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7-27 10: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者爱水】
; j) h" D  ^( @, \: }1 }
& G& e4 }* c) a, Z
& E& k7 |  s: K0 r* v- |2 Y; y央视早新闻是长长的黑榜单,历历在目的是半日雨水逝去的77条性命,不是在河中是在首善之地的大都市,匪夷所思。亡者中多数是溺水,而年轻人又近半数。3 N! _# M0 ^. T9 l

$ C6 m' ?) }; }, b0 J, V: L想起上月教育部就一日溺亡16学生事发出的紧急通报,这次更大的溺亡事件,恐怕不是仅仅归结于天灾所能了断的。早间新闻同时播出了巴黎、伦敦两座城市下水管网的壮观场景,预示着咱首都也将投资跟进了。现在想明白了,这面子工程也隐藏在三公尺之下的黑暗中。
1 {6 f6 b; i/ H: k有关当局除了工程技术和风险提示的改进,其实还应从根本上落实素质教育这一关键环节。7 i/ ]* r# }3 D! a( `
学生们尤其是中学生课业负担苦不堪言,除了高考的目标,其中不少内容索然无味且价值可疑,到了暑假、寒假,无数的烂班铺天盖地,少有公益的,少有让青少年身心健康都受益的,有关生存的智慧、技能的。
3 e7 F6 u6 f2 o, o! E. x5 m7 O暑期大小泳池的训练班纷纷招生,家长掏钱、孩子健身又添了项防身的本事,可相对于同龄人而言,能参与者属九牛一毛。社会的推动机制没有,绝大多数的学校为了避免风险,不主张学生游泳、不开办游泳课、更不组织学生去游泳。新的一代太多的旱鸭子。
5 C  v7 E$ x  G! f
% p/ e* X$ j" C我们年少时,夏天的体育课就是游泳课,国家的首脑们不仅号召全民健身,还身体力行,到江河湖海里去锻炼,毛、刘、邓都有海水中的靓照,在当时的媒体上传播
$ |1 ?' a$ t% h8 [) g2 Z& v; d9 B8 j9 v7 d" O
上一周的《南方周末》刊发社会学者郑也夫的文章《万把三叉戟,围湖颐和园》当局对野泳者围追堵截,年初又再次斥资2000多万,将那环湖的铁壁合围加粗、加高,一万多跟、三米多长的铁戟“天兵怒气冲霄汉”了。煞风景,多好的天人合一的场景荡然无存,他们就真不怕背上破坏“人类文化遗产”的罪名?
1 q; [5 e5 {8 l  n+ s1 b; S也有好典型。报载:北京汇文中学全体学生普及游泳运动,没有游泳合格证书者不得毕业。  I: D  n0 i9 i; r

; {) E) H7 H6 m6 F# x( R* ]7 ?人类天然亲水,为什么要隔断他们,让他们远离河湖,甚至恐惧天然的水域。地球就是水球,大都市又怎样,天水沛然而降,躲不开的。学生们如果都成了“浪里白条”何惧之有,哪会有这么长的黑榜单。3 o% Z2 e$ M. n. X  Z* q0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10: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当年学校组织我们去积水潭游泳池游泳。那时,我们低年级的同学大多不会游泳,都在蘑菇池里瞎扑腾,蘑菇池里人多的像下饺子~
& S; \3 U# e1 }9 W

点评

那时的老师们还是挺放手的,那么多孩子撒到水里,根本就看不过来。也没出啥大事。就是出了也很正常。  发表于 2012-7-27 14:17
发表于 2012-7-27 11: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还记得吗,67年夏天,我们天天去人定湖游泳,有时也去积水潭。有一次,一帮同学去积水潭,有一位年轻的男老师也去了(记不清是哪位了),有几名女生商量好,带了半个西瓜皮,大家向老师头上扔,老师将皮掰碎了,大家就扔皮,后来有一人无意之中从水里拿了一块石头扔过过去,老师的头破了,当时也没有埋怨同学们,赶快到游泳池的医务室包扎,回到学校后也没有再说什么。

