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11|回复: 12

北海永安寺古井[含9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1-10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有雾,白茫茫一片,闲来无事北海走走

3 a3 f, f/ d) e$ O$ S4 _' R

走来走去就到了这地方

# Z) W7 T } E

 

. q1 A+ K- u* ?0 `( U& Q, O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这地方有个露天洗浴池,早先开放的,我曾拍过很多照片但都找不到了,现在我一到北海必到这瞅瞅

9 s( b& f! k6 G* F8 H

第一张就是

$ `1 g: E* r& ^, U4 {, ? M: ]5 i

一回头看这房顶不错,再拍一张

$ @/ ]( N* Y! o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沿台阶往下走,咦?山墙上有块白,是什么?过去瞅瞅,就看到了这个

0 o( ^7 i8 m# L- x7 X$ i( G: w9 p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0 G9 B. z N- {! M1 ^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搞卫生的也凑过来问我石刻是什么内容,我也看不清楚啊

% z5 b& H. x2 g, k$ z6 f N$ s' n

他还告诉我古井在大殿里,这是出水口

. }; n% C* M. T8 G9 c$ Q7 [6 Z

哦?再看大殿上方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就是这里了啊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海水精域古井是老北京五大古井之一,历史非常悠久。它坐落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西坡“水精域”殿内,“水精域”是琳光三殿中的第三座殿宇,其西侧依山势向下排列着甘露殿和琳光殿,这组建筑是琼华岛西麓的重要建筑景观。提起水精域古井,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

! @; y d# B6 U, {; y0 e' Q

  老北京人相传北海水中有一“海眼”,“海眼”指的就是这眼古井。记载古井最早的史料是《元氏十三世祖记》,文中提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秋七月,选温石浴室蠃州(琼岛西坡上一个亭子)西,汤池后有万丈井,深不可测。”这眼古井在当时用处可大了,一是为“温石浴室”提供水源;二是用古井经戽斗水车,提升到琼华岛山顶曲流弯转,经石刻蟠龙口喷出,构成层层叠落的水池、喷泉、瀑布等水景点缀。这种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含水,水环山的奇特景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比较少见的。

9 U" ~+ G: K6 s: I! ^/ a7 }

  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从乾隆七年(1742年)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对北海进行了长达37年的营建,期间发现了这眼废弃多年的古井。乾隆皇帝非常喜欢琼华岛迷人的仙境,为恢复革新元时水景,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古井上建起“水精域”保护古井,在其西北修建了亩鉴室及两个水池,用暗沟(管)将井水引至阅古楼和亩鉴室后水池内,然后从琼岛北面漫坡流下,注入太液池内。乾隆皇帝非常欣赏琼华岛的水景,还特意亲自题写了一篇《永安寺古井记》,刻于水精域北山墙上,即古井的出水口处。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帝又令人重新修复了此古井。

8 }% N, J; t' c3 z, R

  关于这眼古井知道的人甚少,一是它处于皇家御园之内无人知晓;二是早已废弃多年,从未对外开放过。古井位于“水精域”石室内,井口在室中心偏北些,井台呈四方形,为长条石所砌。井口直径约1.3米,井深约30米,俯临井口,凉气袭人,深不见底,提手电筒向下张望隐约能看到水面在微微地波动。要想深入到井下可真不容易,首先要用一个小筒带着点燃的蜡烛垂入井内,测试含氧量。由于年久失修,与世隔绝,古井内的气味实在令人难以呼吸,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特意找来气泵向井内输气、换气。由于古井井口较窄小,一次只能下去一个人,不过到了井下就能容下两名工人同时作业了。经过十几天的维修,仅从井中打捞上来的垃圾泥土就落成一个半辆小汽车大小的小土山。清淤只是前奏,而后要做的就是把井壁四周松动的砖石进行加固处理。维修过程中发现水井井壁中还垫有不少起加固用的木料,可见后人也曾对古井进行过简单的维护。任明杰

: N. W4 [3 V- O! m+ L# X- Y

 

3 |" M5 L+ G0 B! D. Y

 

% x! G, `" v4 a. h6 \

回来上网搜到的

! A" C' p. S- c% d. X) c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A; U% `4 l, r3 I B
“海眼”外观
+ k1 U4 d; K$ N% F" p
 
, {! a/ G0 ^4 }/ I' w
; N" T* T, m4 q& {3 p" w

 

1 l* a6 o& @( l% {+ Y

 

6 P9 j; T( ~' S' c9 u+ k

搜了一阵没搜到【永安寺古井记】内容

发表于 2012-1-10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北海,欣赏您的拍记,学习了。

发表于 2012-1-10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拍记!

- `5 H) |" p1 h4 z6 K

 

2 W0 i8 f" B% ~: Y a4 @1 u

御制《永安寺古井记》
      白塔永安寺盖就琼岛故地而建,所谓广寒殿、玉虹金露之亭皆湮没不可考。适有所营葺,工人于山之西麓掘地得废井一,(鹿瓦)甃木盘,层累鳞裓,寻丈以深。汋汋有水,不瀱以眢。巽下坎上,合羲经义。辘轳绠汲,可致山巅。乃知辍耕录所称引金水河于山后转机运(奭斗)至山顶者,舍近求远,妄也,明矣。不宁惟是,所云岛土取自塞外者,更妄也。当时纵为厌胜,或少取塞山之土置此,则有之矣。岂有凿掘辇致于数千里外,以成是山之理?意者疏浚液池不能移土于远,即就近成此岛耳。夫显而易见者尚淆讹至此,史氏之耳食影谈,任好恶而颠倒是非,吁,可咤哉!井不可幕而杜牧辟之,顾谓废井之无水者,或致伤人。今得此于堙埋土封中,不浚可汲,导流助景,事半功倍。故乐从司工之请而存之。琼华岛始于金,至元时改称万寿山,或讹为万岁山,兹不具论。惟是(童瓦)(白瓦)盘干,半千年物,而人视之与今之木若砖无以异。若夫宣徳、成化之瓷则人宝之,其初岂离土哉?物之託质失尺寸而贵贱殊别,与夫人之好恶逐目役高下鲜定衡者,吾以慨古澄照息其是非焉。

& G2 d& M/ [# K7 k1 K. ]

                        乾隆十八年(1753年)

) a j1 }6 }) u" E%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0 18:40:08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11 0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六铺炕和燕山深处的图文。原来六铺炕是引用的北海任明杰的文字。
发表于 2012-1-28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长知识了
发表于 2012-1-28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心细这都找到了!一般没人关注这里的。

只可惜龙嘴儿是新接上去的: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发表于 2012-1-28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看大图可基本看清碑文: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发表于 2012-1-27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古井出水,您当然能够看见了。真好。过年好。
发表于 2012-1-27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还是06年应北京青年报之请写的《古井记》.楼主不容易还能找到。。。一般古井水眼及排水口等处不为人重视。我竟亲眼见过改造后的排水口出水的情景,真叫人“心情澎湃”啊!必定这一胜景在乾隆恢复水景时就已经不太尽人意了,后来更是荒废了。。。

6 U* F' ~4 ?* ]: x8 x# ]3 ]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北海永安寺古井

发表于 2012-1-28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乾隆御笔”印章下面的那方章是什么印文?是“政在牧民”吗?

发表于 2012-1-30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pukang在2012-1-10 13:32:00的发言:
% x$ L- @& L' 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F. F R) f0 {" V8 E

请教,“乾隆御笔”印章下面的那方章是什么印文?是“政在牧民”吗?

, J& ~" P8 P" J* E.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 16:33 , Processed in 1.17568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