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转载》 $ l4 y: w$ H" }9 T* o
外馆斜街 6 U) _1 j: ?* \0 i1 P
: ]# }- v: e2 H( H% e/ @ 外馆斜街位于朝阳区西北部。东起安定门外大街,西至黄寺大街。大体呈东西走向,东段略偏向东南。因街位于原外馆地区,故名外馆,亦名哈尔哈馆。
: \+ J5 O5 B% R' d I5 d ( p, C* x# ~, [1 D3 J$ w
外馆始建于明代,是京城六馆之一。这里隶属于清廷理藩院接待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地方。据《清会典》载:蒙古王公和西藏黄教领袖按照“年班制度”,每年轮班进京朝贡,谒见皇上,被分别安排在外馆和黄寺居住。另据传,当时外馆占地四十八亩,因当时蒙古共有四十八家王公贵族,故设大小宅院四十八所。一些随员及商人则用骡、马、骆驼载运皮毛、药材等土特产,搭帐篷在此与内地商人运来的丝绸、布匹、金银首饰等进行易货交易。此地与西邻的黄寺在清时期是十分繁华的地区。 ( q0 D$ o2 Y$ ~* V) }$ I
8 F. ~3 m" y, F t5 Z/ t/ h
北海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的传说
% e% \- o2 ]' E k/ c
4 D+ b/ N$ M S5 T 北海有个永安寺,永安寺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别处的狮子都是头朝外,唯独这一对狮子是头朝里。游北海的人一到堆云坊牌楼门,就会看见这一对头朝北的石狮子。所以北京人都说: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这对狮子原来也是和别的狮子一样头朝外的。为什么头朝里了呢?这里有一段传说。
1 }2 Y7 q+ B& F
5 F1 c J4 s7 {传说这对狮子,原来一直是规规矩矩地守在永安寺庙门两旁的。自从北海开放以后,永安寺的香火非常盛。到团城的,到北海的,都要到这里进香。有一天,这一对石狮正在门口蹲着,见南面来了一群香客。这些香客一边走一边说着话。它俩听一个人说:“北海白塔山的眼光门放光了。可以照见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大西天。大西天有欢喜园,欢喜园里住着仙女们。”这两个狮子听了,觉得很新奇,心想,咱们在这儿蹲了好多年,还没见过欢喜园的奇景呢,咱们也看看热闹去吧。两个商量好了,就决定支看看。可是,它俩是石狮子,白天不能走动,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行啊。它俩耐着性子等到了晚目,就悄悄地在树空子里窜来窜去。爬上白塔山一看,这白塔倒真有毫光。它俩看了一会就找眼光门。围着白塔转一圈,才看见一个象桃子一样的券门。它俩想,这大概就是眼光门吧。再仔细一看,上边不有金色的云纹,这门凹进去一块,可是没有开,门里还刷着朱漆。它俩围着白塔山转了个遍,也不知极乐世界在哪里“忽然听见太液池西北角一片鼓乐之声,再一看,还有一片灯光。它俩想,那里大概是极乐世界吧。可是隔着一片水,怎么过去呢?想了半天,还是去不了。它俩就坐在“琼岛春荫”的碑下听。听着听着,好象从身后又传来一阵少女的笑声。它俩就下了白塔山顺着声音找。找来找去,发现了一个石洞。到了洞口,还有石梯。于是就顺着石梯爬了过去。爬着爬着又有个大石洞,象一个大石头屋子,上边还刻着几个大字,叫“嵌岩室”。再走过去,又出来个 “一壶天地”。这时那笑声就听得更清楚了。再仔细一看,前面是个池塘,一群仙女正在那里洗浴。它俩不敢近前,偷偷在远处瞧。正瞧着就听有一个仙女说:“鸡快叫了,咱们该走啦。”两个狮子一听,鸡都快叫了这还得了,赶紧往回跑吧,就慌慌张张往回跑。刚刚跑到庙门前,鸡就叫了,再也动不了啦。等天亮一看,地方是对了可是头却冲了里啦。就这样,留下一个“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的说法。天下的石狮子都是头朝南,独有这一对是朝北。这是儿一份。 ?& ^" t/ F' w" i6 W
4 t) {# Y/ ~' i7 S& r7 r其实永安寺门前的狮子是守护堆云牌楼的狮子,由于守护堆云牌楼的狮子离永安寺的山门很近,所以就将堆云牌楼的狮子误认为是永安寺的狮子了。 $ v$ Z% \6 X; @' `# l9 e
) L7 x/ E% j% ^+ h北京故宫太和殿顶上重脊兽 - `2 C4 n5 V4 O% d4 J& o5 c6 \
2 _% F! V4 B9 X" }
屋脊瑞兽的寓意及作用:
! k2 p& C7 t; Q8 S6 a
- l+ [! S5 h) a7 H* L9 F1 n1、象征殿宇威严;
5 D; |- a9 l. @# H E+ O2、寓意消灾灭祸、逢凶化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
