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12|回复: 26

房东大婶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7-7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家与房东大婶,相邻有六十来年。大婶在十六岁时从河北嫁入北京婆婆家,走上了风风雨雨坎坷不平的道路。当然也有幸福的时候。比如结婚后生活的富足,婆婆家是开皮革厂的,住的是三进的四合院。男人大学毕业后是大银行的职员。共生育了两个宝贝女儿。

; [* j& y/ a3 G4 e0 H. ]

   大婶是个勤劳能干的女人,圆圆的脸庞是透着一种温良的笑容。进城没多久就学会了皮件厂的加工工作。她用日本五个兜的缝纫机为工厂加工帐篷。和妹妹一起加工好一个帐篷可得加工费70元,当时快要解放了,经过她们姐妹俩的努力,终于凑足了2800元钱,买了南城片区的院子,共有15间房,这样妹妹也有自己的落脚的地方了。

- y# O# e0 N$ [% _8 \! }

   三反五反时了,她的男人去东北劳动改造。公私合营时,她公公把四合院连同工厂一起合营了。她带着妹妹和两个女儿就住进了自己买的院中。妹妹住西屋,她住北屋。还有10间房子可以出租。加上他们在工厂里上班,日子过得还可以。

, x l5 X- w9 J8 O

   在文化大革命中,说她是资本家的狗崽子和私人业主。经过了一番批斗之后,抄了家,没收了一切财产,送回原籍劳动。大婶经常回北京上访,述说自己不是资本家,是资本家的儿媳妇,在工厂上班。买房钱也不是剥削来的,是姐妹俩到工厂挣来的。找了不知多少上级机关,送上了不知多少情况报告。最后还是党落实了政策,才追回了房产,上了班。

2 l2 N! W) m/ f( r2 h: ]1 _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都知道房子票子的重要性。大婶总是想将房子慢慢收回来。如果谁家单位分了房子,她就叫别人交回房子。邻居在院子里又盖满了地震棚。她和院子里的邻居经常发生矛盾,吵架是经常事。等到房子拆迁时她已是80多岁的人了。仍然是头不昏,眼不花,腰不疼,腿不麻,还伺候她劳改回来后中风的老伴。那时他们那片房子都拆了,邻居都搬走了。就剩他们老俩还守在孤岛似的半边院中,如果夜里小偷、坏人来临他们真没有反抗能力。多少人做工作也没有用,誓有与房子共存亡之势。

5 V3 s7 d/ R$ [) G3 i5 X- W

      两个女儿看着着急,一个跪在地上不起,一个站在母亲旁边哭泣,母亲不搬他们就跪哭到底。终于母亲心疼女儿才同意搬走。此时已是2004年的下半年,老伴也已作古。最后她的15间房给了她两套70平方米的二居室回迁房和48万元。当时给的是一间房子12万。

* M: U3 Z. X, e+ o+ _

      那天清晨我在陶然亭湖边见到大婶。虽然她又添了白发,脸上又增加了皱纹。但她那坚毅的眼神,那挺直的腰板,拄着拐棍仍然像个不倒翁一样。对我说:“怎么样小芳,我88岁了,多少斗我的人都倒下了,我还硬朗的活着。这就是上天对我最大的恩惠,知足了。”

: e6 P: u( v9 S- R, D4 X8 x' m

      人的一生真是不容易,选对了路老年了还红光满面的做报告。进错了门不知错挨了多少斗。不管如何,老了身体健壮才是真的,大婶,保重。

' X. [: M* R: z4 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8 10:40:22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1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让人有一丝心酸、一丝慰藉。
发表于 2011-7-7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婶儿的一生里很多不平事儿都是和平时期遇到的。

. y! _; ?* b( g0 f1 O

 

4 ^- ^. E. z3 K( j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J- t1 U1 F/ D p% O( `, F

 

% h7 e7 g- y: s" P

       各位兄弟,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重要的是过好今后每一天。

发表于 2011-7-7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范思悦在2011-7-7 22:18:00的发言:
9 W: V# M$ [* P! M

 

/ X9 V5 p, ^7 n. l

 

