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58|回复: 14

圆白菜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7-10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z' e2 Z. o# p- S* |4 U0 z$ _ q: O) T

 

8 a) o1 i. J# w/ D

     圆白菜实在平淡无奇,平淡到总被忽略不计的程度。

! D! L% i6 b+ F: B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介绍了1094种植物,轮到圆白菜(里面称之为甘蓝),寥寥三四十个字一笔带过,并且,把圆白菜归入草部,其地位还不如藜——就是旧京人嘴里称之为落(lào音)落菜,业已远离人们餐桌沦落为猪食的猪菜。

5 P5 D- @) C6 _8 W. _3 Z

    圆白菜的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有关何时进入中原种植的说法学术界还在争论,不如香菜大蒜那样清晰,主要原因是文字记述非常少。

5 j& @( O& O* F" R

    植物学上,圆白菜属于二年生植物,第一年完成由种子到出苗结球的过程,经过一冬休眠再抽薹开花结籽。上了我们餐桌上的圆白菜,实际上还没结婚,属于处子。

4 J3 P4 b: W: i/ T6 |

    植物界二年生的植物数量远远少于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但从餐桌上看,挺多的,芹菜,胡萝卜,莴笋,茴香都是。

% j) f% J; s0 Z) Q) u' ?4 V

    古时候生产力不高,所以比今人爱惜物力。古人对圆白菜的食法与现代人不同。元人官方编辑的通俗科普读物《农桑辑要》索引《务农新书》中的吃法:二月畦种,苗高剥叶食之。剥而复生,刀割则不长。加火煮之,以水淘浸,或炒烂、或拌食、或包酸馅、或卷饼。生食颇有辛味。五月固枯,此叶独茂,故又曰‘主园菜’。食至冬日,以草复其根,四月终结子,可以做末,比芥末根又生叶,又食一年,陕西多食此菜。若中人之家,但能自种两三畦蓝菜并一二畦韭,周岁之中,甚省菜钱。

b9 F8 G' L. X8 g: ?' a

    圆白菜,在北京人嘴里还有称洋白菜的。盖因其叶宽类似白菜。改开之前集体农业盛行的时候,京郊近城菜圃种植很多,取其多产量大以填空腹。

8 U8 D/ l; T0 S1 L' Z7 v6 K

    老北京人嘴里,但凡挂“洋”字的词语皆属外来且传入普罗时间并不很长,洋油洋火洋绸,洋车洋蜡洋相。根据这个规律看,圆白菜进入畿辅菜园子种植时间也不会很久。

. m! Y1 ^; S6 C- p

    何秋涛《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北徼方物考》说圆白菜在当时称之为“老枪菜”,俄罗斯菘也,抽薹如莴苣,高二尺余,叶出层层,删之其来,层叶相抱如球,取次而舒,已舒之叶,老不堪食。割球食之,略似安肃冬菘。郁圃种不满二百本。八月移盆,官弁分尝之,冬月包纸以贡。

' g% e: M7 ]+ F

    菘是人们对大白菜的古写。安肃是指现而今石家庄以东的徐水地界。郁圃按我的理解,其解有二;第一为御圃的别写,皇上的特供菜蔬基地;其一是假借“郁朴”一词指没有核儿的菜蔬,作者玩儿了一把小幽默杜撰一个菜圃的名字。

& b1 w2 U3 M- R' H `

    何秋涛是道光二十四年进士,官刑部,福建人,可对北方事物非常感兴趣。详研蒙古、新疆及早期中俄关系史料,从汉晋至道光,著述《北徼汇编》八十卷。咸丰皇帝读了之后,赐名《朔方备乘》。这个人不长寿,殁于同治初,三十八岁。与魏源、林则徐等应属睁眼看世界第一波次的传统知识分子。

8 ?$ `& s5 ^) Z- i/ r% O

    北京所有的蔬菜里面,只有圆白菜下市最可观,成山堆着,白菜有烂帮子,圆白菜没有,整洁漂亮。白菜下市的时候,天逐渐冷了,选购之后的人们不免急匆匆;圆白菜呢,阳历五六月暮春季节,心情如花。

5 T/ p6 m% |% A$ U: R

    采摘之后的圆白菜地里也有意思,倘不着急拔去割了头的老根,还会有新芽附老根侧面孳生出来,天越热长得越快,甚至能长到小孩儿拳头大小。头场伏雨过后,阳光穿出云层一照,娴绿若水翠。菜粉蝶最爱圆白菜地,割了的圆白菜地是菜粉蝶孩子——菜青虫的托儿所。随便找一块杏子大小的白纸,中间咬个小洞穿一节棉线,另一头拴短棍上,圆白菜地里一跑,纸片风里转着小圈儿,二十步用不了,准有菜粉蝶兜屁股追着。

