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走进了东皇城根南街32号院。呵,好家伙,一座少见的大八字影壁立在东门口,这绝不是一般人家,走进院子,才看出这是分东西两组四合院,东院为住宅,西院是花园。房屋、走廊上的砖雕、木雕精致,西院中一处极精美的垂花门,上面的彩绘历经百年仍依稀可见当年的华丽,沿走廊到后院有处假山,依山建有二层小楼,院里人说过去是绣楼,至今保持完好。整个院落间走廊相通曲折蜿蜒,布局自然大气,绝不逊于一般王府的建筑。现如今院内私搭乱建的小房见缝插针随处都是,但院子的整体布局依旧。在与紫禁城一水之隔的皇城根,这样一座满京城都难找的精美四合院是谁的呢?回到家里网上一搜,呵,这院子真就不一般有故事。 ' j$ ?, y7 q1 W) w
原来这是光绪年间内务府大臣曾任粤海关监督俊启的宅子。俊启在任估计也不什么清官,赚了不少钱烧的难受回京就盖了这宅子,动静整的有点大被李莲英知道了,便一而再再而三找俊启勒索借钱,俊启也是忍无可忍拒绝了。这下子坏了菜了,李莲英怀恨在心找茬报复。您说怎么就这么寸,偏偏慈禧想给自己的弟弟照祥找一处宅子,李大管家趁机鼓捣出了俊启的新宅子,慈禧没个由头也不能随意没收官员的宅子啊。要不怎么说李莲英坏呢,又以谕制为由参了俊启一道“地窥紫禁,形制逾制”问罪俊启,这白话就是说:房子盖高了能瞅见紫禁城,院子修大了坏了规矩。这俊启也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主,听说内务府要来抄宅子竟半气半急,不久就病死了。该着李莲英得烟抽,事办的顺风顺水,不费吹灰之力,一处上好的宅子便讨好了慈禧归了照祥。民国以后,其后人将其宅子卖给了福建商人柯贞贤。柯到手后将其修缮一新,他在自己的《澹园记》写到:买宅城东,有园一亩,亭榭花石,颇足赏览。因增新之,朝晖夕霞,徜徉于斯。虽不宽广,亦聊可自怡。因名之曰澹园云。” 0 b' F( I, }5 M+ E; ?
1949年:这座两套院的四合院成了某单位宿舍; # \3 C2 H i( B! O5 b% W
1984年:32号院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3 [# P* Q; o- F- { 2007年:正式公告腾退搬迁,期间搬走10户;
0 B2 Z; v" h R6 e9 M" q. @ 2009年:现如今这里依旧是个大杂院。
( i+ p f# ? u: f 说心里话,这么一处难得一见的四合院“被保护”的太差劲,可惜了! + ^: d6 `" ]: I2 ]
真的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