圈。
) b# y& A; w8 r: ~* H( l5 Z" G, p4 n也是秋日小楼的西侧的空场上,大马车卸下煤末子和黄土,大概是保定的师傅扛着家伙,花盆、大竹筛子、宽幅的切刀进驻。煤土7:3配比混合加水搅拌、平摊、晾晒,半干不湿时切块,这道工序是技术活,师傅立在那里端好架子,不紧不慢,一刀接着一刀,刀刀落地一寸间距,切糕一般,经线完了再切纬线,最后是铲起放入竹筛子摇起来。摇啊摇,方糕变成了圆。我是先见识了摇煤球,后来才见的摇元宵,这后者一点没有意思。
. T; _: q. Y5 `( G( K深秋,这小场子的煤球被堆积在西北角的煤屋中,大白菜铺了一地晒开了太阳,不少同学去掏白菜心吃,我没有用偷这个词,行动的时间是在晚自习后。
  X0 m8 i2 k9 h4 \; X
9 v, g  l$ ~6 }3 i6 i7 Z
幼时的学校,孩子脸上有土,冬天手皴开了口子,但还是蛮开心的,国家正在困难时期,没饿着我们。校园土多点,但也在慢慢改善,那厕所就从北墙跨过操场改在了南墙根的排房内,田同学和马猴阻击女同学的位置。/ [, p* \& E; K2 V: G# h4 e8 l
那时天是蓝的。1963的7月放暑假的前夕,我和苗建中趴在教室的大窗户上,丁有海在做铅笔画,再开学就迁往德外了,丁同学转学不跟我们一道去,他给我俩一人一本小画册,自制的小本,都是他自己的画作,我的那本有长坂坡赵子龙等,那晚正在写生南窗外远处的那排房、大槐树、树上一弯上弦月,云飘过、时而明亮时而朦胧。丁同学涂上了黄色。

点评

育新大红罗厂的教学楼挺漂亮的呀!怎么楼里没有厕所?是简易楼?五六十年代北京建有不少简易居民楼,没有上下水,也没有厕所。建建简易楼仅仅是资金短缺的问题吗?设计理念是否也折射出国人凡事凑合的生活态度?  发表于 2012-8-25 18:11
我亦有此经历。在育群时,课间上厕所(操场东南角),站在小便池前,不知何故,突然眼前一黑,一阵晕眩,站立不住,跌向小便池,下意识伸开双手,撑在池内,同样,身边无人,没被看到此窘态。洗了好长时间的手,仍感   发表于 2012-8-25 16:08
虹学长,您简直把人乐晕啦......  发表于 2012-8-25 13:54
那个倒霉厕所我也记得.我是3年级上学期转过来的.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一只脚掉进了女厕所的茅坑里,棉鞋差一点就粘到污物了.我撑着隔板立起身来,所幸四下无人.这件事我谁也没告诉,因为当时"掉茅坑里"是个很没面子的   发表于 2012-8-24 17:45
就是南墙下面那个,是我们的狙击场所。老田说的好有诗意。  发表于 2012-8-24 17:2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9: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8-24 19:59 编辑
6 ^+ ~0 h+ v! |' g, R3 k
3 I1 i) @# G) ^) \- B- w  r       那时天是蓝的。1963的7月放暑假的前夕,我和苗建中趴在教室的大窗户上,丁有海在做铅笔画,再开学就迁往德外了,丁同学转学不跟我们一道去,他给我俩一人一本小画册,自制的小本,都是他自己的画作,我的那本有长坂坡赵子龙等,那晚正在写生南窗外远处的那排房、大槐树、树上一弯上弦月,云飘过、时而明亮时而朦胧。丁同学涂上了黄色。5 b/ D; R* v( z+ Q% q' O5 L

