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4-20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api在2012/4/19 14:38:00的发言:
, G0 q+ Y. E2 A6 V. G

    这张照片有点意思。

( h c9 R: ~- ^/ b+ H. d ^4 n3 G

 

! k& G( ^& a/ @5 U+ w$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d) C, `# Y)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9 14:43:30编辑过]
! y5 [* }' B8 X; @* B' L

这幢建筑上的字实在是头一次见到。上海的石库门建筑大部分都建在30年代,也有20世纪初191几年的等等,我家原来就住在市中心的石库门里弄里,同学们有住在市区各个角落的石库门里弄的我也去过一些,但是我所见到过的上面的字都是一色的阿拉伯数字,像这样的还真是头一回见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4-20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忆往情深在2012/4/19 21:53:00的发言:
$ g9 [& {: }( D

9张照片实现无缝对接,放大后仍能找到PS的痕迹,如两边建筑物包括华灯同一面有两种不同的色调,好像中间的清晰度也不如两边,不知是拍摄时改变参数还是后期制作的原因。但我仍认为是个好作品,向你学习。

6 A t+ |1 U3 [5 k8 n5 v

谢谢忆往情深校友的鼓励。

2 O( a7 v8 P! S) V+ | I

   本是初学乍练之作,放大后确实有不少的问题。昨天又在放大倍数极大的情况下进行了修改,今天去洗印了一张,待明天看结果吧。用PS接片只是尝试,做起来很麻烦,需要耐心加细心。中间清淅度是差些,待单独提高锐度后再重新合成会好些的。另放极大后还能发现不少毛病,待进一步学习提高。让我们共同探讨提高。

! A2 N8 V! ]7 }7 s) O! i5 A; I

     现有已经有新的相机带全景模式,按住快门转着拍,相机自动合成一张全景照片,方便多了。但缺少了自己创作的乐趣。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勤动手、动脑有利健康。

发表于 2012-4-20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忆往情深在2012/4/19 21:31:00的发言:
1 z* w/ _) C3 o1 M5 C; e, }' C

你的建议很好,主编有何高见。

7 X, }7 E: R6 c- |) l

    忆往情深:建议你令CAO、LIANG、CHANG三位筹划此事。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xyzn2005在2012/4/20 8:41:00的发言:
. d. P8 [- y+ i+ A$ J# F; B( X

这幢建筑上的字实在是头一次见到。上海的石库门建筑大部分都建在30年代,也有20世纪初191几年的等等,我家原来就住在市中心的石库门里弄里,同学们有住在市区各个角落的石库门里弄的我也去过一些,但是我所见到过的上面的字都是一色的阿拉伯数字,像这样的还真是头一回见到

4 N. Z& ?6 Y, f' q

我猜想这个石库门的字是为现在的旅游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为了吸引游客,开发旅游。这样做不奇怪。只不过忽悠了大家,特别是上海人。请看下面两张对比的图片:SHANGHAI的汉语拼音在1933年是不会有的,可能游客提出疑问后又删去了。估计1933的“创意”来自第三张照片,就是来自葡萄酒的牌子。下面文字是转贴,可以看看,有所启发。请上海同学谈谈我的分析。 

; M" j$ ]5 S$ E. \9 P

好多年前,著名摄影家尔冬强把位于泰康路210弄内的一栋旧厂房改成了他的工作室。后来,上海很多老厂房纷纷变身,成为了时尚达人喜欢的创意园区。比如莫干山50号的M50、建国西路的八号桥、淮海西路570号的新十钢等等。我们今天要去的,是位于虹口区沙泾路上的1933老场坊。那里曾经是全东亚最大的“宰牲场”,现在是喜欢创意、建筑、摄影的人士的乐园,经常举办各类发布会、展览。

