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26|回复: 36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含18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2-5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年假期,偶然在某山坡玉米田中发现一处青铜时代早期聚落遗址。整个遗址受到耕扰,大量陶片散布地面。根据观察估算,这个遗址面积大约3万平方米,属大型聚落。聚落,可以理解为上古的部落村。

. N2 C1 Q+ M: f: W9 z: |

今天又跑去拾陶片,收集到一些器足与刻划、堆塑陶器残片;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一个完整的陶纺轮,陶纺轮是上古的人们纺麻线的工具。有一个遗憾是没找到石器。

" B5 T0 k& W) E4 I% C! ]

这里的陶片属于火候较高的夹砂红陶,根据所见的标本判断,这个青铜时代文化与辽河流域某文化有重要的渊源关系和联系,应属于同一时代,距今3500——4000年。

0 |. f j* ?+ {% y0 { K% V/ e

 

+ Y0 j6 j# L1 ~6 }

 

% Q2 }" p+ a1 h% J3 m$ f/ V2 |& C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9 o" Q7 L6 b9 j5 b1 }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 L# X* o6 g, i!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6 14:50:05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2-5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拣点玉米
发表于 2012-2-5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帖!信手能获得这么丰富的东西实在太有意思了!这地方以前有人考察过吗?有调查资料吗?没有的话你就得费点时间和精力啦!当然了兴趣是你的。
1 Z, r* e. F6 l1 K6 g
+ P6 ]0 y- |4 j1 K4 @) w. H* I2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5 18:43:53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5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陶纺轮可以算单件完整藏品了吧?
发表于 2012-2-6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宿城小雪在2012-2-6 2:01:00的发言:
) I5 e7 q3 U" u0 K+ T3 U2 s 5 E, x) q {6 k0 P % n) {# t) r* D/ y3 {) S

我要是说到顺便捡到什么了,盘子哥能嫉妒死~

6 Y$ S' G* I* X7 y& o5 B 9 x( S8 D0 F2 a8 t; w# M* d5 g

! ~' q# d+ r. ?1 o( r ; }4 b# D+ p# R2 p; {3 m! q 顺便捡到什么了?
发表于 2012-2-6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可以折叠的工兵锹,俄罗斯的、国朝的,都有,折叠以后不到一尺长,一边是铁锹,一边是铁镐,军迷用品商店可以买到。前几天我发掘了乾隆治镜阁,那里也是冻土,效力不下于东都铲子。

( o9 E/ W# q% y& Q6 u/ {

我的挎包里边随时带着毛刷、盒尺、照相机、大口袋,哈哈,不能说的更多啦。

9 ~: `" T" d3 T" I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2-2-6 14:54:00的发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F* M: r4 ?, O% N, u( j/ A$ _( R

哈哈,老师也来看啦?

1 c9 B( B6 g5 h7 A' l5 c8 E* N

昨天俺发现了一个纺轮,可是被冻在地上不能弄下来,就去200米外一户人家借斧子凿子,人家就问:你们这是什么道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块五的花茶在2012-2-6 11:40:00的发言:
4 ^9 e; Q% L! o7 l1 [

顺便捡到什么了?
! |4 ^+ [ I, ^+ h- \

不能说

发表于 2012-2-6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块五的花茶在2012-2-6 11:43:00的发言:
真羡慕这本事,这些搁眼前我也以为是土坷垃儿~
: Y& w$ R. T" C1 C' E7 u

俺路过那里,发现路边土堆表面有一个鼎足,看看觉得是青铜时代的,就打听土是哪里弄来的,顺着乡人指点直接上山了~

发表于 2012-2-6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货恶其弃于地,某某藏于己。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2-2-6 15:05:00的发言:
% E# O) U: Y3 ^" Q

有一种可以折叠的工兵锹,俄罗斯的、国朝的,都有,折叠以后不到一尺长,一边是铁锹,一边是铁镐,军迷用品商店可以买到。前几天我发掘了乾隆治镜阁,那里也是冻土,效力不下于东都铲子。