点评

积水潭不是潭死水,它由北护城河与京西水系相连。人定湖可是死水一潭,没有活水源头来,60年代那里漂着十多只小船,有野泳的不多,我和男同学多次溜出学校去那划船,但从未下水,感觉水不净、岸边泥巴。你够勇的!  发表于 2012-7-27 14:11
发表于 2012-7-27 12: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enzhixiong 于 2012-7-27 12:05 编辑
5 C9 u; O# b+ J  w
9 |- p$ E1 }' y! s& c1 M" L2 P' v看到田学长的文章时忽然想到:我们小时候到少年之家少年宫等地参加任何课余兴趣班都是免费的!有的特长班是要通过考试选拔进入的,例如声乐班、美术班。有的兴趣班就是学校老师推荐的,比如棋类什么的。那个时候咱们国家还很穷,但是还能拿出这笔经费来培养孩子们。现在呢?真是无法言说啊!

点评

彼一时、此一时。说啥呀,谁的孩子谁抱着。把家里的孙子培养好。  发表于 2012-7-27 14:20
发表于 2012-7-27 15: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 万把三叉戟,围湖颐和园>>            郑也夫( O6 H! {0 Y$ x2 Q- [7 _! R

0 }2 H9 [  `& G, M- W- x# d    管理者特别爱说的一句话是:我代表人民。若真如此就太好了。实践这样的良好立意究竟难在何处?难在人民的利益常常是不一致的。所以更准确地说,管理者的任务是居间协调人民的利益纠纷。协调中的分寸殊难把握:纵身怀绝技,却众口难调。下面便是生动的一例。, k% c+ ?* g: Y0 y/ J
* w! b  A7 f/ G, U2 u! w4 S3 q
    不久前我在颐和园西边的团城湖畔溜达。听两人愤愤不平:“管理者既然觉得在此野泳者违法,枪毙好了,搞起这么个铁栅栏作甚,景观全毁了。”听得出来,说话者的立场和笔者大相径庭,他是反对野泳的,我是呼吁给野泳一些合法区域的。不期我们竟然在这一点上认同,水务局的修建物太煞风景了。此地何处?中国独一无二的皇家园林。现湖边已经铁桶一般围起三米高的铁栏杆。为防止人们拉弯铁条钻进去,这次使用的是碗口粗的铁管子,每个铁管子上端都有一个小小的三叉戟,以威慑攀越者。还嫌不够,若干地段还铺设了极具杀伤力的铁丝网。颐和园的常客们,百般无聊之际,细数了一遍,共有一万零四百多根铁管子,也就是说有一万零四百个三叉戟直指青天。您想,这阵势和颐和之园有多大的反差,哪还有一丝一毫的和气。公园水域可以不可以野泳几年来一直在争议。上述牢骚说明,反对者也颇不赞同铁栏杆,因为它对景观的破坏远远地、大大地超过了野泳。须知,本园是人类文化遗产,管理者有在此大兴土木的权利吗?
, n: Y9 H( A# n; O# H4 u6 p# j* ~/ I$ T- Z! _8 I& K- ^2 G
    以上是无形资源之破坏。有形资产的消耗不能与之相比,但也不能不说。一万多根三米长、碗口粗的铁管子,外加三叉戟和铁丝网。花了纳税人这许多银子,你们经过主人的允准了吗?有报道说花销超过一千万元。如嫌所说不确就太好了,给我们报个帐吧。问我们是谁?是你的主人们。; M6 r# r/ }, P! }3 \9 Z6 ?! Q

4 i9 O( p, F. r, R    纳税人在公园野泳上或有分歧,但纳税人的钱这么花,背离了他们双方的意愿。再别说代表人民了,在这一案例中此说法已经彻头彻尾地落空了。5 _! q0 Q8 i6 E
3 g% E3 P% h+ L0 q# e. V
    再为读者提供两条信息。斯文之地请出铁将军原为不祥之兆。果然不几天,就发生了肢体冲突,一位长期在此游泳的老者被打掉两颗牙。此其一。其二,铁栏杆虽然密不透风,铁杆野泳者挖空心思,每日仍有数十人穿越栏杆一泳为快。耗资千万元,收效竟如此,管理者敢不反思。' e6 s  p8 t- ^8 I8 B& \. b& ?. k  q