- d) y* E: u! @; r7 c' T" _1 D
: S6 } u0 N# ~' r
1933老场坊的前身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始建于1933年11月,建筑面积达29491平方米,当时,与它同等规模的宰牲场全世界只有三座,另外两座在美国和英国。上海沙泾路上的这座是完全按照英国那座设计建造的,材料也都是从英国进口的。这座昔日全东亚最大的宰牲场出自英国建筑设计大师巴尔弗斯(Balfours)之手,由当时蜚声沪上的余洪记营造厂建造完成。
- k* ]& j+ W" i
+ \! v: {4 f/ {% @
这座宰牲场于1934年1月投入使用,它把现代食品卫生理念、动物福利主义、科学工作流程和高超的建筑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前,这里每天要宰杀500头羊、300头猪、300头牛和100头牛犊,生产130多吨各类品质上乘的肉食,关系着上海全市人口的肉类供应,所以,一般人是不允许进去的。如今,废弃的宰牲场成了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它旁边的冷库现在已成了九龙宾馆。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9 Y- d3 \( ~9 N0 @!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0 10:06:0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4-20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8381在2012/4/20 8:43:00的发言:
4 e. B8 Q9 k: C5 D4 I

谢谢忆往情深校友的鼓励。

& A) O3 ^3 {$ b: r2 X

   本是初学乍练之作,放大后确实有不少的问题。昨天又在放大倍数极大的情况下进行了修改,今天去洗印了一张,待明天看结果吧。用PS接片只是尝试,做起来很麻烦,需要耐心加细心。中间清淅度是差些,待单独提高锐度后再重新合成会好些的。另放极大后还能发现不少毛病,待进一步学习提高。让我们共同探讨提高。

" u5 N' o. M# s& W3 {/ i, ^

     现有已经有新的相机带全景模式,按住快门转着拍,相机自动合成一张全景照片,方便多了。但缺少了自己创作的乐趣。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勤动手、动脑有利健康。

- K, E, S, @) v7 R5 M+ m

用全景模式自动生成的照片效果并不好,我用过,比用PS合成的要相差很多!校友的这九张片子在选景的角度方面我觉得很好。如果有足够的重叠度,就可以做到“天衣无缝”了。

/ x" N0 r& k: U3 e7 i0 L

另外,如果校友是用PS的话,在合成的过程中是可以单张调整的(包括色调、锐度等等。),因为虽然把九张照片放在一块画布上,但每一张都在不同的“层”上;可以对每一个层进行单独调整。有时,甚至要对照片进行拉伸和扭曲(PS有对照片进行任意改变的功能,校友的这张照片的左边就有一处接缝,好像需要进行这样的操作。)。

/ j0 K& \6 R- z( |! s1 Q

保留好这九张片子,等技术提高后,将会做出一幅相当不错的“作品”,冲成大幅照片可以挂在客厅里!

2 H9 u4 `4 b6 R- J9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0 11:34:2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12/4/19 19:20:00的发言:
' o/ T! Y. Y9 J0 \# \, L S

发一张滨州红叶川的照片,用4张合成,拍的时候没有用架子。其实用不用架子,我自己的感觉: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关系不大。总之,在一个点转着拍,在合成时要做到“天衣无缝”角度的处理是比较麻烦的(两张合成关系好像不大)。

* P8 B9 |& E, D- |

两张都很好,第一张长条的照片更好些,有机会我一定试试,得看我的兴致。其实我原来搞过拼图,就是失效分析工作中的显微金相照片。和现在的宏观照片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那时还没有电脑,一切都是手工完成,有了电脑和相应软件会更方便、快捷。

发表于 2012-4-20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4/20 10:04:00的发言:
$ N; | @3 U k% K6 u, D- L/ T& J0 C

我猜想这个石库门的字是为现在的旅游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为了吸引游客,开发旅游。这样做不奇怪。只不过忽悠了大家,特别是上海人。请看下面两张对比的图片:SHANGHAI的汉语拼音在1933年是不会有的,可能游客提出疑问后又删去了。估计1933的“创意”来自第三张照片,就是来自葡萄酒的牌子。下面文字是转贴,可以看看,有所启发。请上海同学谈谈我的分析。 

+ K: Z; N# I/ {- W" Q& A4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0 10:06:09编辑过]
; [& a% w% O4 Q" I1 ~# x. F2 P

同意你的看法!

