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c) O* V [ O$ k9 x' |

' E: R. c& x8 {8 A( [卫星照片显示,鼓楼东南角(图中白框内区域)已经被夷为平地。
1 @6 S! u( N. b
0 V0 @3 Y) g( h( G* [0 y
1955年,传奇女性林徽因逝世前说:“今天,你们拆了旧的,明天你们会后悔,会再去建假的。”57年后,一语成谶。她的故居突遭拆除,几成瓦砾。
1 D7 S' K6 t% p. j 1994年,摇滚歌手何勇站在北京钟鼓楼,感觉到“今天的钟鼓楼和以前不一样”,“太吵、太乱”,他无奈地唱着:“单车踏着落叶,看着夕阳不见,银锭桥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
( Z2 a9 l, O1 T1 |$ X1 G- i9 e 2012年,著名建筑艺术评论家方振宁微博爆料:“钟鼓楼之间地区四合院将被拆。这不是要申遗的北京中轴线吗?看来北京是奥运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之后,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大规模地、史无前例地破旧立新了。”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潇湘晨报记者胡维 长沙报道
; ~! @9 j5 G2 J) S
2月1日,方振宁考察钟鼓楼两边待拆的地域,并在微博上发布了他拍摄的数幅照片。昨天上午8时,方振宁在微博和博客同时发布谷歌卫星截图,根据图片显示,“鼓楼东南角已被夷为平地”。钟鼓楼之间的四合院拆除工作,则已经暂停。
: e" |! K1 W# ]& ~9 K; S9 }
现场:鼓楼东南角只剩一片尘土
4 N- c% l/ Z$ M* `
昨天晚上,方振宁告诉记者,2月1日起,他从豆腐池胡同开始,沿着钟鼓楼轴线两侧进行了考察。鼓楼东南角已经被拆迁完毕,只剩下了一片尘土。同时,基于社会各方的反对意见,钟鼓楼轴线两侧的房屋征收计划被暂停,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办公室的告示表明:“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北京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至2012年11月30日止在上述征收范围内暂停办理下列事项: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和改变房屋用途、变更房屋权属登记等不当增加补偿费用的行为。”
0 X/ k! g, A9 C9 J 征收计划将推迟到2012年11月30日以后。
) W3 [# j. L$ Q: x9 m2 L1 ^ 在博客中,方振宁写道:“寒冬里美丽的鼓楼东大街,虽然有些萧瑟,但是有人的活动,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气和活力。走到街的西口,我发现路边的建筑都消失了,隔着围墙,什么也看不见,我寻找可以看到里面的豁口,发现有门缝可以窥视,于是将镜头偷偷探了进去。我看到里面已夷为平地,吓了一跳,浑身感觉发冷,这难道就是北京未来的蓝图吗?600年形成的古城,就这样被侵蚀吗?”
1 C/ v# g* r) F3 k" A- u2 ], \ 尽管官方征收计划推迟,但方振宁的疑虑并不能消除。他认为,宣武门菜市口的便宜坊和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都是前车之鉴。首先,民众没有被告知征收房屋是为了什么,拆迁之后这块土地的功能和用途是什么,从而社会无法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其次,开发商和政府都没有考虑到拆迁过后的再生问题,把四合院拆迁就等于判了死刑,破坏了北京几百年来的城市肌理。
8 O% c* J% O7 Y, E: o. ]9 W# O
担忧:可能起到不好的带头作用
, l6 N% L) L. I9 A 方振宁告诉记者,据他了解,钟楼东南部分被拆除已经三年多了,但是日前他去看时,这块地仍然空着,丝毫没有破土动工的迹象。“为什么北京有的四合院能价值数千万甚至上亿,为什么有的四合院就得被拆除?”方振宁反问道。
& r2 x& z2 K2 ]1 B
对于梁、林故居被拆除,方振宁认为,这令人扼腕叹息。对历史文化古迹的最好保护,是坚持“三原”原则:原物、原址、原状。但现实中,以“开发保护”之名,擅自改建、整饬、位移、拆迁文物建筑等的现象却大行其道,此次梁、林故居被毁,甚至搬出了“维修性拆除”的荒唐名目。方振宁说,“你把钟楼、鼓楼周边的古巷,四合院都拆除了,留两个光秃秃的楼,还有什么文化意义呢,这不就破坏了人文景观的底蕴了么?”
