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h4 Y! C3 W6 w$ D* z; ~ 这不是祭天典礼,这是正月的祈谷典礼 / r) Y5 |$ ?) J; l! n/ l9 ~
' h v- _2 u6 u8 I8 H
嘉靖皇帝认为天地合祭不合古制,他于嘉靖九年(1530年)决定,在北郊安定门外另建地坛,在东郊朝阳门外另建日坛,在西郊阜成门外另建月坛。嘉靖皇帝将原来的天地坛改建为祈谷坛,将原来长方形的大祀殿改建为圆形的大享殿,并将三重殿顶饰以蓝、绿、黄三色琉璃瓦,以象征上天、庄稼、土地,这就是祈年殿的前身。
* }, ^, g; P1 l: M& v1 v3 [嘉靖皇帝又在大享殿的南面另外建造了砖砌的三层圆台,作为举行祭天大典的圜丘。“圜”读“圆”,有天体的含意,圜丘即象征上天的圆台。嘉靖十年冬至那天,嘉靖皇帝首次到新建的圜丘祭天,他将改建后的天地坛更名为天坛。 , D# O* W1 l& d4 ]+ h
正因为天坛的前身是天地坛,所以天坛的内外两道围墙都是南面方角,北面圆角,以象征天圆地方。在明代,天坛只在西围墙开有一座大门,即现在面向永定门内大街的天坛公园西门。
* w/ } ]4 q, A- C& N
! `# p: o2 Z0 V& B & I' Z% T- ~, l1 t
乾隆皇帝又认为祈谷坛大享殿的名称也有问题。“大享”的本意,是指秋后粮食收获时,在此祭享上天,回报天恩,但是正月举行祈谷典礼时庄稼尚未播种,所以名不副实。乾隆皇帝将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意为祈求丰年,又将原来蓝、绿、黄三色的殿顶改为单一的蓝色,使外观更为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