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俺的同事凡叫金龙、金凤的先生、女士,一问准是满族,而且与皇族沾亲带故,遗老遗少的,老的还能说上几句地道的满语,或能写几笔满文书法,少的几乎未见得有几位能说会写的,要说他们是“在旗”,打死俺也不信啊,说你祖上是那个旗的?一般都说不清楚,只能比比划划指指地图上的东北三省那旮的。
不过俺认识同事“在旗”是货真价实的正宗旗人的后代,他们的身材脸型、言谈举止、着装穿戴、饮食口味、文化素养都能让你体会到满人的“旗风”,如果你能偶然看到某人用满文书写的小楷日记,你一定会拍手叫绝。有一次到十三陵度假,俺的金姓同事居然将满文碑文翻译成汉文,与汉文碑文说差无几,令周围的游客大为惊奇,称道“奇(旗)人也”。
旗人的后代大多是有文化的人、也是有身份的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与汉族以及已经融会在一起了,他们非常在意周围人们以及社会对他们的观察与态度;据说旗人再潦倒贫穷,也不会去做违背族规的事的,这是一个曾经驾驭中国版图几百年的民族之魂所在。
俺为“在旗”的旗人们称道,祝福他们!
西华门,养廉胡同,正白旗--瓜尔佳
握手啊!
本人回民
你们就暴露身份吧,待阿Q见到这帖,便会带领金盔金甲的革命党人前来捉拿你们这些在旗的,然后给你们剪辫子,不肯剪的当众咔嚓这么一刀......,也来个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嘿嘿!
蒙古族
民族大团结。
我是共人。更是皇亲国戚,比你们牛
记得启功先生在别人问他为何不改回“爱心觉......”的姓时,先生一笑置之。
请问楼主:您知道现在的满族出自女真哪一支吗?
现在不兴这个~
那您可要有思想准备,旗人规矩多、老礼多、讲究多。您最好让您男朋友给您培训培训,免得弄得互相误会。
另外,正黄旗是不是皇族的近支呀。
如今谁家还那么多事。礼数虽然有些,也没那么较真儿。清代旗籍跟皇族没有必然联系。不是正黄就是皇族。
一丁点儿满族的记忆都没有了,曾经还真想学学满语,来个求根溯源,结果临了儿就学了个“啊哈”~~~哈哈哈
娱乐了自己一下…… 在旗但有找不到半点儿文化,苦恼啊
握手,老乡!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4 04:50 , Processed in 0.144787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