发表于 2012-4-20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一张上海老照片(据百度图片)。

% O0 ~$ ?' K1 R; d: M

 

5 E: {2 d: I1 z( L6 S

  

- F* V$ ]6 Y; s5 y7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0 12:32:32编辑过]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发表于 2012-4-20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12/4/20 11:19:00的发言:
5 N0 m/ I" k% W2 B

校友的这张照片的左边就有一处接缝,好像需要进行这样的操作。)。

* `+ V! Q" P& \! v0 q

保留好这九张片子,等技术提高后,将会做出一幅相当不错的“作品”,冲成大幅照片可以挂在客厅里!

& C6 v/ t( J4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0 11:34:25编辑过]
7 q/ j- W' L7 F* G

谢谢校友的指导。上传的这张合成照片确实问题不少。合成后一高兴就发到网上了,后来发现传的太勿忙了。高倍放大后发现了不少问题又进行了多次修改,现在好多了。昨天洗印了一张11X150厘米的长卷取回来仔细观看效果还不错。总得来讲第一次尝试成功了!

发表于 2012-4-20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一张上海老照片据百度图片)。

4 x4 g. M0 _, \0 y* ^

 

/ {2 z4 X2 b3 A, E0 i( n/ C

  

& b; c3 ], ~, g! s+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0 13:26:38编辑过]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发表于 2012-4-20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4/20 10:04:00的发言:
" c: Y+ @# S8 Y7 z) k$ V

我猜想这个石库门的字是为现在的旅游需要而“创造”出来

* Q- d) G5 v% q4 f/ [8 S

刚才我就想看看下面小字是什么,可是照片太小看不出来,现在才看清,原来是修旧变新的“夹生饭”。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1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xyzn2005在2012/4/20 17:33:00的发言:
& B+ F+ C& W& ?. R/ j& s, V! ]

刚才我就想看看下面小字是什么,可是照片太小看不出来,现在才看清,原来是修旧变新的“夹生饭”。

8 z4 B. i5 s* v, |! f, Y2 q

小字在哪里?哪张照片太小。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api在2012/4/20 13:23:00的发言:
- d- q* @4 n3 |/ w2 ?( c

    转发一张上海老照片据百度图片)。

9 ~9 |8 H% L% h* l& E; k) R

 

3 A: c! v; ]1 G# i8 S9 y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r( i5 ?& I( ~) c/ k# E! M;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0 13:26:38编辑过]
' j: ?8 E3 ^" w0 v1 o4 T

刚才查了一下韦氏(威妥玛)词典,原来“上海”一词的汉语拼音和韦氏词典是相同的。即使这样,我还是倾向于“19叁Ⅲ”是旅游开发者的创意。否则为何改动“[19叁Ⅲ]”为“19叁Ⅲ”并且删去“上海 SHANGHAI”?

发表于 2012-4-20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街坊1933照片在网易上看到的,发时我已放大,原片我怎麽也找不着了。“19叁III”的写法,像是今人的旅游创意。

I _9 S' v: s/ `$ \' Q

 

% {) m& k. x# H1 m' i

 

9 v, K: o# d- n6 Y# x& m# J) I

 

( s- w) s4 _6 Z, P# S

 

- W$ O, J: c- ?5 H! H0 P

 

' b" I# T2 W$ Q' g" W3 I: W; W

 

- ?! e# i% W( I


 

5 Q3 ]/ _* O; J7 R% t! c- c

 

发表于 2012-4-21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api在2012/4/20 20:35:00的发言:
/ g2 p# h: N4 k+ s+ ]( a