/ z' a( l% n4 M6 O. D    说完了形而下的议论,再聊两句形而上。怎样定义一个人?他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哪里?是脸蛋还是身材,是胳膊还是腿,是心脏还是脑袋?或者缺一不可。但是现代科技可以完成器官移植了。换了肝、换了肾、换了心脏,他还是原来的他吗?我们以什么判断我们熟悉的那个朋友?我以为构成一个成人特征的是他的习惯,构成一方人之特征的是他们的习俗。尊重一个人、一方人,就要尊重他的习惯、他们的习俗。比如吸烟伤害身体,我们却不可以强行杜绝吸烟,只能强制瘾君子们到私密的地方去吸烟,大家相安无事。但是自然水域中的游泳不可能在私人场域中实现,却又传统深厚,有数百年的历史,期间还有伟大领袖的亲自提倡,已经造就出无数热爱野泳的公民。划分区域,各得其所,疏堵兼备,几乎是唯一的管理方略。时代变了,野泳者不是要求有水皆可泳,只是要求留给他们几块自然水域,不行吗?如果提出饮用水的问题,为什么矛盾没有解决前,就将一个长期冲突之地划作北京饮用水之重镇。退一步说,如果市人大通过了团城湖作北京饮用水储库,不必修建破坏文化遗产、耗资一千万、又看不住游泳人的铁栏杆,谁下水拘留谁就是了。长期以来,饮用水源有沦为禁泳借口之嫌疑,因为大家分明看到,北京非饮用水之自然水域没有一块是允许游泳的。在偌大的北京企图将这一习俗斩尽杀绝,恐怕是管理者玩大了,结果是成本过高,还下不了台。临了再撂下一句狠话:蓄意扼杀市民习俗者是要上史书的。# U3 p3 ]5 K4 H) ~2 n# j0 F
0 V5 ?7 m* ~& ?5 @1 \8 y3 Y
                                                     载于《南方周末》2012年7月12日
* o$ S( K6 h, A7 K  Q  Q
发表于 2012-7-27 17: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shenzhixiong 发表于 2012-7-27 12:02 ( x* X: U, @; ]7 m
看到田学长的文章时忽然想到:我们小时候到少年之家少年宫等地参加任何课余兴趣班都是免费的!有的特长班是 ...

; a+ e- g! O8 U! C1 j那时候家长不用担心寒暑假孩子没人管。一般大院都有少年之家,少年之家有一两个老师或管理人员,孩子去那里不用交管理费。放假后,大家都聚到那里,可以写作业,借书看,还可以打乒乓球,跳皮筋,拽沙包,推铁环,玩攻城,玩的不亦乐乎。这个中国特色怎么后来就不坚持了呢?{:soso_e132:}* a! ]7 m2 f/ h. s
发表于 2012-7-27 17: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让野泳,是因为每年一些人因野泳而失去生命,所以政府为了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失禁止野泳。{:soso_e129:}' _& ~1 c: _4 Y6 y3 Z* Q
发表于 2012-7-28 01: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江 发表于 2012-7-22 14:25   b* e9 m: G! S" c. y# S1 T- C0 y4 [
静江,我开始也瞎弄了半天,还又用QQ号注册了一个,发现都给捆绑上了。后来发现只要在版面右上角按原来的 ...
/ \2 }% r, g$ V" v3 x, J8 V
只能看,不知道怎么注册,看到秋江介绍很简单就登上来了,忒好了。

点评

好呀......我的同班同学  发表于 2012-7-28 08:47
发表于 2012-7-28 09: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的花猜出来了没有?2 O( J/ U0 [' {6 F% p/ D
再请大家猜一个吧:  [5 v0 x$ [) ?# P. o# y1 n1 P
lszlzqk.jpg
匿名  发表于 2012-7-28 10:03:14
青稞、
发表于 2012-7-28 1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稞或燕麦。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13: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7-28 13:39 编辑
" O. O; x2 ?$ W4 a3 m) x0 w3 k& J* {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火的战车主题曲响彻伦敦——  
8 h0 A6 T; A9 O" l4 l" y9 w7 |. R3 [9 c/ z9 H) Z8 i" z
http://player.ku6.com/refer/1EK-7HvTEcTaTjha7Uz4ag../v.swf
4 p) i( _" ]$ x8 K8 j+ q. o$ v. f+ h
发表于 2012-7-28 13: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是青稞。
发表于 2012-7-28 13: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猜一个吧。
8 w  Z( B- ?% R: N) S* |这纪念馆是纪念谁啊?
  Q, x) ?3 A) W5 Z1 o& v sscwjxt-1.jpg
发表于 2012-7-28 13: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闺女俊! 是不是举案齐眉那一位呀.
发表于 2012-7-28 15: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相如的娘子—卓文君。
发表于 2012-7-28 15: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是王昭君。
发表于 2012-7-28 18: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tou 发表于 2012-7-28 13:55 / K9 M# q0 P% ]% c  r2 u
这闺女俊! 是不是举案齐眉那一位呀.