9 i0 {+ t) ?+ w! `( e

    圆白菜的老根削了皮可以吃,辛辣如芥菜,萝卜没长大的时候凑合盯着孩子们的嘴,一旦萝卜剥皮有李子大小,她便靠边儿站。猪也是这观点。

% f Q# E( p8 y5 H/ l' K

    同白菜比起来,圆白菜菜叶中的梗子不大爱烂且入味,所以北京人不乐意让她跟粉丝羊肉豆腐一起上火锅里洗澡。馅儿食也不多。最出彩儿的大概在于辣椒、花椒油炝拌和放了盐醋暴腌儿。炝炒也是个吃法,无论搁肉的肉炒还是辣椒焌锅儿的素炒,都需油大些才香。手撕炝炒圆白菜在某些老馆子里是保留曲目售价不菲,为什么非手撕呢,不锈钢刀具没有之前,刀切容易带来一股铁锈味道,京师厨子传承有路,久之正宗做法皆以手撕为正途,并没有人站出来多问一句。

* T J4 K4 `" K

    近些年有紫甘蓝引种,乱拌如“大丰收”菜名的菜肴每家馆子都有,加黄油的洋办法,盐醋的老传统杂着来。馆子里以青菜为主料的肴烩利润永远最大,好吃不好吃,有“众口难调”挡戗遮羞脸儿,谁也甭说谁。

! P+ o1 u7 Y8 N$ j( C! u N7 V5 K1 g& i' ^

    我们家吃圆白菜大多是以凉拌为主,圆白菜切丝焯水断生后浸入冷水等着。蒜捣泥,入麻酱调水稀释,盐醋酌量拌而食之。

$ I g7 i2 [1 x l: D5 q

    我上学的时候就馋。学校不远有一家小馆儿卖肉丝炒饼,饼是手工烙制后切丝,配以豆芽。油大饼干,出锅拍蒜大盘装,重醋调过之后,解馋。钱多的时候,非两盘儿肚子外腆眼珠子努努不算完。后来,老板用圆白菜替换豆芽改良,吃了一回,生梗子嘴里乱窜辛辣满膺,不去了。现而今的北京,卖炒饼的小饭馆大多都是圆白菜这一路,出数儿,成本低。

4 A( l; w1 G7 q3 ^) D

    我的一个哥们老家东北,给四川人做了媳妇。圆白菜在她的嘴里被称之为莲花白,挺诗意的。

1 |( a: x5 F4 c% A% w; I- v

    某一天酒后闲逛新发地,路过种子大厅,跟一个小老板讨了几粒圆白菜的种子,打算种花盆里回忆一把圆白菜如莲花一般次第展叶的玄妙。

3 r. p$ t7 o6 G( q" j& { Z! y% Z

    整土浇水,小苗儿出来了,一拃多高,狗给啃了。

+ E# F9 U" l9 {6 b/ I

    ——想必它比我更爱圆白菜的诗意。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白菜,在北京叫洋白菜,在南方叫莲花白,酸的,辣的,凉的,热的,能做好多盘菜。% C, K- `9 T( i4 Y& q1 s0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1 21:18:5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7-10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西方有圆白菜是第一抗癌食品之说,这东西放到东北乱炖里比较好吃,汁水浓,入味重,口感也绵软了。而且鲜嫩的圆白菜炖完还有甜甜的味道。今年5,6月时圆白菜特别便宜,最便宜时5毛一斤,我买了个小的,才3毛钱。但是不好吃,颜色发白,不嫩绿。所以再也没多吃。原本就当是个吃食,还不是特流行的吃食。读了这个文章才发现原来这小圆白菜也有‘莲花般次第展叶’的性感玄妙!呵呵!
发表于 2011-7-10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1-7-10 17:06:00的发言:
: ?: V/ y D O

1:千万别喊我 老师 ,不够格儿。

4 S6 B% M7 k0 [6 Q+ w2 L* \, Z

 

" s! q% ?1 x7 t* N+ ~! Y6 \

2:非两盘儿肚子外腆眼珠子努努不算完

( r- Z3 c0 @* R/ q# h# |4 C

     我是这样断句的 :非两盘儿·肚子外腆·眼珠子努努·不算完

0 x8 x3 n/ `4 o9 ]6 h

    ---或许是没表述清晰,我再想想。

+ L. ^0 c8 q7 G) b2 N) J) h7 d3 F0 H

 

2 M$ U8 |: D* m# b

3:问候您。

+ h8 W) |1 _. j5 u, a

您够老师了,有文章为证。再说在老北京网我叫老师也叫习惯了。您这样断句我就明白了。是撑坏了吧!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听故事在2011-7-10 16:53:00的发言:
0 c1 J, V8 E) @

呵呵,最后那饮食美女是老段么?‘两盘儿肚子外腆眼珠子努努’请教老师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g8 s9 z' n$ _$ M6 B$ i

1:千万别喊我 老师 ,不够格儿。

2 c! Q8 x' E4 z* x! P8 k( {

 