     老街坊1933照片在网易上看到的,发时我已放大,原片我怎麽也找不着了。“19叁III”的写法,像是今人的旅游创意。

/ B `& e# j5 {: k' T4 t. C7 d3 [

     你发的上海老照片引起我对上海的记忆,我曾数次去上海。第一次去上海,还是在航校文革中。到上海想买点小吃,问多少钱,说“一高斯”反复说了几遍也没明白,后来在别人帮助下,才知道是“一毛四”,在上海真有外乡人的感觉。1976年我的同学在上海实习,到“单修面”的理发店去吃面条。我住在上海航校,第一个接待我的人叫姬根海很热情,上海航校分到北京有一个同学李颖与我同厂,据她说姬分到外地。上海有半两粮票,足见上海人的精细,也是异乡人挖苦上海人“抠门”的证据。除语言不顺外,当时的上海水质不好,充满着漂白粉味,以后好转。不过和平饭店,外滩的小公园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0 Q& W8 q3 w$ t% M9 C1 t

      如有机会,重游上海。

! \ u1 ?8 \0 e- q1 P7 u1 ~$ j' s#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1 9:36:54编辑过]
发表于 2012-4-21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新发的《老干部之家》杂志上,看到了一首“辘轳是”,自已觉得有点意思,现介绍给大家。

* R) s, s; t$ u3 ~

 

7 S9 ]$ Z C$ Q1 S9 E/ o

                                       一

3 h, G( [# y S5 w" h+ K" m1 {

                                 卷        痕

* A% o5 ?7 o" x7 i1 R, x) j" Q

                             半                 秋

& J9 K9 @ |4 T. [

                          帘                        月

2 c9 e/ e# L, Y! T

                             楼                 曲

2 e+ O2 t1 t- B9 J5 Q) Q$ H1 b

                                 画        如

2 a7 ^2 ~. P. W6 K h! t* ]

                                    上  钩

4 B- {+ J! D0 I5 e0 B9 `' y

       

6 B$ U1 r: X( q; M8 i

         各位,你能从中读出几首诗呢?杂志上介绍了几种,先发给大家欣赏。

) q- R* s1 |! w* p; u

         一·读三言:秋月曲,曲如钩,上画楼,帘半卷,一痕秋。

* X/ ^+ }* }9 G `2 E" ?

         二·读四言:月曲如钩,钩上画楼,楼帘半卷,卷一痕秋。

9 F- B7 V, p- Y9 K2 D0 P7 \ |( c

         三·读五言:秋月曲如钩,如钩上画楼。画楼帘半卷,半卷一痕秋。

7 o1 m* P7 N3 ~8 y

         四·读七言:一痕秋月曲如钩,月曲如钩上画楼。钩上画楼帘半卷,楼帘半卷一痕秋。

3 ]+ r, k* y& E! u1 ^

         五·反读:   秋痕一卷半帘楼,卷半帘楼画上钩。楼画上钩如曲月,画上钩如曲月秋。

# P; g; m, h/ S! k

         六·读十六字令:秋,月曲如钩上画楼。帘半卷,半卷一痕秋。

/ D# V1 i1 X' G" ?! O" x( M

         以上基本上是杂志上的答案,我略有调整。请大家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读法。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2/4/20 6:34:00的发言:
0 m( }$ H/ k b/ |* ~3 C

时过境迁,现在再搞航模有点挑水的回头--过景(井)了,不过心里有这个想法。

3 a3 K; t! `" ?, y' c

我最早搞航模是弹射的,记得小学四年级开始,寒暑假期或者星期天都做一个,弹上天后顶多滑翔10秒钟。即使这样还是乐此不乏。后来也搞了牵引航模。到航校文革期间无所事事,就在宿舍里做实体航模,按《航空知识》杂志上的图纸做过美F105鬼怪式、苏米格15的模型,班里其他同学看见后很多也做了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忆往情深在2012/4/21 9:31:00的发言:
3 c7 E; ?1 y Y c" H7 p/ n

到“单修面”的理发店去吃面条。

- j" J; ]- Z$ B/ G, m

我住在上海航校,第一个接待我的人叫姬根海很热情,上海航校分到北京有一个同学李颖与我同厂,据她说姬分到外地。

: b& V5 {/ p h& m

怎么到理发店去吃面条?理发店也卖面条?

