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第3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授牌,通州“面人汤”成为京郊唯一入选项目。 4 b- d5 x- R- D3 c
/ f% {0 M- u& M/ T! E& T5 t2 x 据了解,此次,北京共有包括天坛传说、小红门地秧歌、八卦掌、曹氏风筝和曹雪芹传说等18个非遗项目入选第3批国家级名录。作为京郊非遗项目的代表,通州“面人汤”面塑艺术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最早源于山东面人。清末,山东面塑艺人沿京杭大运河到通州。生于通州的汤子博对面人产生浓厚兴趣,潜心研究面人艺术,并对传统面人作出创新,创造了核桃面人艺术珍品,他可把27个栩栩如生的面人放在半个核桃皮里,每个面人还都形态各异,从此“面人汤”名声大作。 / i9 i1 r: ]5 W: k; K5 W, _( I
, q, z5 Y6 q/ X) H9 D; J: i" I 汤夙国的面人手艺传自父亲汤子博 ,汤夙国老人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文革”后几经辗转调回母校工作,以副研究员身份退休。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在高校工作的经历,让这位77岁老人至今提起仍倍感自豪。 (王陆昕摄影报道)- u, X/ g! _: R4 G/ r' e: l
) c8 n) D" A4 {& s% M2 Q
[原创]"面人汤"两代的传奇
[原创]"面人汤"两代的传奇
[原创]"面人汤"两代的传奇
[原创]"面人汤"两代的传奇
- D; v* F( ~, l*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5 10:19:5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