& R4 F( d- H; A7 _% b3、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2 u* R' j3 y1 W4、防止脊瓦下滑。 9 F' Z' J& {+ \. z$ T ^, C
9 \1 |5 {$ M* z1 f0 ~0 C$ s8 J太和殿重脊上最前面的是一个骑着凤凰的仙人,其后是一排小兽,最后面有一个较大的兽头叫“垂兽”。仙人与垂兽之间的小兽统称“走兽”。 骑凤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 z6 {+ P( E3 d
仙人:骑凤仙人,又称真人或冥王。传说是齐闵王的化身,能绝处逢生,逢凶化吉。 2 @: z2 g+ z2 B' u3 _0 d
龙:身体长,有鳞,有角,有爪,能走,能飞,能游泳,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 ! K, i% J+ x a0 e
凤:一种仁鸟,祥瑞的象征,预兆天下太平,生活幸福美满; " |, f) ?$ E8 {1 w( Z: G+ A
狮子:佛教中的护法王,勇猛威严的象征。
* F) M7 j! ]+ M1 O7 a 天马:忠勇之兽,追风逐日,凌空照地;
# A, I! v) N7 d/ f 海马:忠勇之兽,入海入渊,逢凶化吉; 0 d4 C9 l' |5 |, ]8 w
狎鱼:海中异兽,兴云作雨,灭火防灾;
6 ?4 V( b6 g6 W' c9 U* a. |: a 狻猊:又称“披头”,龙生九子之一; 7 ^4 O% [/ X7 t r3 B- H7 E% ~
獬豸:独角,性忠,能辨曲直,勇猛、公正的象征;
* k: x* r; {; L S6 Q" J 斗牛:又称“虬螭”,除祸灭灾,吉祥镇物;
. U1 H3 q% z/ V2 H5 R" y8 e. Q 行什:双翼猴,降魔、防雷。~
6 W0 f* U3 b0 R! v * `) O* c3 `/ C' o4 L$ q
老北京的八大祥
$ S% P+ W4 \- w# Y6 b. S
1 @, A' j7 O7 A2 j. g& x* i( k瑞蚨祥、瑞生祥、瑞增祥、瑞林祥、益和祥、广盛祥、祥益号、谦祥益
# i, Y/ X$ m; Q8 G《卖布头》是一段大家很熟悉的传统相声,目前流传下来的录音版本也很多,但是最有影响的恐怕还要说是侯宝林、郭启儒两位先生的演出版本了。侯郭版《卖布头》中提到的“八大祥”是老北京最负盛名的八家绸布店,但是侯宝林先生只列数了六家店铺“瑞蚨祥、瑞林祥、广盛祥、益和祥、祥义号、谦祥益”,故此有的朋友认为这是侯先生的疏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6 L) f/ |& L% K$ G
当年老北京的绸布业有很多以“祥”字命名的店铺,其中八家最大的买卖被老百姓称之“八大祥”,可是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些店铺先后兼并、败落、倒闭,所以“八大祥”例来就没有统一的说法。先后入选“八大祥”的店铺有十几家之多,这些绸布店大都坐落在前门附近:瑞蚨祥(大栅栏)、瑞林祥(前门大街)、瑞生祥(前门外打磨厂)、瑞增祥(前门大街)、瑞成祥(具体位置不详)、广盛祥(大栅栏)、益和祥(珠宝市)、谦祥益(廊房头条)、祥义绸布店(大栅栏);还有东四牌楼的东升祥、西四牌楼的丽丰祥。如果您现在来北京,还可以看到瑞蚨祥、谦祥益、祥义号、丽丰祥。 0 c, W: g, c/ p. ^& y5 i6 J
8 q& _' P6 ~8 }8 E侯先生所列数的“八大祥”看似只有六家,但因为其中最大的瑞蚨祥和瑞林祥在前门地区都分别开有两家绸布店,所以实际上还是八家。另外瑞林祥在鲜鱼口还曾有一家绸布店、在前门有一家银号;瑞蚨祥在大栅栏还有两家茶叶店。当然侯先生所说的“八大祥”也只是众多版本中的一种。 ; t( ?, X9 I1 A2 @' V
3 t3 J2 x0 O& b1 N! b4 F
“八大祥”全部都是由山东章丘县旧军镇孟氏家族的财主在晚清时期投资开办的,开业时间最早的是瑞林祥,而经营规模最大的则是瑞蚨祥。 . z' f2 p7 r2 V2 X7 f7 O' z" G
虽然“八大祥”的掌柜都同为孟氏宗族,但是商业竞争依然很激烈。廊房头条的谦祥益一直千方百计的想挤进大栅栏与瑞蚨祥抗衡,一次听说大栅栏里有一家店铺倒闭了,就暗中想盘下铺底,瑞蚨祥得知后,凭借与最具威望的同仁堂乐家是朋友关系,便先将这个铺底买了过来,开了家东鸿记茶叶店,瑞蚨祥用此种方法先后在大栅栏又开了西鸿记茶叶店、瑞蚨祥皮货店,与同仁堂一起成为大栅栏店铺中的两大“盟主”。为了扩大投资,这些绸布店还用投靠权贵的方法引入资金,例如,1890年清宫总管太监李莲英对瑞林祥投资十几万两,被店里同仁亲切地称之为“掌柜”;祥义绸布店的股东则是清宫大太监小德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