发表于 2012-4-21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4/21 14:21:00的发言:
) N, r. ~3 j$ P n

怎么到理发店去吃面条?理发店也卖面条?

& v9 |0 }6 S1 D8 b# e

上海的“单修面”是指只刮脸不理发,同学误解为面馆,推门进去才知走错。

发表于 2012-4-21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忆往情深:我文革时也到过上海,至今未忘的是上海的阳春面和炒馄饨,既便宜有好吃的小吃。以后再到上海(两次)阳春面到有,炒馄饨却再也没有见到过。总有一点儿遗憾 。                     

$ n8 R) w0 q+ q' n0 N% G8 W1 T.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1 18:09:2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上官云珠演的这部老电影吗?

8 C/ ?' t, \. h! L8 ?7 v$ ^! O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发表于 2012-4-21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4/20 17:50:00的发言:
( B/ D: s4 U" z

小字在哪里?哪张照片太小。

2 I$ B+ a, J4 \, B3 B

我指的是902楼19叁Ⅲ下面的字小看不清,912楼19叁Ⅲ下面的汉语拼音就看得很清楚了。这汉语拼音是我们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才学的,之前根本就没有。当然不会出现在三十年代的建筑上了。

( B5 R+ @6 V5 ^& x

看902照片时不仔细,误以为是石库门弄堂口,看了912楼的介绍后才注意到两侧与石库门不一样原来是宰牲场(我们老百姓叫杀牛场).

: j2 J$ i3 \: s6 \" D6 D!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1 23:12:35编辑过]
发表于 2012-4-21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忆往情深在2012/4/21 9:31:00的发言:
9 c& v( j% G. N% a1 z

     你发的上海老照片引起我对上海的记忆,我曾数次去上海。.....我住在上海航校,第一个接待我的人叫姬根海很热情,上海航校分到北京有一个同学李颖与我同厂,据她说姬分到外地。     

4 j1 P* A2 x0 D$ P& Z

姬根海和我同届是8631班的,他在毕业前参军。复员后回到上海当过上海客车厂的党委书记兼厂长,退休前是上海市公用事业局重大工程指挥部的副总指挥。

- G" |% o' C: o4 z1 y% I/ r

这是前几年我和姬根海在一次聚会时的照片

rjICmSaU.jpg
$ n0 G) n9 Z' Q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1 22:55:56编辑过]
发表于 2012-4-22 0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4/21 13:12:00的发言:
: ]' A' }4 [) |6 U$ A( }

我最早搞航模是弹射的,记得小学四年级开始,

0 `+ O, M* X% g6 w; t

弹射模型是航模的基础。我最早是在朝阳区少年之家航模队,第一架模型当然是弹射机。在制作之前先学一些飞行原理,才开始用松木制做机身,桐木制作机翼和尾翼,机翼要用砂纸磨出流线的翼型。胶是“化学胶”,那时条件不算很好,当要比60-62强一些。化学胶是用香蕉水(现在说应该叫“硝基稀料”)泡破乒乓球。弹射机少年级成绩是30秒,我第一次试飞就到到了少年级。1959年5月初,奖励我们到西郊机场观看了空军飞行表演,还见到了彭德怀元帅。6月1号参加北京市比赛,又奖励我们到西郊机场坐了两圈飞机(安二型)。从此爱上了航模,以致考上航校。

发表于 2012-4-22 0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忆往情深在2012/4/21 9:31:00的发言:
. |. G% g( A/ S5 ]5 J3 k; T

第一次去上海,还是在航校文革中。......我住在上海航校,

6 C! d+ N3 j) s4 M

是1966年8月吗?坐火车嫌慢,到沧州换的后面一列快车。到上海先到三机部驻沪办事处,后住到上海航校。上海航校发生了......