. Y7 }8 @/ l7 M9 \3 r/ n) Z

我的挎包里边随时带着毛刷、盒尺、照相机、大口袋,哈哈,不能说的更多啦。

" P8 w0 [0 A- h6 @3 C4 O

 

& q. _6 z7 y) ?# |7 _( G7 O/ E0 \

其实俺也自带工具、口袋,可是东北太冷,冻土特别硬。地面下不到一厘米的地方就已经坚如磐石了,小工具无论如何用力,丝毫不能挖动,是绝对挖不动。

: a; y# F, [/ y. H% V5 n% c

帖子中“遗址10”图片中的鼎足,最终没能挖出。

/ i; V' t2 M+ ^8 l9 Q

纺轮是完整的文物,借来工具又用了十多分钟,才将它与地表土一大块一起挖出。最后扔在汽车里,走了100里,土才融化掉:

" R6 @2 Z5 j: [! G) h" B

 

6 u. @- H9 o$ k. T) ?4 ~

 

ybD3Tjrt.jpg
" g9 A6 p7 K* _- `1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6 15:18:4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6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钱塘西溪女,远戍苦寒北大荒。
6 r* o9 ]8 L/ q5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6 15:45:27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6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史料说,清漪园治镜阁屋顶是黄瓦绿剪边,但是我看到了五种颜色: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玉米田中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0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2-2-6 2:22:00的发言:
3 M: z- g/ h; [+ m. V( G

距今3500——4000年。莫非是夏家店下层文化?

0 W4 m" _/ l8 D8 O, M

不是~

9 L1 Q- U% o' s

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在西辽河流域,而这里的青铜文化面貌跟分布于辽宁中部、北部的某种与夏家店下层文化互相影响的青铜时代早期文化文化相近……咳咳,这么说真罗嗦……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0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土著在2012-2-5 18:59:00的发言:
陶纺轮可以算单件完整藏品了吧?
x9 F3 w" ~3 r( Q

纺轮是完整的器物,所以说是最大的收获。

! a" K% d+ K; _! x) F3 L X" }* j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0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2-2-5 20:13:00的发言:
顺便拣点玉米
- n0 {5 U2 M+ k3 e

我要是说到顺便捡到什么了,盘子哥能嫉妒死~

发表于 2012-2-6 0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宿城小雪在2012-2-6 2:01:00的发言:
0 E' l# N8 L1 k8 @# c# j4 m

我要是说到顺便捡到什么了,盘子哥能嫉妒死~

; G5 Y: `# g; y; q' E: N# m

顺便捡了一块金朝官窑盘子。

发表于 2012-2-6 0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宿城小雪在2012-2-5 17:55:00的发言:
. O; c! Z$ U7 r4 \6 A( v ]

新年假期,偶然在某山坡玉米田中发现一处青铜时代早期聚落遗址。整个遗址受到耕扰,大量陶片散布地面。根据观察估算,这个遗址面积大约3万平方米,属大型聚落。聚落,可以理解为上古的部落村。

+ [3 l* Y% X" _, b6 P

今天又跑去拾陶片,收集到一些器足与刻划、堆塑陶器残片;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一个完整的陶纺轮,陶纺轮是上古的人们纺麻线的工具。有一个遗憾是没找到石器。

! Y0 Q& I" c- N

这里的陶片属于火候较高的夹砂红陶,根据所见的标本判断,这个青铜时代文化与辽河流域某文化有重要的渊源关系和联系,应属于同一时代,距今3500——4000年。

4 H) e) g+ r2 B" V& v* c( m

 

% ^% h9 h# T5 n& k5 U, [

 

4 N4 l" O5 b' L t. c2 a8 t: [$ _& q

距今3500——4000年。莫非是夏家店下层文化?