9 s; W# a" B# a( P/ ~  H哈哈哈哈哈哈哈......,您可乐死我了。那雕塑真是给人“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的形象吗?晕了...
发表于 2012-7-28 18: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虹飞小屋学长,是薛涛。
发表于 2012-7-28 20: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呜呜,原来是才女薛涛!
发表于 2012-7-29 08: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青草入川藏,不知回来了没有?我想看不在旅游线路上的风光景致,可有?发几张看看...
( y; K1 O- R! y' D5 ]8 |记得刚工作没几年的时候第一次出差到成都,去过一个什么公园,见过一个薛涛井,才知薛涛的大名!可怜那场浩劫令我们如此的浅学薄知,至今也不敢和人聊什么诗词歌赋,呵呵,惭愧!
发表于 2012-7-29 08: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兰台秘笈 于 2012-7-29 08:53 编辑 $ t, q2 {) C, m9 }
4 A% W+ D4 A- h( i9 S5 ]$ \- Q( y- f
那个花估计是猜不出来了,你自己报大名吧!  [) K' p! a9 |  g  d% k6 O
看看我以为有点儿相似的花
IMG_5225s.jpg
IMG_5231s.jpg
发表于 2012-7-29 13: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倒霉,由于一次误操作,我把相机里文件夹全部删除了,里面那些包括兰台秘笈同学希望看到的这次拍的边边角角的照片都一起蒸发了。惋惜之余,琢磨琢磨,也许注定了有些东西是不能带走的吧。
发表于 2012-7-29 13: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把在新疆拍的有点趣味的照片贴几张吧。
. N( E4 E7 U6 |: b7 [  f) O/ ^ xyhy-5.jpg
9 P0 n6 f. Q; ~4 M2 }! g这是叶子还绿时的小叶胡杨。

点评

很向往去一趟~~  发表于 2012-8-12 15:49
发表于 2012-7-29 13: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xbrtlxrxl-11.jpg 看看,这盘山路还好玩吧。
  L  Z1 G3 c5 R" h7 k& f

点评

很好!要是晴天就更好啦!  发表于 2012-8-12 15:50
发表于 2012-7-29 13: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色入帘青 于 2012-7-29 13:35 编辑 & }% f8 P2 s/ k# c) _- u5 h

' W, g) ~& n$ j, J5 I6 Z9 r这是特克斯河滩地上大片的葵花。) S' R3 W+ h* Y
tksyk-2.jpg
2 K& ~# V7 O0 x
6 a. s1 ^6 a' }5 i, E第一次看到蜜蜂采葵花。
yk-2.jpg
发表于 2012-7-29 13: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hlh-5.jpg
- H' p/ n" _, x/ z3 ^$ Z; J红柳开花了。

点评

好看!  发表于 2012-8-12 15:51
发表于 2012-7-29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柳花真漂亮!{:soso_e144:}
发表于 2012-7-29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回到北京,闷热、雾气腾腾的天气真令人难耐,还是留恋在大同和内蒙草原清爽的气候!* u/ B6 |6 u. l$ O2 |
   因为总预报京东方向再降雨,所以承德的木兰围场、塞罕坝这次就不去了,可专门再找几天的时间去。
发表于 2012-7-29 18: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北京21号的大暴雨,竟导致如此灾害。当时我还在大同,还好我家一个在24高层,一个在半山,都没有被淹,但窗户没关紧,进了不少水。同学们都还好吧?大家防灾意识都要加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5 19:05 , Processed in 1.273831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