' |4 A) o5 t- H$ n! I) _- j

       各位兄弟,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重要的是过好今后每一天。

0 |9 j! @' q- }! [) B

 

6 e f+ H/ O, Y

 

Y, J$ `6 J; u- ^& i' ?% L+ [

痛定思痛

7 E8 A& m2 P5 W


在犯错后(无论是已对自己或别人造成伤害后),要深刻反省,思考犯错的原因,可避免再犯同样错误,不要重蹈覆辙。

7 @5 x; L8 k6 Z8 S.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8 0:52:4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7-7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A0 F! K& h: K3 c

大婶和她婆婆的家人虽然是开买卖的,但是他们还是读的书少,对未来还是没有很准确的判断力.快要解放的时候,她们姐妹俩赚了钱,不应该置办不动产(不应该买南城片区的院子),而是应该“南下”!如果这样,大婶一家可免遭多次被运动之苦!

' M) h8 h7 n& d

 

5 Z) I0 P; R' q ~. p) t% R# R


决策失误,杯具!

5 f. M( ^6 N0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7 18:05:3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7-8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我家老人的影子,可惜那千倾良田若留到如今。。。哎。。。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b6 y# N k, ]& d' b9 c& c3 b

 

* h! d' M8 ^; F- p% l; y0 t! Q* K+ \

 

8 I+ E2 q' v4 ]/ m- h7 ~- Q7 b

          彼得森先生说的对。

发表于 2011-7-8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48年前驻美国大使,北大校长胡适还没有决定离开北平时,西山一带的红色广播电台,已经明确宣布:只要胡适不离开北平,新政府保证北平解放后仍让胡适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北京图书馆馆长。北大同仁与下属也有劝胡适留下的,但胡适只是摇摇头,还是决定走。劝得急时,他留下三句话:“在苏俄有面包没有自由;在美国又有面包又有自由;他们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后来有朋友传达了圣祖给胡适的一个口信,说:“只要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但胡适听后,只冷冷地回了一句:“不要相信他们的那一套!”

0 f. K9 V/ q* X9 C$ v9 }: t( \' R6 Z


胡适如果不走,他得死十回了!

& ]7 n. i; x/ k. ]+ d/ W, q6 `5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8 19:33:2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7-8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痛定思痛

( _8 I: m, [, q7 d* q

 

( u4 B* ?+ d5 e3 Q* _) L8 r

公私合营--

# ~: D9 v) R3 |* |+ m, c


1949年的口号是保护民族资本家和私营个体劳动者的利益......(这样做可稳定这部份群体的情绪)

0 j) o$ ~) N |/ Y0 W1 M4 m% M

 

8 ]6 I+ a8 V( K& |$ `

而好景不长(当大环境稳定以后--剿匪、土改、整风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完成后),又提出了新口号“公私合营”!这下民族资本家和私营个体劳动者的利益受到了冲击......

( C; p1 t! R5 J

 

/ W6 ^( }! K. I) b

本网潘先生的“广安门的茶叶铺:同福厚”一文中是这样描写的“......解放后,广安门大街红火了一阵子,.....朱掌柜想日伪时期、国民党时期的艰难日子熬过去了,此番可要一展宏图。确也兴旺一时。......三反五反没受到大触动;公私合营后,他和大儿子就到别的店上班了。同福厚作为茶叶公司的一个点儿,撤销了。”

$ T. t& v: n; y# _# z9 t4 T

 

) s: s+ g" f0 u& T( S8 `5 p


读到这里,我还是为朱掌柜和他大儿子感到一丝“欣慰”和“困惑”,毕竟他们的资产阶级身份被改变了!然而困惑的是:朱掌柜在日伪时期、国民党时期的艰难日子里竟然都熬过去了,可如今......

3 g; b- V5 y% y/ G+ R$ ^

 

5 O* @ ?4 F$ M

朱掌柜和他大儿子就不用再整天“费心劳神”地苦守着他们自己的(私产)铺子了,取而代之的是:朱掌柜和他大儿子作为新一代的“主人公”到“广阔天地”的国营茶叶公司去一展宏图了!此时此刻,毕竟他们爷儿俩已经可以轻装前进了,他们已经变成了无产者!(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私产)......