9 d* J# r! ]( H: s( R/ R
方振宁向记者表示,接下来他会继续考察北京的南锣鼓巷、帽儿胡同等古建筑。他同时表达了担忧,认为北京这种拆除古建筑的行为,会起到非常不好的带头作用,以后各省各地方也许就会学北京这样,将带有地方特色、历史底蕴的古建筑随意拆除,那么我们的子孙就只能在书籍里看到他们先祖的智慧了。
# W1 f. f- ?+ _0 f+ C; h; d! y 另据南方某媒体今年1月份《“洋公司”围猎中国历史街区》的报道,早在2009年,美国公司波士顿设计就已经拿下了北京钟鼓楼时间文化艺术区项目。根据效果图,这个名为“北京时间”的文化广场将建在钟楼和鼓楼之间,而这里正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建筑区域。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涉及历史文保的规划项目,业界权威并不愿意插手,因为容易背上骂名。”
( e' R: z! D8 m% C
[解决之道]
, b6 W. `) H* t “维护后重新使用可一举两得”
3 M9 Z9 R) R% h4 [! q# i( w7 a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解明镜博士分析称,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古建筑保护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因素,因为古建筑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经济价值巨大,同时容积率又低,因此不少商人瞄上了这些经济利益巨大的土地。因为有些古建筑他不是文物,只是保护建筑,类似于去年被拆除的长沙4号公馆就是如此。对于是文物的古建筑只需要按照相关的文物法规来采取措施,基本上都能让文物古建筑得到比较好的保护。
- d8 p: W! N, f+ Y' Z) @% s8 q
对于古建筑的保存,解明镜博士认为,目前看来开放旅游项目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他举了湖南岳阳张谷英村的例子,旅游开放能比较完整地保存一个古建筑群,其自身维护的费用来源也能得到好的解决。比较可惜的就是福州的三坊七巷,最终没能完整的留下,留下的部分建筑并不能完整的表现其历史风韵,让人颇感遗憾。
5 ~& l2 R. T8 U; E
解明镜认为,未来能够大面积推广的,是古建筑的可持续性的重新使用。类似于北京的有些四合院,将外面完整的面貌留下,内部可以进行一些现代的改造,增加生活设施。这样就可以使用了,“北京还不是有价值不菲的四合院吗,这样也是未来古建筑的出路。”
0 U1 h: Y# q% _( ^ 解明镜介绍,在法国有不少中世纪留下的古建筑,大部分都被维护后重新使用起来,一举两得。
( y0 F# u2 }; e& G" R [时评]
8 |9 \5 { g! [2 I
“拆的是房子,痛的却是文化”
9 I0 {# x# V' P! }+ l; @ 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保护好包括名人故居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近年来,各地文物被毁、遗迹被拆的事件屡见不鲜。据2011年底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当中,新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为536001处,其中约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已消失。
9 S: B. p F( c: f& W+ h 冰冷的数字后面是一幢幢百年乃至千年建筑的轰然倒塌,是一页页特殊历史文化信息的无奈沉沦。以名人故居为例,故居大部分位于老城区内,除了建筑本身的价值,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的微型样本和魂魄所在,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厢一院、一书一画莫不含载特殊的历史文化内容,是后人追索名人风采和时代风貌的重要依凭。任由这些历经风雨淘洗的老房子、老建筑消失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对不起历史先贤,更有愧于后人。
8 Z0 F, {3 `9 P6 N0 M0 b
明眼人一看便知,许多地方的所谓“开发保护”,大多是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只开发不保护。流毒所至,全国一大批文物建筑、历史遗存被“保护”得面目全非,处处败笔,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尽失。
- j) Q& Q6 ^" |# Z2 s+ K
此次梁、林故居被毁事件,折射出的是资本意志的强横和文保部门的孱弱,而汹汹民意背后不仅是对一幢北京老四合院的伤悼,更是对我们民族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忧思。包括名人故居在内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薪火,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情感气质,是我们走向未来、实现振兴的重要“软实力”,任何一种破坏,都是沉痛的文化之殇。新华社
2 E$ q7 K) V* {' D6 x9 x4 \
网友热议
, h; O9 b6 J9 u
1月26日,建筑师董功发布微博,“听闻钟鼓楼之间地区的四合院即将被拆”。而方振宁的微博发出后,更是引起网友热议,到记者截稿时止,该条微博被转发6000多次,评论500多条。
! d" p. U, C+ w6 T( ]
@深夜走过长安街:城市改造进程中如何保护旧城文化不容忽视,能够代表北京的,不是国贸三期、大裤衩乃至国家大剧院,正是南锣鼓巷这样一砖瓦一门墩里蕴涵的气质。前些年的大张旗鼓式拆迁改造,南锣鼓巷和鼓楼地区已是仅存的古都名片了,作为北京市民,呼吁各方关注,相关方手下留德!请求各种扩散。
+ n2 ]) J9 z: u" z @大朵小静的S:以前上学选修过中国建筑,深深被旧建筑的巧妙科学设计和美感所折服,不希望我的下一代以后只能从书中看到这些美好的建筑。
+ e- c3 ^/ U* D" [7 J) ^ Q
@abbscoms:以后我们该在照片?影像?还是记忆里?寻找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