发表于 2012-4-22 0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为什么昨天晚上我发的引用922楼忆往情深的话和我讲的姬根海的情况今天找不到了。

6 u) s2 I& V( i# x+ p b! l

我住在上海航校,第一个接待我的人叫姬根海很热情,上海航校分到北京有一个同学李颖与我同厂,据她说姬分到外地。

9 {2 M! |! S& s) j) x' |

姬根海与我同届是8631班的,在校时是话剧队和广播台的骨干,毕业前参军了。复员后回到上海,曾任上海客车厂(公用事业局下属单位)党委书记兼厂长,退休前任上海公用事业局重大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这些年我们在聚会中经常碰到,去年11月我们还一起去看望了因患胰腺癌而病重住院的18631的同学。

2 B+ e$ Z4 h; m" V4 a(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2 7:55:18编辑过]
发表于 2012-4-22 0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xyzn2005在2012/4/22 7:51:00的发言:
, _( z+ `2 ^% M+ a

不知为什么昨天晚上我发的引用922楼忆往情深的话和我讲的姬根海的情况今天找不到了。

! i2 o- z( m5 z7 ~, p

几分钟前我看到了,还有一张照片。怎么转眼不见了?

发表于 2012-4-22 0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忆往情深在2012/4/21 9:31:00的发言:
% v2 B3 L. L1 O9 F9 Q N4 j# R+ F

     我住在上海航校,第一个接待我的人叫姬根海很热情,上海航校分到北京有一个同学李颖与我同厂,据她说姬分到外地。

: ]- C, J- e# b G, ^' a

% D) N/ U2 R+ y) Y w, G

$ j) A" C" p1 a. a6 ]8 C% P& e. Z4 M3 C) Q/ V! K0 }; z r. `& r
3 o0 z3 \5 m5 J
O* Z7 t) J* P2 E# Y

姬根海与我同届是8631班的,在校时是话剧队和广播台的骨干,毕业前参军了。复员后回到上海,曾任上海客车厂(公用事业局下属单位)党委书记兼厂长,退休前任上海公用事业局重大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这些年我们在聚会中经常碰到,去年11月我们还一起去看望了因患胰腺癌而病重住院的18631的同学。

6 t; F7 F) G) q+ e* y5 e; j. T

后排左三是姬根海

ijEAXmOq.jpg
3 [' G& S6 Y2 ~% s&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2 8:12:35编辑过]
发表于 2012-4-22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xyzn2005在2012/4/22 7:58:00的发言:
+ s* J/ D, Z2 Q4 x) M

% r& Z! y7 c' r

0 x$ u6 E5 v# n6 `6 U! f3 w7 L' b9 U8 i" u4 P% o! o( Q, r) ]- m6 e0 s( d
" s6 D6 \, z* ?! \
" C; M# Y$ j$ L0 F7 i

姬根海与我同届是8631班的,在校时是话剧队和广播台的骨干,毕业前参军了。复员后回到上海,曾任上海客车厂(公用事业局下属单位)党委书记兼厂长,退休前任上海公用事业局重大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这些年我们在聚会中经常碰到,去年11月我们还一起去看望了因患胰腺癌而病重住院的18631的同学。

. M0 T; I9 |8 m }/ m, E/ @* I

         非常感谢你给我提供的有关姬根海的情况,如有可能请代我向他问好,也可能他可能记不起曾经接待过的北京航校同学,但是我至今不能忘记他的热情。在上海航校住的时间不长,具体时间已经忘记,只记得当时同济大学正在批斗赵丹。

发表于 2012-4-22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忆往情深在2012/4/22 8:19:00的发言:
8 R1 _9 G4 G& ]5 F7 z6 t# `4 ?0 g% v' P

         非常感谢你给我提供的有关姬根海的情况,如有可能请代我向他问好,也可能他可能记不起曾经接待过的北京航校同学,但是我至今不能忘记他的热情。在上海航校住的时间不长,具体时间已经忘记,只记得当时同济大学正在批斗赵丹。

; U. r; X3 g6 W% j) I' J0 [

我已给姬根海发了邮件,把你的话复制给他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6 07:17 , Processed in 1.63520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