! @0 T( E b" F8 e& c

2:非两盘儿肚子外腆眼珠子努努不算完

3 G9 i! ?! C7 U

     我是这样断句的 :非两盘儿·肚子外腆·眼珠子努努·不算完

2 ?4 _4 }: `3 p, v

    ---或许是没表述清晰,我再想想。

8 n* v7 q& r, k. e `+ {

 

- A, \/ z! S& W1 t

3:问候您。

发表于 2011-7-10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最后那饮食美女是老段么?‘两盘儿肚子外腆眼珠子努努’请教老师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发表于 2011-7-11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约八十年代中期上大学的时候,素抄饼七分钱一两,就是只有豆芽或洋白菜没有肉的那种。三毛五半斤,给一饭盆。每天下午在操场上撒欢,不到四点就饿得眼绿,全仗着这盆炒饼顶到晚饭。

. P, x2 J: }: `2 x$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1 10:10:3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11-7-11 11:47:00的发言:
/ X' Q% S% o W+ d7 c

老师=小妹(她姐)。少爷==鸭子。所以还是草里长的蝇子为好,或许是萤子也尚可吧。

& D; G$ z; x, a0 x+ ` Y4 A

这个算白嘛?我的黄颜色已经已经调好了。

: C7 ?3 V% w5 N- C. N

不算不算,前一阵子我沾了点色儿,还没洗干净,所以我得远远儿跑,扭回头再说刷墙的事儿!!

发表于 2011-7-11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小妹(她姐)。少爷==鸭子。所以还是草里长的蝇子为好,或许是萤子也尚可吧。

. ]. i( j' @ u

这个算白嘛?我的黄颜色已经已经调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金兔在2011-7-14 3:31:00的发言:
圆白菜在我插队的地方,山西雁北叫灰子白(是这个发音,不知是哪几个字)一年到头吃,是和蔓菁一起腌成酸酸的,每家腌上几缸。
2 m2 m8 ]4 T' j; F

我觉着应当写为:茴子白,这个名字呢,来源于回子白,因 回子 一词称呼回民不雅,所以加草字头。另外也与圆白菜的来源地有关,圆白菜传入中国的时间虽有争论,路径是清晰的:地中海沿岸→伊拉克伊朗→新疆→河西走廊陕西。与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有关联。

) C5 B, E% ~0 D

如果我的判断成立,那么就不难理解圆白菜在张北往西的地方还有被称之为 回回白 的了,回回一词,在回民看来不算蔑称。

$ @' e8 E7 A8 b4 y4 D3 o

问候您!!

发表于 2011-7-14 0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白菜在我插队的地方,山西雁北叫灰子白(是这个发音,不知是哪几个字)一年到头吃,是和蔓菁一起腌成酸酸的,每家腌上几缸。
发表于 2011-7-13 1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哟~,这么精致的小文儿要多写几篇哟!!让俺想起您很久之前的一片也很精致的小文,紫皮蒜.

: Z/ V( q0 n% W2 q- i/ |

 

( Y! v G4 _- E# R. [/ i' Y

俺们老家也叫莲花白,不过"白"发"杯"的音,大概是徐州地区的发音.吃起来总是盐酸菜,边疆产的圆白菜特别甜,炒着吃没有京地那种味道.所以二十岁之前从来没吃过炒莲花白,统统的酸菜,和芹菜白菜胡萝卜一起切丝儿清油炒后,吃抓饭配着,人间绝味呀!!馋的时候直接从缸里来出来,一片一片撕着吃也很得意,越到老根越脆哟.

4 t4 C; [1 C/ }% V- c! h7 H)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3 17:52:3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见这篇,不知楼主何以有观察菜园子的经历?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1-8-1 21:34:00的发言:
5 t- s, h% e" ]! ?4 k8 n

刚看见这篇,不知楼主何以有观察菜园子的经历?

2 x7 v( E0 M8 P, F7 v3 D& W

 

& D/ g: n( f: F/ u

我要是跟您说因为孤独您一准儿笑话我。

~) \& h6 O0 n

 

. ?5 U4 O7 k( y- w

第一呢,源自于喜欢。我爷爷有个特要好我也特喜欢的老朋友当过市里菜蔬公司啥干部,负责给北京周边的蔬菜定级,我总跟着老人家屁股后头玩儿——蹭吃喝外搭上蹭车坐——吉普车,老式布棚子那种——活动区域主要在近郊,偶尔也往远郊跑。据说啊,据说老头儿特想把自个的三孙女嫁给我,谁承想我上学时候就签合同私定终身了呢,这个大约令老头比较郁闷,后期就不待见我了,以至于到了大点儿在老头儿家都讨不出酒喝之“恶劣”程度。

- s7 t( O% E( \) { L0 G

 

, R }7 ^' H( F& l5 H0 I

第二呢,跟我所学的专业搭上点儿联系,一点儿,千丝万缕的,^_^。

- r( s$ k( w; }

 

发表于 2011-8-4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有所学,皆成文章!

# A( F6 [8 E8 q% |- F6 @

版主好文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7 00:22 , Processed in 1.19512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