# f8 _2 r. `% Q* S) ~      苗建中,丁同学都是我康乐里的老邻居。曾与老田,丁同学同去看望苗建中。丁同学已是“一呎画作-5千元”的画家,苗为新兴集团会计处处长,一进苗家,就见他挎着新兴集团劳模条幅的照片。
9 H- c" `9 `. j0 c$ v7 K4 x      下楼搓饭,席间苗建中提及——老田那阵有一绰号“兔子腿儿”,我都忘啦!
发表于 2012-8-25 03: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侠客行 于 2012-8-25 10:21 编辑
- M! D$ {& {( V, {' s) H5 d- |3 X% X+ M
看了架子姐俄罗斯之旅,我也把前几年去俄罗斯冬宫做了相册供大家欣赏。http://player.56.com/deux_109895953.swf

点评

很好看啊。 听到这个曲子就想起好多年以前特憧憬“在茂密的山楂树下,吹乱了青年镟工和铁匠的头发”的场景。  发表于 2012-8-25 13:45
发表于 2012-8-25 03: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斯科红场
- T8 ^1 T/ H9 o1 @9 Ehttp://player.56.com/deux_109515516.swf

点评

好像不是56的事儿。  发表于 2012-8-25 15:37
踢正步真厉害。  发表于 2012-8-25 13:48
漂亮!就是56制作完了怎么都不清楚啦?倒是模模糊糊的更具油画感觉啦!  发表于 2012-8-25 13:22
再上点儿,好看,好听!匿名是谁?何方神圣?是咱们同学吗?  发表于 2012-8-25 10:34
匿名  发表于 2012-8-25 09:19:05
画面赏心悦目,配乐也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10: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8-25 17:55 编辑
4 p! D) [3 z( a* G6 U5 ^4 ?2 Y/ S$ |9 [5 h4 R% ^- e1 A
沙子不愧是学理工的,出手不凡!
0 q5 s: X" G2 k( x4 {# R. M/ A1 i- d
而且配乐也很好,架子若再发照片,我可能都找不到合适的音乐了。
/ F8 H' v& `0 A# @# }
1 }% q9 f3 A5 r6 ?见第一个相册里,有两张照片是配有文字的。再做相册时,不妨所有照片均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15: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pei 发表于 2012-8-23 22:43 , Q# I7 l0 ^8 |0 b
小董大夫还不抽空表个态?

4 L' i4 p& {8 c2 @" z0 h) b5 q园子主人是小董班的中队长。
: G2 t* j! s. x: ^& @4 T+ V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17: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8-25 17:58 编辑
2 [- n( P" ?; n; a' X7 E2 W) W8 i2 G# G* V6 {
: D' |" z* i1 m0 P% \
草色入帘青  很好看啊。听到这个曲子就想起好多年以前特憧憬“在茂密的山楂树下,吹乱了青年镟工和铁匠的头发”的场景。' e3 v. v* R5 r: [  v

! X1 }+ f3 T4 ^: E几年级时开始憧憬的?
" A1 q2 B1 Q" |7 d. {

点评

哈哈哈哈哈哈哈......不上当啊。  发表于 2012-8-26 19:01
发表于 2012-8-25 21: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圣彼得堡-夏宫
8 f5 V9 D9 q; l0 e$ jhttp://player.56.com/deux_109954268.swf

点评

小路也很好啊。 看着和听着的交织在一起,有点儿时空穿越的感觉。极佳。  发表于 2012-8-26 19:00
同感!  发表于 2012-8-26 10:02
小沙子这张照片很可爱哦!  发表于 2012-8-26 09:2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22: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宫里不少雕塑都是金黄色的,还那么鲜艳,要都是黄金的,那可不了得。
发表于 2012-8-26 18: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 v( h' y$ v" N
7 Y3 h1 m" a3 ]: T
兰台秘笈  有近的自然是更方便啦!不知有没有东北的好吃?当然想去正根儿吃也没什么太难的喽!
1 h0 b" Z8 X* |9 P+ W人家说冬天吃炖鱼才最好呐。