( B( D# j$ _) M; {4 f

 
 

+ }. Q* z$ y& [$ a' a8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8 15:27:40编辑过]
发表于 2011-7-8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辛勤劳动!给大家展示出了一部已被人们遗忘的历史.

2 \# L* C- h1 I/ `: A%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8 19:30:1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i& ~: ~" F. h/ d' {3 y. m

            今天早上又在陶然亭湖边碰见大婶,她又在等我聊天。我说:“大婶,人家说您那时没有眼光,不应买房,应该南下,就好了。”大婶笑着说:“咱那有那眼光呀,也不知道有个香港,更不知在那呢。”没文化,没办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C# S ]5 T: u3 w. `

 

B" L# }7 a7 b0 r+ c

           其实,我也是没事,早锻炼,顺路聊天。她婆家的确是在南城开皮件厂的资本家,福也享过,罪也遭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l& A; s+ B- g8 A' T8 _6 ^4 P: W

           听说过胡适,在林语堂的书中。最近女儿的一个美国朋友来我家玩,说美国的物价比中国低。为了小妮读书压力小,他也去了美国。他爸爸是舟山群岛渔民,60多岁才去美国,还找了点钱给他在上海买房。现在他卖了点房,又去了美国。不会英文,想家时晚上和国内朋友聊天。

发表于 2011-7-9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人民的故事,写人民的事儿,这个故事要顶一下
发表于 2011-7-9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经历感到似曾相识
发表于 2011-7-9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而言,去美国比去加拿大要好,因为在就业方面要好一些.

6 I; h2 o& s. V3 }0 K

另外,在国内小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在北京要上好学校要花好多钱走后门,所以还不如让小孩子去美国上学.

发表于 2011-7-9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东大婶今年八十多岁了,60多年没享过福,20多岁才出嫁,算起来福也没享过几年.不知有多少人,浪费了自己美好的人生时光啊!

4 g, G4 ]1 M! n& F5 c' ~6 j


每个人都有一部心酸的回忆......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W% _$ P6 N8 i

 

% F6 |, N/ m& Z& ~/ r0 I# f$ @

          今天早上,去陶然亭路过高君宇的墓前,一个年轻人说;“这是俩口子呀?”旁边一个大妈说:“这是革命烈士,是一对恋人。”这些年轻人怎么都不知高君宇呢?我又向前走,听见一个练功老先生说:“原来人家罗瑞卿上班都是走路,有一天看见一个类似城管干部将农民水果摊掀翻。罗赶快叫警卫帮忙收好。那个干部还说:‘你算老几?’罗没理他走了。以前工资低,可一人工资养活6口人,现在工资高,6个人养1人。”想想也有几分哲理。

发表于 2011-7-10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婶的15间房给了她两套70平方米的二居室回迁房和48万元,这就是在抢钱!(70平方米的二居室使用权只有70年吧?)

! S, W. L, _# I; A

2004年的48万元,在之后的几次通货膨胀后严重缩水,早已不值当年那么多钱了!

; q# g6 y2 z; x: Z5 E


现在除了钱币缩水,人们日常生活压力也很大.如吃、穿、行、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

1 r4 A/ l4 O; R2 E2 e( X0 p


目前是国人普遍感觉活得比较累的时期!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q6 W6 M3 _ N% r5 L/ w

 

5 X, @. |; R+ M2 T* B1 g

            大婶在文化大革命中,回农村改造10年,也解决很多老家中的问题。埋葬老了去世的父母,还有生病死了的5岁的儿子。大婶说:“命该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N! y! l4 j5 ^( |6 b" H3 @

 

# j V7 t; x8 A' B/ Y( ^

 

, Q+ f q- ^6 U' z6 z

           下周一,早上7点左右,在那儿见,可以吗。老鹰。

发表于 2011-7-13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犹豫了好几天了,我觉着这篇文字“天生来的”就应当归我那个版块。

+ {* G9 q; K, Q! r5 w: h

从别人版块偷东西的活儿我从没干过,不过,这次,豁出去了!!