发表于 2012-2-6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羡慕这本事,这些搁眼前我也以为是土坷垃儿~
发表于 2012-2-9 2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宿城小雪在2012-2-9 21:,只有俺拉住树根下去查看。绕小山跑半圈才回到上面~
" c1 U V0 V; p1 U1 x

平时爱好那么多体育项目 看看!这回用上了吧?

发表于 2012-2-9 1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玉坠可能是这次刨掘最精美的一件了吧?极具猜想和此地的研究价值! gA1OiKoK.png
, ?; j" o4 R, P; x!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9 18:56:1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土著在2012-2-9 18:55:00的发言:
小玉坠可能是这次刨掘最精美的一件了吧?
& W9 W: d" \) }) G0 H6 ?

是!

- m+ m) f2 p7 e/ W' L; H; L) G

这是俺冒险的奖励。那座小山临河一侧被取土形成一个3米高的断崖,小团伙中其他人都是胆小鬼,只有俺拉住树根下去查看。刚下去就发现一个可能是房址的结构,一侧堆积烧土比较疏松,清理几下玉坠饰就出现了。不过后来爬不上山头了,绕小山跑半圈才回到上面~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9楼第4图第1排第2个,耳珰形陶纺轮,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文物。这个东西特别有特点,出这个东西的遗址,陶器群中的三足器都是鼎多鬲少;而这个耳珰形陶纺轮本身又特别少见。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遗址的青铜时代陶器有很多鱼纹、网纹的堆塑、刻划,这个现象提示我们知道那里的部落成员都是捕鱼高手~

6 l4 K$ Z0 c% p0 B: F h& g4 x

他们抬头见到阳光下晾晒的鱼网,就制造了那样的陶器,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收获可不小,不但找到完整小陶器和大型陶器残片,还找到石耜和石刀两种残断石器。最好的收获是一个棱形黑玉坠饰,是在烧土层找到的。

( v1 a0 y. B0 o0 ~: y

 

jMSQ0WFw.jpg
fG7zYfgS.jpg
UEF3aiyU.jpg
gSLcToR6.jpg
; Y) V j: Z) h7 T2 N" C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9 17:53:0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8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专业了,瞌睡什么时候挖点带金银财宝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0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惊叹!

$ [' s& u. u" E

连续2天清理采集到的标本,发现这个遗址内涵特别丰富!史前文化共有3种:2种新石器时代文化、1种青铜时代文化。此外还采集到属于汉魏以降的灰陶和辽代的三彩残片。

+ K6 k/ @9 q( f5 Q: ?9 W3 x" L

今天电话和邮件请教著名考古学家、东北史前考古名宿G先生。先生赞同我的史前文化3期说,还告诉我这个遗址在10年前就已经被注意到,之所以大量文物混杂出现,是因为当地平整山坡地所致。

8 X1 U# h$ u! c, ~3 E% L

史前文化3期:

5 k" k( Y% L, M8 y

第一期  新石器时代中期,与新乐下层文化相当,距今约7000年,本次采集到弦纹直筒罐口沿

+ m: k: f) D8 L& r

第二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保密,距今5000年,与第一期文化没有任何关系,采集到鱼纹陶片、网纹陶片、陶纺轮,扳耳陶壶残片

# r0 I7 H6 Y8 H' g$ g# R

第三期  青铜时代早期,文化类型保密,距今3500年,与第二期文化在很多遗址中伴出,其它情况难以说明。这次采集到的标本多属于这个时代,占总数90%。

. T2 ^* d- }! ]$ V3 H2 [/ K5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8 1:05:55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8 0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水、毛刷、钢丝球、胶手套、标本架、论文。
发表于 2012-2-8 0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专家只说这地方注意到了!也就是说文管所等还从没有系统研究和发掘过!再细说这里是块考古处女地!全国这类地方是很多的,你沾上了 有时间和兴趣就“玩玩”吧。佩服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4 13:58 , Processed in 1.19864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