点评

好呀!那就冬天去。  发表于 2012-8-30 10:47
发表于 2012-8-26 20: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tou 于 2012-8-27 07:09 编辑 + `1 x: G$ G# C% F
0 e) P- z8 s! a. @8 H
【赣江游】
: F/ e& j0 i" R. [$ `! j  }7 {# L8 T( U) h( k) S% m$ p% [
午后快六点时来到江边。位置离南昌大桥不远,靠着自来水厂的取水口,水厂的建筑上刷着 “水深危险禁止游泳”,可岸边停着各类车辆,水中不少的游人。
9 ?$ a' G3 u% L& T/ F9 G6 t赣江宽了。前年在此一游时,江中有多个沙洲,分割出多条航道,沙洲上郁郁葱葱,横渡不是个难事,二三百米就上了沙洲,今年水大,江心就一道沙洲,老远的一条绿线,江水浩浩荡荡,几天前的一场流域大水,江面上涨,但流速缓慢,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水的流向,金色的波浪像来回的咣当。西斜的太阳在对岸楼顶的上方,水气的蒸腾楼群被罩上了淡淡的雾霭。; i9 B& K* y2 p! d! j# \
乱石滩咯脚,深绿色的大江,水下伸手可见五指,水质不错、略带些腥气。这条水起源于上游的赣州离这四百公里,赣字本身就揭示了这条江的起源,一条叫章江、一条叫贡江,也是泾渭分明,我忘了是哪条水更洁净了,在赣州这个地方交汇,成了赣江。流出了这么远还能保持得洁净,亏得省内的工业不太发达,不发达也有不发达的好处。
8 A+ X( d3 P0 J我想到了北京,到也没有重化工业,可人太多水太少,有点净水还要留着喝,剩下的基本都是臭水。市民们想天人合一,融入天然水域,难了,到处都是围追堵截遭到扼杀。幸福啊,南昌人民。
3 `% n3 Z3 t/ M1 s9 a5 H+ x当地的老陈陪我来游。告我就住在不远的江边上,只要天好没事,都要下水,冬天也来,怪不得他皮肤发暗,
4 V1 L* l: E( ^) e  u5 h3 @+ }8 B- a' W5 ]1 A! k
横渡是不想了,江面太宽,还是安全第一。离岸进深四五十米就没有多少泳者,戏水的都贴着岸边,脚不离地处,我们逆水上行,感到了明显的阻力,游了好一会,似乎也就游出三四百米的距离,离那桥墩还很远。掉头顺水回游三二分钟,就已然过了刚才的出发点,赶紧往岸边划拉,还真是有些累人。
' h; v2 \0 {" ?: M江水比那湖水游着累,有水溜,逆水上行,事倍功半,达成目标无比的困难。要想爽快,就从上游下水,尽享“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爽快。毛老人家70多岁畅游长江十来公里就是这么个游法。老人家爽了,可是让周边的警卫人员心惊,除了大船快艇,水中多少人伺候。心惊的还有同僚“走资派”们,游泳游出了政治“范”。
, T) R5 p- l$ y给我保驾的就一个老陈,他老在这里横渡,可不敢鼓励我横渡,升斗小民自然没有伟人的气魄,此刻茫茫苍苍的水面离岸百米就见不到人影。一叶扁舟过来,一对渔人,女的摇桨,男的持网,白色的网具抛出个椭圆扣到江中,缓缓的拉起,空的。4 y, T, n% P3 k7 [' w7 A
天暗了下来,是太阳藏在了楼群的后面、红霞一抹。大江之西是开发多年的楼盘,连接成片蔚为壮观,江这边也是牵手连肩的楼宇。我问:市区还有过去的老房子吗。答我:老城区还在,房子早拆了,都成了楼房,还是商业区,旧房砖木结构又破又不防火。他想了想:原来新四军军部周围还有些旧房,这两年也拆了。我问:那连供旅游观光的老房也没留下一处。他说:八一起义纪念馆,是当年的大旅社,有百年了。
2 I+ T5 Q" K4 |, T大旅社不是市民的老居,是同期的现代化建筑。断代了,一个城市没有了历史的记忆。北京虽然拆得惨不忍睹,毕竟还保留了上百条胡同,还有个胡同游的去处。6 I. S( E: s' f" R! r% R
往堤上走,游人更多了。暗红色的太阳,在楼间现身,失去了热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7 17:47 , Processed in 1.21385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