0 w8 d9 T! Z5 N1 k7 U! @

野鹤,我偷你家东西了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O, _4 [: R( m7 S& j2 {

 

/ o+ P5 R* f9 t: r- z

          老鹰版主:其实这是我的问题,那天本来想上您的板块,鬼使神差上了藏记,后来又弄到茶余饭后。我的文学水平有限,您应当帮忙,大婶的事可写一本书,有好多可写。您应当会会大婶。我们每天在陶然亭的玫瑰园前的湖边长椅子那聊天,大约早上7点左右,您也住在附近,何不来一趟,随时恭候。一个老一点的,一个稍小一点的,老太太。大婶是我写的小姑娘她妈。

发表于 2011-7-13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范思悦在2011-7-13 20:13:00的发言:
9 ?, H) s* W* @- b4 G

 

2 g3 K$ w2 ]5 l9 p

 

: U x& Q* m) A( m

          老鹰版主:其实这是我的问题,那天本来想上您的板块,鬼使神差上了藏记,后来又弄到茶余饭后。我的文学水平有限,您应当帮忙,大婶的事可写一本书,有好多可写。您应当会会大婶。我们每天在陶然亭的玫瑰园前的湖边长椅子那聊天,大约早上7点左右,您也住在附近,何不来一趟,随时恭候。一个老一点的,一个稍小一点的,老太太。大婶是我写的小姑娘她妈。

3 G. k1 ~9 D# A1 A0 k

我这两天在给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编教案,下个星期约一天可以,另外,您请早点啊——我这回可算吃上您了,美~~!

发表于 2011-7-13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范思悦在2011-7-12 10:08:00的发言:
$ `$ m: R2 n! K; p, B' ~3 v

 

9 Y; F5 J- H8 I

 

, F8 M: c3 S7 r( p

            大婶在文化大革命中,回农村改造10年,也解决很多老家中的问题。埋葬老了去世的父母,还有生病死了的5岁的儿子。大婶说:“命该如此。”

. O) W1 I9 N" T

大婶的经历是够悲惨的!每一代人都有一部心酸的回忆......

- i6 t1 y: H; y! c* P


在神奇的土地上,草民终归是倒霉的!当然每个时期倒霉的内容有所不同.

0 ?) c G& P. i. U: c8 `


例如,从60年代初的大幅度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到后来的支援三线建设,再到后来的知青到农村去,所有的草民都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当时草民们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草民们却被忽悠的是要无私奉献,而忽悠者想的是什么?在做什么?草民们哪里知晓!

1 l# c# w1 f+ X& |

1960~63年困难时期,是天朝建国后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百姓因食物短缺都发了疯,用饿殍遍地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草民们哪里知道,圣祖一个月(1961年7月)的伙食费却是654元8角2分,另加水果费:86元6角5分!所谓无私奉献都是说给草民们听的!

* ?. t% ]0 K& H! i0 { ]

 

) O1 o9 ]4 g j5 U) p) j1 n j

1961年7月左右,普通工人的伙食费是多少呢?
1961年7月,邓小平第一次到大庆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前线,看着忙碌的石油工人,他问得最多的是职工生活。他十分关切地问:“现在职工生活如何?一个月伙食费多少钱?”
康世恩回答:“过去一个工人平均一个月十三四块钱就够了。最近来了一批进口面粉,每斤3角2分钱,这样花钱就多了,低工资工人生活很紧。”

9 v+ e& I" {- }7 b, ]( ~


圣祖他老人家当时一个月的伙食费,相当于46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伙食费。

& t* ?1 @, w* b( N2 K

 

8 H& E$ c: d% ^( b& w$ ?8 r


无论何时,草民都是被忽悠、被驱使的对象.正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

发表于 2011-7-13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给我帮个忙吧,我的权限不够!!

% I3 n/ _" l$ K9 S: Z) O

 

6 t/ w6 m ]$ p% G7 H+ e

----这年头儿,贼也不是好做的!!

+ b/ a) M" F/ W/ Z( ^. v

 

R& u, ? t5 s% _ N+ x

谢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4 05:18 , Processed in 1.19110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